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魏巍這個名字,我是在中學讀書時知曉的。那是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報》第一版頭條,發表了他的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在全國引起了轟動效應的佳作,對我這個愛好文學的學生來說,自然特別喜愛,作者魏巍的大名也就深深刻在腦海中了。此后,凡看到他的作品以及有關他的文章,我都一定會認真拜讀。所以,也就知道了他的一些情況。
魏巍同志出生在河南鄭州一個貧民家庭。他可憐呀,15歲時便父母雙亡了,也就只讀了簡易師范,便踏入了社會,過起了以謄寫為生的曰子。兩年后,他單獨一人從鄭州走到山西一個縣城,參加了八路軍,進入軍政干部學校(不久該校并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8年4月,他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抗大”畢業后,他被分配到晉察冀敵后抗日根據地工作。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魏巍同志在戰火紛飛中成長。1949年4月,他被任命為晉察冀野戰軍騎兵第六師十六騎兵團政委。這是傅作義起義部隊改編過來的一個團,成分很復雜,在這個團里工作非常危險。魏巍同志上任前便作了最壞的打算,把寫的詩稿交給了好友、作家孫犁代為保管。后來孫犁把這些詩稿選編好出版了。1950年5月,魏巍同志被調到總政治部任學校教育科副科長、創作室副主任,從此走上了文藝戰線的領導崗位。同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魏巍同志3次赴朝鮮戰場采訪,寫出了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報告文學,在全國的閱讀量是相當多的,但從文學性的角度來說,他最好的作品還是長編小說《東方》。這部從1959年開始動筆,經過3次續寫才完成的40余萬字的巨著,1978年由人民出版社分上、中、下3冊出版,1982年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入選“新中目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之后,他還創作了反映紅軍長征的小說《地球的紅飄帶》、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小說《火鳳凰》。再后來,他發現我國出現了一股不正常的思潮,有人“反毛”“批毛”,污蔑社會主義,吹捧資本主義的邪風。魏巍同志的創作就作了調整,寫起了了雜文和評論,發表了《認識真理需要時間,認識毛主席更需要時間》、《在新世紀的門楹上》、《對未來革命的幾點思考》等作品,對我國改革前后兩個歷史時期,以及對中國向何處去的宏大命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由此可見,魏巍同志是一位老革命、老黨員。他的一生、他的心身,都與中國革命的興衰沉浮是并行的,是生死相依、榮辱與共的。
魏巍同志不僅是一位著名作家,還是一位具有共產主義信仰、堅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定捍衛社會主義,反對資本主義復辟,既很有水平又特有勇氣的堅定革命者,為真理而不懈戰斗的勇士。請看魏巍同志的長女魏欣的這段話:“爸爸就是這種人,他永遠也不能停止斗爭,而且要為共產主義的理想一直斗下去,不管周圍環境如何交換,不管自己身體、心臟多么不配合他,他還是不灰心,堅信一個人就是要奮斗,哪怕失敗,哪怕自己可能看不到勝利的時刻。他顯得是那么執著,自己的戰友一個個倒下去了,他仍然戰斗著,不厭其煩地宣傳自己的信仰,堅信共產主義,堅信共產黨就是為大多數人謀利益,堅信工農大眾的覺悟會到來。”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魏巍同志還留下了這樣的遺言:“請把我的思想捆在21世紀的戰車上,我要和人民一起繼續革命!”
魏巍同志那種敏銳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更是令人驚嘆不已!他不僅理直氣壯地批判“補課論”,批判鼓吹私有化、復辟嘗本主義的論調,還非常樂觀地、擲地有聲地說:“已經嘗到社會主義甜頭并已成為國家主人的工人、農民,隨著他們主人翁地位的喪失和生活的惡化,以及面臨的生存的威脅,是不會長期沉默的。那些長期受馬列主義教育的有覺悟的共產主義者,也必然會重新凝聚自己的力量,向資產階級的代理人進行堅決的斗爭。應當指出,在這場斗爭中,毛澤東的反修防修、反對資本主義復辟的革命理論,將是最有效的武器。這些武器將把有覺悟的無產階級武裝起來,進行義無反顧的斗爭。盡管這種斗爭會再遇到鎮壓,但有經驗的革命人民,有可能在資本主義復辟的地方再度首先取得革命的勝利。這是可以期望的。新世紀將仍然是一個很艱難斗爭的世紀,也是一個重新掀起世界革命高潮的世紀。讓我們勇敢地迎接這個有希望的世紀吧!”(魏巍:《在新世紀的門檻上》)
從魏巍的言行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堅定的馬列主義者,是一條骨頭挺硬的硬漢子,難怪毛主席高度評價他,說魏巍和魯迅的心是相通的,有著魯迅一樣的“硬骨頭”,有著像魯迅一樣的“韌性”。魏巍同志自己也曾說過:“今天學習魯迅,固然要學習魯迅高超的藝術,更重要的還是要學習魯迅徹底革命的精神、硬骨頭精神、不斷革命精神,為人民大公爭來光明的前途。”
事實充分證明,魏數同志是新肘期向資產階級沖鋒陷陣的最勇敢、最堅決、最忠誠、最熱忱的先鋒和旗手,因此贏得了我的無限愛戴和崇,敬!
