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人民公社為什么會“下架”?如果“人民公社”仍然存在,中國是何景象?
點擊:  作者:東方魂紀念館    來源:“東方魂紀念館”微信公眾號  發布時間:2023-12-11 14:15:06

 

1.jpg 

近些年來,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和新華網相繼報道周家莊,曾題為《“最后的人民公社”……》引發人們熱議。周家莊為何成了“最后的人民公社”,或“全國幸存的人民公社”?

一、“老堅決”雷金河“堅決”成功了“最后的人民公社”

原來,周家莊1949年就成立了農業生產互助組,1951年成立了全縣第一個合作社,1956年建立了由6個自然村組成的高級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
周家莊人民公社在“老堅決”雷金河的領導下,一開始就呈現出相當的優越性。1960年前后,我國農村陷于嚴重的經濟困難,好多地方顆粒無收,淪于饑荒。但周家莊的糧食卻做到了交足國家的,留足自己的,不僅社員衣食無憂,騾馬膘肥體壯,而且集體投資11萬元,動工辦電。靠自力更生的精神,架起高壓線25華里,安裝了變壓器,家家戶戶用上了電燈,農業、企業、小工廠都用上了電力。不少家庭買了收音機,全社生機勃勃。
這個公社黨委書記雷金河及社員們,無論是回顧1951年后建社30年的歷史,還是目睹集體經濟發展的現狀,都感覺到周家莊不能分。周家莊公社到1979年底,不僅還清了文革時的18萬元債務,集體還有161萬元贏余。他們實在想不通,到1980年,全社男女老少平均收入500元,糧食550斤,小孩入幼兒園、入小學、上中學,一律免費;老人到60歲,還有退休養老金。為什么非“包”不可?
萬般無奈,雷金河只好于1982年11月30日,召開全社社員大會,在傳達黨中央要求解散人民公社,實行包產到戶的指示后,組織全體社員討論,公決何去何從?結果除二三戶之外,大家反對分田到戶,堅持集體化道路,堅決反對撤消人民公社。于是,每家派代表在“不分家”協議上簽上名字,全社3055戶代表摁上了鮮紅的手印,強烈要求保留人民公社。
雷金河壓力巨大,心急如焚。但他也是老革命,早在1937年參加革命工作,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還是河北省和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大代表。大家管他叫“老堅決”,真也恰如其分。投身革命就“堅決”,打鬼子很“堅決”,解放戰爭當游擊隊長更“堅決”,現在堅守人民公社成了“老堅決”。他拿著全社3055戶摁上了鮮紅的手印的“不分家”協議,四處奔波。據說,還進京找過當年老首長、老領導彭真、呂正操,求情幫忙,保留周家莊人民公社。只是他們也含糊其詞,讓雷金河“再觀察一下”。 “老堅決”無可奈何,就向時任河北省委書記、省長的李爾重同志正式提出保證:“今年不分包到戶,如果干一年,我們沒有其他公社好,那我們就將地分了。”
李爾重《送別老友雷金河》證實:“他問了一些領導人,都不敢明確表態。不得已,他向河北省委領導正式提出保證:不分包到戶,社員的收入可以高于分包到戶的農民。
即使明年顆粒不收,每人可得500元,600斤糧。錢在銀行里,糧在倉庫里。”金河同志說。
好在,李爾重大膽同意他“先試一年”。就這樣,周家莊人民公社保存下來了。
全國54000個人民公社,廢除了53999個,唯獨周家莊就保留了下來,成了“全國僅存的人民公社”,“最后一個人民公社”!
那么,周家莊這一“最后的人民公社”經過改開后40年的歷史考驗,40年的實踐檢驗,結果又如何?
同全國的“分田到戶”,或“包產到戶”相比,究竟哪個更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和農民生活的提高?

