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樊建川在微博上貼了幾張1978年4期【人民畫報】《從毛田看人民公社——連載之七》的圖片:
樊建川的粉絲馬上就在下面起哄了:
這副豬頭透著一臉的不相信。
1978年人民畫報里的這個“毛田”,實際上不是一個人民公社,而是岳陽市岳陽縣的一個區,下轄四個公社,現在是岳陽縣毛田鎮。
要知道毛田鎮這幾年還被樹為扶貧攻堅典型,美其名曰“毛田模式”:
如果單看以上這些報道,的確不會有幾個人相信樊建川微博貼出來的內容,筆者甚至疑心與右派打得火熱的樊建川自己信不信。
然而,毛田在毛澤東時代的確是一個學大寨“大典型”,真實的毛田歷史場景比樊建川貼出來的部分內容更加令人震撼。“不相信”的人,只能說扶貧限制了你們的想象!
先貼幾幅對比圖。
這是攝于上世紀50年代的毛田:
典型的“剝皮山”
一遇洪水和天旱就顆粒無收
這是毛田區改天換地的場景:
毛田區委書記和副書記參加毛田水利興修
毛田區相思公社社員在荒山建造梯田和桑園
這是1977年的毛田:
毛田南沖公社的水利網
相思公社經濟作物種植基地
各個公社都有桑園,綠化的同時實現創收
立體農業
下面進入正題,來介紹一下這個“毛田大典型”。
毛田過去叫“茅田”,是個窮山惡水的地方。最初的毛田區包括相思、毛田、南沖和云山四個人民公社,共有六萬多人口,自然條件極差,到處是荒山禿嶺,水土流失嚴重,全區50000多畝耕地,分布在8000多座山頭和5000多條溝壑中,而且都是冷浸田、重沙田,糧食產量很低。毛田本地人稱之為“山是剝皮山、水是禍它水,土是黃泥土”。
三年困難時期,單干風也吹到了毛田,但嘗到農業集體化甜頭的毛田區普通社員和基層干部堅決不走回頭路——因為那是一條死路、絕路。他們狠批“單干風”,在岳陽縣委的正確領導下,毛田區委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上半年帶領群眾狠抓生產,保證社隊增產、社員增收;下半年治山、治水、改土、修公路,搞勞動積累,開展農田基本建設。
在三年困難時期,天大旱、人大干,大干大豐收,豐收促大干。在抗大旱時,迎著困難上,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做到了地面無水地下找,高處無水低處挑,有水車到無水止,無水再挖三丈深,抗旱保苗創豐收。通過三年的艱苦奮戰,毛田終于摘掉了“吃反銷糧”的帽子。
1963年,收到匯報并對毛田產生濃厚興趣的華國鋒等人赴毛田作深入農村調查,實地看了之后,認為匯報的情況和實地看到的情況是一致的。華國鋒對毛田贊不絕口,要求把毛田經驗總結好,在全地區樹立起這個典型。并臨時改變行程,原計劃只到毛田看半天,改為在毛田住下來,總結毛田經驗,并決定在毛田召開全地區縣、區、社書記會。
1963年11月下旬,中共湘潭地委在毛田召開全區縣、區、社書記現場會。這次會議打破了常規開法,不是由領導作報告,而是以縣編為學習小組,縣委書記為組長,帶領區、社書記到毛田自選一個大隊一個生產隊,用四天時間同該隊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進一步了解毛田在三年困難時期治山、活水、改土、修建公路等情況以及社員每人每年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等方面情況,以實地察看為主。大家經過四天“三同”,一致認為毛田所干的事是扎實的,反映的情況是真實的。學習組下去的時候正是毛田人民鬧“過年”的時候,大家看到社員殺豬宰羊、打豆腐、燙粉皮的情景都感到羨慕,覺得自己的工作還有些差距。各縣學習組在向華國鋒匯報時,一致認為毛田所干的事是實實在在的,下邊還有不少的經驗毛田區委沒有掌握、匯報上來。大家認為這種開會的方法很好,既進一步檢驗了毛田向上匯報的情況有無“浮夸風”,又解決了少數到會人員對毛田變化抱懷疑態度。從此,毛田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事跡在整個湘潭地區傳開了。
1963年9月,中共湖南省委作出《向毛田區學習的決議》,省委第一書記張平化、省委副書記王延春等領導多次去毛田做調查。1964年毛主席提出了“農業學大寨”以后,湖南掀起了“學大寨、趕毛田”的熱潮。
