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流浪氣球”事件,昨天(2月6日)晚上臺灣媒體在嗨,炒作美國要鼓動美日韓戰機、導彈在大陸工業城市比劃比劃,明顯地不著邊際,這是臺灣媒體的墮落!
美國官方表態了,“不尋求沖突”。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今天(2月7日)報道,也是2月6日,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科比表示,美國總統喬•拜登繼續將中美關系視為 "戰略競爭",并不尋求與北京的沖突。科比稱,飛艇事件并沒有改變美國對中國的態度,華盛頓仍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并希望避免與之發生沖突,“總統(美國總統喬•拜登)的觀點沒有改變,即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雙邊關系,可能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關系之一。而且他繼續把該事件看作是一種戰略競爭。我們并不尋求與中國發生沖突,任何改變都沒有。”
小小的“流浪氣球”,掀起軒然大波。臺灣媒體在嗨。美國官方也有了正式態度,作為聯合國五常之一的核大國俄羅斯又是怎樣看待這件事的呢?
俄總統辦公廳:不予置評
2月6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談到中國氣球事件時表示,這更多是中美雙邊關系問題,克里姆林宮對此不予置評。佩斯科夫稱,“坦率說,我方不愿這樣做。畢竟這個氣球顯然是中國的,而且在美國領空飛行。這更多是中美雙邊關系問題,因此我方不予置評。”
俄政府:相信中國采取了負責任的路線
2月6日,俄羅斯副外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莫斯科相信,中國在美國上空發現氣球的情況下表現出最負責任的態度,但華盛頓的下一步行動是一個開放的問題。“我相信,我們的中國同事采取了盡可能負責任的路線,并持有像在許多其他問題上一樣的態度,我們看到了這一點,中方總是在對話和交換意見。美國將如何行事是一個開放的問題。我們將拭目以待。”
媒體:飛得很漂亮,就像在接受檢閱一樣;也許我們應該向中國人要個氣球!
俄羅斯《論據與事實》等媒體據此評論,中國氣球的故事打破了本周的新聞議程——這是一個現代塑料世界。這幾天發生了一些重要的事情。但要說氣球事是小事,是徒勞的。長期以來,沒有人如此巧妙地同時多方面地羞辱美國。為了回應對美國的憤怒,中國人只是揮舞下了手臂:它只是一個氣象氣球,但風吹得如此之大,以至于它飛過你的戰略設施。總的來說,(這令人)歡欣鼓舞,看看多么美麗!
中國的氣球“飛得很漂亮,就像在接受檢閱一樣”“它(氣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針對基輔呼吁西方援助飛機與遠程武器,威脅對俄羅斯內陸實施打擊,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最近表示,如果烏克蘭在克里米亞襲擊俄羅斯設施,俄羅斯可能會“只會報復”“只會點燃剩下的烏克蘭”。在“俄羅斯內陸”遭受攻擊的情況下,莫斯科的反應可能是任何一種方式,它將是“快速、堅定和令人信服的”。對此,俄媒體發問:“俄羅斯內陸在哪兒?怎樣才能見到她?也許我們應該向中國人要個氣球。”
學者:中方(的解釋)是對的;暴露了美國防空能力的弱點
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中國經濟與社會研究中心代理主任帕維爾·卡緬諾夫在接受俄媒體采訪時指出,“美國人已經宣布他們正在展開調查。他們可能找不到任何東西。中方確實是對的。他們大概是在做一些實驗,氣球不小心被風吹到了美國。氣球沒有威脅到任何人,他沒有破壞任何東西。關鍵一點是侵犯了領空,但北京立即做出了反應并進行了道歉。此外,目前從太空能更有效地進行領土偵察。但甚至在美國開始調查之前,氣球就馬上被稱為情報 ‘間諜’,可見美國人可以以任何理由誣陷中國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
俄羅斯導彈與炮兵科學院副院長、一級預備役上尉康斯坦丁·西夫科夫在接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采訪時指出,只有擁有強大雷達站的第五代 F-22 飛機才能到達氣球。“什么能擊落,就用什么,可能是事發地區沒有陸地防空系統。中國氣球事件實際上檢驗了美國的陸地防空系統。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也是一個重要的結論——美國陸地防空力量無能為力。 也就是說,不可能在地面裝置的幫助下將球擊落到它飛行的高度。只有擁有強大定位站的F-22‘猛禽’才能達到如此高的高度。 F-15 和 F-16 根本就沒有看到氣球。”
作者:朱長生(沃民高科沃德研究院院長);來源: 中祥觀察網易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