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2020年7月9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李長安在《環球時報》上發表評論文《大學生去一線當產業工人不丟人》,該文承認今年我國874萬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與各地企業招工難并存的這一“讓人費解”的矛盾性問題依然存在且突出,該文建議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尊嚴觀念”,放下身段放棄上流社會與中流社會的思想意識而去從事貌似“很丟人”的底流社會工作:普通工人、服務員、勤雜工等職業,即農民工職業。
大學生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并存的矛盾性、畸形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在2009年、2010年我還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已經在媒體輿論、網絡論壇、大學課堂上被大量報道與探討了,反對計劃生育的人還以此作為要求取消計劃生育的最有力炮彈之一。也就是說,兩難問題在中國已經持續存在十多年了。李長安的文章只是指出了兩難問題的現狀,然后開出了最為簡單的藥方,試圖破解該問題。李長安在談論該問題出現的原因時也只是最簡單地指出所謂的勞動力市場分割現象,即勞動力市場被分割成了兩類,第一類是高工資高福利高尊嚴的企業管理者、白領、技術人員等職業,第二類是低工資低福利低尊嚴的普通工人、服務員、勤雜工等職業,即農民工職業。李長安指出,在理論上,前者稱為“主要勞動力市場”,后者稱為“次要勞動力市場”,這種稱謂當然是學術理論性的說法,容易云山霧繞,換成接地氣的說法,那就是前者是上流社會與中流社會,后者是底流社會。李長安所指出的這一兩難問題的所謂的原因,其實根本不是原因,而是最簡單最直白的正常的經濟社會分工與面貌,是正常的合理的客觀的社會存在,而不是什么問題。而且李長安為解決兩難問題所開出的藥方——讓大學生主動改變觀念去從事底流社會工作,這就既是跟什么都沒說、什么解決方案都沒給出一模一樣,又是血淋淋地證明了中國培養的大學生相當大的規模與農民工無異。可惜李長安通篇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更不會承認這一點。
李長安絲毫都意識不到,導致兩難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大學擴招之下的教育虛假繁榮問題。表面上我國大學生數量極為龐大,中國高等教育非常繁榮,但實際上中國大學生的質量非常低下,水分極大,到處都是濫竽充數,教育泡沫非常嚴重,中國教育虛假繁榮。原本只適合從事中端、低端的青年勞動力,通過大學擴招這一神奇的做法,神奇地把他們涌進了大學,將他們“貼金”、“美化”成了大學生、高等教育人才,讓他們將自己錯位地定位于高端、中端人才,海量的庸才神奇地變成了“人才”。大學擴招強行非理性大規模打造人才,結果收獲的是大量的庸才。表面上看中國大學生人數極多,規模特別龐大,高等教育素質人才非常多,實際上海量的大學畢業生的專業水平與科學文化素養遠遠低于合格的大學生水平,充滿了不可雕的朽木,盡是濫竽充數,能力不匹配,與農民工無異。但由于大學生的身份,這讓他們以高端、中端人才自居,不愿意做底流社會,天然地將他們與低端的農民工職業分割開來了。
中國從1999年開始實行大學擴招政策,也叫做高校擴招,包括研究生擴招、本科擴招、高職擴招。1999年中國高校畢業生是101萬,而2020年擴張到了874萬。在中國大學擴招的這22年里,多么巨量的青年勞動力被吸納進了高等院校!大學擴招造成的最直觀問題就是兩難問題:一方面大學生人數急劇擴張非常龐大,大學生供給量遠遠大于企業對大學生的需求量,這就導致大學生就業難;另一方面大學擴招將青年勞動力急劇吸收進了大學 ,能從事農民工職業、愿意從事農民工職業的青年人急劇減少,只剩下人數不斷在減少的中老年農民工愿意從事底流工作,這就導致企業對低端的產業工人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的招工難。大學擴招造成的深層次問題,也是最危險的問題,就是濫竽充數的教育虛假繁榮。大學擴招,既違反了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又違反了教育規律、人才生成規律。人為主觀意志違背客觀規律,必然遭到規律的懲罰:對高端搞大躍進與對低端搞釜底抽薪造成兩難問題的經濟社會危機;強行打造人才造成教育虛假繁榮,收獲的是海量庸才,國家資金和資源嚴重浪費與揮霍。
1998年中國高考錄取率是33.86%,而到2019年竟然膨脹到了81.13%!如今竟然絕大多數參加高考的人都能考上高校!!這可真是幾乎成了只要是個人就能上大學!!我國高等教育多么繁榮啊!
