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學生黨校聯系的時候,發現有的學生在黨校學習過程中,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困惑。有的學生說,他當初想要入黨的動機很單純,因為他對發動機的研發很有興趣,而據他所知,要研究發動機,是需要到保密性很高的機構里去工作的。而要到這樣的機構里工作,如果是一個黨員,就會有一定的便利。后來,他又有一個想法,將來他想到國有企業去工作,如果能夠入黨,那么進入國有企業工作也會提供一定的便利。后來,他的一個同學對他說,你抱著這樣的動機去申請入黨,那你的入黨動機就不夠純粹。這個學生聽到這樣的指責,心里非常沮喪。他就問我,他到底應該怎么辦,要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的入黨動機純粹起來。據我多年的觀察,青年學生想要加入黨的組織,是有著多種原因的。一方面,他們在接受黨的教育的時候,確實受到黨的精神和一些優秀黨員事跡的感召,他們想申請入黨確實有一種純粹的精神沖動。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另一方面,在現實中,他們多少也了解到,入了黨之后,確實為他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一定程度的便利,對于將來的用人單位,對于社會關系中處理各方面的關系,都會帶來這樣那樣的好處。客觀地說,這樣的便利與好處也是客觀存在的。否認這樣的客觀存在也不現實。這么多年來,高校里的不少老教授,都已經看到,在一些高校的大學生中,存在著一些所謂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些人八面玲瓏,對人當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他們說的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看到這樣的精致利己主義者,讓高校的老教授們極為寒心。他們不希望自己培養的學生成為這樣的人。然而不可否認,在那些積極爭取入黨的青年學生當中,肯定存在著這樣一類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樣的利己主義者如果混入到我們黨內中來,肯定對于我們黨的發展與建設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然而在現實中,我們要嚴格準確地區分出哪些人是精神的利己主義者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們中有不少人隱藏的還是很深的。他們外表的光鮮和圓滑使人們很容易產生對他們的好感,而不太容易看到他們自私自利的內核。他們當中確實會有人可混入到我們黨的隊伍中來。當然,只要時間一長,他們這些人的本質還是會暴露出來的。他能們內在的本質是不可能隱藏得太久的。對于我提到的那位學生,我是這樣說的,你是一個剛剛想要申請入黨的青年學生,對于入黨的動機的提純,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這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你即便是為了研究發動機,為了要進入國有企業工作,想入申請入黨,并沒有什么需要過多指責的地方。這總比那些一門心思要從入黨后就想著升官發財、一心謀私的人們要好得多。當然,為了研究發動機,為了進入國有企業工作,這樣的入黨動機比起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來說,還是有著一定距離的。但這樣的距離是完全可以趕上來的。在入黨動機上所存在的偏差也是可以糾正過來的。在不斷接受黨的教育的過程中,不斷地使自己得到黨的考驗和黨的幫助的過程中,你可能也會不斷提高對入黨動機的正確認識。只要你堅持這個正確的方向,最后你完全能夠端正你的入黨動機,這應該沒有問題。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之后,黨員入黨的風險,要比起革命戰爭年代來,確實要小得多。有那么一些人看到的都是入黨之后可能帶來的好處,而對于一個黨員需要為黨做更多的工作,付出更多的奉獻甚至犧牲而缺乏足夠的認識。當然,我們中的絕大多數已經加入黨組織的共產黨員,在黨的多年教育之下,確實端正了入黨的動機。他們在日常的工作中,在關鍵的時刻,能夠勇敢地站出來,沖到一線,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勇于為人民付出任何代價,甚至自己的生命。這種在我們身邊的共產黨員,并不是少數。這也是我們的黨依然具有強大的力量的根本原因。對青年學生的教育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好的問題。對青年學生正確的導向是極為重要的。現在青年學生,普遍存在著某些迷茫和困惑,這也是青年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以避免的。他們其實非常迫切了需要我們的老師們能給他們一些指導和點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確實有責任給他們以實際上的幫助。不過,這個過程總會存在著某些這樣那樣的問題。畢竟我們這一代人,與他們那一代人,間隔著幾十年,時代不同,經歷不同,生活背景也不同。這一代人的經歷并不能完全解決他們那一代人的所有問題。但是,不同年代的人,也有某些經歷是共同的,是相通的。問題在于我們如何找出這其中的共同點和相通之處,這才有可能真正找對他們問題的鎖眼,使用一把正確的鑰匙,針對他們存在的問題,打開他們的心靈之門。我們這一代人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對他們來說,也只能是一種借鑒。真正的人生領悟,還是需要他們自己去探索。這個過程他人是無法替代的。而我們所能做的,是以我們的真誠,我們的善意,我們的關愛,來讓他們真正體會到我們的良苦用心,或許這才有可能真正打動他們。做人的工作是最難的。難做還是需要去做。一次做不好,下次再努力去做。我們需要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不同維度,多次和反復地去了解他們,去幫助他們。同時也要關注他們獨特的問題到底表現在什么方面,要了解他們那一代人與我們這一代人真正的不同之處。我們需要了解他們,需要傾聽他們。我們這一代人終將老去,未來還是要交給年輕的一代。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責任義不容辭。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