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我們即將迎來的,是拜登蕭條
點擊:  作者:小聲比比的飯爺    來源:栩然說 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1-04-24 09:24:10

 

 

今天推薦一篇我很喜歡的文章,來自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公眾號:“炒股拌飯

 

作者飯爺,這個公眾號以國家經濟和財政問題為主線,結合史實分析了許多近代史和國際政治上出現的問題和現象。

 

作者認為很多我們看到的社會問題,本質上都是經濟出了問題,矛盾才會一起爆發。

 

比如很多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一個王朝周期律。數千年來,每個國家都有一個繞不開的大坑,就是王朝維持300年以后就會變得分崩離析。

 

王朝循環的根本原因是經濟和財政問題的循環,而造成這種循環的原因,則是帝國開支超過稅收。

 

所以作者分析問題的角度除了常見的國際政治經濟關系,其中始終穿插的一條主線就是經濟。

 

如果仔細閱讀很多細節,會發現他的文章很有趣,并且有著一種穿越未來的力量。

 

比如20203月疫情期間到處都一片悲觀,認為金融危機馬上要來的時候。

 

他結合很多過往歷史事實提出,美聯儲大放水的背景下,現在不會有金融危機。

 

美股甚至會出現本年度最好的買點,只是恐慌過后美元指數會出現30%左右的貶值,這些都在《美股崩了,大危機要來了么》有詳細闡述。

 

再比如早在2017年他判斷了北京樓市因為政策短期見頂,2018年底,根據自己多年研究判斷資本市場已經到了鉆石底的位置。

 

如果你想了解國際政治經濟,近代史,甚至投資相關的一些東西,掃碼關注他是個很好的選擇。

 

我們即將迎來的,是拜登蕭條

作者:炒股拌飯

 

最近在紐約時報看到個文章特別好笑。

 

作者弗里德曼說,現在美國印錢刺激經濟,是個特別對的方向。

 

 

因為拜登雖然贏得了選舉,但是支持川普的瘋子實在太多了。

 

要知道在社交媒體上,川普可是有七千萬粉絲呢。所以后面卷土重來的機會,還是不小。

 

不讓川普再進白宮的辦法,就是讓拜登牛逼起來,尤其是在經濟領域至關重要。

 

之前川普最大的政績就是搞經濟,所以拜登也別客氣,印錢刺激經濟先干起來。

 

搞出個拜登繁榮,把特朗普的簇擁徹底搞死。1.9萬億美元不夠,就再來個3萬億。

 

大家也別管印錢多的事情,搞出個拜登繁榮,打死特朗普,讓他永遠不能再進白宮。

 

01 拜登繁榮

 

這作者的說法雖然好笑,但他說拜登繁榮已經橫空出世,從數據看似乎是那么回事。

 

美國和歐洲制造業PMI急劇復蘇,就連因為封城停滯的服務業,也開始復蘇了。

 

 

幾個華爾街的大投行,都對美國2021年的經濟增長,給出了很高預期。

 

高盛對2021年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期是6.9%,這是1984年以來的最快增速。

 

摩根史丹利甚至給出更為樂觀的數字,它們的預測是,2021年美國的經濟會增長7.3%

 

這是一個非常高的增長,我們作為世界增速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對2021的增速預期也只有6%

 

要知道從世界銀行的數據看,1976年以來,美國的經濟增速再沒有超越中國,

 

 

這一次大投行對美國經濟的增速預期,居然比中國還要高,也算是歷史罕見了。

 

不過開個不恰當的玩笑,要是計算美國人現在的印鈔速度,感覺增長7%的難度,也不算太大。

 

拜登上臺以后印了1.9萬億,如果我們計算美國今年24萬億的GDP7%也就1.7萬億嘛。

 

這還不算后面的3萬億基建,就已經把今年的經濟增長直接印出來了。美國人搞經濟,就是這么簡單又枯燥

 

很多人都在說,這次拜登引領的,是類似美國20年代的柯立芝繁榮。

 

但是如果我們回顧歷史,會發現后面的結果,大概率不是這樣。所謂的拜登繁榮,不過是川普繁榮的尾聲。

 

