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在去年9月發表的題目為《現代貨幣理論的缺陷——基于財政視角》文章,提出了現代貨幣理論的三大缺陷,特此簡單評論如下,第一個缺陷,是批評現代貨幣理論所說的稅收驅動貨幣的模式與現實不符。
“政府信用創造與生產脫節,難以滿足工業時代的貨幣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銀行信用貨幣體系,貨幣是由銀行創造的,政府通過設立中央銀行為銀行供應基礎貨幣提供間接支持。銀行可以通過貸款創造存款貨幣組織生產,生產過程中的交易、支付和清算推動了貨幣流通與運行。這期間稅收仍然具有強制性,企業和個人需要用銀行的存款貨幣交稅,但這體現的是存款貨幣為一般債務憑證的貨幣法償特性,不能作為稅收驅動貨幣流通與運行的佐證。”
評:首先現代貨幣理論討論的是美國的貨幣體系。所說的稅收驅動貨幣是指政府規定以法定貨幣來支付稅收,驅動民眾接受法定貨幣作為基礎貨幣,是解釋民眾為什么會接受政府發行的紙幣。孫則討論的是衍生貨幣供應量問題。在這方面,Wray在其著作《現代貨幣理論》3.4節 題目為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貨幣創造與銀行同業結算,介紹銀行負責衍生貨幣供應,而不是否定它,兩者本無區別。第二個缺陷是批評現代貨幣理論錯誤地運用宏觀會計原理。
“一方面,沒有區分作為貨幣創造主體的銀行與其他經濟主體。二者資產負債表特征不一致,銀行資產負債表是資產創造負債,其他經濟主體是負債創造資產,因此二者會計記賬存在本質區別,不能簡單加總以求平衡。另一方面,貨幣有層次之分,由中央銀行創造的基礎貨幣和由商業銀行創造的存款貨幣不能混為一談。因此,現代貨幣理論將資產負債表簡單加總得出的政府部門赤字等于私人部門盈余的結論勢必是錯誤的。正確的分析方法是,用資產負債表的方法分析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用收入支出表的方法分析居民、企業和政府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刻畫動態的、內在的經濟金融運行機制。”
評:現代貨幣理論是根據央行公布的金融部門資產負債表得出的政府部門赤字等于私人部門盈余的結論,不是孫所說的不同經濟體資產負債表加和,不存在不同資產負債表所述科目含義不同問題。第三個缺陷是批評現代貨幣理論采納功能性財政勢必引發嚴重通貨膨脹。
“功能性財政”最早由阿巴·勒納于20世紀40年代提出,但是現代貨幣理論所主張的功能性財政只是借鑒其概念,內核則是倡導由中央銀行直接購買政府債務來供給貨幣的財政主導貨幣創造模式,政府通過增發貨幣的方式滿足支出需求,再通過稅收進行貨幣回收。即財政支出逆周期,稅收順周期。這并非“功能性財政”,而是通往通貨膨脹的、“教科書”般的“鑄幣稅”過程。
評:孫認為,現代貨幣理論倡導由中央銀行直接購買政府債務來供給貨幣,恐怕是對美國央行發行貨幣的制度和方法缺少了解。現代貨幣理論不是倡導,而是介紹美聯儲實際操作方法。美國央行購買美國國債,供應基礎貨幣,一直是美國基礎貨幣的主要供應方式,就是當年宣傳美元是金本位時期,購買黃金發行的基礎貨幣,也不過占25%到40%,美聯儲從來都是購買國債為主的。美聯儲每周都公布央行資產負債表,只要讀讀這個負債表,就能清楚地了解這個常識。例如,附后是上月底的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其中購買國債(表中財政部債券)為5.087萬億美元,在總資產7.904萬億中,占60%以上。2007年底,購買國債為7546億美元,在總資產8938億美元中,占80%以上。孫認為,這是政府債務貨幣化,會引發嚴重通貨膨脹。事實上,最近20年,美國物價十分穩定,不是通貨膨脹,而是經常性陷入通貨緊縮。再說,債務貨幣化,是將政府所有債務都通過發行貨幣來償還,但實際上,如今美國國債已經接近30萬億美元,美聯儲購買的國債,僅是其中一小部分,不到20%。實際上美聯儲是根據市場需要確定基礎貨幣發行量,再使用發行的基礎貨幣購買國債,投放市場,怎么能叫政府債務貨幣化?明明是大部分國債都沒有變成貨幣嗎。