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簡振新:抗美援朝戰爭的九大功績
點擊:  作者:簡振新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發布時間:2019-12-12 09:11:32

 

1.webp (35).jpg  


【紀念敬愛的毛澤東主席誕辰126周年】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一年后被迫進行的一場全局性、大規模、反侵略自衛戰爭。我志愿軍從中朝邊境鴨綠江開戰,連打三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趕回了三七線,攻占漢城,將戰線向南最遠推進了五百公里,最終在朝鮮中部三八線實現了停戰,達到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目的。

總體上看,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取得了完全的偉大勝利,具體則有以下九個方面的歷史功績。

 

一、抗美援朝戰爭沉重打擊了美國侵略軍的囂張氣焰

 


麥克阿瑟是“聯合國軍”第一任總司令,美國陸軍五星上將,是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的美國將軍。1950年10月15日,麥克阿瑟對美國總統杜魯門自信滿滿地說:中國人如果出兵朝鮮,必然遭到一場殘酷的殺戮,他們沒有這個膽量。11月24日,麥克阿瑟乘坐飛機到朝鮮戰場進行視察時信誓旦旦地向全世界宣布:他將在兩周之內結束朝鮮戰爭。但僅僅過了不到10天,麥克阿瑟卻改口向杜魯門總統報告稱:美國是“在完全新的情況下,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完全新的戰爭。”狂妄的美軍五星上將終于承認新中國是一個完全新的軍事強國。
    
美國人素以傲慢聞名,美軍建軍之后與英軍、墨西哥軍、西班牙軍、德軍、奧匈軍、意軍、日軍都直接交過戰,從來沒有中途向對手主動求和停戰的紀錄。1951年6月30日,“聯合國軍”第二任總司令李奇微致函中朝聯軍司令部,最早提出了談判建議,繼任者克拉克又多次提出。美軍肯放下身段首先向它的對手求和,這在只有240多年的美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聯合國軍”第三任總司令克拉克留下了以下經典之句:“1952年5月,我受命為聯合國軍統帥,代表17個國家,在韓國抵抗共產黨侵略。15個月以后,我簽訂了一項停戰協定,這項協定暫時停止了……那個不幸半島上的戰爭。對我來說這亦是表示我40年戎馬生涯的結束。它是我軍事生涯最高的一個職位,但是,它沒有光榮。在執行我政府的訓令中,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羨慕的榮譽,那就是我成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麥克阿瑟和李奇微兩位將軍一定有同感。”

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軍高級將領戰后撰寫回憶錄或總結時,都普遍認為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戰斗力優于德軍、日軍,是1776年美國建國以來所遇到過的最強大對手。這也是后來美軍在越南戰爭中始終不敢越過中國警告的越南境內北緯17度線的根本原因所在。

美國前總統胡佛在一次演說中曾猛烈抨擊杜魯門的外交政策,并無可奈何地承認:神話已經破滅,原來我們并不是不可戰勝的。以美國軍隊為首的“聯合國軍”被共產黨打敗了,現在世界上沒有任何軍隊足以擊退中國人!
毛主席在接見我志愿軍15軍軍長秦基偉同志時說:“自美國1776年獨立以后,打了8次大的戰爭,其中有3次發生在20世紀,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幾次戰爭中,都是自己占便宜,朝鮮戰爭是美軍在世界上第一次打敗仗。”

二、抗美援朝戰爭挽救了朝鮮黨、國家和人民軍的嚴重危局

1950年10月1日,南朝鮮軍越過三八線北進,“聯合國軍”也在做越過三八線的準備。同一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和外務相樸憲永聯名致信毛澤東,向中國發出了出兵支援的請求:“ 在目前敵人趁著我們嚴重的危急,不予我們時間,如要繼續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則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予我們以特別的援助,即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極盼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

在美國侵略軍向北進犯至中朝邊境鴨綠江的嚴重危急情況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主席于1950年10月8日下達了出兵命令:”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借以保衛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及東方各國人民的利益,著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愿軍,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協同朝鮮同志向侵略者作戰并爭取光榮的勝利。”

中朝兩國軍隊經過浴血奮戰,終于迫使美軍于1953年7月27日簽訂了停戰協定,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愿軍共斃傷俘敵71萬余人,擊毀和繳獲飛機4268架、坦克1492輛、裝甲車92輛、汽車7949輛,繳獲(不含擊毀)各種炮4037門。

毛主席在戰后說,抗美援朝戰爭“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企圖侵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并進而侵人中國大陸的狂妄計劃”。

