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沒有硝煙,沒有流血,一場全球戰爭卻已經打響。
這場戰爭不像芯片戰、光刻機戰那般近身肉搏,生死決于一瞬,也不像關稅戰那般劍氣如虹,興衰系于一戰。這是一場影響更為深遠的戰爭,是一次現實國運的搏殺,也是一次歷史記憶的回響。
這就是美國對華航運戰爭。
我們先看最近發生的八件事。
第一是李嘉誠向貝萊德售港口案。3月4日,長江和記宣布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出售其在和記港口控股及和記港口集團的全部股份,二者合計控制和記港口集團80%的全球權益,這一交易涉及的標的資產覆蓋亞歐美洲23個國家43個港口,包含199個泊位及配套的智能碼頭管理系統、全球物流網絡等核心資源,特別要提到的是,這次交易包含巴拿馬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兩個港口。
這一事件隨即引發廣泛關注,因為這筆交易涉及23個國家43個港口199個泊位,更重要的是涉及巴拿馬運河區的兩個港口。在特朗普要求使用包括軍事手段在內的一切手段占領和控制巴拿馬運河的背景下,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向美國貝萊德出售這么多戰略性資產,不能不令人擔憂。未來如果美國全面控制巴拿馬運河,會不會對中國貨運實施限制甚至封鎖?
第二是美軍轟炸胡塞武裝,劍指紅海航道。3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下令對胡塞武裝發動大規模轟炸。美方稱,此次空襲由“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執行,目標是摧毀胡塞的雷達、防空系統及導彈基地,目的是打通紅海航道。美國官員表示,這將是特朗普第二個任期開始后最重要的軍事行動,也是為了向伊朗發出警告,意圖重創胡塞武裝軍事能力,使之無力再在紅海發動攻擊。
此后胡塞武裝發射導彈并出動無人機對美軍杜魯門號航母編隊實施打擊,美軍和胡塞武裝由此爆發多輪相互襲擊。目前雙方都沒有示弱停火的打算。現在我們要問的是,一直在推動俄烏戰爭停火的特朗普為何突然在中東使用最激烈的軍事手段轟炸最難打最難纏的胡塞武裝?這里我們需要特別關注的是特朗普講話中說的“打通紅海航道”這一表述,特朗普所要的并不僅僅是打敗胡塞武裝,而是紅海航道。
第三是美國要啟動全球七大關鍵航道調查。3月14日,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宣布,將針對全球七大航運關鍵咽喉要道,啟動一項全面調查,重點調查包括英吉利海峽、馬六甲海峽、北海航道、新加坡海峽、巴拿馬運河、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運河在內的主要水道的通行限制問題,涉及可能對美國航運供應鏈造成限制的全球海上咽喉要道,評估懸掛外國國旗船舶的船東或經營商的做法,對這些海上咽喉要道的航運條件的影響。表示如果確認某些國家的船舶、某些國家在世界港口設施對全球海上咽喉要道的航運產生影響,將采取措施,限制、禁止或扣留來自那些造成航線堵塞的國家的船舶入境,并對其控制的世界港口采取進一步措施,以上這些航道承擔著全球90%以上的大宗商品運輸,其通行效率直接影響國際供應鏈穩定。
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主席向媒體公開表示:“我們需要抵消中國對其造船業的補貼,以牙還牙。這些錢(來自對中國船只收費的錢)應該用在哪里?這些錢應該投資于美國航運。”顯然,美國對全球海運咽喉要道進行專項審查所針對的是主要是中國。
第四,美國準備攔截通過馬六甲海峽的伊朗船只。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計劃,即根據《防擴散安全倡議》,讓盟國攔截并檢查通過馬六甲海峽等關鍵海上通道和其它海上航線的船只,由此推遲伊朗原油交付時間,最終使伊朗石油出口歸零。
也就是說,特朗普不僅盯上了伊朗,要采用一切手段阻止伊朗石油出口,使伊朗經濟崩潰,而且還盯上了對中國十分重要且十分敏感的馬六甲海峽。
第五,美國推出新版《船舶法案》。2024年12月19日,美國兩黨在國會推出新版《船舶法案》。該法案旨在振興美國航運和造船業,打壓中國航運和造船業,《船舶法案》的主要內容,一是對中國籍船舶、中國實際運營船舶禁止豁免噸位稅和燈塔費。二是對在中國船廠維修的美籍船舶,稅率提升至200%。三是在15年內,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貨物,至少10%的比例由美籍船舶運輸。四是打造美籍商業船隊,在10年內,美籍商業船隊的規模從目前的80艘擴展至250艘。現在至2034年,政府每年撥款3.5億美元扶持船舶建造。五是保障美籍船隊的運輸能力,在10年內,美國政府所使用美籍船舶運輸的比例,從目前的不足50%提升至100%。在15年內,美國10%的原油出口由美籍船舶運輸。在22年內,美國15%的液化天然氣出口由美籍船舶運輸。六是設置港口優先權,美籍船舶在美國港口擁有優先處理權。
