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張彥:堅持戰略思維 再創新的輝煌——學習習近平戰略思維有關論述的體會
點擊:  作者:張彥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1-07-09 11:00:58

 

在長期的領導工作實踐中,習近平積極倡導戰略思維,不斷解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面臨的一系列重大課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習近平關于戰略思維的一系列論述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之門”,我們應該認真學習并自覺將其轉化為實際行動。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是習近平戰略思維的最新成果。他以一位戰略家的胸懷和眼光,總結了歷史,展望了未來,為黨和國家發展制定了新的百年戰略。對于戰略管理者來說,應該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這些重要思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增強戰略思維能力。

 

 

一、習近平高度重視戰略思維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始終將戰略思維置于我黨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地位。2019121日,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要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他將戰略思維置于六種思維之首。習近平繼承了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戰略和戰略思維的這一優良傳統,始終著眼戰略層面來觀察和解決有關黨和國家的重大問題。他說: “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

 

習近平在工作實踐中,始終十分重視搞好戰略謀劃和部署,多次強調戰略決策的重要作用。在中央黨校 2012 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習近平指出: “現在,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有許許多多的重大問題需要進行戰略謀劃。凡是涉及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外交、國防和黨的建設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都需要從戰略上進行思考、研究和籌謀凡是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中的各種重大問題,也都需要從戰略上拿出治本之策。”在這里,習近平將涉及國家建設的全局性重大問題,全都納入戰略謀劃的范圍,并且都要從戰略上拿出治本之策。這已成為黨的領導工作必須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為此,在2013  1  28 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2014  12  5 日第十九次集體學習和 2015  1  23 日 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都強調指出,要加強戰略思維,增強戰略定力,更好地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問題的本領,把我國的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 110 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精辟的概括了鄧小平的戰略思維,集中論述了戰略決策的重要作用,強調“我們要學習鄧小平同志‘放眼世界,放眼未來,也放眼當前,放眼一切方面’的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學習他善于抓住關鍵、綱舉目張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時代前沿觀察思考問題,把黨和人民事業放到歷史長河和全球視野中來謀劃,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在解決突出問題中實現戰略突破,在把握戰略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這些精辟的論述,不僅是對鄧小平戰略思維能力的高度評價,也充分體現了習近平對黨和人民事業所做的深入的戰略思考。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注重從戰略上觀察和解決所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才能不斷戰勝來自國內外的各種嚴峻挑戰,正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進方向,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習近平始終將戰略思維能力視為領導者的必備素質。他特別強調主要領導要注重搞好戰略謀劃,要將把方向、抓大事、謀全局作為根本職責。他指出,要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培養戰略思維,提高解決復雜矛盾和問題的本領要解放思想、創新觀念,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和世界眼光、戰略思維來審視、謀劃和推動工作,不斷形成新認識、開辟新境界、打開新局面。

 

在習近平關于黨校工作的論述中,集中體現了他對提高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能力的要求。習近平在 2008  10  28 日召開的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開創黨校工作新局面,必須完善教學布局,著眼于提高黨員領導干部的領導素質和執政能力,將強化大局意識和應對復雜局面作為重點來培養學員的戰略思維。他在 2010 年中央黨校春季學期開學典禮的講話中,深入論述了戰略思維能力方面的有關問題,并明確提出: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黨員領導干部要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這是很重要的要求。”在 2012 年中央黨校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習近平對領導干部的戰略思維能力提出了更加具體的內容:“要注意學習正確認識客觀事物、做好領導工作所必須具有的辯證思維、戰略思維、全局思維、 創新思維等方面的知識和經驗。”“要注重在養成辯證思維、戰略思維、全局思維、創新思維能力上下功夫。”在 2015 年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提出: “黨校是我們黨對領導干部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陣地,必須引導和促使學員努力學習和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別是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作為理論教育中心內容,提高戰略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這些年來,按照習近平的上述要求,各級更加重視從戰略層面做好領導干部培訓工作,更加注重將這種能力轉化為實踐成果,從而使更多領導干部的戰略素養得以提升,也使實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   戰略思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范疇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他的名著《自然辯證法》中,曾把“思維著的精神”比喻為“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生動的揭示了科學思維在人類實踐活動中的重要價值與獨特魅力。戰略思維就是人類精神百花園中鮮艷的花朵。大哲學家康德的墓志銘上寫著這樣的話:“重要的不是給予思想而是給予思維。”思想告訴我們想什么而思維不僅包括想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應該怎么想。戰略思維就是一種這樣的“心法”,它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進行創造性思考的重要思想方法。戰略思維是關于人們實踐活動的全局性思維,是人們系統思維的高級形式,其目的是增強把握全局、駕馭全局,追求全局與局部、重點與一般、當前與長遠關系的能力。

