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應《秘書工作》雜志邀約,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與北京日報社聯合撰寫《人民共和國的人民廣場——天安門廣場在新中國的重生與變遷》,已于近日刊出。
《秘書工作》雜志創刊于1985年,由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主管,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A刊核心期刊。
本文通過實地踏勘深入采訪,從史實及專業角度講述了天安門廣場及建筑群的輝煌歷程與變遷故事,并結合新中國成立75周年和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的重要時刻,展現了天安門廣場在新時代下的嶄新面貌。
以下為稿件全文——
【秘書工作按】“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在共和國的歷史豐碑上,“人民”二字,重若千鈞。天安門見證了黨團結帶領人民走過的光輝道路、創造的歷史偉業,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向往之地,是中華兒女愛國情感的寄托。這里,我們約請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和北京日報社,講述天安門廣場在新中國重生與變遷的故事。
鮮花獻英烈,浩氣壯山河。2024年9月30日是我國第十一個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
時光回溯至1949年,同樣是9月30日,同樣在天安門廣場,毛澤東主席率全體政協委員,在同一地點舉行了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儀式。9年后,在曾經以象征皇權的宮殿、城樓、壇廟為主體的明清中軸線上,崛起一座專為人民英雄而立的豐碑。
人民,成為了廣場的中心,成為了首都的中心,更成為了新中國的中心。75年間,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英勇奮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古老的天安門廣場展換新顏,成為新中國的象征和全國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 以人民立心 】
天安門廣場始建于1420年,經歷過多次改造擴建。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要改造天安門廣場,首先面對的就是如何對待原有的“T”字形廣場。
是拆,還是留?改造爭議很大。有人認為它是故宮的有機組成部分,不能拆;另一種意見則認為,不能受限于封建格局,應符合時代與人民需要,應該拆改。
這是除舊立新的大事,更是為人民立心的大事。經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反復討論,長安街上東西三座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廣場圍墻陸續拆除。
1958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黨中央決定改擴建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特意問周總理:“天安門廣場重新修建之后,能不能容納100萬人?”
隨后,毛主席又給出更具體的指示:改建天安門廣場,要反映出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特點,氣魄要大,要使天安門廣場成為莊嚴宏偉、能容納100萬人集會的世界上最大的廣場。
為了集中群眾智慧,北京市委發動全市城建工作者,并邀請了全國1000多名建筑師、藝術家和青年學生參加天安門廣場規劃設計競賽,之后綜合形成30多個方案向公眾展示。來自原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的檔案顯示,一些曾經在展示中提出的書面建議,至今仍被完好保留著。另有一張攝于1956年的老照片,呈現了市民參觀天安門廣場規劃方案模型的場景。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經過歸納篩選,融入最終方案。
改擴建工程始于1959年1月。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彭真在工程推進過程中不止一次地叮囑,一定要體現“人民是主人”的設計理念。
天安門廣場改擴建的設計與建設,凝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建筑師、藝術家、專家、建筑工人的智慧和汗水,得到全國各地的大力支援。8個月之后,天安門廣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東西寬500米,南北長880米,總面積44萬平方米的恢宏規制已全部成型。從此,它成為凝聚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核心空間載體。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先于廣場大規模改造擴建,天安門廣場上的首座現代建筑——人民英雄紀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建成。
1958年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揭幕
114字的碑文內容由毛主席起草,周總理40余次親自手書。如今人們看到的,是周總理最滿意的一幅。
為了讓更多人從長安街上看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紀念碑以北面為正面,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坐南朝北的大型紀念碑,與天安門城樓連成一線。舊時廣場所力求表達的“帝王至上”,已通過重新設計,被“人民至上”這一嶄新的時代主題替代。
中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的開創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侯仁之先生曾這樣評價天安門廣場的擴建工程:“擴建后的天安門廣場在整個首都的城市規劃中,已經成為平面布局的中心,占據了全城中最重要的地位。對比之下,紫禁城這個舊日的中軸,則已經退居到類似廣場‘后院’的次要地位。”
【 由人民興建 】
開國大典上,周總理曾向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提出改建天安門廣場的設想,并說,要建一座博物館,一座大會堂。作為全體中華兒女宣示共同理想的政治舞臺,百廢待興的新中國,需要這樣的重要建筑群來振奮民心、凝氣聚魂。而來自人民的熱忱,在1949年10月1日之前就已經澎湃涌動。
當年7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登一則啟事:新政協籌備會向全國征求國旗國徽圖案及國歌詞譜。把國家的標志象征交給人民自己設計。
這是中國歷史上破天荒的事。一面代表人民、并由上海普通員工曾聯松設計的國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他能,我也能!”天安門廣場周邊建筑物的設計,讓全國人民躍躍欲試。當時在北京市規劃局任職的趙冬日后來回憶,17個省份的30多名建筑師參與人民大會堂設計,不到一個月時間,他們就先后提交8次設計稿,包括84份平面、189份立面方案。
