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在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的專題演講與問答
2019年9月23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接受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邀請,進行關于中美經貿關系專題講座并回答了現場提問。韓國研究者和企業(yè)高度關注當前中美經貿關系走向,特別是由此將帶來的全球產業(yè)鏈調整以及韓國企業(yè)布局的選擇。
演講全文:
今天非常高興接受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的邀請,來和大家就中美關系及全球產業(yè)鏈的布局,和大家進行有關問題的討論。
今年5月28日-31日,我在韓國參加濟州國際論壇,正好也參加了那一場中美關系的討論。在座的各位韓國朋友對中美關系肯定非常關注,不僅是韓國,像我們周邊的這些國家,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等,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在關注中美關系向何處去。
現在世界上的地緣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的格局發(fā)生了深刻的調整和演化。習近平主席多次指出,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中國和韓國有著非常緊密的經濟關系,韓國很多企業(yè)在中國有投資,中國也有很多企業(yè)在韓國有投資。我在韓國參加濟州國際論壇的時候,也拜訪了韓國的一些企業(yè),還有一些智庫和研究機構。他們也都非常關注中美關系的走勢。
從全世界看,存在著各種矛盾和糾葛,但是中美關系是所有矛盾和糾葛中最突出的,也是最惹人注目的。我先把對美國的變化和大家分析一下,先和大家一起討論,美國的主要變化是什么。我認為美國在過去百年的時間,經歷了四個年代,面向未來的百年,還會繼續(xù)發(fā)生變化。
一是美國的黃金時代。我認為是在20世紀的20年代,那個時候美國的GDP經濟總量增加了48%,制造業(yè)產值占了全球50%以上,美國成為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工業(yè)革命的核心國家,掌握了全球50%以上的黃金。那個時候美國是一個制造業(yè)的強國,那個時候沒有全球的產業(yè)鏈、供應鏈、服務鏈、價值鏈,那個時候的制造業(yè)是在一個國家,一條生產線,一個工廠完成的。大家可能看過《摩登時代》,就是那個時候工業(yè)的寫照。
在這之前,世界的制造業(yè)中心是在英國,英國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國家。英國當時是世界制造業(yè)的中心,它的紡織業(yè)非常發(fā)達,那個時候英國在全世界有53個殖民地,法國也是工業(yè)化國家,當時在全球有48個殖民地,他們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國家。到20世紀20年代,這個核心國家就轉移到了美國,因為美國發(fā)明了電,電不僅照亮了美國,也照亮了世界。
二是美國的霸權時代。美國在全世界確立了自己的霸權地位,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主要做了幾件事,一件事情是主導建立了三個國際機構,這三個國際機構就是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WTO。
可以說這三個國際機構是美國主導推動建立的,國際規(guī)則主要也體現了美國的訴求和西方發(fā)達國家的訴求。美國建立霸權地位,還有一個標志性的事件,就是1944年全球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這是國際貨幣一個新的體系,美元替代英鎊,成為具有霸權地位的國際貨幣。當時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核心叫“雙盯住”,也叫“雙掛鉤”,就是美元和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和美元掛鉤,實行固定的匯率聯系制度。
當時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剛剛成立的時候,35美元相當于一盎司黃金,大家知道現在1600多美元相當于一盎司黃金,現在黃金的價格一路上漲,美元一路貶值。布雷頓森林體系剛剛建立時的100美元,現在已經縮減為2.89美元。
大家可以看到,美元實際上是美國霸權的經濟武器,大家都說剪羊毛,實際上就因為美元具有這樣一個霸主地位。美國的霸權時代除了美元的地位確立,那么美國還逐漸成為了一個科技的強國,制造業(yè)的強國,軍事的強國。