第六,美國啟動對中國海事、物流、造船業301調查。2025年2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進行了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的“301調查報告”聽證會。聽證會上,該辦公室提出準備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對中國海運企業收費,針對中國海運運營商,無論其擁有的船舶是否由中國制造,只要是中國籍船舶,進入美國港口時,征收最高100萬美元的單次港口準入費,或按載貨量每凈噸1000美元計費。二是對擁有中國船廠制造船舶的非中國海運企業收費,針對非中國海運運營商,只要其船隊中有中國船廠制造的船舶,進入美國港口時,征收50-150萬美元不等的單次港口準入費。三是對經營美國建造船舶海運企業提供優惠政策,針對非中國海運運營商,如果使用美國建造船舶,可獲最高100萬美元/航次費用減免,同時享有優先裝卸權和港口費減免。四是強制要求美籍船舶運輸比例,2025年至少有1%的貨物須由美國船隊承運,在接下來的7年里,美籍船舶比例從2025年的1%提高到15%。五是使用非美國建造船舶的海運運營商須證明,其每年運輸的美國產品中,至少有20%使用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運輸,限制中國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獲得美國航運數據,或禁止美國港口碼頭使用LOGINK軟件。
從這些擬執行的措施可以看出,中國籍船舶,或者非中國籍但中國制造的船舶,甚至2年內給中國船廠下過單的公司的所有船舶,美國都會對其征收天價港口費。
第七,美國要重振造船業。2025年3月10日,特朗普宣布成立新的白宮造船辦公室,旨在重振美國造船業,并削弱中國在全球海事領域的主導地位。特朗普正準備啟動美國“全政府行動計劃”,設立海事安全信托基金專門用于支持美國本土造船企業,政策包括,一是要求政府部門優先采購美國制造船舶,提高美國外貿貨物、國外海運運營商使用美籍船舶運輸的比例。二是加強對中國在全球戰略港口的收購和控制的監測,要求國務院和國防部制定相關應對策略,遏制中國企業收購全球關鍵航運基礎設施,阻止中國擴大對全球航運的掌控權。三是推動阿拉斯加和北極地區的安全戰略,加強對北極航道的控制,確保美國在極地地區的利益不受威脅。四是加強收購并控制全球戰略港口碼頭和關鍵航道等基礎設施。
第八,3月14日,七國集團聯合發布《關于海上安全與繁榮的宣言》。該宣言指出:一是促進港口和戰略水道的安全和彈性,港口所有權和運營控制權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因為外國對關鍵港口基礎設施的控制或影響可能會給貿易、國防和安全以及經濟穩定帶來脆弱性。確保戰略水道和關鍵海上咽喉點的所有權和管理不受潛在對手的不當影響,對國家安全也至關重要。二是強調審查管轄范圍內的所有權結構和港口管理和彈性的重要性,包括審查信息和通信技術系統,以確保對手無法控制供應鏈、軍事行動或戰略資源流動。
現在特朗普政府基于“301調查”和《船舶法案》,正準備啟動一項關于造船和航運的“全政府行動計劃”。從李嘉誠手中收購43個港口很可能就是這一行動計劃的一部分。如果這一交易成功,未來美國可能會如法炮制,在全球范圍內針對中國進行港口并購,從中國手中搶奪港口資源,控制世界各主要港口碼頭,同時美國還會要求其盟友按美國的要求執行,并通過通過“長臂管轄”,讓中國船舶無港可靠,構建起美利堅主導的全球海權鐵幕。
這八件事意味著什么?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我想這意味著美國正在進行一場對華航運戰爭的布局,正在為對華航運戰爭做準備。我想應該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思考和準備。
第一,美國要調查的七大“咽喉要道”,不僅是全球貿易中的“咽喉要道”,更是中國進行全球貿易的“咽喉要道”,一旦這七大“咽喉要道”被美國完全控制并以此要挾、限制和封鎖中國貿易,中國的海上貿易將會無道可行,中國的全球貿易會被美國完全困死。因此這是要在軍事島鏈之外,再對中國打造貿易鎖鏈。這雖然不見硝煙,不見流血,卻對中國構成重大影響,我們需要提前研究對策并展開行動。
第二,美國的政策、戰略中多次提到北極航道,這是一個新動向。中國正在與俄羅斯聯合開辟北極航道,通過北極航道進行歐洲、美洲貿易,目前中國貨輪已經實現從中國港口通過北極航道穿越北極冰蓋、抵達荷蘭鹿特丹港的商業航行。北冰洋航道的開通不僅可以重構世界航運版圖,而且還標志著中國打通“冰上絲綢之路”。現在美國已經將北極航道納入美國的國家戰備,開始有針對性的對中國設置通過北極航道進行貿易的障礙。