二、中國農民堅持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

近40年來,周家莊人民公社在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里,乘風破浪,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公有制和集體經濟的體制優勢,不斷調整工農業產業結構,著力發展社辦企業,實現種植規模化、農業科技化的生態發展,已經成為中國農民堅持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成了中國農村發展的一朵奇葩,象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中國農村大地,
盤點40年,“最后的人民公社”交出的是一份最美答卷。
1、周家莊完善和提高水利灌溉設施,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有收無收在于水”。周家莊前三十年修水庫、打機井早就基本上解決了水利問題。改開后,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興建水利設施,建成了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統。
2003年以來,全鄉總投資160萬元,共修建“防滲壟溝”10萬多米。既節約耕地110畝,又每年節水100萬立方米,提高灌溉效率1倍。可謂一舉多得!
現在的周家莊,再也不是“靠天吃飯”了。
2、周家莊實現了較高水平的農業機械化。
早在1954年2月,周家莊就在河北省率先建立了拖拉機站,拖拉機替代了耕牛。現在,全鄉有大型收割機25臺、播種機56臺、旋耕機50臺、秸稈破碎機36臺、拖拉機100臺、電動機350多臺。達到了較高的農業機械化水平。
農業機械化大大地解放和提高了生產力。現在全社10000畝小麥,8天就顆粒歸倉。麥收期間,早上收割,晚上就能播上二茬種子。
3、果斷調整產業結構,實行規模化種植,高速度高質量發展農業生產。
周家莊公社原是冀中南的一個老棉區。歷史上以“白金之鄉”著稱,一般年份,種植面積7000多畝,約占總耕地面積的50%。1979年5,735畝,平均畝產106.4斤。棉花收入118萬元,平均每人140元。周家莊棉花產量高,還在1979年全國棉花會議上介紹了經驗。并出席了全國勞模會議。
1997年,雷金河、雷宗奎以戰略的眼光審視全鄉農業,適應市場的需要,果斷提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種植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生產機械化、農業科技化的生態發展思路。關閉過去所有污染企業,拒絕簽約任何帶有污染的新項目。大大壓縮種棉面積,利用大集體土地成方成片的優勢,建設農業五大基地。

2.jpg

現在,這里土地千畝成方,種植百畝一色,全部實現種植的規模化。先后建成了10000畝優質小麥繁育、3000畝紅地球葡萄、2000畝鴨梨出口、2000畝蔬菜大棚、1000畝高檔苗圃專業生產基地,取得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例如,1000畝高檔苗圃基地,就是土地“千畝成方”,“筑巢引鳳”,引來豐厚的回報。原來,有關林業部門本在四處尋找大面積的高檔苗木生產基地,無奈別的地方,土地承包到戶,個體經營,條件不行,獲悉這里土地“千畝成方”,獨具優勢,也就如獲至寶,主動求上門來,在周家莊鄉建了苗圃種植基地,1000畝苗圃種植很快在這里落地。并且,林業部門還送樹苗,送技術,不要任何費用。農民只須好好種植、管理,收入比種莊稼要高出幾倍。包產到戶的農民只能望洋興嘆。
又如,2000畝蔬菜大棚,就成了同香港歐泰記公司合作的蔬菜種植基地。這個公司一直在大陸尋找蔬菜種植基地,總嫌南方雨太多,不適宜種植蔬菜,正好周家莊農業結構調整后也想種植大棚蔬菜,于是,雙方一拍即合,于2011年簽訂了有機蔬菜種植合同,成了香港歐泰記公司在我國北方設立的除北京外的第二個基地。這里水土好,氣候適宜,又沒有污染,有機蔬菜質量好,在香港市場很受歡迎。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從最初的800畝發展到2000畝,品種增加到80多個,建溫室蔬菜大棚200多個。
這里生產蔬菜,完全按照國家規定的綠色蔬菜生產標準體系運作,噴用生物農藥,施牛糞、雞糞等有機肥,每一批次的蔬菜都有田間運作表可以溯源,對每一批次蔬菜的播種時間、肥料施用時間、農藥施用時間、收割日期、負責人等都有詳細記錄,確保每一批次的蔬菜都能查到源頭。保證了綠色無污染,當然價格也比較高,經濟效益自然較好。
再如,鴨梨基地更是一大特色。過去周家莊鄉有梨樹,面積小,形不成規模,后來擴大到3000畝,為旅游業快速發展搭建了平臺。1999年又嫁接改良1000畝,采取高接換頭技術,嫁接了皇冠、早酥、貴妃、綠寶石、豐水、晚秋黃梨等60來個名優新特品種。改良后的梨果品質極大提高。80%出口銷售,平均每年增收400萬元。梨果生產基地,成為外貿出口的注冊果園。
還有,3000畝“周家莊”牌紅地球葡萄已榮獲河北省名牌產品稱號。
周家莊種植葡萄已達到3000畝,他們采取先進的管理技術,使葡萄全部達到了無公害產品要求,率先通過了河北省無公害農產品辦公室的認證,“周家莊”牌紅地球葡萄榮獲河北省名牌產品稱號,葡萄基地也為發展旅游業增加了新的景點。

