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界,迎來了一次地震級別的人事調動。
8月2日,教育部官網顯示,懷進鵬已任教育部黨組書記。
懷進鵬擔任教育部部長,官媒后續才會宣布。原因是,教育部長須經全國人大批準或主席令后任命,時間大概要延遲約1個月。
無論如何,懷進鵬這次的任命,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懷進鵬
為什么是懷進鵬?
比起前兩任教育部長,懷進鵬的履歷,有其特殊之處。
不管是2009年上任、2016年卸任的袁貴仁,還是準備卸任的陳寶生,都是出身于文科專業。袁貴仁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即將卸任的陳寶生,則是畢業于北京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
陳寶生
這一次,計算機專家懷進鵬的走馬上任,或許隱含了國家對于培養世界級理工科人才的期待。
比起從教育部副部長提拔上來的袁貴仁,和從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任職而來的陳寶生,懷進鵬在上任教育部長的前一個頭銜,也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他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
同時,懷進鵬也是歷任五屆教育部長中,唯一一個擁有博士學位的。
有意思的是,中國的歷任教育部長中,唯一具有中國科學院院士身份,除他以外,僅有出任2003-2009年的教育部長周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對比美國現任教育部長米格爾·卡多納的履歷后,我們不難發現,如今兩個大國教育領軍人的相似之處:同樣是博士學歷,同樣擔任過校長(2009-2015,懷進鵬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
米格爾·卡多納
中美兩國的博弈,不僅體現在軍事、科技上,更體現在未來的人才與教育上。
如何讓中國科技創新的人才土壤更佳肥沃,懷進鵬的履歷或許能提供更專業的視角。
今年 6 月,懷進鵬以《凝聚起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智慧力量》為題,在人民日報刊文,文章中提出,培養創新人才,要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教育,更加重視構筑有效集聚全球優秀人才的科研創新高地。
學而優則仕,懷進鵬能為
中國教育帶了什么?
無疑,懷進鵬是出色的學者。他師從我國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李未教授,并于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曾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懷進鵬曾表示,他至今仍然保持每晚八點、每周末早晨九點半就走進實驗室的習慣,調侃自己“我有時覺得就像個機器人”。
他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部級一等獎5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9項。
這些含金量頗高的獎項,說明懷進鵬對于科研,確實是有真知灼見的。
當然,對于教育,他也很有自己的看法。在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期間,懷進鵬就曾提出“科教結合”的看法,為此,專門研究制訂并啟動了“長城行動計劃”,希望能促進辦學機制改革、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懷進鵬曾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說到:教授、教師就是學校的名片,有什么樣的教授就有什么樣的大學。從某個角度來看,教授就是大學,所以教授在人才培養中起首要作用。作為校長,他也十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在任期間,北航曾投資10個億以上,用于對學校競爭能力的提升。
2014年,懷進鵬在人民網發表的一篇報道中,曾表達了自己的教育觀點:提倡有溫度的教育。
他說:“學校更應該注重啟發和喚醒學生對知識背后的動機問題的認識,以培養他真正的想象力和對問題的質疑能力。教育不應該只是知識的傳遞,更要注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文的交流,人的素養及團隊的合作,特別是對文化的自信、對社會的理解。”
說得很好。但是我們也知道,中國教育,從來都是一場知易行難的苦旅。
學而優則仕的懷進鵬,能給中國教育,帶來真正的變革嗎?
作者 | 方君翊 思想潮專欄作家 來源 | 思想潮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