第三,美國正在全球造船、航運業打造一個“去中國化”的體系和格局,以李嘉誠向貝萊德出售港口為樣板,將中國在全球所有投資、建造、控股或參股的港口全部拿下,要求所有美國公司和盟友國家的公司不得使用中國船舶運輸,所有國家的港口不得允許中國公司或中國造船舶停靠,控制所有咽喉要道,限制或禁止中國船舶通行,或設置障礙,或收取高額通行費,在船運和船舶領域構建一個全面去中國化的大幕,讓中國船舶寸步難行,讓中國造船廠無單可接。
第四,李嘉誠向貝萊德出售港口只是美國對華航運戰爭的一個開始,針對中國航運的戰爭也只是美國對華整體戰爭的一部分。在很多人對特朗普表現出輕蔑和不屑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犯一個很嚴重的錯誤,特朗普并不僅僅是個商人,而且是一個有地緣政治追求的美國領導人,對此我們很多人都沒有看清,沒有悟透。特朗普對華總體戰會隨著他執政時間的延續而逐步展開,特別是在他結束俄烏戰爭之后,中國將會成為他最主要的戰爭對象。
第五,很長時間以來,中國一直在全球進行航運、港口布局,特別是在環印度洋、非洲、地中海、歐洲和美洲,雖然這些港口都是民用的,但在全球航運貿易中占據了重要位置,是中國推進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布局。而美國隨著制造業的全面衰落,無論是港口建設和船舶建造都陷入了衰退狀態。現在美國要重新振興制造業、重新振興造船和航運業,是“讓美國重新偉大”國家戰略的一部分。特朗普未必能夠重新振興美國造船和航運業,但他搞破壞肯定是最為得心應手的。為了實現這一戰略,美國所要針對的就是中國,對華航運戰爭一定會爆發,也一定會持續進行。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對中國圍堵陷入困境乃至失敗后,造船和航運很大可能是美國對華戰爭的新戰場和新方向。
第六,最近非洲尼日爾突然對中資公司發難,在中國出海戰略進程中,這并非第一起,也一定不會是最后一起,美國和某些敵對國家以少量情報人員或少量資金通過收買某國領導人或顛覆某國政權的方式就能以極低的成本破壞中國經營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項目,使中國遭受巨大經濟損失和地緣政治損失。現在隨著美國專門針對中國的航運行動計劃開始實施,也一定會有更多專門針對中國海外經營港口、能源項目的干涉破壞行動展開,中國全球航運和海外港口很可能會進入一個更為復雜、更為敏感、更易受攻擊的時期,針對中國港口、基礎設施、能源項目的惡意襲擊和收購也會持續增加。除了做好準備迎接戰爭,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第七,特朗普是一個為了家族利益,為了美國利益而無所顧忌的總統,在他眼里根本沒有什么國際秩序和規則,也沒有什么道德和廉恥,可以胡作非為。因此我們正在進入的百年未有之大變革,很可能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期,是一個不講道義、不講規則、不講廉恥的時期。我們雖然不會像美國一樣不要臉面、不講國家作用,但我們也不能被某些規則所束縛,如不干涉他國內政、不在海外駐軍等等,在這個大變之世,為了維護中國的全球貿易和海外利益,我們要大力建設全球海軍,構建全球化的軍事戰略體系。中國要對一些對中國有重大戰略利益的國家實施全面的政治控制。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也隨著中國海外戰略利益、戰略項目越來越多,中國應該在海外建立地緣政治和軍事的戰略支點,確保國家地緣政治戰略的延伸和安全,反制美國及一些敵對國家對中國海外戰略利益進行的破壞,這是我們必須進行的變通和應該付出的成本。
現在回頭再看李嘉誠向貝萊德出售在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199個泊位這件事,顯然不是簡單的“在商言商”,而是一次地緣政治交易,對中國的全球地緣戰略是一個巨大的隱性的破壞行動。
現在網上有很多為李嘉誠洗白的評論,我想這些人不是蠢而是壞。在國家大義面前,根本不存在什么與國家利益無關的純粹商業行為,也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無國界的商人。
一場影響深遠的全球航運戰爭已經打響,中國雖然被動,但已經沒有別的選擇,更沒有退路,這是中國崛起和復興過程中必經的戰斗,這也許是一場湘江之戰,也許是一場上甘嶺戰役,是我們不能不面對、只能贏不能輸的戰爭。
航運戰爭,或許我們還比較陌生,但說起西方列強憑著幾艘炮艦就能攻破我們國門、占領我們首都、屠殺我國人民、掠奪我國財寶的那個悲慘年代,或許我們會有所記憶。現在美西方可能打不過我們了,造不過我們了,就采用一種新的流氓手段打擊我們,對中國拉起一道大幕、修起一道高墻,全面去中國化,從貿易、科技、產業、航運等方面全面封殺中國。
不要把美國想得太好了,不要把西方想得太好了,中國與西方列強的生死搏殺從炮艇和貿易開始,現在會不會以一場新的航運貿易戰爭延續?我們準備好了嗎?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李光滿說”,修訂發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