 

三、抗美援朝戰爭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了堅強的安全保障

 


毛主席1950年10月27日在與周世釗談到抗美援朝時說:“現在美帝的侵略矛頭直指我國的東北,假若它真的把朝鮮搞垮了,縱不過鴨綠江,我們的東北也時常在它的威脅中過日子,要進行和平建設也有困難。所以,我們對朝鮮問題,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進尺,走日本侵略中國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兇。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國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國的頭上,從臺灣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腳上。天下有變,它就從三個方面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許它的如意算盤得逞。”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進行,還獲得了社會主義的蘇聯對我國的經濟援助,這為我國恢復國民經濟、建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創造了有利條件。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為中國換得了60多年經濟建設的安全環境,也為后來的改革開放贏來了和平發展難得的國際條件,使得中華民族以威武的雄姿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四、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強大威力

 

    
美國人在戰后想不通為什么會敗給了共產黨中國的志愿軍:論參戰部隊的武器裝備,”中共志愿軍“的武器裝備與“聯合國軍”世界一流的美國武器裝備相比差距巨大;論參戰官兵的物質待遇,“中共志愿軍”是一支窮人的隊伍,而“聯合國軍”官兵的薪酬物質待遇那可是相當的高;論可資利用的國際資源,美國掌握著聯合國的主導大權,而新中國在聯合國還沒有合法的席位,政治上美國占據主動地位。有這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卻不能在朝鮮戰場上最終戰勝對手,這是令一些美國政要惱怒不已、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新中國剛剛成立就敢于出兵朝鮮,與世界霸主的美國及其領導的實際上由23個國家組成的國際軍事聯盟作戰并能最終戰而勝之,這在全世界面前極大地振奮了中國的軍威。當時不論是我們的敵人還是朋友,都不能不對新中國刮目相看。朝鮮戰爭期間擔任過美國國防部長的陸軍五星上將馬歇爾說:“美國并不像世人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強國”。美國軍事首腦從此不得不將新中國視為一個平等的對手。

毛主席曾從哲學的角度論證過紙老虎和鋼老虎的關系:“他們也是一個鐵老虎,鋼老虎。他們憑著鋼鐵多,憑裝備優勢,貌似強大,內里空虛。鋼鐵多,氣不足。我們憑指戰員的智慧和勇敢,憑正義,憑一股氣,一鼓作氣打敗他們。戰爭規律,從來如此,劣勢裝備可以戰勝優勢裝備。” 抗美援朝戰爭成為中國近現代史上一場以弱勝強、揚眉吐氣的對外反侵略戰爭。

 

五、抗美援朝戰爭提高了我軍現代化的整體作戰能力

 


我軍第一次出國作戰,而且是與以美軍為主力、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作戰,這對我軍來說是全新的課題。隨著戰爭的進程和變化,中央軍委決定對參戰部隊進行輪換。在整個戰爭期間,全國陸軍共有25個軍76個師總計290多萬人直接參加了抗美援朝作戰鍛煉。

輪戰的實施既解決了我軍在朝作戰部隊的休整和保持充足作戰力量的問題,也使我軍更多的部隊、指揮機關和指揮員得到了現代戰爭的鍛煉。

1953年9月,毛主席在講到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意義時說:“我們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陸軍、空軍、海軍,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裝甲兵、鐵道兵、防空兵、通信兵,還有衛生部隊、后勤部隊等等,取得了對美國侵略軍隊實際作戰的經驗”。

抗美援朝戰爭也促使人民解放軍的作戰觀念發生了許多重要轉變,主要是:由單一步兵作戰向現代多軍兵種聯合協同作戰的轉變,由單純地面作戰向現代立體作戰的轉變,由主要實行運動戰向既注重運動戰又注重陣地戰的轉變,由單純前方作戰向現代前后方全面作戰的轉變,后勤保障由“小米加步槍、倉庫在前方”向組織現代后勤保障的轉變,等等。這些觀念的轉變,對于提高我軍現代條件下的作戰能力具有深遠的積極意義。

 

六、抗美援朝戰爭加快了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我志愿軍入朝參戰之初,武器裝備與“聯合國軍”的差距極為懸殊。

美國開始投入到朝鮮戰場上的空軍和海軍的飛機約1200架,地面部隊每個師另編有22架炮兵校射飛機;海軍各種艦艇300余艘;美國地面部隊全部機械化和摩托化,共有坦克1000余輛,裝甲車330余輛,各種車輛3800余輛。我志愿軍既沒有空軍參戰,也沒有海軍參戰,地面部隊沒有坦克和裝甲車編配,每個軍只臨時配有100輛負責運輸物資的汽車。敵有我無這是其一。  