1988年,魏巍同志這位著名作家、馬列主義者,與中宣部副部長、文藝理論家林默涵同志,共同創辦了《中流》雜志,并擔任主編。我一得知這一消息,便馬上去訂閱了這個刊物。那幾年,我還在《中流》上發表過一些雜感隨筆,如《活要活得像個人樣》、《奇談怪論哪里來?》、《“雅賄”更能腐蝕人》、《兩極分化值得贊美嗎?》等10多篇作品。給我留下了特別美好印象的是,我第一次向《中流》投稿后,便收到了副主編麥辛同志給我的親筆信。從此我與這位原本素不相識的同志便有了書信交流,他給予了我創作上諸多的指導。他一位那么大的編輯,能給我這么一個小作者平等相待,讓我很是感動。
《中流》的顯著特點是,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理直氣壯地宣傳馬列主義毛譯東思想, 宣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捍衛生產資料公有制,捍衛黨章和憲法,反對資本主義復辟,反對歪風邪氣,是一個辦得很好的、名噪一時、影呴很大的刊物。
然而,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正是中國社會和文化思想受到碰撞和蛻變的時期。《中流》和另一個刊物《真理的追求》,便突然被停刊了,誰也沒有說明是什么原因。我這個小螞蟻似的人,眼界不開闊,加上那時我還沒有電腦,不能利用網絡查找訊息,也就不知究竟,對此事感到莫名其妙,總想看到有人作出解釋,卻久久不能如愿。硬是歷經10多年的漫長時間過后,到最近幾年我學會了上網查尋資料,才了解到其中的大致情況。
原來《中流》和《真理的追求》之所以被停刊,是因為發表了批評和反對資本家入黨和當勞模,反對生產資料私有化、復辟資本主義,捍衛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文章。比如魏巍同志就對所謂的“補課論”進行了批判:“一個時期以來,一種流行甚廣的修正主義理論就是‘補課論’。也就是說,社會主義國家應當進行資本主義補課。其論據是,現在的社會主義國家,例如俄、中等國都是原來經濟、文化落后,資本主義尚未充分發展的國家。這些國家的的社會主義革命都是不應當發生而發生的,都是不滿月的‘早產兒’和‘畸形兒’(這話從他們的老祖宗考茨基一直講到現在)。因此,重新補上這一課作為一個必要的階段是必不可少的。這就是被人稱之為‘早產論’和‘補課論’。‘補課論’在我國的廣泛流傳,決不是偶然的。它其實不過是‘愛資病’患者拒絕社會主義,想復辟資本主義的借口罷了。這種‘理論’危害甚烈,流行甚廣,是必須批判的。”
這些文章所持立場,與當時一批鼓吹自由主義與市場經濟萬能的主流學派大相徑庭。同時,一批以《追求真理》和《中流》為中心,以捍衛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共產主義信仰的老干部、老作家、學者,聯名給中央領導人寫信,表示反對他提出允許資本家入黨的講話。這,就犯了大忌,惹了大禍。那就對不起,只得讓“多嘴多舌”的人“閉嘴噤言”。于是,《中流》和《真理的追求》這兩家刊物也就被主管部門下令停刊了!《中流》的主編,又是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的魏巍同志,當然也就難逃其“罪”了。他被扣上了“反對改革開放“、“老左”、“極左”的大帽子,不僅失去了陣地,而且被軟禁在醫院,一度失去了行動自由。自然,此后他這位作家再也發不出作品了。曾經被毛主席、朱老總和周總理高度贊揚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優秀作品,也被人從中學語文課本中刪去了!
好在實踐檢驗證明:魏巍同志的那些捍衛馬列主義毛渾東思想,捭衛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反對有化、反對資本主義復辟的觀點,是符合黨章和憲法的、是正確的。“真金不怕火煉”,為真理而不懈斗爭的魏巍同志這塊真金,終于被人民重新認識,且受到敬重和愛戴。他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又被選進了中學語文課本,“人間正道是滄桑”呀!
我在深切懷念魏巍同志的同時,還強烈企盼,讓旗幟鮮明宣傳馬到主義毛澤東思想,理直氣壯、勇敢捍衛黨章和憲法,捍衛社會主義公有制,反對生產資料私有化、反對資本主義復辟的好刊物《中流》,能夠盡快復刊,與廣大讀者再次見面,讓她為21世紀中國社會主義的復興提供思想動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歐植竹,又名歐陽植竹,湖南省作協會員,省文聯第四、五屆委員,省文藝理論研究理事會理事,省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郴州市文聯原主席;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