就像我們在《通脹以后就是債務崩》說的一樣,這也許是經濟步入蕭條之前,我們能看到的最后一次繁榮了。

 

倒是之前川普時代的美國經濟繁榮,更像是二十年代時候的柯立芝繁榮。

 

拜登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像胡佛第二,是一個悲情的過渡人物。

 

用咱們大白話說就是背鍋的,他的任內會出現美股泡沫崩塌,繼而引發后面的經濟蕭條。

 

現在只是美聯儲的核動力印鈔機,延后了本該在特朗普任內爆發的金融危機。

 

然而在美股高位狂印鈔票維持泡沫不破,也制造了一個更大的金融核彈。

 

02 柯立芝繁榮的產生

 

熊彼特有句名言,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說起來一切政治問題,歸根到底還是經濟問題。

 

這也是為啥我們總說,世界歷史基本就是一部經濟史。有啥想不通的從經濟利益上想,大多數都能明白。

 

一戰之前,德國通過第二次工業革命,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資本主義國家。

 

生產力水平提高以后,使得德國這個后發國家,需要更多的廉價原料和廣闊的市場。

 

原因也很簡單,生產力提高以后,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你要有地方賣啊。

 

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就會陷入產能過剩的窘境。生產--銷售--再生產的循環,就沒辦法打通。

 

東西想要賣出去,通常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是成本,一個是市場。

 

只有成本足夠低,造出來的東西在國際市場,才有足夠的競爭力。

 

只有市場足夠大,生產力提高以后不斷擴充的產能,才能賣的出去。

 

當時德國在世界貿易里面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其他歐洲工業國,比如英國法國。

 

這些國家憑借海軍和先發工業國優勢,早早的占領了世界大多數殖民地。

 

這些殖民地既是英法的廉價原料生產地,也是它們的工業產品傾銷地。

 

世界多數殖民地都被瓜分完了,德國這種后發工業國,自然在成本和市場上都沒有優勢。

 

于是德國聯合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組成同盟國,向已經占領世界大部分殖民地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法開戰。

 

試圖通過戰爭,重新瓜分英法占領的殖民地,獲得更多的廉價原料產地,和更大的傾銷市場。這就是一戰爆發的背景。

 

一戰時候的英國就像現在的美國一樣,工業已經轉移到海外去了,國內只留了一堆玩金融的和軍工企業。

 

戰爭爆發以后,戰場上需要天量物資。這些物資英國生產不出來,只能從美國購買。

 

美國人的要求是用黃金買軍火和物資,英國人也沒招,前面戰場不能停啊,就這樣大量黃金和實物財富轉移到美國。

 

一戰打完以后,美國因為一戰賣軍火和物資,拿走了歐洲百年積累的財富。

 

 

美國因此也成為世界消費的發動機,柯立芝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當上美國總統的。

 

這時候美國呈現的特征是,享樂之風和消費主義盛行,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這段時期在歷史上,我們叫做咆哮的二十年代,也就是所謂的柯立芝繁榮時代。

 

柯立芝繁榮的產生,從根本上說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一戰把歐洲打成一片廢墟,訂單不斷轉移到有生產能力的美國。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人通過戰爭物資,獲取了老歐洲百年積累的財富。

 

全球財富不斷向美國轉移,美國從這時起,成為實質意義上的全球消費發動機。

 

二是美國剛好經歷了技術的創新和突破,進入流水線和電氣化時代。

 

亨利福特在1914年,建立起第一條T型車裝配流水線。讓汽車從奢侈品變成快消品,進入千家萬戶。

 

美國1920年登記在冊的汽車達到900萬輛,汽車配套的輔助行業,例如燃油,公路建設,鋼鐵和橡膠也在急速發展。

 

 

冰箱洗衣機這些新鮮玩意,也在1920年以后進入美國的普通百姓人家。

 

這些當時的新興產業集群,帶動美國經濟整體向上,成為世界第一。

 

這個階段的美國不但勞動生產率出現了極大的提高,壟斷組織也在這個基礎上產生了,財富不斷向少數人集中。

 

一片大好的經濟形勢,讓柯立芝順利拿下了1924年的大選,也給美國人帶來極大自信。

 

人們相信未來的生活會更好,并把這種自信帶入到房地產和股票市場。

 

