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外交“十六字方針”
“站穩立場,掌握政策,熟悉業務,嚴守紀律”,是新中國外交奠基人之一、首任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留下的外交思想,構成國家的外交理論、路線、方法和目的,言簡意賅,意義深遠,是外交工作的“憲法”,必須全面理解、深入貫徹,在實行外交中力爭將之演繹到極致,確保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最大權益。
2022年結束之際,隨著政府行將換屆,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通過、國家主席簽署命令,決定更換外交部長,是第十二任,引發熱議,莫衷一是。
其間,關于應該實行什么樣的外交態度問題,顯見于評議之中,不乏對“戰狼外交”的隱喻批評,需要給以正視。
應該看到,我國的外交思維和內涵始終是一致的,貫穿“平視外交”的正常、正確主張和做法,尋求的是國家之間的尊重、正義、主權、平等。
在我看來,“外交”有正視、仰視、俯視幾種不同態勢,表明站位,也表明實質和影響。周總理的“十六字方針”,主動、正義、洞察事態,政策性和統一性極為鮮明,不啻是外交法寶,指導實踐,行之有效,屢試不爽。
“十六字方針”,包含實事求是的原則,謀求的是事情本來的是非曲直,陳明道理,不卑不亢,不是強詞奪理,也不盛氣凌人,堅持的是擺事實講道理,要達到的是以理服人。這樣的行事方式,有政策性,有正義感,也有威懾力。
近些年來,一些西方媒體為了打壓中國,故意淡化中國外交中的“理直氣壯”成分,突出所謂“戰狼”表現,強調中國在外交上的“咄咄逼人”表現和變化,目的是不讓中國外交官說話,甘受凌辱。我們有一些同志不分是非,盲目跟隨,人云亦云,自覺不自覺地為他們販賣私貨,詆毀自己國家的外交事業,也將在國際場合上據理力爭的申明視為“狼性”,予以批評、抵制,實際上完全是在做著一種非常錯誤的事情,需要的是徹底地自省、摒除。
不應該忘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是我們的斗爭原則,也應該用在國際斗爭中。需要時,中國外交官顯示出“狼性”,進行自衛,據理反駁,完全應該,完全必要,是對“十六字方針”的全方位貫徹執行,并沒有偏離正確的外交方向。
誠望新外長一脈相承,在“外交無小事”中引領中國的國際關系走向新的節節勝利。
(寫于2022年1月2日)
作者:徐貽聰 ;來源:老徐札記微信號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