這就是美國的霸權時代,而這個霸權時代我認為從二戰(zhàn)之后,經濟大簫條結束之后,美元體系確立之后,一直持續(xù)到現在。美國現在仍然具有美元霸權地位,仍然有科技霸權地位,仍然有軍事霸權地位。由于歐元的出現,美國在貿易結算貨幣分布中的比重從原來的80%以上,現在下降到了40.4%。歐元的比重上升到了35%左右,日元、英鎊分別占不到10%,人民幣國際化實際上從2010年才開始提出的,現在占結算貨幣的比重2%左右。
美國還仍然是科技的強國,特別是諸多領域還在產業(yè)鏈的高端、頂端和尖端,美國在很多領域還占據制高點。比如說半導體行業(yè),大家都知道競爭非常激烈,韓國在半導體行業(yè)也是非常發(fā)達的,有三星這些企業(yè),是世界級的企業(yè)。但是整個半導體的產業(yè)鏈最高端,恐怕還受制于美國。
比如說中國的華為,華為在全球有92個大的供應商,其中美國的供應商是32個。像美國的高通和博通這些企業(yè),都是華為的供應商,60%的芯片是銷往中國的。2017年中國進口全球的芯片2600億美元,其中從美國進口875億美元。2018年從全球進口芯片3130億美元,由于特朗普政府禁供和限供,所以從美國進口是下降的,從韓國進口是上升的。
作為全球的供應鏈,華為需要芯片,但是華為現在已經具備自己生產芯片的能力,如果供應鏈沒有打斷的話,華為仍然會堅持從美國進口。而美國高通、博通、英特爾這些企業(yè)生產的這些高端芯片,包括7納米、5納米這些芯片,它是需要光刻機的。而光刻機全世界只有荷蘭一個國家一家工廠可以生產,荷蘭生產光刻機,其中又有一些零部件,只有美國能夠生產。荷蘭出口光刻機,因為有美國的零部件,所以還要必須經過美國的認可,這就是產業(yè)鏈上互相既是依賴,又是互相制約的關系。
去年4月份,美國對中國的中興通訊進行制裁,因為中興通訊在美國有分公司,中興通訊在美國的分公司,向伊朗出口的設備里面,有美國的零部件,而美國長臂管轄的法律規(guī)定,向伊朗這些受美國限制的國家,出口裝有美國零部件的這些機械設備,就是違反了美國的法律,就會受到制裁。
所以,我們可以說現在美國在科技領域占據了一些制造業(yè)產業(yè)鏈鏈條的高端、頂端,它仍然是一個科技的強國。美國還仍然是一個軍事的強國,美國的軍費2018年是7160億美元,它比第二位到第十位的總和還要多。這就是美國的霸權時代,它認為自己是霸主的地位。
三是近兩年進入了一個美國的攪局時代。美國現在成了經濟全球化,世界秩序、世界規(guī)則最大的破壞者,也是攪局者,也是肇事者,現在世界所有的風險源和最大的變量來自于美國。而美國最大的變量來自于最不靠譜的總統(tǒng),據《華盛頓郵報》對美國總統(tǒng)兩年多推特的跟蹤,他執(zhí)政兩年多發(fā)了35000多條推特,特朗普總統(tǒng)非常勤奮,每天三四點鐘開始發(fā)推特,有時候早晨連續(xù)能發(fā)38條推特。
我今年4月份到美國,去年3月份到美國,我和美國智庫的專家,還有美國一些政府部門,包括一些美國國會議員及其助手進行交流,他們說現在形成了一種新的習慣,就是每天早晨6點鐘起來以后,第一件事是看總統(tǒng)的推特。
因為美國不像中國每年還有兩會,還有好多的會議,美國總統(tǒng)的推特直接就可以到達每一個老百姓。但是我想因為他太勤奮了,發(fā)的推特太多了,所以很多推特可能他自己是記不住的,所以他上午說的話,可能下午就不算了;今天說的話明天就不算了;這個月說的話,下個月就不算了。他的出爾反爾,不守信用,實際上也是因為他的推特引起來的。
《華盛頓郵報》統(tǒng)計了一下,說總統(tǒng)這兩年發(fā)了3萬多條推特,其中1萬多條推特是錯誤的,是謊言。美國總統(tǒng)的推特既對國際問題發(fā)聲,可以對某個國家同時開罵,連續(xù)罵上幾天。也可以對他的下屬隨時從推特上來進行任免,包括現在的國務卿蒂勒森,都是通過推特免職的。所以,美國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從總統(tǒng)推特里面去尋找答案。
所以,我們可以說特朗普總統(tǒng)是一個最勤奮的總統(tǒng),是一個最會利用新媒體執(zhí)政的總統(tǒng)。他把世界的秩序和規(guī)則,包括國際體系已經搞亂了,給世界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比如說在特朗普當總統(tǒng)之后,做的幾件最大的事,第一個就是退群,美國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人權組織,退出了巴黎協(xié)定,退出了伊核核定,退出了中導條約,退出了全球移民協(xié)議,退出了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退出了萬國郵聯,退出了TPP。
昨天特朗普在聯合國大會上有一場演講,他又提出來美國要推進WTO改革,如果WTO再沒有改革的行動,美國將退出WTO。我和美國世界大型企業(yè)聯合有一次交流對話,我問他們,如果特朗普總統(tǒng)準備退出WTO,那么退出WTO以后,還準備退什么?是不是要退出聯合國呢,如果退出聯合國還不行的話,是不是要退出地球呢?是不是總統(tǒng)先生組建大空軍,就準備用太空軍把他送到宇宙上去,統(tǒng)治整個宇宙呢?
