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2023年的美國,那只能是“亂”。眼下,美國社會各種亂象都是百年一遇,有的甚至是破天荒頭一遭。年底了,不妨以客觀理性態度盤一盤。
▲ 2023年的美國,一邊國內亂象眾生,一邊在世界上制造動蕩。(漫畫丨劉蕊)
亂象一
罷工浪潮此起彼伏
這是美國被“罷”所困的一年。根據康奈爾大學勞工行動追蹤項目主任約翰尼·卡拉斯的調查,今年美國至少有45.7萬人參加了至少315次罷工,創下美國罷工史上的好幾個新紀錄。
7月,好萊塢遭遇63年來最大規模罷工。9月起,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首次同時針對三大車企——通用、福特和斯特蘭蒂斯發動罷工,長達6周,造成損失高達近百億美元。10月,凱撒醫療集團工會聯盟超7.5萬名醫護人員舉行罷工,創造了美國史上最大規模醫療系統罷工的記錄。
▲ 2023年9月,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成員在底特律參加集會。由于在最后期限前勞資雙方未能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美國三大車企工人開始罷工。
罷工潮暴露了“拜登經濟學”的短板,那就是非但沒能“恢復美國夢”,反倒超額支出了公共預算,讓美國人民承受了通脹高企的巨大負擔。據統計,過去三年,美國普通工人的平均實際收入下降了3%。
亂象二
貧富分化巨壑難填
歷史上,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使美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持了社會相對穩定,而這個“橄欖球”現在卻“泄了氣”。
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美聯儲2023年數據顯示,美國收入最高的1%家庭掌握著全美家庭凈資產的26.5%,比2019年多了1.5%,收入最低20%家庭的總凈資產反而從7%降至6.7%。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美國貧困率從2021年的7.8%升至2022年的12.4%,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增幅。
在“帝國都市”紐約,每80人中就有1人沒有住所。在“天使之城”洛杉磯,全美20%的無家可歸者蜷縮在臨街帳篷和廢棄汽車里,他們死于心臟病的概率是其他人的4倍,死于交通事故的概率則高達16倍。
在“海灣之城”舊金山,為了舉辦APEC峰會,當地政府動用大卡車把流浪漢運走,再用消毒水掩蓋彌漫已久的大麻和垃圾味。這番突擊行動固然體現了辦會誠意,但各國領導人前腳剛走,流浪漢們又回來了。此后還有誰去“創文創衛”?
▲ 為迎接APEC會議,美國舊金山大力整頓市容,昔日的毒品街區、無家可歸“帳篷族”一夜消失。
▲ 2023年11月,舊金山市中心,一名無家可歸者坐在 APEC 峰會總部附近金門大橋的壁畫前。
如今,美國成了主要發達國家中貧富差距最大的一個。“貧困癥”沖擊著美國的發展與穩定,挑戰著大量窮人的基本尊嚴,也戳破了它一直以來給人營造的富裕幻象。
亂象三
債務黑洞深不見底
長期以來,債務驅動了美國經濟的增長,而它如今卻成了美國經濟的“阿喀琉斯之踵”。今年,美國財政赤字高漲至1.7萬億美元,聯邦政府債務達到破紀錄的33.7萬億美元,占GDP比重高達132%,將美國不斷逼近債務違約邊緣。跨黨派研究機構“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主席瑪雅·麥圭納斯無奈表示,這是“沒有人會引以為豪的新里程碑”。
債臺高筑的不止美國政府,許多老百姓也朝不保夕。根據紐約聯儲銀行發布的報告,在國內通脹率觸及40年來新高的情況下,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家庭債務總額達到創紀錄的17.05萬億美元,第二季度信用卡債務規模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嚴重拖欠率達11年來最高。福克斯新聞網感嘆:通脹榨干了美國人!
