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9月,根據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關決定釋放全部在押臺灣國民黨派遣入侵大陸的美蔣特務,再一次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對于打擊頑固不化的國民黨反動分子和告慰臺灣人民具有深遠影響。
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勢力被趕出大陸后,不甘心失敗,時刻圖謀反攻大陸。1962年,國民黨集團成立了以蔣介石親自掛帥的“五人小組”,加緊反攻大陸軍事部署,利用臺灣及盤踞的一些沿海島嶼為據點,以反攻大陸為目標,制定“海威”“班超”等計劃,不斷竄擾大陸。臺灣當局招兵買馬,訓練數以千計的武裝特務人員,妄圖對中國大陸逐步實行武裝占領,建立“游擊走廊”“反攻根據地”。為此,蔣介石提出“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同時,對國民黨各特務系統進行整頓,宣布成立“國家安全局”,為最高特務領導機構;改組專門對大陸進行破壞活動的“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專門從事軍事系統、黨務系統情報工作的“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和“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二組”;建立反間諜機構“司法部調查室”和監視國民黨海軍艦艇官兵思想和搜集中共海軍情報的“海軍總司令部情報署”。此外,設立“海外工作組”,在海外華僑中開展破壞活動。蔣介石指派蔣經國任“國家安全局局長”、葉翔之任“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局長”。
為了實現“反攻”大陸,“國家安全局”立即在臺灣、香港、澳門等地招募訓練武裝特務,從臺灣國民黨軍隊中挑選軍官為骨干,充當司令、支隊長、監督官、指揮官等;從情報人員中選擇一批特工人員任縱隊、支隊副司令、副支隊長和電臺臺長;招募從大陸逃往臺灣的人當特務“打回老家去”;此外從港澳等地招募青年學生和失業者,約5000余人。分別集中在臺灣各特務機構所屬桃峰、玉山、沙瑯、蓮花島、小洲島等訓練基地,進行射擊、格斗、游泳、駕駛、測繪、爆破、綁架、跳傘等科目訓練,學習化裝、語言、簡化字、收發報、跟蹤、暗殺等專門技能。經過二年多精心訓練,蔣介石親自出席畢業慶典并發表講話,稱這些武裝特務是“反攻先鋒”“光復大陸的精英”“黨國之天之驕子”“國軍棟才”。隨后,國防部軍事情報局長葉翔之發布命令,所有武裝特務均授予少尉以上軍銜(原授予軍銜者均上調一級軍銜)。
1962年夏,國民黨集團特務機關和美國特務機關共同制定向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大規模派遣武裝特務計劃,妄圖建立“游擊走廊”。利用廣播電臺,晝夜不停向大陸廣播,煽惑群眾,鼓動鬧事,指揮潛伏特務和策動殘余反革命分子進行暴亂破壞活動。國民黨集團乘印度在中印邊境對中國領土進行武裝蠶食、蘇聯策動新疆伊犁培城暴亂之際,成批次、連續不斷在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空投或者從海上偷渡登陸,妄圖里應外合顛覆中華人民共和國。蔣介石在臺灣“國大”年會上宣布“1962年為反攻成敗決定年”,發表“告全體軍民書”。陳誠發表“施政演說”,提出征收“國防特別捐”,從日本購買血漿。利用文痞在美國開展萬人簽名運動,實現戰時反攻大陸總動員。
中共中央發出指示,要求徹底粉碎美蔣武裝特務竄犯大陸。1962年6月9日,公安部給福建、廣東、浙江、江蘇、江西、上海等六省市公安廳局發出通知;6月23日召開西北、東北、華北、西南、中南地區18省區市公安廳局長座談會,作出周密部署。沿海軍民緊張備戰,在15000公里海岸線布下天羅地網。