作為群體人的廣大學子,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與智識水平的差異完美符合金字塔模型,真正學習能力強、智識水平高的優等生只占少數,而學習能力弱、智識水平低的劣等生占大多數。占人群大多數的都是接受教育能力低的劣等生,也就是庸才群體、朽木群體(僅為說明問題、理論探究上的必要用詞,而非貶義用詞),金字塔底層是最廣大的庸才,越往上,優等生越少,接受教育能力強的人越少。而大學擴招,則把海量的根本沒有資格接受大學教育的劣等生神奇地送進了大學,神奇地獲得了大學生資格,這可是真真正正的天上掉餡餅!
我2004年上高中,2007年參加高考并考上大學,以我的親身經歷為例對此予以說明。當年我們高三年級文科班一共兩個班,我是文科班的一號人物。兩個文科班的學生,劣等生占了絕對統治地位,75%的學生的學習素質極其低下,接受教育的能力極弱,看不懂、學不會,對所學知識狗屁不通,平時的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各種測驗、模擬考試等等,全都是作弊支撐,這75%的人基本上沒有考試及格的,屬于純粹的不可雕的朽木學渣,根本沒有資格進入高等院校。20%的學生屬于可以努力型、可以拯救型的潛在可造人才,可以叫做較劣等生也可以叫做較優等生。只有5%的學生是真正令人滿意的優等生。然而2007年那年高考把我們文科班絕大多數的人都涌進了高等院校,也就是說那75%的根本沒有入學資格的廣大劣等生都大量進入了高校(二本、三本、高職、大專、中專),較優等生大量進入了高檔次大學,其結果是一個什么樣的可怕場景呢?
以我所上的大學為例,2007年該大學招收3440名本科新生,我的高考成績是其中第二名。我們那所大學還算不錯的大學,但擴招之下,相比較于擴招之前的入校學生,把大量的較劣等生、劣等生招了進來,而且是占了統治地位,也就是我們學校的大多數的大學生是學習素質、學習能力、智識水平都低下的不合格的大學生,平常學習過程中普遍大規模曠課、各種玩樂混日子,考試則絕對完全依賴老師“劃重點”與作弊,所有大學生全部淪陷。如果現在對社會上已經參加工作的中年以下的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普通員工做一個問卷調查,絕對海量人會說自己在大學的全部科目或很多科目是混過去的,自己不具備大學生應有的專業科學文化素養。比如我的專業是國際經濟貿易學,但我的同學們,我們系三個班,一共150人,絕大多數人都對專業知識狗屁不通,對很多專業科目的內容更是一個字都說不上來,比如《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學》、《國際稅收》、《國際結算》、《財政學》等等。
再給大家舉兩個具體的例子。第一個例子,我們是國際經濟貿易學人,但是我的同學們居然絲毫沒有國際視野,像魁北克、達累斯薩拉姆、鹿特丹這些港口都是非常重要的國際貿易港口,然而在課堂上,除了我再沒第二個人能回答出老師提出的這些港口是神馬玩意兒,不知所云。恥辱啊!這就是專業恥辱,丟死人了。第二個例子,國貿學當然屬于經濟學范疇,通用的的經濟學基礎知識與常識那當然是無可爭辯地要掌握知曉的,比如GDP、公共財政等宏觀經濟學概念與實時數字那當然是必知的,然而我的同學們就愣是展示自己是專業的濫竽充數。2011年下半年,我在我們大學生專用的社交網站上看到了我們班一個女同學分享轉發的并且有大量經濟類專業學生都轉發的一條憤怒反政府的帖子,其中有一句話這樣說:“2010年政府購買公車花費4000萬億元人民幣”。看到這個帖子我真的是傷心欲絕啊,這可是我們國貿班同學、我們經濟類專業的學生們聽信、轉發、擴散傳播的謠言啊,身為專業人士怎么也就淪落到這種二傻子地步了呢?我立馬給她所轉發的這個帖子寫評論道:“2010年全國GDP才30.067萬億元人民幣,財政支出總共才8.9874萬億元人民幣,而購買公車就開支4000萬億元人民幣,發這個帖子的人是不是超然脫離世俗啊?”我這樣評論了之后,她就把這個轉發的帖子給刪掉了。瞧瞧,連我們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都淪落到了如此缺乏經濟學常識的地步,恥辱啊!中國高校充滿了濫竽充數、狗屁不通、不學無術的學渣朽木混混。
這還只是學習品行、學習素質的問題,而學習能力他們更是達不到。大家都知道,高等院校的專業課學習內容,其難度與深度都是遠遠超過高中所學科目的。廣大劣等生、較劣等生學習高中知識的能力與成果都是狗屁不通的爛渣狀態,那么他們上了大學之后學習更深更難的大學專業知識更是可想而知的很差勁了。正所謂朽木不可雕。朽木不可雕是絕對真理,嚴格遵循金字塔模型,而通過外力手段或自己良心發現而咸魚翻身的可以雕琢的朽木只是很少數的例外。讓智識水平不合格的學生學習大學課程,不管怎么努力,大多數人都拿不下來,看不懂、學不會,不可能成為合格的大學生。也就是完美符合天書效應。天書只有神仙能看懂,而凡人根本看不懂。劣等生接受高等教育,就是天書效應的典型表現。
