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這話出自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用來形容當下的中國,尤為貼切。之所以說“少年進步”,是因為近年來我國網絡輿論場已經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統計資料顯示,20-39歲的網民,差不多占據我國網民總量的“半壁江山”【1】。換言之,網民中還是青年居多,網絡輿論場的氛圍,直觀地反映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思想狀況和價值取向。縱向來看,近年來青年網民的立場和態度,愈發靠近十八大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親西方的自由主義話語體系,在我國網絡輿論場上呈現出逐漸瓦解的趨勢。
回首往昔,中國的網絡輿論場曾有一段黑白顛倒、不堪入目的歲月,尤以2008-2012年間為甚。當時在微博上興風作浪的多是所謂“自由派公知”,變著法抹黑中國的謠言段子滿天飛。對開國領袖、革命前輩喪心病狂的污蔑層出不窮,為入土多年的國民黨喊屈叫冤的大有人在;從方方面面批判中國成了“政治正確”,愛黨愛國反倒成了被嘲諷和譏笑的由頭。毫不夸張地說,當年的網絡輿論場充斥著魑魅魍魎,一片烏煙瘴氣。而當年的宣傳主管部門,對于上述亂象基本不管不問,著實讓人心寒。只有一些勢單力薄的愛國者,僅憑熱血和良心,和有組織有背景的幕后推手廝殺。
網絡輿論場瀕臨全面失陷的標志性事件是2011年的“7.23動車事故”。事故發生后,網絡輿論幾乎完全被“自由派公知”所操控,咒罵鐵道部、咒罵黨和政府、乃至咒罵中國社會制度的非理性言論鋪天蓋地而來。當時網上有一篇文章流傳甚廣:“中國,請停下你飛奔的腳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靈魂,等一等你的道德。” 在高鐵四通八達、給人們帶來巨大便利的今天,“停等民”已經淪為笑料。然而在當時,“停等民”的論調卻在輿論場上占據了優勢,以致鐵道部迫于輿情,竟一度下調了高鐵的運行時速——其實這種做法毫無意義,“7.23動車事故”根源是調度管理和信號系統。假如不解決高度管理和信號系統的問題,運行時速300公里的高鐵造成的事故傷亡不見得低于時速350公里的狀況。人言可畏,可見一斑。
回首那段不堪入目的歲月,禍根還是具體的人——當時控制各大媒體的從業者,以及控制高校文科教學的學者,大多于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接受高等教育。受當時社會思潮的影響,這些人骨子里認為西方的意識形態與社會制度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足以全方位碾軋中國。在他們看來,中國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地方,亦步亦趨學習西方尚且來不及,更不可能超越西方國家。將這些人稱為“河殤一代”倒是比較貼切,因為他們的觀念與《河殤》如出一轍。
“河殤一代”是20世紀80年代執政黨對意識形態領域錯誤放任自流的歷史產物,他們在精神上深深地刻下了“崇洋”、“崇美”的烙印,使得他們很難客觀地看待國內外的各種事物。即使昔日學潮的火焰已熄滅,“河殤一代”卻總是期待有朝一日死灰復燃。所以,他們逐漸滲透到各大媒體,控制各大高校的文科教學,進而通過媒體和講臺,30年如一日地傳播崇洋崇美的意識形態,鼓吹全面移植西方制度是中國的唯一出路。一度活躍的公知賀衛方、張維迎、何兵、連岳等人,便屬于“河殤一代”的典型代表。
“河殤一代”以媒體和反動學術為工具,確實影響了很多人。“南方系”媒體一度擁有大量擁躉,“憲政”和“普世價值”整日不離口;高校文科專業亦不乏“河殤一代”的徒子徒孫,開口便是“定體問”、“中必輸”的論調。被廈門大學開除的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周運中便是這類貨色。話說回來,國內高校大量豢養這類不學無術、吃里扒外的文科垃圾,能做出什么有價值的研究成果?這其實造成了國家科研經費、教育經費的嚴重浪費。
“河殤一代”與愛國主義教育之間的拉鋸戰,使得“80后”群體在意識形態上分化為“泛愛國者”與“泛自由派”這兩大陣營。2008-2012年間,人人網還算個活躍度很高的網絡社交平臺;兩大陣營的對立和交鋒,充分體現在人人網的熱門帖子和激烈辯論中。那幾年間,“7.23動車事故”、冬季霧霾、紀念抗戰等社會熱點話題,都曾引爆兩大陣營之間的激烈辯論。“泛自由派”陣營中還冒出來不少搞行為藝術的人物,讓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有:
林關亮:開了個公共主頁,每日轉發一堆自由派的政治段子,號稱要打造“半國精英的搖籃”。
李碩:聲稱要在中國東北重建“滿洲國”,屆時用滿蒙血統劃分人的等級。
陳鴻一鳴:鼓吹國民黨才是“中華正統”,中華人民共和國只能算“偽政權”;身穿仿制的1946年版國民黨軍裝,去搞“參拜中山陵”的CosPlay。
馬乙:口頭禪是“民主之后殺你全家!”