從1962年10月至1966年底,蔣介石集團多次對我東南沿海派遣武裝特務襲攏。
1962年10月7日,廣東惠陽縣港口公社民兵班長李灶在小星山島擊斃臺灣“廣東省反共救國軍獨立第二縱隊”武裝特務,少校通訊組長周俊義成為反攻大陸第一個俘虜。該縱隊在不到24小時內被全殲,“縱隊司令”袁祖逐被俘后說:“說是大陸同胞歡迎我們,確實是‘歡迎’,是用機關槍、大炮歡迎我們當俘虜”。“獨立第一縱隊”司令吳純林帶隊在惠來縣神泉公社附近海灘登陸,即被我軍民發現,14名武裝特務四處逃散,吳純林變為“光桿司令”。第一縱隊周一敏在爵山公社下村登陸被包圍,12名武裝特務紛紛投降。12月4日午夜,美蔣飛機飛臨廣東陽江縣石磊山區,空降武裝特務中校通訊組組長李華常、電臺臺長王作亭、張忠君和部分軍事物資。我公安干警、駐軍、民兵和人民群眾把石磊山區圍得水泄不通,化裝成公社干部的張忠君無可奈何,同李華常、王作亭繳械投降。我公安機關利用繳獲的敵特電臺,制造假象,引誘在公海的敵特上岸,一舉殲滅。
1962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發表廣東沿海軍民全殲九股武裝特務公報,各地召開慶功大會,《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對蔣幫竄犯大陸進行聲討和譴責。
國民黨集團竄犯大陸的“西部突破”計劃失敗。1963年,開始實施“中部占領”計劃。國民黨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派遣“反共挺進軍31縱隊”在福建大漁灣登陸,數小時后全部被殲。電白縣“電白03—0204”號漁船在福建海面作業時被臺灣“反共救國軍獨立31縱隊”劫持,船長賴傳機智果斷,經過兩晝夜海上周旋搏斗,將劫船的武裝特務捕獲,創造“海上伏魔”奇跡。
1963年秋,國民黨集團采用“東西夾擊”襲擾大陸計劃,策劃利用鹿島等島嶼作為向山東、廣東、海南等地進行武裝偷渡登陸的跳板。1963年11月2日6點,臺灣派遣的“山東省反共救國軍獨立12縱隊”16名武裝特務,在司令張吉元帶領下乘國民黨海軍“永慶”號軍艦,在鹿島登陸,休整三天后,于11月5日18時攜帶武器裝備乘坐偽裝的日本漁船“明石丸一號”“明石丸二號”乘黑夜在山東海陽地區登陸。11月7日下午被我軍民全殲,2名被擊斃、14名被活捉。
為配合武裝特務在東南沿海竄犯大陸,蔣介石派臺灣聯軍總司令劉安琪中將前往緬甸、泰國、老撾等地“視察”和“宣慰”蔣幫殘軍,指揮對我云南邊境潞西、鎮康、淪源、孟連等地區進行了8次小規模竄擾。
從1962年10月至1965年9月,國民黨特務機關先后從海上和空中向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省派遣43股617名武裝特務。這些特務一踏上中國大陸,立刻陷入天羅地網之中,迅即被徹底干凈全部殲滅,其中447人被活捉。截止到1966年11月,大陸軍民共殲滅蔣幫偷運武裝特務船只30艘,擊沉擊傷敵艦4艘,擊落U-2型間諜飛機5架,擊落擊傷其他類型運輸武裝特務飛機多架,蔣介石歷時4年“反攻大陸”計劃徹底破產。
根據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立功受獎的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對投誠起義的武裝特務舉行授獎儀式。對投誠的國民黨“廣東反共救國軍第5縱隊”司令周一敏、電臺臺長戴繼武各頒發獎金1萬元;對李華常、王作亭、張忠君等人各頒發獎金5千元。人民政府為他們安排適當工作。同時,公安部還釋放了被騙運輸武裝特務的臺灣竹藏漁業公司“協進”八號漁船11名臺灣船工。
臺灣派遣武裝特務全部被殲,但蔣介石集團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海內外宣傳反共義士“全部陣亡”,并在臺灣召開追悼會,為家屬發放撫恤金,追認烈士,借以騙人。然而,被臺灣稱為“烈士”的武裝特務尚在人間,被抓獲的國民黨特務分別關押在東南沿海五省的看守所中。