敵我雙方都有的主要武器,我志愿軍與美軍相比,也是在數量上處于明顯劣勢。美國步兵部隊每個師除裝備坦克外,還有各種火炮959門,而志愿軍每個軍才編有各種火炮540門,僅相當于美軍一個師的的56%。美軍一個師裝備各型無線通信機1400部,有線電話機1100部,而志愿軍一個軍才裝備無線通信機69部,有線電話機375部,僅相當于美軍一個師同類裝備的5%和34%。敵多我少這是其二。

美軍火炮新、口徑大,射程遠、彈藥足,最大射程可達20多公里,均由汽車牽引和吉普車載運,威力大,機動性能好。而我志愿軍裝備的火炮幾乎全部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日軍和國民黨軍的裝備,火炮陳舊、型號雜、口徑小、射程近,最遠能打10公里,且彈藥不足,多用騾馬馱載或由人工肩扛,威力小、機動性能差。敵好我差這是其三。

從1951年6月之后,入朝的我志愿軍第20兵團和其他部隊,都改裝了蘇式武器裝備。從1952年夏季開始,我志愿軍的陸軍武器裝備有了明顯的加強和改善。特別是我志愿軍空軍在戰爭中迅速發展壯大,到1953年底,共發展到28個師70個團,其中殲擊機18個師、轟炸機5個師又1個獨立團、強擊機4個師、運輸機1個師另1個獨立團、偵察機3個團,擁有各型飛機3000余架,形成了有各種航空兵組成的戰斗力較強的空中力量。美國空軍參謀長驚呼:“共產黨中國幾乎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主要空軍強國之一”。

 

七、抗美援朝戰爭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偉大起點

 


在我志愿軍打響入朝作戰第一仗的次日,我們黨和人民政府就在國內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民參與的抗美援朝運動。

在黨中央發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偉大號召后,全國掀起了參軍、參戰、支前的熱潮,各族群眾募集慰問品、慰問金,寫慰問信,并組成慰問團赴朝鮮慰問,給參戰的志愿軍指戰員以巨大的鼓舞,同時也激發了全國人民支援前線的空前熱情。
   
 抗美援朝總會于1951年6月1日發出號召,動員全國人民開展捐獻飛機大炮運動。至1952年5月底運動結束時,全國各界群眾捐款總額可購買3710架戰斗機。

毛主席在講到抗美援朝戰爭重要意義時說:這場戰爭提高了全國人民的政治覺悟。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取得了百年來中國對外戰爭從未有過的輝煌勝利,奠定了新中國不可阻擋地成為世界軍事強國、政治大國的國際地位。這一勝利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當之無愧地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曾說:中國人走向民族復興,是從跨過鴨綠江那一刻開始的。

 

八、抗美援朝戰爭促使蘇聯歸還了其在我國東北的各項權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際,美、蘇、英三國首腦就遠東問題簽訂《雅爾塔協定》,協定明確規定: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必須恢復,中東鐵路、南滿鐵路應由蘇中合辦的公司經營。讓世人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中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日本在中國東北的權益卻由蘇聯接收。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后,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看到毛澤東主席敢斗世界頭號強國的英雄氣概,看到中國人民志愿軍以劣勢裝備戰勝了優勢裝備的“聯合國軍”,看到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強大凝聚力,看到站起來的“東方雄獅”是不好欺負的,所以,在戰爭進行過程中和結束之后,就把從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的在中國東北的所有權益,都友好地逐步交還給了中國,維護了新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九、抗美援朝戰爭給世界人民反對美帝國主義增添了信心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組織及其領導人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使他們堅信毛澤東關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是完全正確的;發展中國家被壓迫人民群眾為此歡欣鼓舞,他們紛紛走上了爭取民族獨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從而動搖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改變了世界的戰略格局。

從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訂之后,有許多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系,新中國真正邁開了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的堅實步伐,這也為1971年美國總統特使基辛格訪華和第三世界廣大國家把新中國“抬進聯合國”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

總之,抗美援朝戰爭對我黨來說是奪取全國政權之后的立足之戰,對我軍來說是走向世界戰場的立威之戰,對我國來說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功德無量,永彪史冊。
 
(作者系中國管理科學學會學術中心紅色管理研究所副所長,國防大學軍事學碩士研究生,大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5.webp.jp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