時隔多年,人人網已從喧囂走向沉寂。所幸的是,我仍然與許多當年的“泛愛國者”保持著聯系。總的來說,這些人發展得不錯,有的成了獨當一面的科技專家,有的成了大型企業的中層干部,有的自主創業、辛苦而充實,還有的在體制內如魚得水。反觀“泛自由派”那些搞行為藝術的,一個個灰頭土臉:李碩因不學無術,先是在紐約法拉盛刷盤子,后來做導游勉強糊口;陳鴻一鳴沒有像樣學歷,據說開卡車去了,估計也沒工夫上網了;林關亮結婚后估計有經濟壓力,再不出來胡說八道了;臭名昭著的馬乙不知所終。
仔細想來,“泛愛國者”比“泛自由派”發展得好一大截,并非偶然現象,而有必然因素。“泛愛國者”有著極強的社會責任感,認為改變社會應當從做好自己開始,所以在現實生活中腳踏實地、積極奮斗。而“泛自由派”認為自己的一切不如意都是“體制”造成的,幻想著只要換個“體制”,自己就能立刻吃香喝辣。他們把不如意完全歸結于外部因素,卻不愿意從主觀能動性上尋找原因,能發展得好才怪。
與“80后”群體相比,“90后”群體在更大程度上擺脫了“河殤一代”的影響,根本原因還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制度的迅速進化,給青年人帶來空前的自信和自豪感。在“80后”的童年時代,中國還位于低收入國家的行列;而自從“90后”群體開始記事,中國便開始由中等收入國家,向中高收入國家邁進。“90后”群體擁有空前廣闊的視野,不僅能快速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還有很多人有機會出國旅游、留學、工作,使得他們能夠更加客觀地認識中國和外部社會。也正因為如此,“一出國就愛國”已成為當今的普遍現象。青年人出國之后發現,發達國家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而中國在許多地方做得相當不錯。長三角的很多城市,從社會形態上看,已經與發達國家看齊了。所以,生活在這些城市的青年人,并不認為中國比發達國家矮一截。“中必輸”之類的論調,自然越來越缺少市場。
另一方面,自媒體的發展逐漸顛覆了傳統媒體和門戶網站對信息生產的壟斷。正因為如此,慣于“帶節奏”炒作新聞事件的“南方系”媒體無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河殤一代”的媒體人和學者,時常幻想自己仍然是“鶴立雞群的時代精英”,然而,其知識儲備和思維水平,早已被占據信息資源優勢的“80后”、“90后”群體遠遠超越。伴隨著年輕人的自主意識增強和宣傳部門逐漸恢復強勢,“河殤一代”的影響力已陷入衰退。難怪互聯網上的“公知”哀嘆,自己的話越來越不管用了,只要一發微博,就遭到群嘲、群懟。劣幣逐漸遭到淘汰,才是網絡輿論場向健康方向發展的標志。
許多外部事件,也促成了自由主義話語體系的加速瓦解。多年以來,“河殤一代”試圖將西方國家樹立為“人類文明的燈塔”;他們鼓吹,只有西方制度才保障民主自由,只有西方社會才有道德、講誠信,只有西方道路才能保障國家的長遠發展。近幾年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將“河殤一代”編造的謊言撕得粉碎。
西方制度保障民主自由嗎?2019年4月,《紐約時報》披露30名中國社科學者赴美簽證被吊銷或遭行政復議,因為FBI擔心他們在美國搞“滲透”,說好的自由國度呢?埃默里大學、MD安德森癌癥研究中心以“安全”為由無故解雇華人科學家,說好的學術自由呢?2019年9月,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批量刪除揭露香港暴亂真相、支持香港警察的個人帳號,說好的言論自由呢?看來,在美國只有反共反華的言論才有所謂“自由”,不符合這個調調,也就沒有“自由”了。
西方社會講道德、有誠信嗎?美國特朗普政府撕毀的條約和協定包括:有關國際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有關TPP貿易的一攬子協定,《全球移民協議》,《伊朗核協議》,《中導條約》。特朗普政府在中美經貿磋商過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撕毀已達成的協議,中國政府已對美方不抱幻想。特朗普政府還以“美國利益優先”為由,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萬國郵政聯盟。出爾反爾,一意孤行,誠信何在?
