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趙磊:我對經濟前景的幾點看法
點擊:3465  作者:趙磊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4-04-07 09:04:56

 

 

1.jpg

 

【導讀】(1)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表明,疫情后“消費嚴重不足”的判斷并不符合事實。(2)所謂“消費嚴重不足”的直觀感受并非全無道理可言,但這個道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很多專家未必明白,當下疲弱的是房地產需求,而并不是民眾日常生活的消費需求。(4)林毅夫說的對,“國進民退”并不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而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結果。(5)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根源既不在于“外力沖擊”,更不在于“國進民退”,而是在于市場經濟本身固有的經濟周期。(6)“電商干掉商店”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結果,經濟增速降下來未必是壞事,天塌不下來。(7)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綠色經濟是當下推動共同富裕的現實抓手。


一、消費需求“嚴重不足”嗎?

三年疫情之后,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前景不甚明朗的階段。很多人認為,中國經濟前景不明朗的癥結,在于消費需求嚴重不足。

對于“消費需求嚴重不足”的看法,我在2023年底撰文指出:“所謂消費疲軟,實質上是房地產疲軟,而并非日常生活消費疲軟。”(參:《趙磊:房地產的出路,明確了!》,載“昆侖策研究院”公眾號)

對于我的這個判斷,很多人的直觀感受是“不以為然”。然而,之后陸續公布的統計數據,卻證偽了“不以為然”的直觀感受。

2024年1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3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說:

——“2023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4.3、1.5、-0.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是82.5%、28.9%、-11.4%。”

——“2023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了47.1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50.3萬億元,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111.4%,比上年提高25.3個百分點。”

2024年3月1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24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說:從數據來看,今年以來,市場銷售持續恢復,服務消費潛力加快釋放。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5%。

既然2023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2.5%,而且2024年以來消費市場回復力度持續加快,那么所謂“消費需求嚴重不足”的判斷就并不符合事實。

換言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表明,鄙人關于“疫情后國內日常消費并不疲弱”的判斷,基本上是符合事實的。

二、是“消費需求嚴重不足”,還是“房地產需求疲弱”?


“消費需求嚴重不足”的直觀感受,為什么與統計數據存在著如此大的反差呢?我認為這種反差源自于房地產業的階段性變化。

2024年年初以來,有專家非常不屑地教訓我:

——“你趙某人說,‘疫情之后民眾的日常消費并不疲弱,疲弱的是房地產業’。這個判斷嚴重不符合事實。既然你說‘民眾日常消費恢復的勢頭強勁’,那么問題的癥結又在哪里呢?如果經濟不振的根本問題是‘內需不足’,那么你所謂‘日常消費并不疲弱’又從何而來呢?”

不少專家深感困惑的是:既然官方也承認中國當前“內需不足”,那么你趙某人又怎么可能得出“日常消費并不疲弱”的判斷來呢?

所以,不是“日常消費并不疲弱”,而是“消費需求嚴重不足”!

不知道各位看官看明白沒有,這些專家把“內需”等同于“消費”了。

所謂內需,全稱“國內需求”。內需包括兩部分:一是投資需求,二是消費需求。注意,消費是內需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消費不等于內需。

那么,我為什么說“疫情之后民眾的日常消費并不疲弱,疲弱的是房地產業”呢?

在國家統計中,商品房的銷售金額在GDP的計算中屬于投資,而不屬于消費。

——在國家統計局對住房屬性的界定中,住房屬于固定資本形成。房地產開發投資形成的價值,在支出法G D P核算中歸入固定資本形成。通俗地說,不僅經營單位購置的廠房是固定資本,居民個人購買用于居住的住宅也都屬于投資品,而非消費品。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內需(國內需求)不等于消費需求,這是經濟學的常識。

