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在義務教育階段,為了更好體現“教育公平”,北京等一些中心城市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選擇,普遍取消了分數競爭、名校點招等擇校方式,平民百姓的孩子無論學習成績如何,一律只能通過“搖號”碰運氣入學。但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所謂“政策保障生”(簡稱“政保生”),卻仍然可以依靠特殊途徑擇優選校入學,獲取本該社會平等共享的教育資源。這在“教育公平”的大背景大趨勢下,難免引起普通百姓的不滿而成為眾矢之的。
有網友發文(《北京升學改革,再次敲響大鼓》,作者“你的老土”,土樓研究所2024.07.02)指出,北京小升初招生中的亂象由來已久,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一位政策研究室的研究員在一份內部刊物反映:條子生、關系生、票子生,在中小學學生中的比例曾逐年快速增長之勢。曾有機構統計,北京小升初入學方式竟高達15種,其中最讓校長們頭疼的就是條子生、共建生、票子生。共建生曾是一種制度化的存在,翻開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北京八中這些名校的共建名單,哪一所學校的背后都有聲名煊赫的部委、央國企。這些部委、央國企為學校提供一定數額的捐助,以此換取員工子女的入學資格。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北京付出了很多努力。2014年北京出臺了史上最嚴擇校令,全面取消共建生,但卻并未能開啟一個新時代。有人曾總結之后五年的北京小升初招生,是“條子生大反撲”,看似消滅的“條子生”“共建生”,又以“政保生”的名義卷土重來。作者感嘆,“政保生代替了以前的共建生,成了名校校長們最頭疼的問題。但這個問題,恐怕不是教委和校長們能夠解決的。解決不了政保生的問題,其他問題還是不在話下的。”
“政保生”政策的本意(或者說“名義”),按照政府官方公開解釋,是通過政策“體現國家對特殊群體的關懷”,“目的是為了讓更多家庭經濟困難、背景特殊的學生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政保生”的范圍,包括烈士子女、現役軍人子女、全國勞動模范子女、臺籍和有華僑身份的學生。但是在實際操作上,這個所謂的“政保生”制度早已變味!事實上,所謂“政保生”已經成為以往“條子生”“共建生”的替代物,成為所有的黨政軍機構和央國企單位的干部子女上學擇校的特殊途徑。甚至因為每年各種渠道而來的“政保生”太多了,只能按照家長的官職大小,按其填寫的擇校要求,為其子女擇優分配教育資源。這哪還是什么“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在權力面前,往往烈軍屬子女也只能往后排。而被取消了孩子學習成績優勢的選擇機遇,而又沒有權力的平民百姓,那就只能望而興嘆。老百姓說“這就是官僚特權的大會餐”,可謂一針見血!
有一篇作者馬躍的網文《政保生制度:家族“世襲”,特權“快車道”》(馬躍2024.06.03)寫道,前不久有個視頻火得不行,小男孩得意地說:“我爺爺是農行行長,爸爸是農行行長,媽媽是農行行長,我長大后也必須是農行行長!”哎呀,這不是“子承父業”,這簡直是“子承父位”啊!讓我們想起了那個所謂的“政保生制度”,這不就像是為這種家族特權“世襲”定制的VIP通道嗎?更搞笑的是,這“政保生”還分等級呢!官職越大,“綠燈”越亮(“大政保”、“小政保”)。這不是活生生的“官本位”大戲嗎?“政保生”制度可能初衷是好的,但現在它已經淪為了一個笑話,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特權游戲。這不是逼著我們普通老百姓去買“游戲外掛”嗎?“政保生”們,趕快來和普通孩子一起擠擠公交吧!“政保生”制度這輛“特權跑車”已經引起了公憤,是時候讓它停下來檢修檢修了。我們不能讓它繼續帶著不公和特權在教育這條大路上飆車。是時候把這條“特權快車道”改成“公平競爭大道”啦!
說實話,在義務教育階段,如果以“教育公平”的名義,取消成績擇校,卻保留特權擇校,那這樣的教育還有“公平”可言嗎?
有網友反映(《這個小升初搖號與政策優待:教育公平的隱秘真相"》作者彭曉明,曉明數學2024.12.16):北京的小升初搖號制度,最初是希望通過“隨機”的方式,打破擇校熱,給所有孩子一個相對平等的機會。理論上,搖號能夠確保每個孩子都有機會進入公立學校,這樣就避免了家庭背景對孩子升學的過度影響。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這個機制往往變成了“運氣”的游戲。即使孩子成績優秀、家長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幫助孩子準備考試,如果沒有“搖中”理想的學校,依然無法享受那些優質教育資源。但是“政保戶的特殊升學通道:隱藏的教育不平等”,“簡單來說,政保戶的孩子往往能通過某些政策優待,優先進入一些優質學校。對于很多沒有政治背景的家庭來說,這種政策傾斜讓他們感到很無奈。即使他們的孩子在學術上努力了很久,可能還是無法與通過特殊政策進入名校的孩子公平競爭。教育原本應當是一個人人平等、憑借能力和努力得到回報的過程,但政保戶的存在卻使得這一過程變得復雜和不透明。許多家庭只能感嘆:‘我們能做的,似乎只是希望自己孩子能碰上那個幸運的機會。’”
還有網友在他“沉默的小鳥”公眾號上,卻以“憤怒的小鳥”筆名發文《政保其實就是最大的不公平》(2024.06.15),指出“由于信息的不公開,不透明,每年都不知道政保單位有多少,政保單位的學生有多少進到了各個學校,據了解有的政保單位可以有五個學校可供選擇,有的只有一個,但是不管怎么樣,他們的保底校都是我們可望不可及的。只有這個時候才知道你是沒有話語權的,你就是那個需要被犧牲的那個,你就是只能進坑校的那個,你自己已經無法努力了,只能去雞娃。讓你的孩子去進一個大的單位,可以有政保的單位,讓它的孩子不為此焦慮。畢竟好的政保單位可以一路到大學,你就說牛不牛!”
據了解,北京中心城區有的中小學名校,每年被安排收進的“政保生”已占到新生總員額的一半以上,甚至一大半。也就是說,這些好學校,一半以上的名額已被政保生擠占,廣大普通百姓的孩子連“搖號”碰運氣的機會也微乎其微了。
在特權面前,一切都變得軟弱可欺,對于貧民百姓的孩子,本來只剩下分數這個唯一還寄予希望的教育公平尺度。結果為了“教育公平”,斷了他們學習成績這條唯一的希望線,卻仍然給所謂的“政保生”大開綠燈,那中國教育豈不成了官僚特權的大比拼,哪還有貧民百姓孩子的出路呢?這樣的教育還有素質可言嗎?這樣的教育發展還有希望嗎?高素質人才培養還有希望嗎?
我們的總書記說得好:“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不是什么利益集團,沒有任何自己的私利可圖。要講教育公平,黨員干部的子女與貧民百姓的子女當然應該一視同仁,決不能搞什么教育特權?官僚特權優選教育資源,這決不是中國教育改革的成就,而是教育垃圾、教育腐敗!
教育改革至今,我們不能一面寧可犧牲教育質量也向分數說不,一面卻施行變味的所謂“政保生”制度。按特權擇校,這才是最大的教育不公!為特權教育開綠燈,這就是最大的教育腐敗!
我們呼吁,應該實行專門的烈軍屬國家英模子女教育優撫制度,嚴格審查和控制資格條件,而堅決取消為官僚特權服務的所謂“政保生”制度,讓教育公平真正回到人民之中!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中組部負責人就《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2024-2028年)》答記者問
2025-03-01?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