在經濟向好和美聯儲低利率的刺激下,美國的房地產和股票市場也異常繁榮。

 

在柯立芝執政的這段時間里,美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金融危機也在繁榮中醞釀,就像過去幾年川普任內發生的一樣

 

03 壟斷帶來的貧富分化

 

我們知道美國人愛女神也愛自由,這種態度反應到經濟上。

 

就是政府把企業交給了市場,市場才是經濟最好的抓手。

 

完全市場化帶來的結果是強者恒強,后面自然是馬太效應越來越厲害。

 

小公司一個個倒下,大公司越來越大,開始逐步形成壟斷組織。

 

整個二十年代,美國工人工資上漲了2%。壟斷組織的勞動生產率,卻因為流水線大量投入使用上升到55%

 

2%55%之間的差額,就是資本家賺到的剩余價值。壟斷組織和華爾街拿到這些剩余價值以后,進一步擴大了產能。

 

為啥勞動生產率的差值都被大公司賺走了呢?因為形成壟斷組織以后,勞動者想要提高勞動收入很難。

 

這些大企業對勞動者收入,享有絕對的議價權。勞動者在這個階段找工作,也不存在什么選擇的自由。

 

你只有選擇被這個資本家剝削,或者那個資本家剝削的自由。

 

想不明白這個問題的話,想想現在的網約車或者外賣平臺的從業者們,也就清楚了。

 

這也是為啥最近大家看到,未來要開始搞反壟斷了,因為底層邏輯其實是一樣的。

 

馬克思老爺爺告訴我們,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首先表現為生產相對過剩,過剩的原因是吃瓜群眾買不起。

 

當時的美國社會窮人占了60%,貧富差距又很大。社會大眾的購買力,是沒有辦法消化這些壟斷企業的產出的。

 

資本家一瞅這不行啊,生產了東西得賣出去啊。一個個窮鬼都不消費,多影響經濟發展和我們賺錢啊。

 

可消費得手里有錢啊,錢不夠的情況下,怎么能想辦法讓大家買買買呢?

 

這時候肯定有人會說,降價讓大家買得起不就完了么。你當資本家傻啊,降價降的是自己的利潤。

 

降價是不可能降價的,畢竟咱不是壟斷了嘛,搞個價格聯盟大家都不降價,老百姓不是還得買嘛。

 

可價格高了,買不起咋辦呢?這時候金融創新手段來了,消費貸和分期付款粉墨登場了。

 

錢不夠消費貸借給你花啊,借錢一下還不上咋辦呢?咱做個分期啊。

 

你沒看錯,這個分期就是大家現在非常熟悉的分期付款。這兩年盛行的消費貸,也是那個時候就開始了。

 

妹想到吧,美國二十年代就開始玩這套了。一直分期一直爽,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買不起東西了。

 

隨著借錢分期的人越來越多,加入到分期和消費貸戰場的銀行,也越來越多。

 

可借錢的人本來就是窮鬼,以后還不上咋辦呢?當時沒人想這個。

 

銀行不斷發放貸款,各種消費貸分期付款盛行,短期內虛假購買力十分旺盛。

 

這個操作在居民消費端,為當時的美國經濟,埋下了第一顆大雷。

 

因為買東西的錢都是銀行借來的,一旦銀行貸款萎縮,所有的購買力就消失了。

 

在消費貸和分期貸款的支撐下,壟斷組織發現大家的消費能力并沒有萎縮,于是繼續擴大產能。

 

產能繼續擴大在企業生產端,為當時的美國經濟,埋下了第二顆大雷。

 

在虛假的購買力支持下,壟斷組織持續擴大產能,使得本就過剩的產能更加過剩。

 

04 資產價格上漲加劇貧富分化

 

都說繁榮能掩蓋一切問題,只要虛假繁榮的泡沫沒有破裂,一切就能繼續脆弱的運轉下去。

 

當時異常繁榮的,還有在美聯儲低利率的刺激下的股票和房地產市場。

 

這是為柯立芝為當時的美國經濟,埋下的第三顆雷,也是最危險的雷。

 

統計數據告訴我們,19231928年間的工資指數從100增加112,投機收益卻從100增加到了410

 

