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2500萬~1億人死亡。而當時的世界總人口,不過17億人左右。根據事后的科研表明,“西班牙流感”并不源自于西班牙,“零號病人”也并不出現于西班牙。為什么,從歐洲向全世界蔓延的大流感,被命名為“西班牙流感”?因為當時正處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美德和所有歐洲參戰國,都實行嚴格的新聞管制,一切可能有損于前線士氣的事情都不允許報道,更不允許把區區流感渲染成“瘟疫”。整個歐洲,只有中立國西班牙的媒體不受管制,他們也不用報道戰爭,每天就報道自家的流感情況,全球媒體也迅速跟進,甚至還給西班牙流感病毒起了一個名字,叫“西班牙女郎”。就這樣,強勢媒體確定了這個名字,并且流傳至今。 [1] 。
概述
帶給人類的災難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全世界死亡人數至少為2500萬。 [2] (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
名稱的由來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這一名字的由來并不是因為此流感從西班牙爆發;而是因為當時西班牙有約8百萬人感染了此病,甚至連西班牙國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而在當時的西班牙,則稱此病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全球流行的過程
流行全程三波段
西班牙型流感可以簡單分為三波。
第一波發生于1918年春季,基本上只是普通的流行性感冒;
第二波發生于1918年秋季,是死亡率最高的一波;
第三波發生于1919年冬季至1920年年春季,死亡率介于第一波和
第二波之間。
關于第一波
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于1918年3月4日一處位于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Camp Funston, Kansas),但當時的癥狀只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
在這一年的4月,正處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法國也傳出流感,3月中國、5月西班牙、6月英國,都相繼發生病情,但都不嚴重。
關于第二波
1918年8月,剛離開西非國家獅子山共和國的英國船上,發生了致命的流感,在該船抵達英國之前,75%的船員被感染,7%的船員死亡,另外多艘船只也發生了類似的情況。
另一說,第二波的源頭是當時阿什哈巴德(1918年8月初波斯的麥什德(Meshed)便發生了高死亡率的流感,據說是由阿什哈巴德所傳出,但因俄國內戰而無法確認)。
8月27日,流感傳入美國,并在波士頓的碼頭工人間傳播,而法國的布萊斯特(Brest)也在幾乎同一時間爆發了流感;9月開始在歐洲和美國普遍傳播,并在數星期內傳到世界各地。
第二波流感和過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35歲的青壯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別高,其癥狀除了高燒、頭痛之外,還有臉色發青和咳血等;流感往往引發并發癥而導致死亡,以肺炎最多。許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場所,電影院、舞廳、運動場所等都被關閉長達超過一年。西雅圖的電車服務員拒絕沒有口罩的乘客搭乘。
同年10月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個月,20萬美國人在這個月死去,1918年美國的平均壽命因此比平常減少了12年。
戴口罩的西雅圖警察,1918年12月
關于第三波
第三波流感在大約1919年冬季開始,在許多地方出現,而1920年春季起,便逐漸神秘地消失。在澳大利亞,流感延續到了1919年8月 (南半球的冬季);至于在夏威夷,則是延續到了1920年3月。
流行的范圍和影響
此流感漫延全球,從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部落到太平洋中央的薩摩亞島,無一幸免;許多愛斯基摩部落是一村一村的死絕,在薩摩亞死亡率更高達25%。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
這一波的大流感也傳入中國臺灣,在當時造成約4萬余人的死亡。第一波流感于1918年6月初在基隆開始出現,然后蔓延全島,至9月下旬消失,沒有特別顯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開始從基隆出現,并順著縱貫鐵路往南擴散至新竹、臺中、臺南、打狗、阿緱等地,并借由海運傳入花蓮港和澎湖,至12月中旬結束,造成約77萬人感染,25,394人死亡。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從基隆開始出現,1920年2月底結束,造成約14余萬人感染,19,244人死亡。日本人社群最先爆發疫情,再傳給臺灣人;先在城鎮發生,再往鄉村擴散。當時臺灣醫療資源缺乏,在臺灣367萬人中,只有732名受過4年醫學教育的西醫師。日本人患者受到較好的醫療照顧,因此死亡率較低,死亡率為1.1%;臺灣漢人為3.3%、臺灣原住民則為3.5%。
