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對于在資本主義社會在最終走向滅亡之后的新社會的狀況,一般很少做過具體的或者細節上的描述。對馬克思來說,這個過程就是人類不斷獲得解放的過程。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說,“只要人們還處在自然形成的社會中,就是說,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間還有分裂,也就是說,只要分工還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動對人來說就成為一種異己的、同他對立的力量,這種力量壓迫著人,而不是人駕馭著這種力量。”這也就是說,只要分工是自然形成的,即在生產過程中的自然需要而產生的,并不是人類自身主動和自覺來組織進行的,那么每個個人都是不自覺地這個特殊范圍進行活動的個人。每個個人都無法逃避這樣的環境,無論他從事什么行業,那他基本上的在他的一生中都要從事同一個行業。工人永遠是工人,農民永遠是農民,牧民永遠都是牧民,漁人也永遠都是漁人。只要他要生存,他要養家糊口,他就不可能擺脫這樣的環境,不可能擺脫這樣的被強制性加在他身上的分工。“而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自己的興趣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者批判者。”(《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1995,人民出版社,第85頁)馬克思與恩格斯認為,在共產主義之前的資本主義社會,人們沒有工作職業選擇的自由,因為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決定著人們無法進行所謂自由的選擇。只有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與交換關系消亡之后,人們才可能擺脫這種被強制的分工狀態,從而具備了自由選擇的可能性。在馬克思與恩格斯看來,人類社會的發展主要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否停滯或發展緩慢,還是能夠得到更充分地發展,關鍵是看社會生產力是受到了阻力還是得到了推動力。資本主義社會在馬克那個時代,顯然是對社會生產力具有較大阻力的,而且由于經濟危機的頻繁發生而使生產力遭到了破壞。所以這樣的阻力必然要得到清除。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與恩格斯又說:“共產主義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現代的資產階級短缺是建立在階級對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上面的產品生產和占有的則又最完備的表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慶:消滅私有制。”(同上,第286頁)因為資產階級的私有制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資產階級的私有制剝奪了人們有可能獲得自由發展的機會與可能性,所以這樣的資產階級私有制非消滅不可。在馬克思主義看來,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人的發展是有著密切關聯的,沒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就不可能有人的發展。反過來也一樣,沒有人的發展,也就不可能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但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人的發展這兩者的關系上,顯然,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決定性的。這個思想也是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或者說是唯物史觀的核心思想。社會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但人的發展并不是可有可無的。人的發展必須隸屬于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而且在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中得到不斷地解放和成長。在《資本論》第三卷中,馬克思講到在生產領域中的必然王國和自由王國。從某種意義上說,生產中的必然王國依然還是資本主義生產的一種必然狀態,而生產中的自由王國則是擺脫了資本主義生產中的這種必然狀態而走向了更加自由的狀態。這種自由狀態就是人類走出了資本主義制度之后的共產主義。馬克思說,“事實上,自由王國雖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規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來說,它存在于真正物質生產領域的彼岸。……這個自然必然性的王國會隨著人的發展而擴大,因為需要會擴大;但是滿足這種需要的生產力同時也會擴大。這個領域內的自由只能是: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由”。但是,這樣的領域始終還是一個必然王國。為什么這還是必然王國,因為人們在這個階段的生產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某些需要,為了達到某種外在的目的。只有“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展,真正的自由王國,就開始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第927頁)這是什么意思? 這就是說,當人類的生產不再是只為了什么外在的目的或者需要,而只是為了自己不斷的有權利選擇和發展自身的勞動創造能力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生產才真正進入到生產中的自由王國之中。我們過去所說,勞動是人生的第一需要,這個觀念在現實中的人類社會,主要是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以及還在受著資本主義影響的社會,是不可能真正實現的。因為在這個階段的生產,依然離不開所謂外在的目的,離不開所謂人類的不斷擴大的物質需要。只有當人們的基本需要已經得到滿足,人類的勞動不再是為了滿足這一類需要而進行的時候,只有當人類勞動的目的就只是在發展自己勞動創造的更多更復雜的能力的時候,這才是自由王國的開始。這樣的自由王國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國的基礎之上,才能繁榮起來。馬克思主義對未來人類社會的理解,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解,基本情況就是如此。這里沒有強調豐富的物質產品,顯然,這是未來社會產生與存在的一個必要條件;也沒有強調消滅剝削、消滅階級,這是未來社會產生與存在的另一個必要條件。馬克思的重點在強調人類勞動創造能力的自由和發展,這才是真正回歸到人的本質問題之上。所以,馬克思和恩格斯所理解的共產主義,并不僅僅只是是未來的一種全新的社會形態,而是在今天的現實中一直存在著的、而且還在不斷發展著的那種消滅資本主義制度的現實的群眾運動。共產主義對于馬克思和恩格斯來說,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實踐,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千百萬人民群眾參與的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的革命運動。這個運動的性質在資本主義走向滅亡之前,永遠都不會改變。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所談到的從無產階級專政一直到共產主義高級階段之間,存在著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在這個時期,還是需要調節舊的生產秩序,即舊的生產關系與不斷發展的先進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共產主義絕不是在資本主義滅亡之后就能一蹴而就的。這仍然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這就是說,在這個階段,還有不少生產方式領域內的矛盾需要解決。同時,這也告訴我們,即使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最終得到了實現,人類社會內在的矛盾還會依然存在。沒有人類社會內在的矛盾之推動,人類社會就不可能不斷地獲得發展和進步。共產主義的主要成就就是消滅了資本主義制度,為人類自身的發展和進步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美好的前景。然而,共產主義是不所謂“絕對完美”的未來社會,共產主義不過是人類社會發展總過程的一個階段,人類社會當然不會止步于這樣一個階段之中。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需要每一代人的艱苦奮斗,這絕對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