這意味著,勞動所得和資產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帶來的結果是,整個社會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

 

單純這么說,可能有些小伙伴不太明白。我們舉個例子,大家可能會更清楚一點。

 

大家回憶一下,08年全球央行大放水,是不是很多人身家拉開距離的起點。

 

體現最明顯的就是:

 

當時財富水平差不多的兩個人,拿著100萬現金的人,變得越來越窮。

 

100萬現金換成房的人,卻隨著資產的增值,發生了財富提升。

 

為啥這兩年大家不愿意投資實業,都在拼命加杠桿去買房?還不是因為資產價格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

 

當時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大量的老百姓把手里那點的血汗錢,全部放進股市和樓市投資。

 

很多人還試圖通過加杠桿,獲得更高的收益。后面一旦資產價格暴跌,會出現非常大的問題。

 

要知道債務是剛性的,資產價格下跌以后,加杠桿帶來的債務并不會消失。

 

之前的賬面盈利帶來的財富效應也會消失,剩下的只有債務壓力。這會導致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意愿,出現快速萎縮。

 

之前本就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這時候也就排山倒海的爆發出來了。

 

不明白這個問題的可以想想,是不是你從股市從賭場賺錢的時候,消費意愿最強烈。

 

不過在資產價格泡沫還沒有破滅的時候,一切看起來都非常的美好。

 

二十年代的美國樓市,到處都在瘋漲。當時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狂熱,在佛羅里達這種地方被完美詮釋。

 

邁阿密是佛羅里達的第二大城市,這是一個類似海南的度假勝地。

 

1925年的夏天,邁阿密當地的《每日新聞報》甚至刊登了500多頁的房地產廣告,創下報紙廣告歷史最高紀錄。

 

當時邁阿密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在炒房炒地皮,每一片可供開發的土地,價格都在暴漲。

 

股市我們看指數,也知道漲幅有多夸張。道瓊斯指數十年翻了五倍,不斷創出新高。

 

 

美國民眾不斷把自己的積蓄掏出來,投入到股市,他們相信繁榮會持續下去。

 

給炒股的人配資是當時最賺錢的生意之一,利率動輒超過20%。人們甚至可以借經濟人貸款來炒股。

 

只需要支付總價的10%,就可以十倍杠桿炒股,這看起來很像2015年我們杠桿牛的時候。

 

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洗劫了持有現金民眾的購買力,刺激了老百姓加杠桿,加入到股市樓市的投機中去。

 

這導致了柯立芝時代美國社會整體的貧富分化,越發的嚴重。

 

05 泡沫破滅

 

可以看出整個二十年代,美國社會整體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原因也簡單。

 

一方面是因為二十年代美國政府信奉自由經濟,自由經濟導致了壟斷組織的形成。

 

在分配機制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勞動生產率提高以后,壟斷組織拿走了大部分剩余價值。

 

另一方面就是在美聯儲低利率的推波助瀾之下,大量資金涌入股市和樓市投機。

 

勞動收入和資產價格增值之間的差距,導致了美國社會貧富差距的不斷擴大。

 

股市崩盤引發大蕭條之前,已經美國社會貧富差距,已經到達一個臨界點。

 

10%的人,已經占有了45%的社會財富。

 

 

我們知道歷史上三次10%的人,拿走了45%以上財富的結果都不太好。

 

第一次首先發生了1929年大蕭條,隨后發生了二戰。第二次是07年,08年的時候發生了次貸危機。

 

第三次社會貧富分化到這個位置就是現在,而且現在的貧富分化,還在不斷擴大。

 

1928年美聯儲對股市過度投機表示了關切,開始用加息的方式遏制信貸膨脹。

 

192910月,加息的高潮來了。不管是長期貸款還是短期貸款利率都在這個月達到了高峰。

 

 

19291024日,美股股市突然暴跌,史稱黑色星期四。

 

股市這顆雷的率先引爆,使得銀行和企業的兩顆雷也難逃厄運。

 

股市暴跌,導致很多貸款加杠桿投機的人還不上錢。放貸最激進的銀行,開始出現破產。

 

老百姓一看就慌了,開始去銀行蜂擁擠兌,又造成大量銀行破產。

 