第二個事情大家可以看到,他現在對國際貿易,對全球的產業(yè)鏈、供應鏈、服務鏈和價值鏈,起到了破壞作用,他的做法是在切斷全球的經濟聯系,采取新的保護主義。
美國不僅對中國發(fā)起了貿易戰(zhàn),他對原來的美加墨北美自由貿易區(qū)也重新進行了談判,原來叫美加墨自貿區(qū),現在叫美墨加自貿區(qū)。美國現在通常進行雙邊談判,先使墨西哥屈服,然后再和加拿大談,形成對美國更加有利的新的條約。
現在全球對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一共102個國家,其中也包括韓國,這就意味著說1971年8月15日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美元已經和黃金,和實物商品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它可以用印刷的美元紙幣來換取其他國家的實物商品和服務。
印一張美元多少錢,幾十美分,但是幾十美分的100美元這些紙幣,都變成了物美價廉的商品,美國實際上是最大的獲益者。但是美國特朗普一直在說美國吃虧了,美國貿易逆差是全世界賺了美國的錢。
中美之間的貿易,從1979年建交時候的25億美元,現在到2018年到了6335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現在被特朗普全部征稅了,就是他沾了便宜,然后還要沾更大的便宜,第一批的商品征了500億美元的稅,主要是針對《中國制造2025》里所提出的十大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其中的核心零部件。第二批征了2000億美元的關稅,主要是針對中國的制造業(yè),500億美元的時候70%是中間品和投資品,2000億美元的時候,78%是中間品和投資品。他把中美兩國產業(yè)鏈上的聯系,通過高關稅和禁供想切斷,但是難以達到切斷的目的。
今年8月23日,特朗普又宣布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剩下3000億美元加征10%的關稅。到目前為止,對中國加征高額關稅的商品,已經達到了5500億美元。但是加征的這些高額關稅,現在主要還是美國進口商承擔,因為是美國進口商來中國采購的,并不是中國向美國強行推銷的。
所以美國在貿易逆差,2018年整個加進來是6220多億美元,中國占貿易逆差的比重高達48%。可以說是中國的低價優(yōu)質的商品,支持了美國市場的低通脹、低價格,國民的高福利,和美國經濟發(fā)展的低成本。
美國加征的這些高關稅并沒有解決貿易逆差的問題,中國去年對美出口,貿易逆差增加了12%,今年1-8月份又增加了8%,這說明美國市場對中國制造業(yè)這些產品的依賴度是相當高的。
美國對他原來的友好國家,最惠國的國家也在進行貿易制裁。包括對歐盟,在今年他的波音737MAX8出事以后,中國從法國進口了300架空客,美國緊接著就對歐盟展開補貼調查,另外對歐盟進行貿易制裁。
美國上個月對印度進行貿易制裁,對印度輸美4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同時取消印度最惠國待遇,為什么呢?因為印度堅持要從伊朗進石油,堅持要從俄羅斯進武器。
現在日本也在向美國學習,日本對韓國進行斷供,實際上也是在切斷產業(yè)鏈,緊跟著美國老大哥的步伐,有過之而無不及。從產業(yè)鏈的關系上,通過切斷產業(yè)鏈,通過禁止對三種核心的零部件禁止供應,破壞兩個國家經濟原來自然的緊密聯系。我認為,如果不是美國的這種攪局,世界的貿易秩序,貿易規(guī)則,國際的貿易體系是正常的。國際貿易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也是各個國家正常經濟的交往、交流和交易的跨國市場經濟行為。
除了貿易之外,在科技方面,美國也在切斷科技切斷聯系。在金融方面,美國利用美元的這種霸權地位剪羊毛。美元地位雖然是下降了,但是仍然掌握著全球外匯儲備的62%,掌握著貿易結算貨幣分布中的40%。美國仍然在利用美元的霸權地位,對全世界資本市場產生著很大的影響。
我認為從現在開始,將進入美國的從盛轉衰的時代,或者叫它的衰落時代。特朗普在競選的時候,曾經雄心勃勃的宣稱他可以讓美國的GDP年均保持在4%,但是他第一年在不到3%,第二年是2.9%,今年一季度是3.1%,二季度就下滑到2.0%。
中國是美國出口農產品最大的市場,比如說大豆,美國在2017年出口到中國的大豆3280萬噸,占美國出口總量的62%。從去年3月份開始中美貿易談判,已經談了12輪,十月初將在美國進行第13輪的談判。最近一個重要的情況,就是中國從美國增加農產品的進口,其中從美國進口大豆60萬噸。
現在美國已經有1000多家農場主破產,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農場主的破產。但是算一算賬,在正常貿易情況下,我一年進口美國3000多萬噸,現在談了12輪,進口60萬噸,貿易戰(zhàn)到底美國是吃虧了,還是占便宜了呢?