3.jpg

4、將現代農業和現代觀光休閑旅游結合起來,融合一體。
周家莊進而把五個生產基地,搭建成農業現代化創新發展的大平臺,巧妙地把現代農業和現代觀光休閑旅游結成一體,變一產為多產,成為了拉動經濟增長、促進農民致富增收的有效載體。
這就得成立和完善發展旅游觀光的各項基礎,“筑巢引鳳”。周家莊2007年投資4000多萬元,先后建成了占地1030平畝的觀光園景區。包括合作社史紀念館、觀光臺、觀光園、觀光長廊、葡萄采摘長廊、人民公社大食堂、民俗展廳、苗圃迷宮、采摘大棚、林中餐廳,以及4000平米的大型停車場及7000平米的生態停車場,乃至多座A級廁所等旅游觀光場所。紅色文化大型餐廳,可供400人同時就餐。這些觀光采摘園的建成,為開展現代觀光休閑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里土地千畝成方,種植百畝一色,全部實行規模化種植,實行統一種植,統一施肥,統一技術管理,確保了糧、果、菜、瓜等均為無公害綠色產品。
如今周家莊,春天賞花,秋天摘果。游客到梨園采摘,每斤價格比市場高出一二倍,大家玩得開心,社里經濟效益倍增。每年春秋兩季舉辦梨花節、采摘節,吸引大批游客。
自2007年以來,年均接待游客達到30多萬人次;2013年就接待游客34萬人次,旅游收入1700萬元,僅春季梨花節17天吸引游客多達8萬人,旅游收入240萬元;2017年集體旅游收入達1800多萬元。
現有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為158人,全部為本社(鄉)的農民。
周家莊2012年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2016年河北省四星級休閑農業園。2018年11月6日榮獲農業部推介的“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

4.jpg

5、周家莊建起了高標準的奶牛場。
周家莊投資1400萬元,建設了高標準的奶牛場,養著1200多頭奶牛。2017年產鮮奶4000噸,是石家莊地區最大的奶牛場。年均銷售收入為2000萬元左右。因奶質好,標準高,先后榮獲農業部頒發的“奶牛標準化規模示范場”,河北省畜牧局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定單位,河北省畜牧局奶生產性能鑒定優秀奶牛場,河北省奶業發展重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基地,通過了中國良好農業規范GAP1一級認證。
目前,該奶牛場正在進行改造升級工程,改造后將在現代化水平上實現較大提升。
6、周家莊鄉“工農同時并舉”,建成了集體企業10多家
周家莊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有幾家可觀的社辦企業,改革開放后又在此基礎上,幾經調整,關閉、新建,先后建起了閥門廠、彩色膠印廠、建筑公司、紙箱廠等集體企業10多家。其中閥門廠的產品屬于“中國馳名商標”,市場覆蓋全國,遠銷海外。
社辦企業的發展,原來從事農業的勞力,大量轉移到了社辦工業。
這些企業吸收了大約4000個勞動力,而全鄉參加農業勞動的人數僅1400多人。2005年,周家莊鄉的農業純收入是2121萬元,看時事加微信eep339而閥門廠的純收入就達到2549萬元。
7、周家莊的產業結構幾經調整,日趨合理。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推進和社辦企業的快速發展,大量農業剩余勞力已經轉向工業和服務業。
1999年,從事農業(含種植業、林果業和畜牧業)的人數為1951人,占勞動力總數的32.52%,比1978年下降45.38個百分點。
近些年來,周家莊共有男女壯勞力6240人,其中80%在企業上班,15%從事農業,5%從事個體私營業。產業結構日趨完善、合理。
8、隨著工農業的發展,經濟總收入快速增長,社員人均收入快速提高。
1999年,全社(鄉)經濟總收22280萬元,純收入6027萬元,分別是1978年的45.14倍和32.59倍;人均純收入4873.85元,是河北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441.5元)的2倍。
2005年,周家莊人均收入為5018元,全國農民的人均收入只有3255元。
2013年,周家莊人均純收入14104元,高于河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同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相比,高出近6000元。
2015年,周家莊工農業總收入101123萬元,純收入24541萬元,上繳國家稅收2788萬元,留公共積累3819萬元,社員分配17934萬元,人均年終現金分配13189元,人均純收入18048元,集體公共積累52291萬元。周家莊的人均收入明顯高于晉州市、河北省和全國的平均水平。
《人民日報》2009年1月16日報道:中國僅存的人民公社河北晉州市周家莊鄉人民公社,近日為該鄉6個自然村民分發紅利,人均6000元左右。據悉,由于涉及3000多萬現金分紅,當地請眾多警察維持秩序。
9、周家莊堅持和完善“三包一獎”和“定額管理”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度。
周家莊歷史上從來都是“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也從未搞過“大鍋飯”。
在合作社創建初期,周家莊就認真探索合理的農業集體生產的管理辦法。1954年3月12日,《河北日報》就介紹和推廣周家莊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包工包產”的先進經驗。從1954年開始,到上世紀60年代初,就已經形成了“三包一獎”(包工、包產、包財務,超產或節約成本有獎,造成損失懲罰)和“定額管理”勞動制度,改革開放后又吸取分田單干的某些優勢,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度,實現了勞動管理制度化。
周家莊的“勞動定額”,分為13個等級,共計372項。具體細致,便于操作。其中,整地類有36項,播種類有46項,施肥澆水類有40項。比如,同樣是機耕地,使用55、60型拖拉機完成27.5畝的耕作面積,計1.1個工作日,而使用18、20型拖拉機完成22畝的耕作面積,就可以計為1.1個工。每項勞動的單位勞動量所得工分一目了然。每項工作所達到的要求,也有具體規定。如收割機收小麥,一平方米掉小麥不許超過13粒;否則,便被罰工分。抽查者要趴在地上,清除雜物,進行查驗。
那種動不動就把“搞集體”等同為“大鍋飯”,乃是不切實際的偏見、成見!
周家莊集體經濟迅速發展,公共積累連年遞增,2015年集體公共積累達52291萬元。2017年底集體公共積累余額增至63332萬元,這就為鄉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集體積累多了,有了錢就能辦好事,多辦事,辦大事。