很多老百姓手里的積蓄,因為股市暴跌沒了。這些錢本來可以用于消費的,這導致大家消費能力急劇下降。

 

企業本來產能就過剩,老百姓手里沒錢東西更賣不出去,所以資金鏈越發的緊張。

 

再加上銀行因為遇到擠兌,更加不愿意也沒能力貸款,企業資金更加緊張。

 

這些企業只能選擇裁員或者破產,帶來了大量人口的失業,于是消費更加疲弱。

 

后面很快開啟了“企業破產→工人失業→消費萎靡→產品滯銷→企業破產”的惡性循環,經濟陷入蕭條。

 

其實從之前的經濟結構看,美國早就出現了很大地方問題,只是一直沒有爆而已。

 

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導致居民消費能力不足。消費市場在信貸支持下虛假繁榮,又使得企業盲目擴張,加劇產能過剩。

 

樓市和股市上漲帶來的財富效應,又讓老百姓加杠桿下注,手里最后一點積蓄和消費能力也被消耗殆盡。

 

加息開始以后,聰明人發現了這些經濟問題。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拋售股票套現離場。

 

原因也很簡單,一旦股市樓市崩盤,會耗盡社會僅存的一點購買力。

 

我們前面講到的三顆雷,就會出現連環爆,經濟也會由此步入蕭條。

 

06 川普就是翻版柯立芝

 

大家知道川普的偶像是里根,在任內又是極力推行里根經濟學。其實里根很大程度上,沿襲的是柯立芝的經濟政策。

 

如果你研究過柯立芝,里根和川普三位總統的財經政策,會發現看起來如出一轍。

 

柯立芝的經濟政策非常簡單明了:減稅,減少監管,貿易保護主義。

 

這三點和川普那套,幾乎是一樣的。

 

柯立芝任內第一大財經政策就是減稅,里根和川普任內搞得也是這套東西。這點從他們任命的財政部長,就能看得出。

 

柯立芝時代的財政部長,是美國的大富豪梅隆。梅隆當時代表的,是美國財團的利益。

 

川普時代的財政部長,是代表美國華爾街利益的大富豪姆努欽。

 

姆努欽在高盛工作了17年,被美國媒體譽為是最會賺錢的財政部長。

 

對于政府的財政政策,梅隆和姆努欽的觀點也非常一致,就是減稅和減少監管。

 

每次梅隆去國會演講,主要的要求就是減稅。姆努欽任內,也做了差不多的工作。

 

這兩位老兄不但大幅降低了個人所得稅,也給企業大幅降低了稅率。

 

說起來關于減稅,古典自由主義有個重要的假設,國家給企業減稅,企業就會拿這個錢擴大再生產,企業雇傭更多的人,帶來就業率上升。

 

減稅帶來的利潤企業又會幫員工加工資,擴大消費,一舉多得。所以減稅是良藥,能帶動經濟良性循環。

 

這個假設忽略了一個問題,市場靠什么驅動----購買力需求。沒有新增需求,會擴大生產?生產出來你賣給誰?

 

減稅以后,企業利潤多了會大部分拿來給員工發獎金?你是老板你會這么做?

 

我們前面說過,國家本身不產生價值,稅收本質是轉移支付。減稅以后,國家能用來轉移支付的錢變少了,以前用來修鐵路電網醫院和給底層補貼福利的錢,減到了富人口袋里。

 

所以減稅以后真實的情況是什么呢?因為需求沒有增加,大部分大企業都不會去擴大再生產,而是把這部分拿到的錢,做資本全球流動套利。加杠桿炒房炒地炒大宗炒股票,推高資產價格。

 

不然你以為溫哥華倫敦香港的高房價哪來的,全部靠賺工資的中產和底層貧苦勞動人民買上來的么?

