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最近,美國又被打臉了!
總統(tǒng)拜登剛準備去和“歐洲盟友”們開會;
馬上就被爆他曾“深度參與”竊聽這些所謂的盟友。
“我把你當爸爸,你卻偷看我日記?”
被點名的德國、法國政要們紛紛“怒求解釋”,而拜登也自知理虧,沉默不語。
誰,在這節(jié)骨眼上搞了這么一出?
這人你們都認識——斯諾登。
自從13年驚天爆料“棱鏡計劃”后,江湖鮮少再聽到他的名字。
所以看到這個消息,大家第一反應(yīng)都是:
斯諾登還活著?
他沒被美國政府抓到?
這些年他都干什么去了?
竟然還在契而不舍地爆美國政府黑料。
這哥們,太剛了!
他與自己的國家——美國政府的交鋒,簡直比電影還精彩。
1
2013年,香港美麗華酒店。
英國《衛(wèi)報》記者格倫,正在此采訪一個化名為“第四公民”的年輕人。
這人戴著眼鏡、面容清瘦,看起來文質(zhì)彬彬;
但他的爆料卻令人震驚。
(接受《衛(wèi)報》采訪的斯諾登)
原來,美國政府一直在進行一項絕密的電子監(jiān)聽計劃,內(nèi)容包括:
電郵、消息、視頻、照片、存儲數(shù)據(jù)、語音聊天、文件傳輸、視頻會議、登錄時間和社交網(wǎng)絡(luò)資料……
監(jiān)聽范圍更是從本國公民到歐洲政要,無所不包。
這也就是說,每個人,在網(wǎng)絡(luò)中的每一個行為,都有可能被監(jiān)視著。
沒有任何隱私可言。
對一直宣揚人權(quán)自由的美國來說,這簡直就是自抽嘴巴的重磅丑聞。
不出所料,報道一出,世界嘩然。
“第四公民”也就此亮出了他的身份:
29歲的前中情局員工——愛德華·斯諾登。
美國政府迅速下令抓捕,并說他是“間諜”、“叛徒”和“撒謊者”。
那么,他真的個徹頭徹尾的騙子嗎?
顯然不是。
2
讓人意外的是,斯諾登出生在一個根正苗紅的愛國者家庭。
從祖父輩起,三代人都在為政府工作。
外公是FBI高級官員;
母親在馬里蘭州地區(qū)法院上班;
父親則一輩子都獻給了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
有這樣背景的人,怎么會成為“叛國”“撒謊”的通緝犯呢?
小時候的斯諾登,就像每個最終成為黑客的人一樣,沉迷電子游戲和計算機,不喜歡上學。
因為他在電腦上自學的知識,可比學校教的豐富多了。
后來父母離婚,他又生了病,被迫從高中輟學。
911事件之后,美國仿佛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國內(nèi)愛國情緒空前高漲。
在這種氛圍下,斯諾登毅然選擇去參軍來報效國家。
可他太瘦弱了,就像改造前的美國隊長一樣,訓練對他來說太要命!
(年少的斯諾登)
在一次雙人互舉的訓練中,他雙腿嚴重骨折,幾乎落得終身殘疾,因此不得不提前退役。
沒辦法在戰(zhàn)場上為國捐軀,他決定換個方式,利用自己的頭腦和天賦來報效國家。
他從國家安全局的保安做起,憑借卓越的網(wǎng)絡(luò)知識和電腦技能,一步步做到CIA的“頂級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專家”位置,接觸到大量的絕密信息。
但隨著掌握的機密越多,他就越發(fā)現(xiàn)自己的國家和想象中的不一樣。
原來,美國政府一邊對外美化自己;
一邊卻在背地里搞陰謀詭計、欺騙殺戮。
對于斯諾登來說,自己作為一個美國人的驕傲和尊嚴,在此刻徹底崩塌。
他沒想到,自己用全力去保護的國家,竟然有這樣一個政府。
要不要讓社會大眾知道真相?