5.jpg

10、周家莊統一為社員建設新房,完滿地解決了農民的住房問題。
從1982年開始,周家莊對6個自然村農民住房進行徹底的改建。按照高標準規劃設計,全鄉采取統一規劃,統一標準,民辦公助,讓全體社員都住上了獨門獨院的二層小樓,并統一安裝了免費的自來水管道。建設住房采取民辦公助的方式:鄉磚瓦廠按成本價供應蓋房戶磚瓦;暫時錢不夠的社員,鄉里先墊著;各村建筑隊,無償施工;困難戶酌情補貼。
至2002年,全社共興建住宅樓3426座,64萬平方米,全體農民喜氣洋洋住進了獨門獨院的二層小樓。
此次統一建房,難能可貴的是,不僅沒有占一分耕地,還騰出800多畝金貴的土地。
近些年,周家莊為了進一步滿足社員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建設了周家莊新村,共建成高層樓房達41棟。外面房地產商以賺錢為宗旨,導致房價飛漲,百姓遭殃。周家莊相反,新建的41棟高樓,始建于2011年,當時定價每平米1500元均價,至2013年一期交房、2015年二期交房,均按照2011年的1500元均價交房。
周家莊還投入2000多萬元,對全鄉總長150里大小街道進行了水泥硬化、綠化、亮化和凈化。街道上干凈得如老百姓說的,小孩可以躺在路面上打滾兒。
全鄉綠化率達45%。做到一街一色,一巷一品,三季有花,四季有綠。
今日周家莊,居住環境跟外面城市沒什么差別,某些方面甚至更好。
11、加大投入,發展文教衛生事業。
周家莊的文教衛生事業也同步發展,幼兒園、小學、中學(河北省重點示范性高中)、衛生室、衛生院(被石家莊市衛生局授予“標準化醫院),應有盡有,一應俱全。
這里農民子女讀書,小學可就近讀雷鋒小學或北涅槃小學,升中學,周家莊中學是河北省重點示范性高中;全鄉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學費由集體承擔。
周家莊的醫療,各生產隊設衛生室。全鄉有衛生院。社員看病,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鄉,大病不誤診。公社衛生院被石家莊市衛生局授予“標準化醫院”。周家莊的農村合作醫療1968年建立至今,起初社員每年預交2角人民幣,2000年才改為預交30元醫藥費。住院費公社醫院全部免費,縣級以上醫院醫藥費合作醫療報銷百分之九十。
如今,周家莊的社員壓根兒就解除了看病醫療的嚴重困擾。
12、堅持“集體致富,均衡富裕”
周家莊把“均衡富裕”作為辦好人民公社的一種理念。他們認為,社會主義要體現按勞分配原則,但又不能懸殊過大。這就需要公平、公正、堅持原則,也需適度靈活,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他們認為,“兩極分化”不是社會主義,而是造成社會不穩定的基本因素,社會主義國家應力求避免。
周家莊的干部,從社長、社黨委書記,至生產隊長、工廠廠長等等,都是農民。他們同樣是拿工分,只是略高于全體社員的平均水平。
這里,從50年代成立合作社起,始終堅持集體致富,均衡富裕。為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自創了“三平衡一照顧”的方法。從勞力分配、農活安排、福利規定、農民建房、社規民約等等,處處體現了均衡富裕的理念。比如,社員在社里務工,還是務農,無論是勞動條件,還是勞動報酬,都有差別,以至一些社員愿意到企業上班,不想在農業出工。這就得靠“平衡管理法”,社隊統籌安排,做到合情合理。具體作法是:每年人民公社社根據企業用工人數和要求,結合各生產隊勞力的總數、農業用工的情況,按照一定比例將企業用工人數分配到各生產隊。然后,各生產隊則根據社員家庭勞動力的情況適當分配到戶。家庭勞動力多的戶,既有做農活的,也有到企業上班的。勞動力少的戶,則根據企業和農業的具體要求,協商而定。這種安排,生產隊、企業、個人都很滿意。