 

柯立芝任內的第二大財經政策就是減少監管。

 

柯立芝的觀點是:最好的政府就是不做任何事情,不要阻礙企業的運行。

 

所以每次國會如果通過什么有關監管的法律,柯立芝的第一反應就是直接否決。

 

這一點在后來的里根和川普身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幾乎是一脈相承。

 

說起來好笑的是,川普和柯立芝還有個同樣的操作,就是在股市給經濟埋雷。

 

這兩位老兄任內,都通過低利率和貨幣寬松,推動美國資產價格的上漲。

 

可以看出柯立芝上臺以后,美國聯邦利率就一直走在寬松降息通道里。

 

在低息放水的大環境背景下,引發了大蕭條之前,資產價格持續不斷的上漲。

 

 

道瓊斯指數在柯立芝任內漲了五倍,當時華爾街牛氣沖天。

 

川普任內美國聯邦利率也在不斷下行,基本維持在零利率的位置上。

 

與此同時,美國股市也在不斷走高。

 

過去十年,美股走出了一個漫長的牛市。就連表現較差的道瓊斯指數,也上漲了五倍。

 

大家都知道,只有富人才會在手里持有大量證券資產。窮人手里的錢也就只夠吃飯,根本沒錢投資。

 

在貨幣放水的背景下,富人資產增值顯然越發的快,這進一步加劇了貧富分化。

 

可以看出,因為政策導向相似,柯立芝和川普任內,最大的共同點是:

 

自由主義盛行,國內的股市樓市持續上漲,社會貧富分化不斷加劇。

 

這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柯立芝和特朗普如出一轍的貿易保護政策。

 

AmericanFirst,也就是美國第一的貿易政策,是由柯立芝首先提出的。

 

這個口號和特朗普競選時期提出的美國優先口號,何其相似。

 

柯立芝在任的時候通過立法,對海外輸入美國的商品,大幅提高關稅。美國就是從柯立芝時代開始,重新退回到孤立主義。

 

為啥要這么做呢?因為給富人和企業減稅以后,國家的財政收入不夠了。

 

我們知道國家是不產生收入的,只能通過征稅收到錢以后,做轉移支付。在給企業和個人大幅減稅以后,國家財政出現了缺口。

 

大幅提高關稅,一方面彌補了減稅以后政府收入缺口。另一方面減稅也獲得了國內富豪和大企業家們的支持。

 

1923年到1929年,美國出現了柯立芝繁榮。也就是這段時期,美國的貿易保護在不斷加劇。

 

在國會通過《福 特 尼-邁 坎 伯 關 稅 法 》以后,美國的平均關稅從1914-1922年平均28.3%的水平,攀升至1923-1929年平均38.2%的水平。

 

川普上臺以后一邊減稅,一邊到處打貿易戰。這和柯立芝時代的美國,何其相似。

 

回顧柯立芝時代的歷史經驗也可以發現,未來貿易沖突可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期間全球貿易,也可能會面臨持續低增長甚至收縮。

 

貿易保護主義,會導致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對內需的依賴度上升。這時候內需的平穩,會對國家經濟穩定顯得非常重要。

 

這也是我們之前在《我們為啥要提出重視經濟內循環》里面,曾經講過的。

 

文章看到這里,大家也應該明白了。

 

現在的世界狀況和大蕭條之前非常類似、都是全球生產能力過剩,貧富分化嚴重。

 

和那時候比,可能唯一不一樣的,就差一次美國股市崩盤這個導火索了。

 

07 問題出在分配

 

當年在柯立芝總統的任內,美國人用盡了所有政策。經濟發瘋一樣的繁榮,整出個咆哮的二十年代。

 

19293月,柯立芝總統在卸任時的演講上稱,美國人民已達到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幸福境界”。

 

柯立芝卸任總統,胡佛接任剛剛一年,美國股市泡沫破裂,開始步入十二年的大蕭條。

 

 

同樣的,川普做總統的時候,也幾乎用盡了所有政策,創造了任內的經濟繁榮。

 

拜登上臺的時候很像胡佛,就算現在打光手里所有的牌,也只能維持繁榮的尾聲。

 

后面拜登很可能像胡佛一樣,只是個過渡總統。會在一片罵聲中,黯然離場。

 

現在整個世界問題的根源出在分配,出在全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導致的產能過剩和底層購買力不足。

 

能夠減少貧富差距的:只有稅收調節,以及提高最低工資,這兩項措施。

 

向富裕人群和富裕行業征稅,補貼底層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和購買力,是通過稅收調節收支之后,做二次分配完成的。

 

提高最低工資這個手段,提高的是勞動力的價格,增加的是勞動人民的購買力。

 