美國切斷產業(yè)鏈,對中興通訊禁供,對華為禁供,美國的企業(yè)受到非常大的影響,特別是和華為、中興已經形成產業(yè)鏈上下游關系的美國企業(y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像高通、博通、英特爾這些企業(yè)。
因為他們60%以上的產品都是供中國企業(yè)的,如果這個市場失去的話,美國這些企業(yè)的產品再高端,也是沒有市場價值的。美國禁供之后,華為開始用備胎,芯片用海思,設備運行系統(tǒng)用鴻蒙,實際上華為20多年來一直在進行研發(fā),和韓國的三星企業(yè)一樣,在研發(fā)上投入了很多。華為這累計投資研發(fā)費用已經達到4千多億人民幣,在半導體行業(yè)形成的發(fā)明與專利,在世界上是位居前列的。其實中興通訊也是位于前列的,按照國際組織的統(tǒng)計,中興通訊位居半導體行業(yè)第三位。
我曾經去華為企業(yè)做過調研,也到華為的研發(fā)中心去做過調研,華為現在的研發(fā)中心在上海有一個,是1.5萬的研發(fā)人員,在廣東東莞松山湖的中心有1.5萬人,都是在進行原始的創(chuàng)新研究。
松山湖差不多有5、6千畝的土地,是華為的研發(fā)中心,那里建了一個歐洲小鎮(zhèn),完全是歐式建筑,有綠地,有湖泊,有中餐,有西餐,有環(huán)島的小火車,他們?yōu)檠邪l(fā)人員創(chuàng)造了最好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
美國用舉國之力打壓一個中國的企業(yè),這是破天荒的,這也是世界貿易史上的奇跡。當然世界也有相同的情況,美國對法國阿爾斯通也是使用長臂管轄法律,最后使阿爾斯通被美國企業(yè)購并。但是美國打壓華為,還有中興通訊,現在把40多家中國企業(yè)列入他的實體名單,第三批可能有100多家中國企業(yè),會列入他的實體名單,列入實體名單這些企業(yè)在高科技領域,在某一個方面是超過美國的,他們都認為這些企業(yè)是對美國的威脅。
我剛才談到美元在1944年成為世界貨幣,和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到1971年8月15日,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元就成了信用貨幣。現在由于美國對于國際秩序、國際規(guī)則的傲慢無知與無視,退群也好,退出條約也好,退出一些多邊組織也好, 美國開始了逆全球化的進程。
當然,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世界上開始了去美元化進程,歐洲建立了獨立于美元的結算體系。原來全球進行石油交易必須用美元進行結算,美國控制了全球的結算體系,從而綁定美元。現在歐盟已經繞過美國,建立了獨立的結算體系。中國的石油期貨是用人民幣進行結算,和黃金直接掛鉤。
30多個持有美債的國家,有這兩年以來有21個連續(xù)拋售美國國債。俄羅斯基本上快清倉了。去年全球的央行增持黃金達到了700多噸,是歷年以來增持黃金最多的年份,今年又在加速。中國從去年到現在增持了92噸黃金,中國黃金儲量現在達到了1952噸,排在世界第五位,黃金儲量最大的仍然是美國,現在是8113噸,然后是德國,俄羅斯排在中國之前,現在是2200噸黃金。
美國現任總統(tǒng)不是一個政治家,他是一個商人,唯利是圖是他的本質特征。因此,美利堅合眾國現在成了美利堅有限責任公司,特朗普任董事長,他把美國政府變成了交易型政府。
他在跟世界各個國家打貿易戰(zhàn),跟世界所有的國家算經濟賬。請他的盟友國家繳納軍費,并且在軍費的基礎上再加收50%的利潤,所有的問題都變成了商業(yè)的交易。
所以,美國的大國信任在加速損耗,美國的地位、影響力、大國形象受到了非常大的損害,美國的國際威信也在急劇下降。
美國還將在很多方面繼續(xù)搞亂這個世界,我認為最危險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退出和俄羅斯簽訂的“中導條約”,還準備退出“世界武器條約”,這就解除了對美國發(fā)動和參加戰(zhàn)爭的約束,解除了發(fā)展威脅性武器的約束,使世界的和平風險陡然加大。
第二,美國不是在全球促進合作,而是在尋找機會,挑撥離間,破壞地緣政治經濟關系,使一些地區(qū)糾紛不斷,戰(zhàn)事不斷,美國從中可以獲得新的利益。比如,中國和日本在一些年的經濟關系非常密切,日本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也是日本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日正在準備共同推動貨幣互換,并且推動亞元的建立。在這個時候美國在背后進行挑撥,挑起了釣魚島事件,中日從此就進入冷戰(zhàn),后來日本就成為了中國的第五大貿易伙伴。
