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中國元首今年首次出訪,第一站選擇歐盟老大法國。這次訪問非同一般,這樣的安排不是偶然的,而是非常有計劃的重要安排,既是對去年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回訪,也是在東西方局勢緊張背景下的一次化解世界危機之旅。
和去年中國高規(guī)格接待馬克龍一樣,這次法國也用非常高的規(guī)格接待了中國元首,不但是總理接機,歡迎儀式更是極為隆重。在歡迎儀式結束后,中國元首在法國共和國衛(wèi)隊146名騎兵組成的禮兵馬隊和摩托車隊護衛(wèi)下,乘車前往愛麗舍宮。
這樣的儀式,甚至連美國兩屆總統(tǒng)都沒有。特朗普當初訪問法國之時,兩國暗里較勁,法國并未擺出像歡迎中國領袖這樣的歡迎儀式。到了拜登時期,兩國更是面和心不和,拜登壓根就沒有訪問過巴黎,所以這應該是法國接待外國領導人的最高規(guī)格了。至于其他國家,法國可能也不會如此隆重。
中法元首互訪如此高規(guī)格的接待,充分表明了中法兩國彼此看中對方的友好關系,關鍵是在現(xiàn)階段,中法的良好合作與互動關乎世界和平與人類未來,意義可謂重大。
中國之所以非常重視與法國的關系,根本原因在于兩個:
一是法國的政治地位與國家立場決定的。法國是歐盟的領導國家,在歐洲擁有很大的話語權。但是,更重要的是,在西方主要國家當中,現(xiàn)在只有法國看起來是正常的。
美英我們就不說了,盎格魯撒克遜人對中國不太友好。哪怕是過去些年政治上一直穩(wěn)健的德國,在朔爾茨上臺后也有明顯的政治正確傾向,在對華關系上經(jīng)常遮遮掩掩,發(fā)展對華關系時也拖拖拉拉。
客觀而言,西方大國當中,也只有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外交上充分體現(xiàn)出了獨立自主性,對華態(tài)度也陽光積極且、表里如一,充分體現(xiàn)出了他在政治上的控局能力。客觀而言,在政治能力方面,馬克龍的第二個任期要比他的三位前任做得都更好,可以說是希拉克后最具魄力與卓越眼光的法國元首。
二是中法合作關乎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當今世界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是東西方搞“新冷戰(zhàn)”或打起來熱戰(zhàn),全世界現(xiàn)在都在討論“新冷戰(zhàn)”與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避免東西方爆發(fā)“新冷戰(zhàn)”或熱戰(zhàn)?現(xiàn)在最關鍵的大國關系就是中法關系。客觀上說,只要中法關系穩(wěn)固,中歐關系就不可能爆發(fā)對立,東西方的“新冷戰(zhàn)”和全面熱戰(zhàn)就不可能爆發(fā)。
我們來看看馬克龍最近的表態(tài),他說:“讓我們明確一點,我并不建議與中國保持距離……我們需要中國人。”馬克龍呼吁“更新”與中國的經(jīng)濟關系,并表示歐洲希望在與中國的經(jīng)濟關系中實現(xiàn)更多互惠,以更好地確保其經(jīng)濟安全。
中國元首這次出訪歐洲目標有三個國家,分別是法國、塞爾維亞和匈牙利。這三個國家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華非常友好。
法國是西方大國對華最友好的國家,中法元首已經(jīng)建立了非常良性的互動關系;塞爾維亞是東歐對華最友好的國家,很多網(wǎng)友已將塞爾維亞稱作“塞鐵”;匈牙利則是歐盟國家當中最積極發(fā)展與中國關系的國家,近年來一直在歐盟內部扮演對華“正能量”角色。
中國元首首次出訪到這三個國家,可謂是意味深長,目的明確。在此過程中,法國開了個好頭,因此2024年的中歐關系值得期待。
馬克龍有一件事干得令人費解!