1965年初,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到華東地區視察工作,各地領導匯報:臺灣武裝特務屬于臺灣軍事部門,都有軍籍、軍銜,到大陸活動都帶有軍事性質,是按“俘虜”還是按“罪犯”對待,是交地方司法機關還是交軍隊保衛部門處理等問題,葉帥同意按俘虜對待。當匯報到武裝特務不相信我黨政策時,葉帥說:“他們都是從臺灣來的,從蔣介石集團那里來的,他們聽到的都是污蔑我們的宣傳,又接受了特務訓練和反共教育,指望他們看看電影、幻燈、看看報紙、聽聽報告,就能徹底改變他們的反動思想,轉換立場,這是不現實的。我們共產黨人要以事實說話,以理服人,我們可以讓被俘人員外出轉一轉,參觀大陸建設成就,看人民生活狀況,這樣做可能麻煩些,但效果肯定要好些。”
葉帥返回北京后,將被俘臺灣武裝特務情況向朱德元帥匯報,朱德元帥說:“我看這樣做很好。過去,我同毛主席在井岡山時,我們的力量很小,整天打游擊,當敵人、土匪、地主武裝大舉進犯之時,我們紅軍抓住俘虜尚且能放回去,不怕他回去‘反水’,再捉再放,后來許多俘虜當了紅軍,調過槍口打蔣介石……特別是到了抗日戰爭時期,抓住日本鬼子一個不殺,抓住制造反共磨擦的蔣介石軍隊的官兵不但不殺,而且不搜腰包,不打不駕,不虐待,如愿意回家的,發足路費,原意參加我軍的就歡迎。當時,有許多俘虜官兵投降了紅軍,參加了八路軍以至后來的人民解放軍。為了作好俘虜工作,各部隊還專門成立管理教育俘虜工作的‘解救教導團’。毛主席當時就指出:‘紅軍象一個火爐,俘虜兵過來馬上就熔化了,說明優待俘虜政策對士兵影響力,變成了打敗日本鬼子、蔣介石的物質力量’。現在我們奪取了政權,發展了,強大了,982名侵華日本戰犯,我們全部特赦釋放了。許多戰犯變成了友好使者、和平戰士;對國民黨戰犯從1959年起已經釋放了5批,今后還要分批釋放。對臺灣武裝特務,更應當有這種寬容和氣魄!”
毛澤東非常贊同兩位老帥的意見,表示:“蔣介石同我打交道已經是幾十年了,真可以說是老朋友了。我的老朋友一天不反共他就活不了。今天我的‘老朋友’給我送來這么多的‘客人’,我們一定要接待好,要改造好。”毛主席建議中共中央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寬大釋放一批有悔改表現的國民黨武裝特務。
根據毛澤東主席和朱德、葉劍英元帥指示,公安部安排東南沿海五省公安機關,組織各自關押的國民黨武裝特務,參觀工廠、農場和富裕農家接受教育。
1965年12月14日,中國司法機關寬大釋放了有悔改表現的76名武裝特務和船員。《人民日報》報道并配發《改惡從善就有前途》評論員文章。
接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關于將臺灣武裝特務及武裝特務船員全部交公安機關關押改造的批示后,公安部立即召開黨組會,公安部部長謝富治將此項任務交給勞改局局長李石生。李石生領命后,當即部署業務處提出落實措施。公安部黨組同意該措施并指示:我們對臺灣派遣武裝特務的改造工作,是根據毛主席、周總理的具體指示,運用改造日本戰犯、國民黨戰犯的工作經驗,堅持“不殺、不判、分批釋放”的政策辦。他們在臺灣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的,蔣幫特務頭子接見過,都是校尉級軍官,要從他們的實際情況出發,傳達好中央的指示精神,抓好關押場所、教育看守人員、管好財物資金,落實改造教育工作。隨即,公安部召集東南沿海五省公安廳和勞改局領導開會,具體部署改造工作任務。
1975年9月,根據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指示,中國司法機關決定釋放全部在押臺灣武裝特務。9月24日,獲準釋放的臺灣特務人員來到北京,住進和平飯店。9月27日下午,國民黨武裝特務整齊坐在公安部大禮堂里,受到中央領導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領導接見。