 

戰略思維的原初含義源自軍事領域,本來意義上的戰略思維,指的是與戰爭相關的思維方式。中國著名軍事戰略專家李際軍說:“戰略思維是軍事決策的理性認知和思考過程,軍事決策是戰略思維付諸實踐的全局籌劃。戰爭的勝負和國家興衰都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戰略思維和科學決策的正確與否。創造文明或毀滅文明、正義與邪惡也都取決于領導者的戰略思維 。所以戰略思維在整個戰略問題中占有主導地位。”[1]可見,戰略產生于戰略思維,戰略管理者必須具有較高的戰略思維水平。現如今,戰略思維方式已被應用于各行各業的領導與運籌活動之中。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事業的發展,都與戰略管理是否成功有著直接的關系。

 

習近平曾對戰略思維做過諸多意蘊豐富的闡述。習近平在其講話中,曾言簡意賅的對戰略思維這一概念做出專門界定。他說戰略思維是“對全局性、根本性、長遠性重大問題進行籌劃和指導的思維能力、思維方法和思維藝術”,“戰略思維能力,就是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善于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的能力。”在這里,習近平明確界定了戰略思維、戰略思維能力的內涵,揭示了戰略思維的本質,十分有益于我們正確把握這一概念,深入思考與此相關的戰略問題。

 

經過長期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探索,習近平的戰略思維已經構成了一個內容十分豐富的思想體系。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針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造成的重大影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由此構成了習近平戰略思維的基本邏輯架構。

 

(戰略主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要求全黨必須深刻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從而確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觀。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創造了舉世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開辟了“中國之治”的新氣象、新境界。之所以能夠如此,就是因為中國人民正確的選擇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201315日,習近平在新進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在這次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發展必然性的結果。社會主義的“幽靈”,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經歷了500年的歷史進程,我們從中看到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真理性。在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帶領億萬人民浴血奮戰,終于在華夏大地上建立了新中國,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路到復興路,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歷程證明了一個歷史的結論: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人民從親身實踐中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

 

習近平堅定地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提高到關乎黨和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戰略高度,始終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否定這一主題的錯誤思想。他指出,在改革和開放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牢記 “社會主義”這個定語,對于這個重要的戰略問題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戰略定力,“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是植根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不管到了什么時候, “我們都始終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更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 中國走上這條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正是因為這一選擇,才使中國走上了正確的發展道路。這條道路是振興之路,富強之路,是充滿希望之路。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戰略立場一切以人民為中心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所以能夠超越國度、超越時代,至今依然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力,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與生俱來的人民性。為了誰?依靠誰?這是任何一個主義都無法回避的根本性問題。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繼承了人民性這一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色,始終以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足點,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唯一宗旨。習近平在許多重大場合上多次強調“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要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可見,以人民立場為自己的戰略立場,已經深深地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基因。這一戰略立場決定了習近平戰略思維為人民謀幸福的價值取向。

 

