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性技術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哈佛大學Christensen教授于1995年提出,指一種另辟蹊徑、對已有傳統或主流技術產生顛覆性效果的技術。在經過包括美國國防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軍政界、學術界、工業界專家延伸拓展后,表現為強調通過新的軌道產生新的技術,對原有技術體系產生破壞,對相關領域產生根本性變革。
顛覆性技術一般立足于舊有技術的基礎,但這并不意味著顛覆性技術等同于新技術。顛覆性技術可能是在原有技術上的正向突破,如蒸汽機的誕生;抑或是舊有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滲透,比如互聯網在軍事領域的應用誕生了作戰目標網絡;還可能是依據現有需求進行的逆向思維探討,比如火箭重復使用與垂直回收技術等。
戰爭形態的改變往往起源于裝備的革新,發展于規則的改變,成型于理念的變革;顛覆性技術對于戰爭的影響也主要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01、技術融合,潛能開發
顛覆性技術對裝備等物質條件的改變是迅速且可觀的,這種對于作戰主體的變革便是戰爭形態變革的發端,根據顛覆性技術的聚焦方向,大致可以將顛覆性技術對于武器裝備的影響分為兩個層次。
其一,便是顛覆性技術對于裝備生產制作流程的影響。顛覆性技術對于戰爭的影響的往往開始于戰場之外,一如馬克思所言“刺刀尖碰上尖銳的經濟問題就會變得像軟綿綿的燈芯一樣”,顛覆性技術首先影響的是戰爭賴以維繼的經濟基礎和物質生產。顛覆性技術極大地革新了制作生產流程的方式方法,降低了裝備制造難度和制造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為戰爭變革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二戰時,德軍憑借“閃擊戰”在歐洲所向披靡,以極短的時間擊敗了歐洲的老牌資本主義強國,但最終卻陷入了戰爭的泥潭,被盟軍擊敗。盟軍勝利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便是盟軍強大的武器裝備制造供應能力。以福特為首的美國制造商,將前人提出的創新技術集合在一起,創造了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工廠,使得組裝一輛車的所需時間減少88%,成本降低70%,這種低成本供不應求的裝備給盟軍的勝利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極大的影響了戰爭的走向。
其二,顛覆性技術對于武器裝備的性能有著跨越式的提升作用,對于武器裝備的革新有著重要意義。單一的顛覆性技術與現有的技術進行融合之后,可以對現有裝備進行改造。信息化條件下,美軍將電子網絡技術與現有技術進行融合,對美軍裝備進行了改造,不僅使得舊裝備煥發新生、節省了軍費,而且大大提升了美軍的信息化作戰能力。顛覆性技術的前瞻性和顛覆性在革新現有裝備性能的同時也使得現有武器裝備具有了非對稱優勢,海灣戰爭中,美軍通過將衛星導航技術對作戰彈藥進行導引,使得彈藥毀傷效果大幅提升,顛覆性技術的加入使得低成本的作戰單元發揮了更大的效能。當今戰爭的較量,更是是國家間的綜合國力的較量、經濟實力,低成本、高毀傷的武器裝備成為了戰場的寵兒,在抵消對方的常規武器優勢方面有著出色表現,美軍甚至還將此列入了其“抵消戰略”。
顛覆性技術和現有技術的融合大大開發了現有裝備的潛能,使得現有裝備得以煥發新生的同時,甚至還能改變其戰略地位,發揮出新的作用。
02、顛覆性技術基本特點
歷次工業革命后的戰爭中,往往會出現一些顛覆性技術左右戰爭結局。而顛覆性技術的基本特點可以概括為:量變引發質變、隱蔽突然、前瞻且替代性。
