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周末看了部記錄片,非常好看。
叫《美國工廠》,Netflix拍的,講的是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到美國去建工廠。
然后和工人產生了勞資糾紛,雙方進行了一系列攻防戰。
很精彩、高潮迭起。
我在看的過程中幾度產生了恍惚——到底哪邊才是中國、哪邊才是美資本主義啊?
非常魔幻。
看完之后,可能會更能理解美國人民,為什么要選一位“瘋王”上位。
一
幾個我印象深刻的細節——
曹德旺去美國建玻璃工廠,接手的是通用汽車的舊廠房,在俄亥俄州。
這里當年曾經是工業很發達的地區,但金融危機之后,衰落了、工廠關閉了。
工人也都失業了,階級跌落。
從中產變成了貧困人口。
有的工人窮到連房貸都還不起了,房子被銀行收走,只能去住妹妹家的地下室,苦苦掙扎,沒有出路。
所以福耀玻璃去那邊建廠,扮演的是一個拯救者的角色——提供了就業機會,重新盤活了當地的經濟。
曹德旺因此也很硬氣:
這個廠子,什么都可以是美國式的、美國工人、美國高管、美國管理。
但就一樣,不能有工會。
如果工會進來,我就關廠不干了。
因為美國那邊的工會,權力很大。
如果工會在廠里成立,福耀這邊就只能通過工會和工人溝通,不能說開除就開除、說加班就加班,還得定期加薪、提高福利。
福耀就等于被工會掌控了。
曹德旺說——有工會在,我就根本掙不了錢,只能慢慢的看著自己失血、虧損,所以絕不可以有工會。
剛開始美國工人也接受了,沒工會就沒工會吧,能掙錢就行。
有一個女工說的很實在:
過去在通用上班,我一小時能掙29美元(約為人民幣207元),現在在福耀,我一小時就只能賺12.84美元(約為人民幣92元)。
不到過去的一半。
但也沒辦法,如果沒福耀,我更掙不著錢了,孩子連上大學的錢都沒有。
有一個中國來的小工頭,在福耀工作了十多年,被派去美國那邊支援。
我其實挺佩服這些美國人,在這邊上完了班,還要去別的地方兼職、兩邊倒 。
我本來以為美國人生活很優越,不用像我們一樣為了生活犧牲很多東西。
但(其實大家都不容易)
聽起來,福耀在美國建廠,好像是個兩全其美的好事。
但矛盾很快就爆發了。
二
2016年曹德旺去美國建廠的時候,全網都在罵他,曹出來一一回應,列數了一下在美國生產的各種好處,這也便宜、那也便宜。
比在國內成本省好多。
但有一樣的成本絕對比國內高很多——就是人力成本。
美國廠子剛一生產,問題馬上就暴露了,工人干活速度太慢,好半天才出一塊玻璃。
玻璃的質量又很差,動不動就炸了、裂了,達不到品控要求。
然后美國工人又不服管——你們又要數量,又要品質,讓我一個人干好幾個人的活,這怎么可能呢?
你們是不是有毛病?
于是片子的第一個小高潮來了,福耀挑了幾個美國高管送到中國去培訓了。
看看中國工人的效率。
美國人來了之后這么一看,精神受到了超級沖擊——
這些中國人干起活來跟機器人一樣,一刻都不停,一條流水線一天能做7000片玻璃。
一看工作環境,幾個老美更是嚇得直喊:holy shit。
工人不帶安全防護鏡、手套也不是防割手套,什么勞動保護都沒有,直接就拿手去撿碎玻璃。
crazy、你們中國人真是fucking crazy
雙方小主管還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流:
中國小主管——
聽說你們那邊不順?你看啊,你們那邊一個月放滿8天假,一天就上8小時班,能掙100美金,上班時還能聊天說笑,已經很爽了。
你看我們這些中國工人,一天上12小時班,經常加班,一個月只有1-2天的假,基本過年才能回老家,比你們賺的少多了。
你說你們啊,拿多少錢就得辦多少事,你們得對得起這個錢。
把美國小主管數落得頭都抬不起來。
但中國工人看到這里就會很開心很自豪么?
