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這不但是一項能夠提升縣城公共服務水平的工作,更是一項能溝增進人民福祉、改善人民生活的舉措,體現了黨和政府解民憂、舒民困、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老小區安裝了電梯,老人上下樓方便了。”“樓體做了加固,住著安心多了。”久久不絕的稱贊聲代表了群眾的滿意度,落到實處的惠民政策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然而,我們并不能忽略一些“抱怨”的聲音,比如為了追求小區綠化率而占用停車位,造成居民停車難;又比如只追求外部環境美觀粉刷外墻,內部管道老化、排線雜亂等生活設施的問題卻得不到解決。由此可見,部分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存在著“面子工程”,不切實際、急于求成、粗制濫造的一些問題讓使居民的“舒心”的事變成了“糟心”的事。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一是存在錯誤的政績觀。老舊小區是一件必須要完成的“事”,承載著惠民利民的“情”,某些部門政績觀偏頗,單純追求字面上的成績,為了在匯報里留下好看的數字,卻忽略了實際情況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不僅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傷害了群眾的感情。二是部門聯合協調機制不完善。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的工作不可能憑借一人、一部門之力,相關部門之間、部門與社區工作人員之間缺少溝通與配合,缺少實地調研,容易造成信息傳達的錯誤或斷鏈,造成改造方案的制定脫離實際情況,僅僅改了個“面子”,從而與初衷相違背。三是監管力度薄弱。相關部門進度跟進不及時,資金流向不清晰,缺少相應的監管機制以致漏洞修補不及時,造成了一些“可乘之機”,從而導致項目粗制濫造,有“面子”沒“里子”。
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就明確提出了要求:大力改造提升城鎮老舊小區,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推動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再結合最新的政府工作報告,不難看出也不難理解老舊小區改造要惠民利民便民的出發點。如何做到落實好事,體察民情,解決“面子工程”的問題,一方面需要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加強部門聯合聯動,從實際出發多走訪多調研,加大監管力度,真正把力氣使在刀刃上,讓老舊小區改造“內外兼修”;另一方面也需要人民群眾的理解配合與監督,施工會給生活帶來不便,小區改造的完成也不再一朝一夕之間,對政府部門多些信任,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向有關部門提出訴求與建議、反映不良現象,讓自己的家“面子”好、“里子”實。
作者:范振新 工作單位:滄縣應急管理局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