麻薩諸塞州的 Emery Hill,放尸體的帳篷,1919年5月29日
西班牙流感奪去2千5百萬到4千萬(一說7千萬或一億)條生命,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還多,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提早結束的原因之一,因為各國都已經沒有額外的兵力作戰。
原因分析與假設
這次流感一個重要現象,是在青壯年死亡率較高。對此,有兩種假說:一是老年人口已經經歷過流感,因此已有抗體,所以對流感比較有抵抗力。二是青壯年免疫系統較好,在消滅外來病毒的過程中,其所產生的發燒、發炎現象也較嚴重;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可能會導致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受損;如果發生在肺部,則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難而死亡。
西班牙型流感在18個月內便完全消失,而其病株從來都沒有被真正的辨認。
最新研究
重建的西班牙流感病毒。
在當時,人們還不清楚流行性感冒是由什么病原體造成。直到1933年,英國科學家 Wilson Smith 、 Christopher Andrewes 及 Patrick Laidlaw 才分離出第一個人類流感病毒,并命名為H1N1,從此人們才知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所造成。由于人們是到后來才知道致病原因,以及當時絕大多數的死者遺體為防傳染都已經焚毀,加上重新合成病毒的危險性,此后數十年,人們對于該流感病毒所知一直很有限。
在1997年,美國科學家杰弗里·陶貝格爾(J. Taubenberger)在《科學》周刊上發表了他與同事利用遺傳學技術得出的研究成果,認為1918年的流感病毒與豬流感病毒十分相似,是一種與甲型(A型)流感病毒(H1N1)密切相關的病毒。至今,仍然可以在某些國家的豬體內發現這種病毒。
1998年2月,美國國防病理中心(AFIP)轄下所屬的分子病理部門在阿拉斯加的 Brevig Mission附近發現了一具被完整冰封近80年的愛斯基摩女子的尸體。Brevig Mission 在1918年11月由于流感失去了85%的人口。4件樣本的其中之一含有一些1918病毒的基因物質。這個樣本給予科學家第一手資料來研究這個病毒。
據2001年10月英國媒體報道,英國科學家正力圖根據10名死于1918年大流感的倫敦人的遺體,找到引起這場流感的病毒樣本或碎片,分析其基因組特征,研究它為什么具有這么強的殺傷力和傳染性。
2002年10月,美國國防病理中心與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微生物學家合作,開始嘗試重建病毒。在一個實驗中,他們成功制造了一個有兩個1918病毒基因的病毒。而這個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比較起來,對老鼠較致命。
2004年2月6日,《科學》雜志報道了兩支隊伍,英國國家醫學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和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重建了1918流感的紅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HA 糖蛋白),并從中了解該蛋白分子如何改變形狀來允許其從鳥類移到人類身上。
2005年10月5日,研究人員宣布1918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經被重組。2005年在亞洲發生的H5N1病毒與1918病毒有些地方類似,但是現今很難變成人傳人。
2018年9月2日,葡萄牙POT生物實驗室聲稱已經對該病毒基因完成了測序。
參考資料
1. 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零號病人”卻并不出現于西班牙 . 澎湃新聞.2020-03-21[引用日期2020-04-21]
2. 1918 Pandemic (H1N1 virus) .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引用日期2020-02-16]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中國吃貨正改變世界:吃光西班牙豬,解除丹麥生蠔危機,還逼得馬來西亞全改種榴蓮了...
2018-12-06西班牙《對外政策》雙月刊3-4月號刊發智利經濟學家巴勃羅?貝略?阿雷利亞諾的文章《對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網絡攻擊》稱,互聯網打破了經濟和領土之間的關系,數字全球化及其潛在的地緣政治力量使得構建新條約的
2018-06-07耿直哥:一覺醒來西班牙已經這樣了!美國西方全部撕下面具露出真面目!
2017-10-2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