1964年,中央考慮要在農村樹立一個先進典型,成為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開展比、學、趕、幫、超的活動。毛主席剛開始其實想要樹毛田,中央其他領導認為毛田是好,但它是一個區,下屬4個人民公社,全區有6萬多人口,社與社隊與隊之間不平衡的問題會存在,如農田基本建設、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一時難以解決,因此主張樹大寨大隊。因為大寨是一個村子,全村只有二百來人口,面積小,有問題好解決。經過大家充分討論,反復比較,大家認為樹大寨好,于是毛主席再三權衡,提出了“農業學大寨”。
毛主席又告誡華國鋒,要戒驕戒躁,典型之間也要相互學習。于是在1965年,華國鋒要求毛田派出一部份大隊支部書記去大寨跟班學習。后經陳永貴同志同意,毛田派出20名大隊支部書記在大寨跟班學習,既學大寨治山、治水,改土經驗,又向大寨傳授南方種水稻技術。從此,大寨、毛田成了一對競爭好友。
毛田區代表團在大寨聽郭鳳蓮介紹經驗
毛田代表團在大寨學習水利建設經驗
通過對大寨經驗的學習借鑒,毛田區的干部和社員繼續開展治山、治水、治土,從根本上改變了毛田面貌,毛田的山間田野沸騰起來了。
更為可喜的是,毛主席關于興辦社隊企業,農村辦工業的設想,在70年代的毛田也逐步實現了。毛田區、公社和社隊企業蓬勃興起,茶園、桑園隨處可見,絲綢廠、茶廠、扇廠、農機制造廠、礦石加工廠更是初具規模。下面是畫報原照片,無需多言,讀者細品。
毛田區四個公社聯營的農機修造廠新建的翻砂車間
云山公社的小水電站。同樣的水電站,南沖公社和相思公社也各有一個
四個公社聯營的獨居石選礦廠
農機修造廠
農副產品加工廠
育種溫室
科研站良種陳列室
分析土壤
公社農機手培訓班
同心大隊用拖拉機耕地
南沖公福鼎市的魚苗場
社員李佛佑成了公社農機廠的熟練車工
南沖公社八斗大隊女社員楊重英進行農業科研工作
相思公社女社員盧天佑,從婦女隊長調任公社農業機械的技術員
每個公社都有社辦衛生院
毛田公社衛生院的X光室
中藥制劑室
每個公社都有一至二所完全中學和多個小學
每個大隊都建了免費的幼兒園
云山中學的師生在田間上農牧物課
云山中學的物理化學實驗室
毛田四個公社聯合建設的一所“五.七”大學,培養高層次人才
相思公社黃忠大隊在召開社員大會研究年終分配問題
貧農社員傅紹興(右三)在同會計核對賬目
毛田四個公社都有這樣的生活用品門市部
多數大隊都設有代購代銷店
供銷社扶持各生產隊發展藥材、桑樹等各種經濟作物的生產
相思公社的社員新村,改善社員居住條件
芳塘新村的自來水
南沖公社英橋大隊的業余文藝宣傳隊在為社員演出
社員中有上千個體育活動積極分子
選舉公社革命委員會
當選的公社革委會主任的李衛忠,是舊社會當過多年長工的農民
當選的公社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劉紅軍,是在公社成長起來的女青年
社員大會、民主參政,用大字報交流
與四十多年后毛田人以扶貧先進個人出現在省級以上表彰大會截然不同的是,當時的岳陽縣委書記兼毛田區委書記許志龍(見上面的“對比圖”)出席了全國農業學大寨、趕毛田的表彰大會,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當時的相思公社劉家大隊黨支部書記劉永初還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也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77年,《人民畫報》連續13期以《從毛田看人民公社》為題,報道了毛田的光輝業跡,為我們留下了上面那些真實還原人民公社的珍貴畫面。
連載剛剛進行完,小崗村的一聲驚雷就響徹全國。大寨的紅旗被砍,毛田的遭遇亦是可想而知。此后幾十年,毛田幾乎再沒有被報道的“價值”。
2017年的一份報道還能找到當時的一些“歷史遺跡”:
招商引資的“專業種植合作社,讓已荒廢了20多年的老茶園重新煥發出新活力,而依靠土地流轉、在基地務工,村民們的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
真是令人噓唏!
文 / 秦明 來源:子夜吶喊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胡新民:七個子女被劃“右派”,但他始終“愿意當毛主席的好學生”
2021-07-31“右派”是在爭取民主自由,還是在捍衛對他們有利的社會不平等?
2016-08-1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