所以,我有必要給那位訓斥我的專家掃一下盲:盡管2023年國內最終消費并不疲弱(其貢獻率達到82.5%),但是作為內需大頭的投資部分,其中房地產的貢獻(2020年,廣義房地產產業鏈完全帶動的相關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超過了50%以上)已經風光不再,導致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收縮為28.9%。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3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跌幅連續6個月擴大。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7269億元,同比下降9.1%;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5922億元,同比下降9.3%。2023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9.6%。

數據很枯燥,但我有必要復制在這里。因為這些數據才是所謂“內需不足”的真正含義所在。

枯燥的數據證偽了很多人所謂“消費需求嚴重不足”的感性認識,這原本不足為奇。問題是就連很多專家也未必明白,當下疲弱的是房地產需求,而并不是國內日常生活的消費需求。

話說回來,枯燥的數據也告訴我們,所謂“消費嚴重不足”的直觀感受并非毫無道理可言,但這個道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三、“外力沖擊”與“國進民退”

如果“消費需求嚴重不足”的判斷并不符合事實,那么經濟前景不明朗的的癥結又在哪里呢?很多高人跳將出來,把原因歸咎為“國進民退”。

有意思的是,除了馬克思主義學者之外,不僅主流經濟學家們把原因歸咎為“國進民退”,我遇到的各色人等也幾乎都做“如是說”。

我有些詫異,在這個問題上,林毅夫卻成了主流經濟學家中的叛逆,他認為(參《林毅夫駁“國進民退”論》)

——“國有企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占比上升以及國企貸款占比上升,是中國經濟增長因為外力沖擊放緩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實際上,國有企業在經濟中的占比上升以及國企貸款比重上升(或者說民營企業占比下滑),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誠如林毅夫分析的那樣,“國進民退”并不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而恰恰是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結果。

不過,林毅夫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歸結為“外力沖擊”,我認為這個的看法仍然是皮相的。

“外力沖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當然不小。但是,中國經濟放緩的根源既不在于“外力沖擊”,更不在于“國進民退”,而是在于市場經濟本身固有的經濟周期。對于經濟周期的根源,馬克思有過深刻的分析,有興趣的讀者可參拙文:

——《趙磊:馬克思咋看“經濟不振”?》,載“昆侖策研究院”公眾號。

——《趙磊:既然市場決定,就別一臉委屈》,載“昆侖策研究院”公眾號。

林毅夫之前的某些觀點,我并不認可(參拙文:《評林毅夫“消費拉動誤導中國”》,載“昆侖策研究院”公眾號)。然而林毅夫對“國進民退”論的駁斥,我認為是實事求是的,也是頗有見地的。

可悲的是,林毅夫的上述見識只是主流經濟學甚至經濟學界中的異類,而對公有制永遠持敵視立場,卻是當下經濟學界和業界的“政治正確”。

這不,對于“應當大力發展社會保障房”的主張,某專家嚴厲警告我:“你趙某人是不是想論證,公租房不需要付租金對于低收入群體才是合適的呢?!”

這警告的無知水平跟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有的一比,有興趣的讀者可參拙文:《狗屁專家說,房租非常低,老百姓憑啥免費喝粥(載“昆侖策研究院”公眾號)

四、高質量發展與就業難題

前一段時間,群里有位教授轉發了一個視頻:某特大城市街道上的商超冷冷清清,門可羅雀。這位教授評論:“從前的百貨商場人山人海。”

從人山人海到門可羅雀,原因何在?據我所知,“網上購物”代替了“商場購物”,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說,百貨商場與網上購物此消彼長。

力量對比的結果,電商干掉了商店。

以我所在的家屬院為例,快遞網點從上午一直到晚上,人頭攢動不得消停,比過去的百貨大樓熱鬧多了。

電商干掉商店,其中的利弊可以討論。但是,高質量發展不僅是“電商干掉商店”的動因,也是“電商干掉商店”的必然結果。沒辦法,不論你多么喜歡百貨大樓的熙熙攘攘,你都無法阻擋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歷史趨勢。

一旦中國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就不會再把GDP當做唯一目標。經濟增長速度降下來未必是壞事,天塌不下來。

很多飽學之士一邊批判“唯GDP”,一邊又對經濟增速下降痛不欲生。一旦經濟增速減緩,就哭天抹淚傷心欲絕。真不知道他們究竟想干嘛。

或曰:“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現實的問題不在于GDP增速下降了多少,而在于就業率下降了多少。問題是,經濟學家開出的藥方為啥治不了本?