比如,美國對伊朗進行制裁,要求世界各國在去年11月5日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作為對伊朗的制裁。今年5月5日禁止所有的國家和伊朗進行貿易交易,否則將受到美國制裁。中國、印度仍然從伊朗進口石油,日本也和伊朗簽訂了新的協(xié)議。因為整個中東石油的產量占世界的40%,沙特阿拉伯的產量占中東的40%,排在第二位就是伊朗,伊朗是一個石油產出比較多的國家。
實際上聯合國經過多年的工作,在六個大國包括伊朗共同簽署了“伊核協(xié)議”,伊朗承諾不再進行核武器的生產,各個國家解除對伊朗的制裁。這個伊核協(xié)議是來之不易的,可以說這也是世界和平的一個門閂。
美國對伊朗制裁,伊朗堅決反制,在伊朗和美國之間形成了很強的對立。特朗普總統(tǒng)曾經希望伊朗能坐在談判桌上來,他在推特上說,只要是伊朗的領導人給他打一個電話,就可以恢復談判。但是伊朗領導人說,那是不可能的,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本身就是非法的。
6月份特朗普訪問日本,本來想請日本去伊朗做說客,但是安倍晉三到伊朗以后,和伊朗很快簽訂了關于石油采購和國家合作的協(xié)議。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全球這種局部的戰(zhàn)爭風險,地緣政治經濟格局背后的變化,都有美國的影子。當中日關系在走向合作的時候,出現了釣魚島的事件。去年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在日本召開會議,決定加快推進中日韓進程,中日韓的關系正在走向合作的情況下,日韓又發(fā)生了激烈的矛盾。
我們可以說,美國不希望世界是和平的,希望自己永遠是老大,美國永遠第一,美國利益至上,讓美國再次偉大,讓美國永遠偉大,這恐怕是美國執(zhí)政者的基本目標。所以美國正在以單邊主義來替代多邊,以雙邊談判替代多邊磋商,以國內法律法規(guī)制裁其他國家,替代國際規(guī)則。表面上看起來是中美貿易摩擦,是中美貿易戰(zhàn),但實際上美國攪亂的是整個世界。
IMF組織今年以來連續(xù)四次調低了2019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速度,從3.7%降到3.5%,從3.5%降到3.3%,從3.3%降到3.2%。世界貿易組織對全球的貿易增長,已經從原來的預測3.7%,下降到了2.6%。
我5月份在韓國開會期間,韓國有一個智庫專家跟我說,說他喜歡一段話,兩個大象打架,小草是無辜的。盡管小草是無辜的,但是它一定會受到踐踏。所以,現在世界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到底向哪里去,擺在中國、美國,各個國家,包括韓國的面前。
我認為 如果一個國家的執(zhí)政者喪失的道德、信用和理智,把一個國家的利益和規(guī)則凌駕于其他國家的利益和規(guī)則之上,凌駕于全球的利益和規(guī)則之上,這個國家將由于它的過度囂張和信用的損耗,會受到世界各國的唾棄,將成為世界孤兒,并且會受到自身這種行為的懲罰。
從世界經濟發(fā)展史的若干次重大危機來看,都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現在人禍正在成為天災的導火索。1930年的經濟大蕭條,美國推出了高關稅的一部法律,法律叫《撕穆特—霍利關稅法》,它提高了兩萬多種進口商品的稅率,平均關稅由1929年40.1%,當時是非常高的,然后上升1932年的59%,所以就招致了其他國家的報復。美國出口的總額從52億美元跌到16.5億美元,你看當時全球的貿易量,美國排第一位,但貿易量才52億美元,現在全球的貿易,中國占全球的12%,是4.6萬億美元,全球整個貿易已經達到幾十萬億美元,但是美國當時是世界上最好的,還只要52億美元,高關稅當時下降差不多三分之二。當時全球貿易總額是306億美元,下降到120億美元,收縮了兩倍。
這一場世界經濟的危機,就孕育出了希特勒的納粹主義,希特勒當時也是由于德國負債累累,所以向外擴張,也促使日本產生了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在二戰(zhàn)時期,德國希特勒法西斯主義,日本的軍國主義,再加上意大利獨裁者,形成了二次大戰(zhàn)的三大肇事者和戰(zhàn)爭的發(fā)動者。
直到二戰(zhàn)結束,羅斯福新政,世界才重新回歸到自由貿易的軌道上。現在全球貿易在軌道已經運行了幾十年,美國已經脫軌了,美國已經從軌道上率先下車了,正在開歷史的倒車。過去100年曾經發(fā)生過48次經濟危機,1921年是德國爆發(fā)的超級通脹,1929年是美國的經濟大蕭條,都使世界經濟受到了眾創(chuàng),唯有2008年美國次貸風波引發(fā)的國際金融危機,因為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量中的最主要的國家,使世界免于進入長時間的衰退。