▲ 美國電影《華爾街之狼》講述了華爾街傳奇人物喬丹?貝爾福特的故事,其中演員萊昂納多飾演的主角瘋狂甩錢的一幕成為華爾街精英生活的縮影。
一邊是民眾入不敷出,另一邊美國政府還在亂往外撒錢。監督美政府支出的非盈利組織Open The Books指出,去年17個美國聯邦機構共有約2470億美元的不當支出,相當于從民眾手中奪走了1000萬輛豐田卡羅拉汽車,不僅令民眾不滿,也使美國政府陷入停擺危機。美國天天指責別人搞“債務陷阱”,原來陷得最深的竟是它自己。
亂象四
種族問題愈演愈烈
弗洛伊德案、“黑命貴”運動,還有新冠疫情期間反亞裔仇恨犯罪數的激增,這些事實戳痛了美國種族問題的敏感神經。嚴重的種族歧視和暴力執法導致非裔美國人遭警察殺害的可能性是白人的3倍,被監禁的可能性是白人的4.5倍。
▲ 2020年5月,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美國警察跪壓致死。臨死前,他絕望喊出“我無法呼吸”。
值得注意的是,種族主義已經成為深入美國骨髓的“文化符號”,種族矛盾已由少數族裔的政治權利不平等,深入到了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系統性種族歧視和不平等。根據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非裔美國人的貧困率為17.1%,拉丁裔則為16.9%,是美國白人的2倍。美國勞工部統計數據顯示,4月以來失業新增人數中近90%是非裔。
聯合國人口基金警告稱,非裔美國女性因“系統性種族主義”面臨醫療保健方面的“虐待”,導致分娩死亡率過高。在大學錄取中,亞裔美國人則一直面臨更高門檻和更大競爭壓力。
距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發表已經60年了,但這個夢想仍未照進現實。
亂象五
毒品濫用屢禁不絕
過去一年中,超過10萬美國人因藥物(吸毒)過量死亡,超過因槍支暴力和車禍死亡的人數之和,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美國人口僅占世界不足5%,卻流入了全球約60%的毒品,消費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如今美國吸毒人數占全國總人口的8.3%,平均每12個人中就有1人吸毒。
▲ 2023年5月,美國舊金山街頭吸毒者如同行尸走肉。
▲ 2023年8月,美國費城肯辛頓街區,人行道上隨處可見因吸毒過量而渾渾噩噩或陷入昏迷的人。
美國也不是沒有嘗試過解決方案,包括試圖通過立法(如《受控物質法案》《聯邦販運毒品處罰》),或將某些藥物合法化之后征稅,甚至紐約還設立了合法毒品注射站。然而標本皆未治,錯綜復雜的利益網絡和無止境的黨派撕扯,使得美國毒品泛濫問題積重難返。
為協助美國解決毒品問題,不久前,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就打擊芬太尼達成共識,共同成立禁毒合作工作組。美國財政部也成立了“打擊芬太尼行動組”。但愿這次美國政府能夠直面毒品泛濫的真實原因,別再重走在芬太尼問題上對外“甩鍋”、自欺欺人的老路歧路。
亂象六
槍支問題管控不力
10月底,美國緬因州大規模槍擊案造成18人死、13人傷的慘劇。而這只是美國今年以來600多起大規模槍擊案中的一例。2022年,美國共發生647起大規模槍擊案,也就是說,平均每周都要發生10多起。
▲ 2022年5月,美國得克薩斯州烏瓦爾德,人們參觀羅布小學的紀念館,向學校槍擊案遇難者致敬,鮮花堆在十字架周圍,上面寫著遇難者的名字。
美國的槍支暴力由來已久,同槍支文化、個人權利、利益集團、黨派政治等諸多問題糾葛在一起,長期困擾美國社會,嚴重侵犯民眾生命權。
要知道,美國人口占全球不到5%,卻擁有全球近半數的槍支,平均每100人擁有超過120支槍。無論是私人擁槍總數,還是人均擁槍數量,美國都高居世界第一。
更可怕的是,槍支已超過車禍成為導致美國兒童意外受傷死亡的首要禍源。2011年到2021年,美國18歲以下兒童的槍支死亡率上升了87%。相比之下,車禍死亡率卻下降了近一半。
在槍支問題上,民主黨人口口聲聲要加快立法,實際上卻因對美國步槍協會等擁槍利益集團有所忌憚而口是心非;共和黨人則避重就輕,將關注點轉移到“心理健康”。槍支問題也隨著兩黨的失責推責而成為美國的無解頑疾。
亂象七
黨爭不斷罔顧人民
歷史上,美國“驢象相爭”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發展到“不共戴天”“魚死網破”卻也是“活久見”。
▲ 1856年,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激進共和黨領導人查爾斯·薩姆納,因在參議院發表演講反對奴隸制,遭南卡羅萊納州民主黨眾議員普雷斯頓·布魯克斯以拐杖毆打后不省人事。該事件加劇了美國南北對立,是美國歷史上最著名“國會打架案”之一。
以國會山為例:今年1月,麥卡錫歷經創紀錄的最長投票過程艱難上位,卻在僅僅9個月后成為首位被罷免的眾議長。10月下旬,在斯卡利斯、喬丹、埃默等資深共和黨議員相繼因票數不夠而棄選后,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的約翰遜因“資歷尚淺、樹敵有限”艱難當選新一任眾議長,此時國會已癱瘓22天。
就在不久前,紐約州共和黨聯邦眾議員桑托斯因履歷造假被投票逐出國會山,成為眾議院史上第6個被驅逐的議員,更是史上首位在未被審判定罪的情況下被驅逐的眾議員。
▲ 2023年12月,美國眾議院發起投票,將丑聞纏身的紐約州眾議員喬治·桑托斯逐出國會。投票結束走出國會大廈的桑托斯在記者的簇擁下直接當眾爆粗,“讓這個地方見鬼去吧!”