又如,每年出工總天數,一般全年出工為240天左右,做到出工天數大體平衡,同等勞動力的收入,也就大體平衡,等等。
周家莊對有殘疾的一些社員,認真實行勞動照顧。這就是尊重他們的意愿,根據其身體狀況安排力所能及的勞動,充分體現人性的關愛和集體照顧,也使他們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比如:有一戶人家,老兩口去世后,只剩下一個傻兒子,別的活干不了,生產隊安排他做清潔工,他把大街掃得干干凈凈,每年能掙200多個工分,生活也就無憂無慮。要是分田到戶,這樣的人就沒法生活,只能給社會增添負擔。
第十生產隊黨支部書記韓平鎖說:“老百姓熱愛大集體,擁護大集體,就因為體現了社會主義優越性,有本事沒本事都能吃上飯。”
13.集體經濟的發展為社員提供了可觀的福利保障
周家莊從1951年成立合作社至今,始終把“集體致富,均衡富裕,不讓一戶貧困,不讓一人受罪,團結互助勞動,共享幸福滋潤”作為宗旨。《合作社章程》每兩年修改一次,根據時代發展增刪內容,但這根本宗旨從來沒有改變。這是周家莊的大集體風范,也是周家莊的集體文化。
因之,周家莊自1982年起陸續對全社社員實行了12項福利事業,包括免費供水、免費上學、電費補貼、合作醫療、生活補貼、困難補貼、老人補貼、殘疾人補貼、住房補貼、免費安保服務等等。從而保障了老有所養,殘有所安,鰥寡孤獨,皆有所助。
這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驟。
2007年,周家莊還投資260萬元,建成農民樂園,環境十分優美,成了全體社員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
14、周家莊作出最美答卷關鍵在干部
周家莊40年來生產、經濟和建設其所以迅速發展,顯然是源于公有制的集體經濟確有其不同于個體經濟的制度優勢 。而此種優勢的發揮,關鍵在于干部。
周家莊的干部,從社長、社黨委書記,至生產隊長、工廠廠長等等,都是農民。普州市委多次提出,讓“老堅決”雷金河脫產,到市里工作,他都堅決拒絕。周家莊的干部,廉潔奉公,從來就是只服務,不發財,與農民同步,均衡發展,共同富裕。這就有利于調動全體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這是長期以來周家莊堅持不懈地用毛澤東思想、共產主義教育干部的結果。
沒有規矩就不能成方圓。雷金河、雷宗奎和他領導的班子,廉潔奉公,“勤儉辦社”,有一套嚴格的制度。不論在住房,分配等方面,干部都不許高于群眾;干部的待遇不許超過社員個人收人的平均水平;不論任何人到周家莊考察訪問,都以餃子小米粥招待,概不擺席。群眾的住房建好了,學校、幼兒園、群眾娛樂場所搞好了,而社(鄉)政府的辦公室,仍然是半個世紀前的舊平房,舊桌椅板凳。
正如李爾重說的,周家莊“上下一心,努力為公,公有豐厚,私家富足。”
今日的周家莊,已經建設成了一個公正文明美麗幸福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這里,沒有黑惡勢力,沒有村霸,沒有兩極分化,沒有發生一個貪腐分子,沒有人(除了極個別人)外出打工,沒有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也沒有出現“上訪人員”,沒有發生過一起重大刑事犯罪案件。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一個本質特征,周家莊把共同富裕化為“均衡富裕”。在這個社會主義新農村里,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什么“兩極分化”,這里沒有大富豪,也沒有貧困戶。