公安部于桑副部長宣布:遵照黨中央、毛主席指示,全部釋放臺灣武裝特務人員,并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權。愿意回臺灣的可以回臺灣,給足路費,提供方便,回不了臺灣的,還可以回來,人民政府安置就業。希望你們早日同在臺灣家屬親友愉快團聚。也希望你們為臺灣的解放、祖國的統一作一些有益的工作。
回臺人員代表袁祖逐發言:“衷心感謝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寬大處理,今天又給了我們公民權,批準回臺灣與家人團聚,這種革命人道主義,只有毛主席、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祖國才有這種奇跡,我們一定重新做人,為人民多做好事。”
參加接見的還有臺灣籍同胞,愛國人士,原國民黨高級將領及起義、投誠的國民黨派遣武裝特務代表。公安部設便宴招待全體回臺人員,并組織參觀故宮、長城及工廠和人民公社,還參加了第三屆全運會閉幕式。
1975年9月27日,新華社發表中央領導在北京接見全體釋放回臺人員的情況后,臺灣當局很快做出反映——“拒絕接納”。寬釋人員宮村清、仁和久、貝金郎均為日本國沖繩縣人,家住臺灣,經外交途徑,擬先回日本暫住。他們在日本駐華使館三等秘書和我國有關方面代表陪同下,由上海虹橋機場乘中國民航飛機返回日本。登機前,他們向中方人員深深鞠躬,感謝中國政府給予的人道主義待遇。寬釋人員牟伍源、李佳達原系臺灣武裝特務船輪機長和大副,是從鹿島用高價收買派來我山東、遼寧的武裝特務,寬釋后,臺灣當局拒絕接納,后由韓國駐香港領事館人員陪同從深圳羅湖口岸出境,前往韓國駐香港領事館暫住。寬釋人員尹萬潤、羅德光家住香港、澳門,于10月5日經深圳到達香港與家人團聚。此外,被國民黨稱為“烈士”的陳良輝、袁祖逐、張清彬抵達香港后辦理去臺灣的手續,于10月18日下午乘華航班機到達臺北。
1975年10月5日,60名寬大釋放人員由北京到達福州,參觀了漆器廠、農業機械廠和閩候縣楊厝大隊。10月8日14時許,全體回臺人員來到廈門市和平港客運碼頭,登上回臺船只。14時30分,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廣播電臺用高音喇叭對金門廣播:“蔣軍官兵們:現在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寬大釋放的原美蔣武裝特務共60人,馬上就要乘船回到金門了,希望你們作好接待,使他們早日回臺灣與家人團聚。”隨后,拖船馬達轟響,汽笛長鳴,一艘汽船拖著一艘木帆船離開廈門和平客運港,向蔣軍盤踞的金門島方向駛去。乘坐在木帆船上的60名寬釋人員,頻頻向碼頭上送別的人們揮手致意。
從1975年4月起,共有4批特赦釋放人員被批準回臺灣。第一批是1975年4月13日,原國民黨將領王秉鋮、蔡省三等10人經香港赴臺后滯留香港;第二批是1975年10月8日,寬大釋放原國民黨武裝特務及武裝特務船員60名送往金門回臺,3名經香港回臺,4名取道上海回日本和經香港去韓國;第三批是1976年2月1日,被寬大釋放的原國民黨逃緬殘部一軍二師政治部中校主任邱陵、原國民黨國防部二廳駐甘孜軍事諜報組組長林懋、原國民黨政府統計局專員厲慕濤、蔣介石偽國防部“羅漢特遣隊”祥順二號船中尉電臺臺長王力民、隊員陳偉興和“羅漢特遣隊”經緯二號船船員陳玉福等人,從福建廈門港口乘船回臺灣;第四批是1978年11月,被特赦寬大釋放的24人中,有6人經香港赴臺,有18人由廈門取道金門回臺。
摘編自中國警察網
來源:九里松人(美篇) 轉自總字部隊子弟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中情局一百三十余份檔案解密:美國特務機關曾將《日瓦戈醫生》用做顛覆蘇聯的工具
2019-07-22?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