靠提高GDP增速來解決問題嗎?沒錯,經濟增速的極限就橫在眼前。靠提高百姓的消費能力來解決問題嗎?很好,“按資分配”的法則登高一呼應者云集。靠多生娃來解決問題嗎?喲喂,既然人口消長已不是計劃調節,那么繼續內卷就是多生娃的宿命。

中國近代政治家趙藩在成都武侯祠有一副著名對聯,下聯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三思”。

何謂“審勢”?這是當下中國面臨的真問題,也是解決市場經濟就業難題的關鍵所在。我對此已有專文討論,不贅述了(參:趙磊《論“共同富裕”的三個基本問題》,《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21年第6期)

占中國經濟1/4的房地產業如何變化,將是影響中國經濟前景的重要因素。在我看來,能夠對沖房地產周期變化的積極手段,就是大力發展社會保障房。其中的道理,容另文討論吧。

五、綠水青山與共同富裕

但凡學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人都明白,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礎——有興趣的讀者可參拙文:趙磊《論“共同富裕”的三個基本問題》(載《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21第6期)

說到共同富裕,我有一個不成熟的看法,在這里與大家討論:如果說培育和鞏固公有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長期任務,那么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綠色經濟就是當下推動共同富裕的一個現實抓手。

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早已為理論和實踐高度認同。

——記得很多年前,我的一位碩士研究生在畢業論文中,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邏輯(簡稱“兩山理論”),討論了農村垃圾的危害和處理。答辯時卻遭到某評委的嚴厲斥責:“‘兩山理論’也算是理論嗎?!”在這位評委的眼里,大概只有西方經濟學的數學模型才有資格稱為“理論”。顢頇迂腐到了如此不可理喻的地步,再次展現了經濟學界的某些人已經沒治了。

這里出一個思考題:如果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一個科學命題,那么從這個命題中,能不能推出“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逆命題來呢?

我認為不能。綠水青山固然是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未必就是綠水青山。

其所以如此就在于:既然資本追逐的目標是金山銀山,那么綠水青山就未必符合資本追逐利潤的需求,甚至有可能阻礙資本逐利的需求。

想想資本為了金山銀山當年是如何瘋狂地開采和污染綠水青山的吧,這樣的案例實在是舉不勝舉,俯拾皆是。

眾所周知,雖然綠水青山與資本的逐利目標未必一致,但綠水青山卻與廣大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息息相關。

綠水青山與共同富裕有何關系?

且不說“財產性收入”與“工資性收入”在共同富裕中的含義了,倘若資源環境的狀況仍然以資本利潤的馬首是瞻,那么普通民眾的共同富裕又將從何說起呢?

我在成都天府綠道上騎行,心中總會涌出這樣的感慨:這樣美好的環城生態圈,也只有以人民為中心的政府才能免費讓普通百姓共享。如果是私人資本呢?恐怕早就拿來搞房地產開發了……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如果說資本追求金山銀山彰顯了私有產權的理念,那么發展綠水青山則彰顯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公有共享的理念。

由此可見,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打造成綠水青山,乃是人民群眾生存發展所必須公有和共享的資源環境;發展綠色低碳的生態空間,就是在資源環境的層面上推進共同富裕。

當然,共同富裕并非一個綠水青山就ok了。但是,暫且不說應當如何培育共同富裕的所有制基礎,倘若沒有綠水青山,即便資本的金山銀山堆得再高,那也與人民群眾的共同富裕沒有半毛錢關系。

(作者系西南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公眾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善之淵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烽火HOME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