周家莊集體經濟制度本能地、自然地防貧、扶貧,無須黨和國家操心費力。如下典型實例,就是最好證明。周家莊有一位名叫王敬棉的特殊家庭,一家4口,丈夫37歲時因一次意外摔斷腰,癱瘓在床30多年,大女兒40歲,是個智障人,小女兒30歲,從出生就是腦癱,全家就靠一個67歲的女人養活。其困難之大,真可謂“泰山壓頂”。但在周家莊社會主義新農村里,王敬棉一家卻過得吃喝無憂,心情舒暢。生產隊為照顧她,讓她在旅游景區喂孔雀。
去年,她一個人靠掙工分拿到2萬多元。再加上他們夫妻倆都過了65歲,除享受國家發放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外,還享受著鄉公社發放的養老補貼、困難補貼多項福利,家里吃喝都不用發愁。作家周喜俊想象不出,在這樣沉重的家庭壓力下,一個67歲的女人會是什么樣的精神狀態。而當他在旅游景區的農家小屋見到王敬棉時,不由暗自吃驚,她兩眼發亮,喜氣洋洋,步態輕盈,說話爽朗,根本看不出她有什么煩心事。作家夸她精神狀態好,她自豪地回答說:“這里水土好,環境好,心情舒暢,人就活得有精氣神。”王敬棉說到公社集體對她的關懷照顧,感動的熱淚盈眶,她說:“像我這樣的家庭,要不是大集體支撐著、照顧著,我真不知道能不能熬過來。”
像王敬棉這樣的特困難戶,如在外地,靠“精準扶貧”,確也實屬不易!
老百姓心里有把秤。周家莊這個“最后的人民公社”深得廣大社員的擁護和愛戴。這就是第十生產隊黨支部書記韓平鎖說的:“老百姓熱愛大集體,擁護大集體,就因為體現了社會主義優越性”。這里的女子不愿嫁到外村去“單干”,外村男子反倒愿意“招進來”,當上門女婿。周家莊第九生產隊黨支部書記翟振軍說:“我們這里沒有貧困戶,也沒有暴發戶,貧富差距很小,社會秩序穩定。外地人非常羨慕,想方設法到周家莊落戶,我們隊430戶,招上門女婿的就有30多戶。”
周家莊人民公社并未把社員死捆在社里,允許社員自由選擇。凡是不愿在集體的人,可以退出,來去自由。目前周家莊從事非公經濟的人員占總人口的5%左右。
同樣,社員外出打工,也可以自由選擇。只是社里規定,外出打工者仍然享受著合作社的福利,每年必須要向合作社交納一定數額的公積金(男性每年1500元女性每年1000元有6歲以下小孩者免交)。他們以后回來,甚至因致殘回來,社、隊一概歡迎。
周家莊先后榮獲“國務院嘉獎”、“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全國計劃生育先進集體”、“中國鄉鎮之星”等榮譽稱號70多項(次)。自1985年至今連續被河北省委命名為“文明鄉鎮”。
更有趣的是,周家莊人民公社還得到了各國外交使節“點贊”。有一次,各國外交使團到周家莊考察,要雷金河同志介紹情況。雷金河對各國大使說:“我不必說了,你們可以隨便到各家去看,去訪問,也可以到那里吃飯。這樣,比我介紹的實在。”
各國大使看了以后,印象很好,甚至承認社會主義有其優越性和現實意義。
三、結語
綜上可知,周家莊堅持人民公社,已經建設成了一個文明民主美麗幸福的中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68年的社會實踐無可分辯地證明,農業合作集體經濟比之個體經營能更有利于生產力和經濟的發展,從而更好地滿足和提高社員日益增長需要。大家“均衡富裕”,既無所謂“兩極分化”,也不存在什么“三農問題”。
社員不知“新的三座大山”為何物,安居樂業,家庭團聚,生活幸福。“最后的人民公社”最好地、最有力地證明農村合作化是中國十億農民的方向。
來源:東方魂紀念館”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