所以中國對于美國發(fā)起的貿易戰(zhàn)也好,科技戰(zhàn)也好,網絡戰(zhàn)也好,中國的態(tài)度始終是一致的。第一,不愿意打,我們不愿意破壞中國和平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不愿意對世界經濟的發(fā)展造成負面的影響。第二,不怕打,中國有取勝的信心。第三,不得不打,中國對美國是采取的是反制不是進攻,美國推出對中國的制裁,中國進行合理的反制。但是還有一句話,就是中國一定會奉陪到底。
我認為全球各個國家,包括中國,包括韓國,我們都面臨著共同的挑戰(zhàn)和共同的風險,我們應該在全球發(fā)起一場反對貿易戰(zhàn),反對切斷產業(yè)鏈的國際性的行動,使國際經濟不至于受到像1930年那樣的重創(chuàng)。
實際上,每個國家發(fā)展起來都很不容易,每個國家積累財富都很不容易,每個國家的發(fā)展都是靠自身的努力,沒有一個國家是別人的恩賜。所以我認為各個國家有權利選擇自己的道路,各個國家有權利維護自己的權益。
40年前的中國,我們的國際貿易總額是25億美元,我們的GDP是1500多億美元。當然我們建國初期是一片廢墟,但是經過前30年,我們恢復了經濟,改革開放40年,我們加快了經濟發(fā)展,到目前為止中國的GDP已經排到了世界第二位,經濟總量已達到了13.6萬億美元,去年的增量是1.4萬億美元,從改革開放初期占美國GDP不到5%,現在上升到占美國GDP的66%。
中國現在的國際貿易額占到了全球的12%,是4.6萬億美元,未來中國的國際貿易還會快速增長,因為我們過去主要是出口,從去年開始在上海建立了進口博覽會,今年規(guī)模會比去年更大,加大從國外的進口,也是我們的貿易主要政策和方針。
中國制造業(yè)產值占世界制造業(yè)產值的28.8%,接近30%,現在中國的制造業(yè)在世界上的41個大類、191個中類、5225個小類,是全球制造業(yè)類別最完備的。也就是說,在中國的產業(yè)鏈、服務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在中國有最配套的體系,最配套的能力,也是世界上制造業(yè)投資,人力資本保障,產業(yè)配套能力保障,這些方面最優(yōu)的國度。當然,韓國制造業(yè)也是很優(yōu)秀的。
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今年會達到40萬億人民幣,和美國消費品市場已經持平,但是中國13.95億人,美國3.2億人,中國持續(xù)的人民群眾收入水平提高,會使中國成為潛力最大的市場,發(fā)展最快的市場。
8月29日美國中國商會公布了他們在華的年度報告,根據他們對900家在華最大的美資企業(yè)的調查,目前97%的在華企業(yè)都是盈利的,88%的企業(yè)不準備削減在中國的投資,46%的美資企業(yè)在華的利潤超過全球平均利潤。當然,中國制造業(yè)由于成本驅動,實際上在2008年就開始向東南亞、南亞、非洲一些國家轉移,主要的是服裝、鞋帽、箱包、玩具、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但是越來越多的企業(yè),特別是需要產業(yè)配套能力強的企業(yè),需要勞動力、人力資本比較優(yōu)的這些企業(yè),選擇留在中國,或者是正在轉移到中國,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是大國中唯一增加的。全球外商直接投資2017、2018年大幅度下降。2019年受貿易戰(zhàn)的影響,仍然是持續(xù)下降。但是中國吸引外商投資仍然是上升的。。
中國正在加快開放,制定一系列對外開放政策,包括出臺了外商企業(yè)法,這些對外開放新的舉措,將為外商的投資創(chuàng)造更好的市場環(huán)境。中國是不會切斷任何國家的產業(yè)鏈,中國不會給任何國家的企業(yè)制造麻煩的。
當今世界第四輪科技革命、第四輪產業(yè)革命、第四輪經濟全球化高度交織在一起,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革命性變化。
韓國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提問:
今天機會非常難得。您介紹了很多中美之間的一些看法和觀點。剛才您講到了中美兩國之間貿易戰(zhàn)也好,技術戰(zhàn)也好,您講到中國的立場有三個,其實中國并不想打,但是如果不得不打的話,中國也是絕對不怕的,如果真要打起來,中國也有信心獲得勝利。
我本人想問的問題,就是剛才前面你介紹到了無論是在高端技術也好,或者是在高端的一些產業(yè),或者是美元的霸權地位,在這種情況之下,您覺得中國最終如果取得勝利,內部的動力是什么?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您覺得如果中國和美國真要打起來,中國如果贏得美國,您覺得大概需要多長的時間?