2012 11  15 日,習近平在新一屆常委見面會上曾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們的努力方向。”2013319日,習近平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強調,“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執政,就是要帶領人民把國家建設得更好,讓人民生活得更好。”20131226日,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可見,始終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擺在第一位,不僅體現了我們黨的宗旨,也表達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心聲。正如習近平在回應意大利眾議長菲科提問時所指出的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是習近平人民至上高尚情懷的深切表達,也是人民領袖對廣大人民群眾做出的莊嚴承諾。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進一步闡明了我們黨的宗旨:“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這些話,更加深刻的道出了我們黨在新時代堅持人民立場的實質性要求,為我們黨的人民性特征做出了更加明確的注解,也是對國內外某些勢力所抱幻想的嚴正回答。他強調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只要能夠矢志不渝的把習近平這些思想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我們黨就一定能夠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一定會不斷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戰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2]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古典哲學的終結》中也說過:“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的。”這些論述描述了戰略思維所具有的目的性特征,崇高的目的是戰略思維最終的落腳點。戰略思維的這種目的性是由戰略目標直接體現出來的。

 

習近平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戰略目標,指明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目的所在。中國夢生動的表達了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描繪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實現中國夢已經成為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精神力量。習近平指出:“我們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代以后,我們的民族歷經磨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自那時以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奮起抗爭,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團結帶領人民前仆后繼、頑強奮斗,把貧窮落后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從上述論述中,我們感受到了實現中國夢是一個文明古國光輝歷史合乎邏輯的必然延續,是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人的光榮使命。

 

現在,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已經圓滿實現,我們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從此以后,占世界人口約五分之一的中國人,開始享受小康生活的美好生活。這是一個彪炳史冊的巨大功績,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壯舉!

 

2000年時,中國GDP首次突破一萬億美元。筆者曾發表過一篇文章:“一次輝煌的日出。”而到了2020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101.6萬億元,折合美元約14.7萬億美元。按照世界銀行購買力平價統計方式, 中國GDP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2000年的時候,許多中國人和我一樣,因為中國GDP破萬億而激動不已。20年后的今天,我們的國家已經跨入世界強國之列,誰能想到啊!

 

(戰略布局: “四個全面”

 

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個戰略布局,既有戰略目標,也有戰略舉措,每一個“全面”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正是因為有了“四個全面”這一戰略布局,才使得戰略目標的最終實現有了明確的戰略重點、優先順序和主攻方向,各項戰略部署才能有條不紊的加以落實。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形成的過程,明顯的體現了戰略思維的實踐性特征。它不是在辦公室或會議室中產生的,而是習近平在領導工作實踐中逐步形成的。201211月,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2013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部署。201410月,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2014108日,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201411月,習近平到福建考察調研時提出了“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的“三個全面”。201412月在江蘇調研時,將“三個全面”上升到了“四個全面”:“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新增了“全面從嚴治黨”。至此,“四個全面”基本成型。

 

“四個全面”是戰略目標與戰略舉措的有機統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引領著其他三大戰略舉措的實施。習近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這三大戰略舉措,是順利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現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已經實現,其它三個全面還要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繼續發揮作用。還應看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也是全局謀劃與重點推進的有機統一: “四個全面”是黨中央針對我國進入新時代所面臨的新的客觀現實所做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是“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要解決好的主要矛盾”,其中的每一個方面都會對國家建設全局產生戰略性的影響,需要全面貫徹,一個都不能放松。黨的十八大以來,正是由于黨中央一以貫之的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得以如期實現,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進入深水區后仍能不斷取得新進展,全面依法治國才能不斷邁出新的步伐,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不斷取得新成效。

 

(五)戰略支撐: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顯而易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和平的國際環境,而大國的和平從來不會輕易獲得。在當今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中國必須擁有能夠遏制外敵威脅和侵略的強大的國防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的相關論述,為我軍規劃了2020年之后30年的發展藍圖,做出了“確保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戰略部署。這一系列重大部署,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兩步走”戰略高度契合,為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指明了光輝的前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進步。一大批世界一流裝備列裝全軍各部隊,我軍的戰斗力大大增強。這是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重大功績,也是當今中國能夠頂住美國的制裁、威脅、訛詐的底氣所在。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堅持黨指揮槍、建設自己的人民軍隊,是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的真理。”“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以更強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這些論述,為我軍的全面建設指明了方向,也是對我軍全體指戰員的極大鼓舞。毫無疑義,我軍的現代化建設藍圖一定能夠按期實現。我國第二個百年目標實現之日,定是我軍成為世界一流軍隊之時。

