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誰是棋手,這場大棋局又該如何落子?
在11月4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舉辦的《百年未有大變局中的中美關系》研討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陳文玲認為,中美關系是影響世界格局演化的最重要變量,并將長期處于競爭博弈狀態,而要贏的這場競爭,關鍵在于未來誰是得道者。
非常感謝翟東升教授的邀請,也非常感謝前面兩位專家做的精彩發言,借這個寶貴的機會,談幾個看法。總體判斷:當前正處于習近平主席指出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百年未有之亂局,變了亂織。俄烏沖突、巴以沖突之后,現在還處于百年未有之大危局,同時也是百年未有之大迷局,所以需要下一場百年未有之大棋局。那么,這場大棋局誰和誰下?我覺得下棋的是世界各國選擇棋盤中的角色,大家都在參戰,同時也都在觀棋。但是真正的主軸還是中美關系。不管是變局,亂局,危局,其實競爭的主線還是中美。我談五個方面的觀點。第一,中美關系是影響世界格局加速演化的一條主線和一個重要變量。世界格局的演化影響中美關系,中美關系的變化調整影響世界格局。美國對華戰略轉型從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時期就開始了,到現在經過拜登執政這兩年已發展了六年,美國對華戰略已具有了框架性、系統性、對抗性和長期性。對于美國和美國對華戰略,我們要看得非常清晰。中國現在則正處于三期疊加的關鍵時刻,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但戰略風險期已經到來,所以戰略博弈期就勢必成為我們的主軸。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指出,“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戰略風險期和戰略博弈期加劇了世界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和不均衡性。我認為,美國現在實際上進退維谷。本來它以俄羅斯為焦點已經展開了大西洋戰線,同時展開以中國為焦點的太平洋戰線,它的意圖是兩線作戰。但現在,又展開了巴、以加伊朗的大中東戰線。所以,我覺得美國三線作戰進退維谷,這對于美國以中國為焦點的太平洋戰線是一個間歇期。中美關系,是中美目前在二戰以后原有的一體化框架下的競爭博弈。它比冷戰時期有兩個明確的陣營、兩套標準、兩套體系,但沒有太多關聯和交集要復雜得多。說中美是一個體系下的競爭博弈,即是說雖然這個體系總體上對發達國家有利,但在這個體系下全球已形成了一體化的經濟聯系與布局,中國迅速發展成為影響世界格局演化的重要力量。所以,中美關系既有這個框架下形成的既定性,又有由于美國對華戰略轉向形成的波動性,這使中美關系呈波浪式前進,或者波瀾式的對抗。
第二,世界從原來冷戰時期的兩極發展到一超多級,現在正在向著新的兩極方向發展。新的兩極我認為就是中國和美國。另外,一大批新興經濟體和歷史上曾經輝煌的大國,在這樣一個多極化世界中,正在爭奪話語權或者力圖創造新的歷史輝煌。比如印度超過了原來宗主國英國后,現在立志兩年內GDP上升為世界第三位。包括曾經的奧斯曼帝國留下的主體國家土耳其也沒安生,不管是在俄烏沖突中還是在巴以沖突中,表現得都非常突出。巴西、印尼、俄羅斯等國家都在尋求歷史上最輝煌時期的夢想。所以金磚國家這樣的機制,上合組織這樣的機制,東盟,歐盟,非盟,南非和湄公河次區域、南方國家各種多邊組織等,這都代表了新興力量的崛起,也是經濟全球化和多極化的一個非常典型的表現。第三,顛覆性的科技革命引發了世界格局深度、深層、深刻的變化,這成為大國競爭博弈的主戰場,也成為中美競爭博弈的主軸。如果我們說特朗普時期貿易戰是重點,那么拜登時期科技戰就是重點。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國家對于科學技術的意識形態化、陣營化、競爭極化、價值觀化、武器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美國依靠科技優勢,力圖對中國遏制,封鎖,打壓,圍堵。美國給中國造成的這些困局,正在被打破。但是美國會不會就此罷手了?我認為絕對不會。美國最新出臺的關鍵和新型技術清單中,18個部門聯合列出了19類對中國遏制的清單,這也是在世界競爭中占領優勢的技術清單。這個清單里面,最關鍵的是三個方面:一是在半導體領域,包括有六個子領域,包括先進計算、超級計算、邊緣計算、云計算、數據存儲、計算架構與數據處理分析。二是人工智能領域,包括七個子領域,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強化學習、感覺感知和識別、新一代智能技術規劃推理和決策、安全的人工智能等。三是新增的金融、定向能、超高音聲速技術等。特別是拜登對華投資限制的行政令,確定了三個集中對華遏制圍堵的領域,就是人工智能、半導體和量子技術。
大家可以看到,美國圍繞對華科技戰的這個主軸,科技戰略競爭的烈度、強度和深度還會加強。一方面,美國這些高官來訪釋放對華緩和;一方面,我覺得這個暗線更為重要,是加緊對華造成領先兩代以及以上的戰略絕對優勢,這叫美國的自強。還有一方面,就是美國聯合盟友,合作或者是聯手打壓遏制中國。第四,現在全球性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生態危機、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的風險正在加快集聚,導火索和引信在增加,突發事件、突變局面發生的可能性加大。美國是一些主要危機的始作俑者或者起因,中國則是應對危機的穩定之錨。全球151個國家占世界各國總數的3/4的選擇加入共建“一帶一路”,這是應對世界危機促進發展的穩定之錨;南方國家的各種合作機制是穩定之錨,金磚國家+是穩定之錨,上合組織+是穩定之錨。更好地發揮聯合國作用是穩定之錨。所以,中國在整個混亂的世界中,它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也是美國霸權之所以衰落,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沒有比較就看不出優劣。第五,全球治理失序、失衡、失重,后發國家原來追趕或者學習適應的一些國際標準規則,正在被原來的制定者和原來的主導者所背棄。這使世界秩序出現了極大的混亂。WTO已經停擺,聯合國作用式微。你想想以色列這樣一個國家,1000多萬人,一言不合駐聯合國大使竟敢命令聯合國秘書長馬上下臺,馬上辭職,連聯合國作為各國認同的全球治理的國際組織都遭到了這樣的威脅,全球治理現在確實是出現了大問題。全球治理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背后大家也知道到底是誰在搗亂。全球治理中還有幾個很大的問題:一是產業政策回歸。原來美國最反對各國制定產業政策,現在則帶頭推出產業政策,歐洲也帶頭推出了產業政策。二是貿易保護政策回歸。特別是從特朗普執政后,美國從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到成為保護主義的推手。三是政府補貼政策回歸,美國制定了一系列補貼政策,如《科學與芯片法案》《通脹削減法案》等。四是產業鏈供應鏈被肢解解構的風險加大。我們知道,從威斯特伐利亞條約時期到維也納時期,從凡爾賽華盛頓共識,一直到二戰以后形成了四大體系。即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全球治理體系,以世界銀行、IMF、WTO為核心的全球經濟協調體系,以布雷頓森林體系為核心的全球貨幣體系,以市場經濟體制為核心的全球交易秩序,當前這四大體系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著這個變亂交織的世界,加上危機和謎局,怎么下能好這盤大棋?整個世界格局之變,把中國推到世界的舞臺中央,形成一種抗衡力量與平衡力量,這是中國成為穩定之錨的重要原因。我想,中美之間勝負的關鍵,不在于現在誰做得大,現在誰實力強,而在于未來誰是得道者,未來誰能更強和誰能最終獲勝。或者導致矛盾的主要方頓悟,回頭是岸,重新回到健康合作的軌道,這不僅有利于中美,也有利于世界。(作者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觀察者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