我所上的大學的大學生的水分已經大到如此程度,質量如此低下,就更別提那些直接把最劣等生吸納進來的高職、大專、中專、技校之類的院校了,簡直不敢想象。再舉個例子,作為學習上最劣等的學生,我有表哥、表弟、堂妹,他們都是學習學不進去而初中都沒上完或是高中沒考上就去上了技術學院學習專業技術技能。技術學校的地位雖然遠低于普通本科等高校,但那依然是專門培養高級技術工人的呀,學習專業技術那當然依然要學習物理、化學、數學,然而擴招之下優等生、較優等生全都被吸收進了本科,較劣等生、劣等生都被涌進了專科、高職,逼得技術學校只能在最劣等生里招生。可想而知,物理、化學、數學之類的課程就不得以讓本來就不知學習為何物的最劣等生學渣們硬是全都鬼混過去了,結果本來培養高級技術工人的技術學校培養出來的都是農民工而非高級技工,都是庸才而非人才,培養之前的入學時候是什么樣的,培養之后的畢業時候依然是什么樣的。我的表哥、表弟、堂妹從技術學校畢業已經很多年了,然而他們一直都苦逼地從事著農民工的職業,還很不穩定,流動性、臨時性很大,工作換了無數個,建筑工人、電子廠車間工人、飯店服務員、電焊工、貨車司機等等等等,一直在底流社會掙扎著,而非當年在技術學校所期望的成為高級技術工人。
別說是普通高校的大學生了,就連更高級的研究生、博士生都大規模淪陷,人數很多、規模很大,而質量很低、水分很大,全都虛假繁榮。我曾經問過一些研究生畢業的朋友,他們是出產于全國各地高校的研究生,結果碩士論文抄襲的占大多數,剩下的是沒有什么令人欣慰價值的論文,質量不值一提。這么多年來我國博士論文腐敗、質量低下那也是大規模存在的。全國有無數個院校、機構每個月都出版無數個學術期刊,發表無數篇論文,其質量如何,凡是看論文的人都明白。規模極大,看上去很繁榮,其實質量很低,水分極大,虛假繁榮。高校擴招、研究生擴招、博士生擴招,浪費、揮霍了巨大的資金和資源,生產了巨量的庸才,養了越來越多的低能人才。國家耗費大量資金、資源豢養了一大群吃白飯的人。
再以我的親身經歷說說勞動力問題。從2014年開始,我每年都會用一到兩個月的時間從事最底層的農民工工作,建筑工地、電子廠、化工廠、鋼材廠、瓜果基地等等我都去過,都是最勞累、最辛苦又大量招收勞動力的行業,我很快就發現了兩個非常嚴重的現象。第一個是勞工嚴重老齡化,比如最需要勞動力的電子廠、建筑工地、瓜果基地,我所去過的地方都是以中老年人為主,年輕人極為稀少,嚴重青黃不接,斷層現象非常明顯非常嚴重。在建筑工地上的包工頭就對我說“年輕人根本就招不到,都不愿意來工地,而老年人都年齡超標了,來找工作的老年人因年齡超標都被打發走了”。和我一起當混凝土工的就有一個超齡老年人,遞交身份證后公司發現年齡超標,就給他發了路費讓他回去了。還有幾個工友則是年齡即將超標,在工地上干最后一兩年。而在電子廠,年齡超標的老年人都被大量雇傭。由此可見,企業招工難是確實而且嚴重存在的客觀事實。如果再過一二十年,連還能干活的老年人都沒有了,年輕人依然是“高學歷的大學生”,中國經濟怎么維持下去?大量進口外國勞動力嗎?第二個嚴重現象是勞工處于悲慘弱勢地位,《勞動法》規定的勞工應有的權利被任意踐踏剝奪,勞工被隨意榨取,勞動時間長、勞動強度大、生產勞作安全無保障、沒有勞動合同、工資水平很低,資方嚴重違法壓榨勞方,而勞工既沒有法律意識也沒有抗爭意識。
總之,大學擴招造成了兩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第一是教育虛假繁榮又源源不斷地浪費、揮霍巨量的資金與資源,第二是大學生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并存的畸形的經濟社會危局。在此我還要特別指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最近這十幾年來,要求取消計劃生育的人拿企業招工難、用工荒來作為攻擊計劃生育政策以及反對取消計劃生育的人的強有力武器,很可惜,他們只簡單地將招工難歸咎于“計劃生育導致勞動力大幅下降”、“人口太少”,而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沒看到招工難、用工荒的根本原因是大學擴招之下的勞動力強行扭曲大挪移現象。
寫于2020年7月12日并發布于個人社交網站
(作者:房小龍;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