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仲禮被美國制裁了,以個人身份被美國制裁,上了美國人的黑名單。
誰是丁仲禮?
為了中國人的經濟發展,在國內公知親美思想最濃厚的時候,他多次發聲,堅決反對美國主導的全球減排協議,壞了美國的好事的一位中國院士。
站在美國的利益角度考慮,丁仲禮實在是太壞了。
2010年,丁仲禮曾質問柴靜“中國人到底是不是人?”
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批評發達國家碳排放霸權的丁仲禮,接受了柴靜的采訪。
按歐美國家提出的計劃,未來的世界里碳排放總額被限制在8000億噸以內。
所有人的碳排放量按現有的規模鎖定,大家都得降排。
發達國家降的多些,按80%的規模降,但不發達國家你也得降,絕不允許增。
降完之后,現在的27個發達國家,以11億人口,占據了全球碳排放權44%的份額。
另外包含中國在內的55億人,占據56%的份額。
按此計劃,發達國家的人均碳排放量將是我們的2.3倍之多。
即便不考慮科技的差異,未來的西方人也會永久性的比中國人有錢2.3倍。
如果考慮到科技效率的差距,那么財富差距就更大了。
所以丁仲禮對此方案堅決反對。
丁仲禮提出的方案,是把碳排放權視作基本人權,所有人都應該一樣,因為眾生平等。
中國退一步,那也得要歐美發達國家80%的人均碳排放量。
無論歐美國家把碳排放量降的多低,中國都跟,而且我們按歐美國家人均碳排放量的80%來作為自己的碳排放上限。
中國人不貪,每個人只要能有歐美國家80%的工資拿就行了。
這就是丁院士的方案,但歐美國家對此堅決反對。
為了反對這個方案,歐美國家甚至聲稱巴西熱帶雨林的毀滅是因為中國人吃肉太多而導致的。
柴靜也堅決反對,她說:
“中國是個人口大國,你這么一乘的話,那個基數太大了。”
丁仲禮回擊道:
“中國人是不是人?為什么同樣一個中國人,就應該少排?”
柴靜回應說:
“現在常規的算法,都是以國別計算。”
類似荒謬的回應還有很多。
比如說丁仲禮在指責歐美國家給中國挖陷阱時對柴靜說:
“那你算賬。假如告訴你,中國今后從2020年以后,每年花一萬億人民幣去買二氧化碳排放權,你會怎么想,你覺得公平不公平?”
而柴靜不接這句話,立刻從另一個角度去刁鉆質問作為回應:
“科學家在談論一個科學問題的時候,為什么要用比較激烈的,帶有情緒色彩的字眼,這樣是否合適?”
你和她聊科學,她和你聊道德。
不過當你和她聊道德的時候,她就和你聊其他的了。
丁仲禮說:“如果這些方案成為國際協議,那將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不平等條約,在道德上是邪惡的。”
柴靜:“您現在是在直接指責IPCC?”
丁仲禮:“為什么不能指責,科學就是可以批評,既然你承認你是科學,你就得能經受得住人家的批評。”
不單純只是轉移話題,能看出柴靜真的很震驚丁院士居然敢質疑IPCC。
大概在柴靜的眼里,指責歐美的IPCC,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
還有更離譜的呢,給你扣政治黑鍋。
丁仲禮說:“我對公平的理解,我把排放權視為發展權,視為基本人權,所以我就是說人與人之間應該有個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間。”
柴靜:“您看您原來研究古氣候的,都是很專業的科學家,但實際上這次氣候談判,您一直是在做政治解讀,是在提出很多的方案跟策略,別人也許會對你的身份提出各種疑問,覺得適當還是不適當,您覺得?”
丁仲禮:“你就說我搞科學研究的,就不應該去了解后面的政治?”
記者:“這倒不是,他們可能會覺得,科學家甚至不應該以國家利益為前提,而應該比如在人類共同利益的這個前提下去制定方案?”
什么叫科學無國界,什么叫人類的共同利益?
有中國人的利益么?所謂的共同利益就是歐美的利益吧。
這就是2010年的犀利交鋒,柴靜站在西方的利益立場上妄圖駁倒丁院士,但失敗了。
任何國家從不發達到發達,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歷二氧化碳的高排放過程。
歐美國家完成了這個過程后,想關上大門,讓不發達國家永遠不發達,讓他們自己永遠可以當人上人。
如果同意了這個方案,那么中國想發展就必須每年對外繳納1萬億的費用。
什么叫喪權辱國,這就叫喪權辱國。
當年金國打到了宋朝首都底下,才迫使宋朝繳納了歲幣。
如今中國作為一個核大國,居然在沒打仗的情況下被迫對外繳納歲幣?