他整天都在考慮這個問題,卻因為工作的保密性質(zhì),連個能一起商量的人都沒有。
為此他非常苦惱,甚至抑郁。
因為,一旦選擇披露這一切,就意味著要放棄自己現(xiàn)有的生活,背上叛國的罵名,后半輩子在牢獄里度過,甚至被暗中解決……
那時的斯諾登,身份是負責國安局(NSA)網(wǎng)絡(luò)安全的首席戰(zhàn)略專家,享受超過20萬美金的年薪,還有一個恩愛多年友即將談婚論嫁的女友……
(斯諾登與女友)
對于種種可怕的后果,他猶豫過、躊躇過。
不過想到自己生平最討厭欺騙,而現(xiàn)在卻被美國政府逼成一個撒謊者。
他就覺得良心不安。
所以,當記者問他為什么冒著坐牢的危險,也要公開這些時,斯諾登給出的回答是:
因為我見過沒有被美國傷害之前的世界,我想要那樣的世界。
為此,他愿意去做那個“吹哨人”。
3
一旦成為吹哨人,揭露真相和保全自我,幾乎無法兩全。
曾經(jīng)維基解密的創(chuàng)始人阿桑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作為披露“美國在伊拉克射殺平民”“希拉里郵件門”等真相的團體,維基解密曾把美國攪得天翻地覆。
對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阿桑奇,美國政府自然是恨的牙癢癢,想方設(shè)法要搞他。
最終,他們搞成功了。
在躲避7年后,這位揭露無數(shù)真相、撕破美國虛偽嘴臉、參與幫助斯諾登出逃、一心堅持新聞理想的斗士,還是沒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在倫敦被逮捕時,阿桑奇看起來歷盡滄桑、受盡折磨。
想起他之前的意氣風發(fā),不由得讓人唏噓。
(阿桑奇被捕)
彼時,作為他消息來源的美國軍人布拉德利·曼寧(后變性改名為切爾西·曼寧),也再次被捕入獄。
此前,她已經(jīng)做了四年牢,并在獄中受盡折磨,還曾企圖自殺。
殘酷的是,美國政府卻并未打算放過她。
(曼寧轉(zhuǎn)變?yōu)榕裕?/span>
這就是作為吹哨人的命運。
只不過,他們走向了不同的結(jié)局。
4
與他們倆相比,斯諾登顯然更幸運。
他沒有像阿桑奇一樣,藏身英國;而是選擇去香港,再從香港轉(zhuǎn)去莫斯科。
這個選擇非常聰明,因為背后是中國和俄羅斯,美國政府不敢輕舉妄動,他才沒有被抓獲。
而就在去年,他終于拿到俄羅斯的永久居住權(quán),意味著他暫時不用擔心會有牢獄之災(zāi)了。
并且,他并沒有就此在俄羅斯銷聲匿跡,而是做了很多事情:
不僅出版了自傳《永久記錄》,講述自己一直以來的心路歷程;
甚至還出了一首單曲 《出口》(Exit)。
最讓人動容的是,當年決定爆料時,為了女友的安全,他選擇不告而別。
原以為這是永別,沒想到女友為了愛情,毅然決定放下一切,追隨他來到了俄羅斯。
這大概就是真愛了吧!
最終兩人在2017年結(jié)了婚,并在去年生了一個兒子。
(斯諾登在推特上宣布自己有娃了!)
兩個人時不時地在社交媒體上秀恩愛、撒狗糧,甜蜜極了。
如今的斯諾登也褪去了曾經(jīng)的少年氣,越發(fā)地成熟。
唯一不變的是,他還在戰(zhàn)斗。
(斯諾登接受《每日秀》的采訪)
在很多人看來,斯諾登的選擇很不可理喻。
8年前,放棄大好前途不要,非要和政府對抗,成為逃犯,值得嗎?
8年后,僥幸逃脫,明明可以老婆孩子熱炕頭地過安穩(wěn)生活了,卻還是要繼續(xù)剛,為的是什么?
(斯諾登36歲生日)
(斯諾登和女友下棋)
這正是他讓人敬佩的地方。
不管是斯諾登、阿桑奇還是曼寧,他們都是純粹又勇敢的人。
只有像他們這樣的人,才能夠義無反顧的去堅持一件,在他人看來很不可思議的事。
把自己變成一個軍隊,獨自去對抗世界上最霸權(quán)的國家,去告訴世界真相,去捍衛(wèi)自己內(nèi)心對于自由的追求。
只有真正有勇氣、有信念的人才能做得到。
時間回到2013年,香港美麗華酒店。
在那個誕生了震驚世界消息的房間里,斯諾登說了這樣一句話:
“如果這件事沒有人去做,我去做。”
這大概就是我們古人常說的:
“知其不可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
即便會因此失去一切,也絕不后悔。
在這個許多國家都屈服于美國的時代,他一個人獨自與世界上最大霸權(quán)國家的對抗多年,令人佩服。
但正因如此,這種努力才顯得彌足珍貴。
2013年,斯諾登決定做一個不再撒謊的人。
如今過去8年,他在異國他鄉(xiāng)流亡,結(jié)了婚生了孩子做了爸爸,還在繼續(xù)跟美國對抗。
對他只想說一句,注意安全。
文章來源于視覺志 ,作者小喬 轉(zhuǎn)自栩先生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quán)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yīng)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guān)信息
內(nèi)容 相關(guān)信息
美國研發(fā)新冠病毒并投毒中國,是合理推測,更是鐵證如山
2021-06-17數(shù)據(jù)爆炸!美國的通脹問題或引發(fā)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
2021-06-17“正黃旗”北京大媽和上海“美國”老阿姨,演繹一部中國近代史!
2021-06-1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wù)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shè)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diào)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