這一樁一件,真是比“紙牌屋”還“紙牌屋”。就連一些美國議員也招架不住這種“劇情”。近期,40多名現任美國國會議員宣布將在明年國會選舉中放棄競選連任,掀起一股“離職潮”,數量遠超以往6個選舉周期同期水平。就在幾天前,麥卡錫也宣布將于年底前辭去議員職務。美國數字新聞網站Axios形容,這是美國議員放棄連任的“完美風暴”。
美國政壇黨派惡斗,表面是理念、政策、利益之爭,實則反映出美國兩黨政治日益極化、僵化等深層次治理弊端和制度缺陷。正如《國會山報》等美媒指出,在華盛頓,“妥協政治”已經異化成為“否決政治”“報復政治”,兩黨合作淪為政客的廉價空談,早已失去實際意義。
亂象八
有政客無政治家
11月底,百歲老人基辛格逝世。網民感慨,一個時代已落幕,美國再無基辛格。特別是聯想到那些缺乏戰略眼光和政治素養、動輒無底線無差別攻擊抹黑他國的政客還在刷存在感時,更平添了許多無奈和憤怒。
都是美國的前國務卿,基辛格不遺余力推動中美關系發展,增進兩國人民友誼,蓬佩奧卻公然將“撒謊、欺騙、偷竊”稱為“榮耀”,對中國肆無忌憚抹黑攻擊,一度將中美之間的正常交往合作幾乎破壞殆盡。
近來,還有個別人為在大選季博眼球而不斷秀下限,比如稱“中國有一個長達2000年的毀滅美國計劃”,甚至要“保衛臺灣、給每個臺灣人配槍”。這些言論毫無理性、毫無格局,讓人不禁為他們代表的人民感到悲哀。
▲ 2023年4月,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維維克·拉馬斯瓦米在美國步槍協會的一次造勢活動上公開提議讓每個臺灣家庭擁有一把槍,以自我防衛。
亂象九
反智主義甚囂塵上
美國歷史學家霍夫施塔特指出,美國一直都有反智主義的傳統。時至今日,仍有包括文體名人在內的100萬美國人堅信“地平說”。今年8月夏威夷爆發野火,X上有人宣稱,這是美國政府測試“定向能武器”。《紐約時報》甚至刊文稱其是“中國政府用AI炒作出來的”,令人又氣又笑。
▲ 2020年3月,美國牧師肯尼思·科普蘭隔著電視屏幕“在線做法”,身旁還有一名助手配合,表示要代表耶穌審判新冠病毒,之后宣布病毒已“不復存在”。
美國在人工智能、太空探索等領域舉足輕重,世界排名前20的大學中美國占13所。一面是地表科技最強國,一面是反智主義大本營,實在太違和。反智主義泛濫,背后不僅有教育兩極分化的原因,更是一部分政客、媒體和利益集團出于私利考慮有意推波助瀾的結果。
亂象十
民眾信心創下新低
美國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都是自信心爆棚,特朗普高呼“讓美國再次偉大”,拜登宣稱“美國回來了”,不少美國人也習慣了“美國第一”。但是近來的美國人似乎不那么自信了,甚至還很有些悲觀。
美聯社-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最新民調顯示,78%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正走在錯誤的道路上。皮尤研究中心調查顯示,只有4%的人認為美國的政治制度運行得非常好,63%的人對美國政治制度的未來沒有太多信心或根本沒有信心,創歷史新高。
蓋洛普民調顯示,多數美國民眾對經濟仍相當悲觀。83%受訪者認為目前美國的經濟狀況“一般”或“糟糕”,72%受訪者認為經濟形勢正在惡化。難怪美國13家總統圖書館首次聯合警告“美國民主處于脆弱狀態”,美國前勞工部長萊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以及《華盛頓郵報》等多家美國媒體直言美國政治失能、經濟失衡、社會失序。
▲ 美國以“山巔之城”“燈塔之國”自詡,對別國內政指手畫腳、干涉無度,這種“燈塔”只照別人,自己卻是“燈下黑”。
2023年的美國,經濟增長預計將達到3.5%,新增就業崗位多達1400萬個,ChatGPT等高科技不斷革新迭代。但這些“發展與創新”并未讓人聯想到美國自詡將給世界帶來的“光榮與夢想”,反而讓世人看到“危機與未知”“混亂與失望”。因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希望美國反躬自省,而非繼續對別人說三道四、指手畫腳,更勿把自身矛盾轉嫁他國,損人不利己。
作者:鄭歸初 ;來源:朝陽少俠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