陳文玲:
首先中國不愿意打,是基于中美兩個國家的比較,在科技上面,在軍事上面,在貨幣的地位上面,確實是中國不如美國。
但是中國有信心最后獲勝,主要是有這么幾點:
第一,中國在歷史的長周期是整體向上的,美國在歷史長周期是整體向下的。這個長周期有多長,剛才所長問有多長,我認為會到本世紀中葉。
你說我們?yōu)槭裁幢人麄儾睿菂s能取勝呢?我認為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第一,中國是正義,中國是站在道德和道義的制高點上,正義的事業(yè)一定是會勝利的。
中國維護國際秩序,維護國際規(guī)則,遵守國際秩序和規(guī)則,中國也成為世界經濟秩序和規(guī)則的建設者,參與者和推動者,而美國現在成了世界秩序和規(guī)則的破壞者,所以兩廂比較,中國是站在正確的一面,站在正義的一面。
前一段時間,我看到各個國家駐WTO大使的幾場辯論會。參加辯論會的國家有韓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幾十個經濟體,幾乎所有的國家在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多邊主義方面,都是站在中國一邊的。
第二,中國有巨大的市場,有全球最大市場的潛力。我認為,中國未來最大的紅利是市場紅利,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現在是40萬億元人民幣,每年增長的速度在9%左右,前些年更高一點,”十二五“時期年均15%,現在年均在9%左右。中國中產階層、中等收入群體目前已經達到了4億人,美國全國的人口才3.2億人。因此,中國這個市場,我覺得對各國的投資者,各國的企業(yè),都是最大的利潤的來源。
第三,從2008年國際金融以來,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從2008年到現在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在30%以上,2018年仍然達到了30%,同年美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是15.3%。
中國現在的經濟增速還在6%以上,美國的增速最高的時候在3%左右,貿易戰(zhàn)越大增速越低,中國GDP增速仍然將保持是它的一倍。按照這樣的速度,在2035年之前,中國的經濟增長的總量會超過美國。
第四,全球的產業(yè)鏈、供應鏈、服務鏈和價值鏈,已經形成。世界制造業(yè)的布局是全球化的,在全球化的產業(yè)布局情況下,產業(yè)鏈上的這些企業(yè)是沒有任何的行政隸屬關系,沒有政府之間的關系,也沒有產權持有的關系,但是產業(yè)鏈上的某一個零部件,或者某一個模塊,或者是謀一個服務環(huán)節(jié),相互依賴的黏性要靠這些關系形成的黏性。現在全球市場上很多產品都不是在一條生產線、一個國度完成,是在反復流通和貿易中實現的。現在全球貿易2/3是中間品,東亞4/5是中間品,也就是說,國際貿易產品最終產品占得比重越來越小。美國在1930年貿易總額建僅僅是52億美元,現在美國是5萬億美元左右,全球是幾十萬億,但是全球貿易額結構發(fā)生了實質性,中間品占比越來越高,意味著產業(yè)鏈構成和運行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大部分貿易品已經不是最終品。
第五,中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是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市場現在成為和世界市場經濟聯系最密切的國家,大家在貿易方面依存度越來越高。
中國現在也已經成為一個創(chuàng)新的大國。我剛才講了,我們有很多的企業(yè),現在已經進入了世界創(chuàng)新的第一梯隊,已經具備很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但中國每年有800多萬畢業(yè)的大學生,累計有900多萬名博士生和碩士生,我們有600多萬工程師。中國的人才儲備豐富,創(chuàng)新體系加快建立,國家還建設了700個國家實驗室或者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迅速的提高。
美國的遏制和打壓,使中國很多企業(yè)頓悟,原來認為在全球鏈上,我們做中低端就可以了,有美國企業(yè)就做高端、頂端好了,我從你那里進口就行了,大家在產業(yè)鏈上各得其所。但是,現在美國政府已經把這個格局打亂了,所以中國企業(yè)下定決心走創(chuàng)新道路,一定要在核心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顛覆性技術、前沿技術方面,要快速追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國對世界各國的希冀,是希望自己好,別人也好,大家共同好;而美國是希望別人亂,顛覆人家政權或者直接發(fā)動局部戰(zhàn)爭;中國希望別人和,合作共贏,美國希望別人打,火中取栗。我們的這種理念根本不同,會導致在世界上人心的歸屬,而世界上人心的歸屬,就是國家信用和國家形象的基礎。靠國家信用支撐的美元霸權,日漸式微是美國信用損耗的必然結果。美國的科技,其實美國的科技是靠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支撐。我到美國去調研,我發(fā)現排在第一位的科學家是來自中國的華裔,第二位是印度裔的。
所以,我們是有信心的,而且最后時間一定是在中國一邊的,成功一定是在中國一邊,勝利一定是在中國一邊的,而中國是和全世界各國人民是站在一邊的。
謝謝各位!
提問:
我是首爾經濟新聞的特派員,問您兩個方面的問題。剛才在聽您介紹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問題。據我了解,也有很多傳聞,說美國之所以會挑起跟中國的貿易戰(zhàn),是認為中國在強制性進行技術轉移,還有產業(yè)補貼等有一些不公平的制度,尤其是在過去的5月份,中美兩國之間幾乎要達成一致的協(xié)議,但是最后還是決裂了。問題是什么?是因為中國不承認有這種不公平的制度存在呢?還是中國雖然承認有這種不公平的制度,但是短期內很難去改善它。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剛才您講到在全球產業(yè)鏈中美國的這種做法,它會破壞全球的產業(yè)鏈。在這種情況之下,華為推出了自己開發(fā)的一些新的跟安卓系統(tǒng)不一樣的產品和系統(tǒng)。如果全球產業(yè)鏈被打斷的話,中國未來是通過自己這種自主產業(yè)鏈去應對,還是通過其他的一些方法去應對這種全球產業(yè)鏈的破壞呢?