顛覆性技術是一種另辟蹊徑、對已有傳統或主流技術產生顛覆性效果的技術。多個顛覆性技術可以共同促進新型武器裝備誕生,緊接著反映在戰術戰略等方面。由此導致量變引起質變。比如,二戰時期的閃擊戰。德國為了促使閃擊戰能夠更有效實施,領先于其他國家在所有裝甲車輛內部安裝無線電;空軍指揮官下放陸軍一線作為空軍引導員;斯圖卡大量出現……可是這背后對主流技術產生顛覆性效果的技術就包括車載無線電小型化技術、轟炸機自動操縱技術、火炮新型發射藥研發等等??梢哉f,閃擊戰的成功有賴于多項顛覆性技術在一戰與二戰之間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同時,在現代社會,絕大多數顛覆性技術的保密程度日趨增強,且不再被單獨個體完全掌握。美國盜竊英國紡織機技術這類事件將難以再次發生。尤其是較為核心且有較大經濟軍事價值的顛覆性技術,只有被獨家掌握才能誘發革命性的作用。同時其基本運用還要考慮到基本環境等因素,所以隱蔽時間將會更長,被喻為“保險柜里的技術”。同時這也進一步促使了厚積薄發的可能,也為下一場戰爭新的質變的發生提供土壤。
最后,顛覆性技術具有前瞻且替代性自然無可厚非。顛覆性技術本身就是需要替代原有技術,才能顛覆傳統。其前瞻性更是因為是顛覆性技術需要瞄準的是領域前沿問題而附帶的屬性。
03、立足當下,著眼未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顛覆性技術即使具有高度前瞻以及替代性,但是它如果需要在戰場領域上產生顛覆性作用,那么就必須經過無數次在演習或者其他領域的檢驗,才能夠做到量變引起質變。而這種產生量變的過程往往是有跡可循的。
實際上,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來臨。包括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量子通信等多個領域同步發力,任何一個領域技術在軍事領域上的跨界應用似乎都有著無窮的潛力。因此,世界主要國家為了盡早發掘可能成為在軍事領域產生顛覆性效果的技術,也早已進行了布局。
長久以來,美國在顛覆性技術領域不遺余力展開研究與預測。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專門負責。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引領顛覆性技術創新的機構,DARPA在互聯網技術、無人機運用、GPS技術等研發應用上是作為開創者存在的。DARPA一般采取基于挖掘美軍當前的隱形需求,進行需求牽引式預研。其基本步驟包括:需求調研、科學研究、裝備研制、推廣應用四個步驟。此外,DARPA與美國國內外包括軍界、工業界、學術界等多家機構聯合共同多維度多領域進行探討。包括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未來顛覆性技術預測委員會(NRC-CFFDT)、美國國防情報局技術預測和審查委員會(CDIATFR)等委員會審查機構以及蘭德公司、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等智庫機構。
而其他國家也紛紛致力于顛覆性技術研究探討,避免出現新的“馬奇諾防線”式的悲劇。2010年,英國已經設立了“技術與創新未來項目”,旨在識別能促進未來 20年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及領域;俄羅斯也于2012年成立國防先期研究基金會(未來研究基金會),以促進顛覆性技術的誕生和發展。2018年德國也設立了針對民用領域的顛覆性創新研究資助機構,旨在識別并資助具有顛覆性創新潛力的研究想法;另外法國在國防部武器裝備總署內設立了“探索與先期研究處”,負責創新、管理、探索顛覆性技術。
正是因為一次又一次戰場上出現了“馬奇諾防線”式的悲劇,各國才愈發重視新型顛覆式技術的預測。我國也日益重視顛覆性技術相關領域。習主席強調,要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國家設立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項目,重點支持相關重要科學前沿或我國科學家取得原創突破。顛覆性技術是立足于當下,著眼于未來的實際體現,也是制勝未來戰場的決定性鑰匙。
第四次工業革命就像是鋪天蓋地的潮水,而顛覆性技術就像是這汪洋大海中的一條魚。誰能抓住這條魚,誰就能主導未來戰爭節奏。這就不僅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也要高人一等的眼力。因此,這為之后同等量級的武裝沖突帶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也帶給所有人大量的遐想。
來源: 光明軍事 作者:饒雨峰 杜雨澄 何小海 黃訓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