浩蕩的熱情延伸到建設階段。據不完全統計,當時來自23個省份、200多家工廠的30萬人不計報酬地參與大會堂建設,其中有解放軍、有婦女代表,還有青少年,成千上萬的建筑工人為了將屬于人民的大會堂建造成世界上最完美的建筑,全力以赴。
1959年8月31日,中國革命博物館與中國歷史博物館(即今中國國家博物館)建成,幾乎同時,與之相對稱的人民大會堂拔地而起。二者沿中軸線東西對稱,太廟與社稷壇“左祖右社”的格局,在長安街以南得到延續。
1959年9月,莊嚴宏偉的人民大會堂外景
1976年9月,偉人長逝,天地同悲。自中央確定將毛主席紀念堂選址定于天安門廣場后,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信件,像雪片一樣飛到了毛主席紀念堂工程指揮部。人們含著熱淚,以最懇切的心情,要求參加毛主席紀念堂的建設。來自大興安嶺的木材、珠穆朗瑪峰的巖石標本、延安的青松、四川的花崗石、臺灣的大理石、山東的青花崗石……毛主席紀念堂建造時,四面八方的心意源源不斷。
城樓之上,“人民萬歲”的高呼仍舊鏗鏘;廣場之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畫卷綿亙恢張。
【 向人民開放 】
“現在我們面前展示的是我國一級文物。”盡管同樣的話已經重復了近萬次,天安門城樓管理處講解組組長劉陽仍舊飽含深情。她所引導觀看的,是第一枚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如今陳列于天安門城樓大殿內。
這枚重達213.4公斤、高2.66米、寬2.4米、厚0.15米的松木國徽,產自北京市東城區大庭木器廠。正式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10天前,國徽的設計方案才最終確定,滿腔熱情的新中國匠人憑借精湛的手藝,加班加點完成了這項工作。
天安門城樓大殿東側陳列的新中國第一枚國徽
1950年9月28日,木質國徽在天安門城樓上方正中定位。此前懸掛了299年之久的天安門匾額被拆下。30日,裝飾一新的天安門城樓,以金碧輝煌、莊嚴巍峨的英姿迎接新中國第一個國慶節的到來。
鮮為人知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天安門城樓曾經歷重建,才成為如今的樣貌。1966年,河北邢臺地震波及北京。為保證安全,1969年,國務院決定徹底拆除并重建天安門城樓——在原址,按照原規格、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建筑材料全部更新。
當年12月15日,天安門城樓重建工程在一座臨時搭建的巨型罩棚中悄然開始。“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政治工程。”親歷重修的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傳統建筑分會顧問、著名古建專家馬炳堅回憶。
哪怕近在咫尺,也鮮有人發現它在重建。城樓西南部的整角被吊起來挪到中山公園水榭北側,再進行分解。工人們將每塊拆下的木料編號,寫清內、外、上、下、左、右,并繪制草圖。這些草圖和新華社記者拍攝的上千張照片對照著,實現了后期完整復原。
拆裝過程中還有意外之喜。施工人員在天安門屋脊最中間拆出一方寶盒,盒內有金元寶、朱砂和五彩糧。有人說,這是“鎮樓之寶”。
112天后,罩棚拆掉,天安門城樓的新面貌顯露了出來。原來“鎮樓之寶”的位置,被放進一塊漢白玉石,上面豎向刻著“1970年1—3月重建”字樣。
日升月落,星爍云遮。直至近半個世紀后的2018年6月,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天安門城樓及城臺再次進行修繕,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天安門城樓僅有的兩次大修。
登上天安門城樓參觀,是億萬中國人心之向往。而這一心愿的實現,源自1984年9月寄到中央的一封平信。
1978年改革開放后,位于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率先對公眾開放。1984年9月,一封署名“華興”的平信,受到多位時任中央領導的重視。信中寫道:“三十多年來,每次到天安門,仰望天安門城樓,我總夢想有一天能登上這‘祖國心臟的心臟’。我向周圍的同志們說出我的愿望,有人說這是‘幻想’‘白日做夢’,但我深信,總有一天,夢想會成為現實……”
這封信經多位中央領導圈閱,最終,時任中辦主任批示:“請北京市提出具體意見,報中央審批。”
要開放,得先做好準備。次年5月18日,作為天安門城樓開放配套設施的天安門旅游服務部開業。經北京市政府批準,作為“北京國際旅游年”的重要項目,天安門城樓于1988年1月1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據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城樓管理處的數據,截至2024年8月底,天安門城樓接待的海內外游客數量已達6462萬人次。
【 供人民傳承 】
“天安門廣場的建筑與景觀,展示了現代中國在公共空間設計中探索和創新民族風格的努力。”2024年7月,黎巴嫩建筑師賈德·塔博特在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北京中軸線項目時如是說。
7月27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天安門廣場及建筑群的規劃與布局遵循了北京中軸線的平衡與對稱格局,廣場是北京中軸線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北京中軸線項目時,希臘代表團首先發言,“所有構成元素無一例外地均具有突出普遍價值”,全力支持該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黎巴嫩代表團發言指出,“天安門廣場及建筑群是沿北京中軸線規劃的大型城市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見證了中國傳統的歷史延續性。”
中國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筑雖然只有幾十年的歷史,但它們與萬寧橋、鐘鼓樓等元明清歷史遺存共同成為闡釋北京中軸線核心價值的空間載體,體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水乳交融、交相輝映。
“位于中軸線上的天安門、天安門廣場及周邊建筑群,恰恰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延續性特征。”北京中軸線申遺文本編制團隊負責人、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說。
幾十年來,天安門廣場始終恪守著尺度,廣場上舉辦的國家慶典、閱兵、集會、紀念等活動越來越多,天安門廣場成為彰顯國家綜合實力、展現人民精神面貌重要的窗口。
2024年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國旗儀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每日清晨,來自四面八方、跨越萬水千山的人民群眾自發來到天安門廣場,共同等待和期盼著五星紅旗伴隨著第一縷陽光冉冉升起。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在廣場上等待升旗的人群中,一位母親一句句教著,孩子一句句跟唱著。“30多年前,我爸爸就是站在這里教我的。”她說。
愛國之心、家國之情,就在天安門廣場上每日觀看升國旗儀式的萬千人民心中一代代流淌著、傳承著、凝聚著。這座偉大的人民廣場見證了新中國成立75年來波瀾壯闊的光輝歷史,也必將見證黨帶領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所描繪出的壯闊圖卷。
來源:長安街知事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