陳文玲:
這兩個問題都很難回答,我從兩個方面回答。先回答您的第一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說美國認為中國存在強制性技術轉讓,還有產業(yè)補貼,所以發(fā)起了貿易戰(zhàn),在今年5月份基本上達成一致。
我想就這個問題回答一下您的提問,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經推進40多年了,目前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組織總干事認為,中國現在知識產權保護是世界上最完備的,也是工作做得最好的。現在中國已經建立了3個知識產權法院,16個知識產權的法庭,200多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對于違反知識產權,侵占知識產權,通過法律手段,通過行政制裁,多種手段進行制裁,我想韓國在華的企業(yè)也是看得到的。
強制性技術轉讓,也是美國企業(yè)向美國政府的反映。我去年3月21日到25日在美國調研,跟美國CSIS的一位中美戰(zhàn)略研究專家對話的時候,301調查報告是3月22日剛剛出臺,我在美國看到了這個報告,我就問他,我說美國制裁中國有什么依據?他說我們是聽說,但是還沒有美國企業(yè)敢向美國政府直接反映,怕影響在中國運營。
中國和美國談判,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始終問美國有什么實際的例子,到目前為止美國一個也沒有提出來。我們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參加美國智庫的會議上也多次說,如果你們認為中國有侵犯知識產權的具體案例,請你告訴我,中國政府會追究,會改進,是也沒有人告訴他。
中國在今年3月份召開兩會的時候,出臺了外商企業(yè)法,這個法律再一次明確的規(guī)定十幾個“不得”,其中有一個就是不得強制性進行技術轉讓。盡管美國沒有提出來實例,但是中國政府已經把它寫入了法律。
關于產業(yè)補貼,我認為確實應該改革,應該取消直接的補貼,變成政府公共政策采購,和美國的做法以及國際上通行做法保持一致。據我了解,我們相關研究部門和政府部門也在進行關于產業(yè)補貼的調研,包括國有企業(yè)補貼等各個方面的全面調查,以改進這一方面的工作。在這個方面,不管是美國的訴求也好,歐盟的訴求也好,各個國家的訴求,都是中國需要通過改革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但是,美國是農業(yè)補貼大國,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的,美國對產業(yè)的補貼是通過政府公共采體系購實現的。比如說下一代信息技術,這些是美國國會批準預算,把這些錢交到了美國國防部,國防部變成了美國國防部的招標項目,進行政府公共政策采購。所以我認為中國應該向美國學習,不要直接補貼到企業(yè),可以用構建公共政策采購的辦法,建立這樣一套新的流程和辦法。這樣的話,企業(yè)可以公平地去競爭,通過市場的辦法獲得國家在公共領域所需要的公共品。
我認為,在中美貿易談判中,中國需要深化改革的,中國需要進一步開放的,需要做自身的改變的方面,我認為與美國提出來的訴求一致的,如果符合我們改革開放的方向,符合國際規(guī)則和我國的核心利益的,中國是會接受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關于全球產業(yè)鏈的問題,我覺得全球產業(yè)鏈是不可能被打斷的,人為的切割,美國的企業(yè)也會受到損失。我認為全球的產業(yè)鏈有可能重構,不是在于這種人為的切割,而在于科技革命引發(fā)的產業(yè)形態(tài)的變革。
我周日上午開會時候問一個美國制藥企業(yè),特朗普發(fā)了命令,你們會不會撤回美國?他說我們絕不會撤回美國,因為最大的市場在中國。
我認為產業(yè)鏈的轉移,它是一個市場的過程,市場推動形成的。另一方面也有創(chuàng)新的驅動,它要靠近創(chuàng)新的高地,要靠近市場,要靠近產業(yè)鏈,靠近服務最完備的地方。所以我認為這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而不是某些政客能夠完全改變產業(yè)鏈,人為地讓它重構。產業(yè)鏈的轉移成本是特別高的,產業(yè)鏈重構的成本是特別高的。因為產業(yè)鏈形成的過程,不是行政力量形成的產業(yè)鏈,它是一個市場的力量,是一個逐漸的,自愿的,自發(fā)的,互相依賴,互相依存,供給需求匹配的一個過程。這樣一個過程,如果你強行割斷,或者是強行的命令企業(yè)到哪里去,企業(yè)是不會去的,除非美國政府開除他的美國國籍。一旦如此,那么離戰(zhàn)爭就不遠了。
我想,這是中國企業(yè)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美國企業(yè)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世界各國的企業(yè)都不愿意看到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陳文玲:一些國家政客強行打斷全球產業(yè)鏈必將受到客觀規(guī)律的懲罰
2019-10-09?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