我們應該都記得,去年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訪華時,特別邀請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一起訪華。
這一次,竟然也不例外,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再次邀請馮德萊恩到愛麗舍宮一起迎接中國元首。
我們都知道,馮德萊恩是歐盟的一個裸官,其全家除了她都是美國人,她為了討好美國,不惜傷害歐盟利益,在歐盟主要官員中她是最反華的一個。譬如,像針對中國的所謂“去風險”就是她提出來的。
由于馮德萊恩過于反華,中國對她也不太感冒,在上次馬克龍訪華時,我們接待馬克龍的規(guī)格明顯與接待馮德萊恩不同,看起來馮德萊恩就像是一個打醬油的。
很顯然,這一次中國元首訪問法國,目的還是與法國搞好溝通協(xié)調與合作,與馮德萊恩本身關系不大。
很多人不解,馬克龍為啥總是喜歡帶上馮德萊恩呢?馬克龍總是喜歡帶上馮德萊恩,主要應該是如下4個原因:
一是馬克龍喜歡搞多方外交
相比其他國家領導人,馬克龍這個人有點特殊,他喜歡搞多方外交。譬如,當初德國總理朔爾茨準備訪華之時,他就要求要和朔爾茨一起來華,結果未能得到朔爾茨的回應。
上次訪華,他帶上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不過,有趣的是,他雖然邀請了馮德萊恩訪華,但他并沒有邀請馮德萊恩乘坐他的專機,最終馮德萊恩是打“飛的”訪華。
馬克龍專機訪華,馮德萊恩還得趕航班。總的來說,這是馬克龍自己的一種外交方式,是他的風格。
二是馬克龍想展示他發(fā)展對華關系的公開與坦然
作為西方主要國家,如此高調發(fā)展對華關系,客觀上其實就是與美國“唱反調”,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西方國家必然會心存芥蒂,畢竟怕美國啊!
在這種背景下,馬克龍大概是想向相關各方展示他發(fā)展對華關系的公開與坦然。他這么坦然,既可以達到盡量不惹怒美國的目的,又能起到示范效應。
三是馬克龍希望能影響歐盟的決策
馬克龍之所以邀請馮德萊恩,就有可能就是希望影響歐盟的決策,不要與中國搞對立。對于這一點,中國當然希望如此,但馮德萊恩會如此嗎?有待進一步觀察。
四是馬克龍希望歐盟為其站臺
在對華外交中,馬克龍希望歐盟為其站臺。
一方面,這樣他就可以借歐盟之口向中國施壓,他就能從中國這里盡量多地獲得利益;另一方面,他也是在向中國表達法國在歐盟的影響力,歐盟委員會主席隨叫隨到,對改善中歐關系有一定價值。
在三方會談中,美國的“代理人”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雖然強調強硬地表示:不平等的市場準入和中國政府對工業(yè)的補貼損害了中歐關系,并警告歐洲準備使用一切可用工具來捍衛(wèi)其經(jīng)濟。
可她同時也明確指出:歐中關系良好。承認中國在全球事務中地位作用舉足輕重,同中國保持良好關系對歐盟至關重要。
更強調了在應對全球挑戰(zhàn)課題上與中國加強合作,并表態(tài)歐盟希望和中國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增進互信,避免誤解。
認同中方在維護自身發(fā)展方面的正當權利,希望同中方持續(xù)坦誠對話,加強合作。
近來,每一次中法互動,馮德萊恩都以歐盟的名義參加會談。給人的感覺是美國派來起監(jiān)視作用的,可她這一次表態(tài)顯然并非完全站在美國的立場。
這并不代表她的立場有什么重大的轉變,而是因為她代表的是歐盟,這實際上表明的是歐盟集體的態(tài)度,或者說她不能拋開歐盟替美國說話。也間接表明了歐盟不完全與美國一致。
這對中國來說就足夠了,而對于急于離間中歐關系,或者說把歐盟綁上美國反華戰(zhàn)車的美國來說,真是非常頭痛的事。
其實,就整體而言,馬克龍還是很智慧的,尤其是在他的第二個任期明顯更加穩(wěn)健,這其實對世界穩(wěn)定與和平,對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都是好消息。
中西方合作遠比對抗要好太多!
相信這次這次訪問中法又能達成大量共識與合作,這就是合作的好處,其他歐盟國家要抓住、抓好這個歷史性機遇!
文章來源于占豪 ,作者占豪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