翻臉比翻書還快,這可真是西方社會“講誠信”的絕好詮釋
于是,“90后”的年輕一代,在思想上、立場上自發地靠近黨和政府。特別是2019年7月,香港出現騷亂以后,世界各地的中國留學生紛紛自發組織游行示威活動,給“港獨”勢力以極大震懾。被震懾的不僅是“港獨”,還有“河殤一代”。例如,曾于20世紀80年代擔任北京大學學生會主席的張煒,最近在網上發表一番感慨,抱怨大陸青年人都是“中了民族主義宣傳的毒”:在他看來,香港的所有問題都緣于中央政府“不夠民主”,香港鬧事的群體是“自由”、“民主”和“進步力量”的代表;而大陸青年人不但不予支持,還堅決站在他們的對立面,讓他感到非常難過和費解。
從上述言論中,我們能夠看到“河殤一代”發自內心的深刻絕望:長期以來,他們都自詡為中國最有水平、最有良心的群體;然而現實卻是,“河殤一代”不但得不到青年人的支持,還收獲了鄙視和唾棄。特別是香港鬧事之后,網絡輿論場上逐漸形成了“誰信西方那套誰腦殘”的氛圍。目睹國家的進步,社會凝聚力的增強,“河殤一代”感到如喪考妣——唉,作為“精神美國人”,就連向“美國爹”表忠心的機會都難找了。
2019年8月16日,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中國留學生齊聚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門口駁斥香港示威者
“河殤一代”的下場只有一個——徹底臭掉。這絲毫不令人奇怪,因為“河殤一代”自青年時代起,就懷有極為強烈的精英主義傾向。他們自詡為“時代精英”,將廣大人民群眾視為“愚民”、“群氓”。在他們看來,社會的優質資源都應該掌握在他們這些精英手中,精英的思想才叫思想,而“愚民”的觀點和意見不足掛齒。罪犯劉曉波臭名昭著的言論“中國應該被殖民300年”,就充斥著精英主義的惡臭。既然“河殤一代”如此脫離群眾,甚至把群眾當傻子,群眾怎么可能對他們有感情呢?
近年來,黨和政府全力反腐倡廉,提高軍人待遇,修建基礎設施,推進精準扶貧,布署掃黑除惡,改善營商環境。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進化,青年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而這些年來,“河殤一代”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整天唧唧歪歪說中國不好,沒有為中國的發展做任何實事。青年人更愿意相信誰,那還用說嗎?
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盡管中國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但是沒有什么外部力量可以阻擋中國的重新崛起。更可喜的是,中國青年已經逐漸擺脫“河殤一代”的影響,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增強,自覺地成為建設中國的強大力量。一代更比一代強,我們中國有希望!
參考資料:
【1】新浪科技:
https://tech.sina.cn/i/gn/2019-02-28/detail-ihrfqzka9673033.d.html?from=wap
(作者系資深生物制藥專家、博士;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