大蕭條的歷史告訴我們,這兩個措施是沒辦法靠自由經濟完成的,只能靠國家的行政力量。

 

看看美國現在的情況吧,國家債務越來越高,富人和高收入人群的稅收越來越低。

 

 

拜登上臺以后,確實也提出了提高最低工資,和加稅搞基建兩個訴求。

 

不過前一個提高最低工資,已經失敗了。后一個加稅搞基建,我們認為這個操作也不會成功。

 

六七個民主黨的參議員,已經對加稅表示了反對。他們認為加稅計劃,會影響美國的競爭力。

 

因此拜登任期內,是沒辦法解決分配問題的。他只能靠印鈔,維持泡沫暫時不破。

 

拜登上臺以后,1.9萬億美刀已經在印了,后面還有個3萬億美刀的新基建計劃

 

這些錢有的會發到老百姓手里,有的會變成政府訂單,刺激經濟發展。

 

這等于老美憑空向全世界借了1.9萬億美元,通過投資拉動刺激經濟增長。

 

然而向全體國民發錢是沒用的。

 

因為在社會規則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資金的流向和軌跡,也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老百姓把錢拿到手里以后,這些錢會按照原有的財富路徑,回流到富人手里。

 

貧富差距無法改善,導致社會購買力不會出現改善,產能過剩就始終是個大問題。

 

全球基于美元的債務經濟經歷了疫情之后,各國的債務只會更重,甚至會隨著這幾萬億新印的美元加劇。

 

這有點像大病之人靠一劑猛藥頂住了精氣,但這并不代表虛弱的身體已經痊愈,更不能隨便停藥。

 

后面一旦美聯儲因為通脹開始加息,就很可能會引發類似1929年大蕭條的經濟危機。

 

尾聲:

 

說起來每次全球央行大印鈔,最倒霉的從來都是中產。原因也很簡單,印鈔會稀釋他們本來就不多的那點積蓄。

 

窮人沒積蓄,拿到錢就是用來消費,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的,所以不怕稀釋。

 

再加上窮人都是光腳的,所有國家都要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維護穩定。

 

基礎的社會保障給他們兜底以后,生活也不會因為印鈔,發生啥特別的變化。

 

富人有能力買資產,還能借貸買資產。印鈔大放水以后,資產水漲船高。人家不但有船,還能借債買更多的船。

 

印鈔對他們來說,意味著資產價格上漲的同時,債務被稀釋,所以富人歡迎印鈔。

 

只有中產階級最倒霉,手里的錢買不起足夠的船,也不像窮人一樣有兜底。

 

在低利率和貨幣寬松的背景下,他們被迫參與到股市和樓市投機中去,不斷擠壓自己的消費。

 

因為如果不貸款不投機的話,他們靠勞動辛苦積攢的錢,就要被大印鈔洗劫和貶值。

 

可以說越是印鈔拉動經濟,越是中產階級的噩夢。越是各種貨幣寬松,中產階級越是焦慮。

 

所以大家才看到,全世界中產階級拼命在水里游泳,試圖趕上有船的那批富人。

 

不斷通過996增加勞動時間,或者各種培訓班給孩子砸錢提高勞動報酬,拼命想保持原有的社會地位別掉下來。

 

不過就像我們之前,在《為啥現在單靠勤勞,是沒辦法致富的》里面講的一樣。

 

未來很長時間里,如果分配制度不發生改變資產價格大概率還會繼續上漲。

 

勞動所得依然無法和資產所得相匹敵。沒來得及上車的人,依然會被甩出很遠的距離。

 

最終的結果是錢越印越多,資產價格越來越貴,社會整體的貧富分化越來越大。

 

在這種背景下,普通人哪有啥翻身訣竅,無非就是努力工作克勤克儉積累原始資本,抓住每次經濟危機的機會買資產。

 

別人手頭緊的時候你就去抄底帶血的籌碼,如果運氣不錯,經歷兩次就能上好幾個臺階。

 

現在往后一年時間左右,很可能我們就將再次經歷金融危機,不知道大家都準備好了嘛。

 

文章來源于炒股拌飯 ,作者小聲比比的飯爺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我們即將迎來的,是拜登蕭條

    2021-04-24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