 

三、堅持知行合一,不斷提升戰略思維能力

 

戰略思維既是人的一種思維方式,又是一種主體素質和精神境界。戰略思維能力的提升需要通過深入的學習和實踐才能完成。我們應該遵循一定的基本途徑,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不斷將這一能力提升到一個新水平。在這方面,習近平不僅說到了,也做到了。他的知行合一的風范為當今的戰略管理者樹立了榜樣。

 

(一)潛心學習,努力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人的思維是知識運動的結果,是知識的加工、取舍和升華的過程。新的知識形成的組合,就會產生思想上的升華,戰略思維成果的外化就能變成改造世界的力量。人們的戰略思維是由知識塑造而成的,而科學知識只有通過學習和實踐才能獲得。“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當今世界已經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只有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堅持做到知行合一,才能不會被時代的列車甩下來。

 

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只有完成了這門必修課,才可能具備較高的戰略思維水平。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登上科學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3]戰略思維離不開正確理論這個基礎。只有具備較強理論思維能力的人,才會具有較高的戰略思維水平。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人類社會先進的意識形態,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最銳利的思想武器。只有認真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不斷提高戰略素養。

 

2008  5  13 日,在中央黨校 2008 年春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暨師資班開學典禮上,習近平強調指出:領導干部要“使認認真真學習成為培養世界眼光、增強戰略思維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過程”。“尤其要努力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觀察世界全局和時代發展趨勢,努力掌握更多的國際問題基本知識和戰略科學知識,努力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努力提高對現實問題進行戰略思考和政治決斷的能力。”可以看出,習近平將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增強戰略思維能力的重要途經,要求領導干部學會運用這一理論,來提高自己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增強工作的實效性。

 

習近平在學習方面堪稱楷模。他從到陜北農村務農開始,就養成了讀書學習的習慣。習近平2014年在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說:“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年輕的我,在當年陜北貧瘠的黃土地上,不斷思考著‘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最后我立下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

 

他在回憶接受“再教育”的經歷時說:“我到農村插隊后,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先從修身開始。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頭,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習近平的戰略思維之所以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蘊,是與他長期的刻苦學習分不開的。淵博的知識熏陶了他的性情,也為他的人生增添了智慧和力量。

 

(二)提升精神境界,突破陳舊觀念與利益固化的藩籬

 

提升戰略思維能力,不能僅僅停留在改進思維方式上,還需要積極改造主觀世界,努力提升精神境界。只有這樣,才能在戰略運籌中,不斷突破陳舊觀念的羈絆,克服個人私利的束縛,進而解決好與此相關的各種疑難問題。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問題上,一些思想觀念障礙往往不是來自體制外而是來自體制內。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限制,克服部門利益掣肘,以積極主動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舉措。”“如果心中只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拘泥于部門權限和利益,甚至在一些具體問題上討價還價,必然是磕磕絆絆、難有作為。改革哪有不觸動現有職能、權限、利益的?需要觸動的就要敢于觸動,各方面都要服從大局。各部門各方面一定要增強大局意識,自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跳出部門框框,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如果達到了習近平提出的這些要求,戰略管理者就能夠產生掙脫陳舊觀念束縛的動力,營造出有利于改革創新的風氣,那些長期困擾人們的“老大難”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習近平曾經受過艱難生活的洗禮,不平常的成長經歷使他獲得了一般人無法得到的鍛煉和提高。19691月,15歲的習近平來到陜西延川縣文安驛鎮的梁家河插隊落戶。陜北農民的熱情、農村的生活實踐逐步改變了他。他開始真誠地去和鄉親們打成一片,自覺地接受艱苦生活的磨練。幾年中,他闖過了四關,即: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先后做過赤腳醫生、記工員、農技員。他先后寫了8份入團申請、10份入黨申請,費盡周折才達成心愿。20歲那年,他被選為大隊黨支部書記。他和農民一道打井、打壩、修公路,發展生產,努力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習近平深情的說:“我已認定,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正是因為這種非凡的磨練,改造了他的主觀世界,形成了他日后成為一位戰略家所需要的精神境界。