倒也不是吧,中國工人也很無奈——加班不回家也是沒辦法。
不這樣怎么賺錢呢?
哦對了,福耀中國其實也是有工會的。
只不過這個工會更擅長的是“團建”,是希望你和公司是一體的、是一個“大家庭”
——大家都在一條船上,船好大家才會好。
三
美國人培訓回去之后,把這套管理方式用到美國工廠上——
work harder、work longer
結果引起更大的反彈了。
美國工人覺得——你憑什么讓我加班、讓我冒著生命危險干活?
“我在通用干了15年,從來沒受過工傷,一來福耀,就受工傷了。”
這什么血汗工廠?
于是福耀就迎來了無休止的示威、投訴,號召成立工會。
曹德旺的頭都痛了,本來以為廠子交給美國人管就沒事了,結果他每個月都要飛去美國收拾爛攤子。
把美國高管炒了換成中國人之后,鬧的更兇。
福耀這些人發現——不知道怎么去安撫美國員工。
因為什么呢?
在美國遇到的問題,在中國其實根本就不是問題。
一個細節:
一群管理人員開會,聊怎么提高生產效率。有一個人就問:可不可以強制讓工人加班?
所有人都笑了。
新來的老大就說:在這邊你不可以這樣講。
提問的人就開始激動:
在中國我們都是這樣的,我(TMD)不管工人怎么想,就是你們(他媽)周六全部必須滾過來。
那你跟美國人能這么說么?
你敢這樣講,工人轉頭就去找工會了。
所以你看,雙方的矛盾實在太深了。
中國人習慣于為了生活犧牲很多東西,但美國工人普遍年齡比較大,經歷過美國工業輝煌的年代,在他們的認知里:
資本家不能想怎樣就怎樣,工會必須保障自己的收入、福利。
而自己只要按步就班的上班,工資就能一直漲,能住大房子、有自己的院子,擁有很好的生活。
這個就是美國夢。
但現在呢?自己在廠里干活,還沒做美甲的女兒掙的多,這不對勁,“太不美國范兒了”
所以工人就鬧著要工會、要加薪、要告訴福耀
——在美國你得聽我們的。
...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美國工人并不是鐵板一塊,其實分化很嚴重,尤其是年輕工人們。
年輕人們可沒見過當年的輝煌,只品嘗過失業的痛苦。
比起老一輩的“硬頸”來,他們更務實,有錢賺比什么都重要。
有一個細節,曹德旺問手下人:
工會的聲音是不是小多了?手下人說對,炒掉了不少工會的人。
曹說:好,那以后多招一些優秀的、年輕的人進來,培養起我們的一個文化,把現在的成果鞏固下來。
什么叫優秀的年輕人呢?
emmm...大概就是你、我?
中國加班文化在美國大地上生根發芽了...
到了斗爭后期,中國人已經成功滲透到了美國工人中間,搞起了策反。
有一個中國管理者氣定神閑的說:
我在下面有耳目,這些工會的招數我都有辦法對付,你看(指著一張照片,上面過去是他和一個美國工人勾肩搭背),這個人和我很好,他就是工會頭目。
再過幾周,這里就沒這個人了。
...
在這種滲透式的中國智慧下,美國工人可以說是潰不成軍。
最后在“要不要成立工會”的投票中,福耀大獲全勝。
大多數工人都選擇了妥協,站在了資方這一邊。
一個中國富豪,教育了美國人什么才叫真正的資本主義。
...
但,只要有了工作,埋頭掙錢,就能回到過去的好生活么?
生活再次展露殘酷一面:
一個勤懇的老工人在加入美國福耀兩年半之后,被解雇了。
理由是——他操作電腦的動作太慢,跟不上生產節奏。
幾個高管在車間里到處巡視著,一個高管不停的指著這里那里給曹德旺看:
這個地方原本有一個人,現在沒有了;
我下一步是把這4個人取消掉,每一條線上減少2個人;
都改成用機器操作,因為“他們太慢了”
而正在操作中的工人,對這一切還一無所知。
另一方面,主管向“優秀”的年輕工人宣布:
你們中的10位,將被獎勵去中國最繁華的城市上海參觀,住最好的酒店,在天際泳池游泳。
讓我們一起努力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