如果誰能幫歐美國家完成這個壯舉,那什么榮譽稱號都可以給啊。
2015年2月28日,柴靜耗時良久的《穹頂之下》出爐了。
看完這部似是而非,混淆概念的片子后,每一個中國人都會被震驚,深深的認可柴靜的觀念。
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協定》達成,締約國開始進行減排。
事實上,霧霾和碳減排一點關系都沒有。
美國的國土面積和中國差不多,但因為人均碳排放量太高,所以碳排放總量也和中國差不多。
但美國的空氣,是“香甜”的。
而日本的人口密度是中國的2倍,人均碳排放量也是中國的2倍。
換句話說日本的空氣污染程度應該是中國的4倍。
但實際上,日本的空氣,被很多人給吹上了天。
所以霧霾和碳排放量沒有關系,只取決于環保的管理水平。
導致霧霾的是顆粒污染物,二氧化碳是沒辦法導致霧霾的。
而且丁仲禮院士通過詳盡的科學研究,以無可辯駁的證據駁斥了西方荒謬的二氧化碳滅世論。
歐美國家說,如果人類再肆無忌憚的排放二氧化碳,那么全人類都會滅亡。
丁仲禮以中國黃土高原1.8萬個不同時期的化石樣本為基礎,多維度建立起了中國黃土高原260萬年來的氣候記錄曲線。
丁院士發現,只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亞洲象化石,出現在了在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時期的中原地區。
換句話說,3000多年前的中原地區,氣溫和今天的亞熱帶及熱帶是差不多的。
丁院士還在四川東北部的巴中地區,發現了荔枝樹的化石證據,時間大概是中國的唐宋時期。
而荔枝,只能生活在亞熱帶地區,目前一般只產于中國的廣東、廣西及海南地區。
唐代的楊貴妃愛吃荔枝,曾有人專門運送荔枝入長安城。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很多人小時候納悶,荔枝這么易腐爛的水果,是怎么從廣東地區靠馬力運到長安的,高速公路遇水搭橋都要1700多公里,中途河流和山脈無數,古人快馬加鞭沒有大半個月是絕對到不了長安的。
哪怕在今天的高速公路上跑,如果你用馬來運輸,新鮮的荔枝也絕對到不了西安城。
但丁院士用化石標本證明,唐朝的時候,那荔枝的產地離長安城其實一點都不遠。
實際上唐貴妃吃的荔枝樹產地可能更近,也許就在長安城外面的山頭上。
這樣的新鮮荔枝,吃了才不會拉肚子。
當溫度高到西安城旁邊可以種荔枝的時候,唐貴妃都沒死,唐朝人也沒滅亡。
今天的人類科技如此強大,怎么可能會被滅亡?
實際上,東亞夏季風暖濕氣流所到之處通常會帶來降水,若是它不斷往北方推進,北方降水就會增加。
而全球氣溫升高,會使中國北方的干旱現狀將得到緩解,氣候環境大幅改善。
當年的長安城作為多朝古都,是當時中國最適合居住的地區之一。
后來就是因為氣候變冷,西北變得極度干旱,才最終不再適合成為首都的,今天的西安人只能懷念幾千年前的輝煌。
如果氣候變暖,降雨線北移,那么西安有可能重新恢復古代的盛況,成為一個氣候上非常宜居的城市。
中國作為一個大陸國家,北方有太多的干旱土地甚至是荒漠。
如果氣候變暖,這些土地將重新肥沃,而荒漠將會逐漸消失。
怎么看,對中國都不是壞事。
歷史上,地球就是在不斷的變暖和變冷,但人類一直活得好好的。
氣候變暖對人類來說不一定是壞事,對大陸國家甚至是好事。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科學道理,但歐美就是裝傻充愣。
至于說保護地球那就更扯淡了。
3.65億年前,地球上進化出了植物,這玩意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出的木質素,整個地球上沒有一種生物可以吃。
事實上到了今天,也就蘑菇和白蟻吃這玩意,沒有幾個生物有本事去啃木頭。
所以當年的植物是地球上的絕對霸主,比今天的人類還囂張。
整個地球的生態都被植物給徹底改變了,二氧化碳含量減少了80%,而氧氣含量提升了好幾倍。
這導致整個地球被冰封,進入了冰河時代。
但地球過的好好的,冰封就冰封唄,有關系么?
人類能拯救自己就不錯了,別幻想去拯救地球了。
所謂拯救地球的碳排放協議,完全就是為了約束發展中國家,讓落后的國家永遠落后而精心設定的圈套。
只要中國上鉤了,那就等同于美國不費一兵一卒迫使中國簽訂了澶淵之盟。
但丁仲禮卻拼盡全力在從中阻止,甚至連學術證據都能搬出一大堆,讓人無話可說,你說美國討不討厭他?
表面上,丁仲禮是被美國封殺了,但實際上美國是在給丁院士頒獎。
美國的封殺令,就是最高含金量的嘉獎令。
就在丁仲禮被美國封殺的13天之前,英國的BBC公布了2020年度全球100名最具影響力女性名單。
這份名單,被稱之為全球“百大巾幗”。
中國區只有兩名女性上榜。
一位是《武漢封城日記》的作者,把武漢描繪成阿鼻地獄的方方,一位是香港“廢青領袖”,千方百計要把香港分裂出中國的周庭。
所以,他們被英國BBC認定為2020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女性,授予了榮譽稱號。
真的是戰斗英雄啊,英美的戰斗英雄。
英國剛表彰完方方,美國就制裁了丁仲禮。
誰是中國的脊梁,誰是真正為中國好的人,一下子就對比出來了。
我認為,對我們來說,一個人,一個黨,一個軍隊,或者一個學校,如若不被敵人反對,那就不好了,那一定是同敵人同流合污了。如若被敵人反對,那就好了,那就證明我們同敵人劃清界線了。如若敵人起勁地反對我們,把我們說得一塌糊涂,一無是處,那就更好了,那就證明我們不但同敵人劃清了界線,而且證明我們的工作是很有成績的了。
《被敵人反對是好事而不是壞事》,毛澤東,1939年5月人民出版社版
作者:一棵青木 來源: 遠方青木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