 

(勇于創新,不斷提升戰略思維的層次和水平

 

戰略思維的本質是創新的,創造性是戰略思維最顯著的特點。正因為如此,優秀的戰略決策者必然是勇于創新者。在陷入困境時,他們不會墨守成規,而是會積極尋求破局的辦法。這是那些具有較強戰略思維能力者的行事法則。

 

20139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決定著中華民族前途命運。全黨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科技創新的巨大作用,敏銳把握世界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習近平強調指出: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戰略決策所要解決的問題大都是一些長期無法攻克的難題或從未遇見過的新問題。對此,絕不能總是圍著“老黃歷”轉,而是要有新思路、新對策、新舉措。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創造新業績、開創新局面。

 

面對國內國際戰略格局的新變化,不僅要積極倡導一般性的創新能力,更要著力推動原創性創新。總是模仿、抄襲別人,無法實現真正的超越,也是不會有大的作為的。必須大力開展“從零到一”的創新,才能避免被別人“掐脖子”,才能掌握戰略競爭的主動權。在當今這個風云變幻的世界,還想靠四平八穩守攤子過日子,是會吃大虧的。

 

領導工作同樣離不開創新。在推進扶貧戰略過程中,習近平改變了給錢給物的傳統扶貧方式。20131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親切地拉家常、話發展。在這里他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習近平表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現如今,十八洞村已經實現了脫貧。正是因為這種領導方式的創新,才使我國脫貧攻堅任務得以按期完成。 才能書寫出人類反貧困斗爭史上“最偉大的故事”。

 

(尊重實踐,加強調查研究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明確指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4]“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5]戰略思維作為人的一種理性思維方式,扎根于實踐活動的目的性思維之中。習近平曾對戰略思維與實踐的關系做出精辟論述:“實踐是戰略思維方式的最終源泉,戰略思維方式從本質上來說是人們的實踐方式在思維中的內化。因此,我們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既有的戰略思維方式,要真正學會運用戰略思維,就必須勇于從事戰略實踐,在實踐中經受考驗、磨難和鍛煉,積累戰略調查、戰略判斷、戰略決策、戰略實施的經驗,從而逐步提高戰略能力。”上述論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也揭示了實踐在戰略思維能力形成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離開了實踐,戰略思維將成為無根之草木,是不會開花結果的。

 

在習近平看來,增強戰略思維能力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的思想方法和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的統一。他指出: “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只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各種問題。只有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才能及時掌握這些問題,才能拿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習近平指出,要“準確把握我國不同發展階段的新變化新特點,使主觀世界更好符合客觀實際,按照實際決定工作方針,這是我們必須牢牢記住的工作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從人民群眾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從而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此,戰略管理者必須在調查研究方面多下功夫。調查研究是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的基礎環節,是實現科學決策的前提。只有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才能避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各項戰略決策的正確制定與有效執行。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這已成為習近平的名言。習近平始終堅持深入實際、勇于實踐的優良作風。上個世紀80年代,習近平來到河北正定縣任縣委書記。他騎著一輛“二八”式自行車,跑遍了正定每個鄉村。遇到滹沱河的“大沙窩”,自行車既騎不動,也推不走,他就扛著自行車步行。他在大街上臨時擺上桌子,傾聽群眾意見;敞開縣委、縣政府機關大門,請背著糞筐的老農進來交談;讓縣委機關的干部走上街頭搞隨機問卷調查……習近平長期保持著深入基層、問計于民的工作習慣。深入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始終是他的工作作風。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的戰略思維有著很深的實踐根基。

 

(作者系管理學碩士研究生,少將軍銜。曾任某軍工廠主要領導、某央企領導。現任中國管理科學學會紅色管理研究所專家。)

 

注釋:

[1]李際軍訪談錄《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9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18-119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467

[4]《馬恩全集》42121

[5]《馬恩選集》第2版第,54—57

 

來源:昆侖策網;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