我國央行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央行主要業務之一,就是在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但央行自1995年央行法公布以來,從未購買國債,而是主要購買西方貨幣。雖然央行法第二十八條和二十九條是禁止央行直接借錢給各級政府,也就是孫所說的,功能性財政,更為人熟知的是,債務貨幣化,其本意是不能應政府財政需要,無限制地發行貨幣,而不是要求央行禁止執行第二十二條。相反,第二十二條要求央行印鈔,應主要購買國債,將發行的人民幣交給政府。孫是央行負責貨幣發行方面的主要官員之一,從我國央行資產負債表可以清楚地看出,自1994年開始,央行就開始大量購買外匯,將西方貨幣當作人民幣發行依據了,到2005年,央行將人民幣發行依據全部轉換為西方貨幣,一直到2014年9月,才開始增發人民幣購買商業銀行債券,但此前發行的人民幣依據依然是西方貨幣,直到現在,還占人民幣發行依據近70%。在這種發行模式下,央行增發的人民幣主要用來購買西方貨幣,交給西方,而換來的西方貨幣則作為人民幣發行依據,只能用于國內回收人民幣,從而主要購買西方國債,利率低于西方國債利率,連保值都做不到,等于免費甚至貼錢借給西方,從而等于將發行的人民幣免費送給西方。按照曾擔任央行副行長的吳曉靈的介紹,實際是依據外匯儲備被動發鈔,也就是西方需要購買我國產品或工廠,就可以印鈔換央行增發人民幣,等于將貨幣發行主權和發行收益都完全交給美國和西方。讓西方印鈔就可以換取人民幣,就可以到中國購買工廠,控制中國經濟資源,等于是當西方的經濟殖民地,是最愚蠢的貨幣發行方法了。自1995年以來,央行從未給自己的政府提供人民幣,不僅將增發的人民幣基礎貨幣20多萬億都免費交給美國和西方,而且將全國人民生產物資出口,以及為西方資本家建設工廠等資產,換來的西方貨幣,免費甚至貼錢借給美國和西方,加上美國和西方獲得部分基礎貨幣購買資產,以資產等做抵押,從我國金融體系中貸款常常幾倍于投資,獲得了更多的衍生貨幣。持續25年的執行,美國和西方從我國金融系統獲得的資金,高達上百萬億元,等于將國內經濟資源大都交給西方資本家組織,西方使用它們獲得的利潤和財富更是天文數字。美國聯邦儲備法從未允許央行印鈔購買外國貨幣,只能根據美國財政部授權,使用政府資金買賣外匯的市場方式干預匯率市場,而不是印鈔購買外匯,美聯儲的官方對此有很清楚的介紹。歷史上,即使英鎊還是那個時代更重要的“國際貨幣”,美國在二戰時,也從未接受英國使用英鎊支付軍火款,而是讓英國用盡黃金白銀后,作價轉讓一些處于戰略要地的殖民地給感興趣的美國;后來則要求英國政府從美國貸款美元支付。戰后提供美元貸款,則是要求英國政府承諾英鎊可兌換美元,讓英國控制的殖民地政府可以自由兌換,作為獲得美國貸款的先決條件之一。當時英國因戰爭破壞,生產能力很低,英鎊購買力很差,無法與美元相比,英國所建立的殖民地政府紛紛將戰時積累的英鎊兌換為美元,僅僅7周就耗盡了英國的美元儲備,從而不得不停止兌換;也讓英國殖民地將它們的貨幣發行依據從英鎊轉變為美元,奪走了英國的“國際貨幣”地位。如果美國接受英鎊,英國也就沒有必要向美國貸款,各個英國殖民地政府也就沒有必要預先兌換英鎊為美元,從而不會在對美國之外其他國家貿易中使用美元,美國也就無法取代英鎊的國際貨幣地位了。現代金融學教科書要求央行應依據市場需要發行適當數量貨幣,而不是應其他要求,包括本國政府要求被動確定印鈔數量,這也是各國央行法規定的央行主要施政目標之一保持物價穩定所要求的基本條件。但這并不禁止央行印鈔主動購買國債,事實上,西方各國央行印鈔,主要購買國債,包括歐洲央行購買的也是歐盟國家的國債,將增發的貨幣交給自己的政府財政部,從未印鈔購買他國貨幣,從而依據外匯發鈔,也從不大量儲備外國貨幣。雖然政府儲備少量外匯,也是讓他國侵占貨幣主權,但這是政府調控貨幣兌換市場滿足對外貿易的需要,用財政收入購買的外匯,而不是為了發行貨幣。依據外匯儲備被動發鈔,不僅使得央行同樣完全失去了獨立性,而且將發行收益完全交給了西方。依據外匯儲備發鈔,等于出口產品,減少國內市場供應,反而增加國內貨幣供應量,從而在兩方面促進物價上漲。主流經濟界主要通過壓制老百姓收入,限制國內消費來穩定物價。去年甚至出臺法律,禁止懲罰資本家們的輕微犯罪,使得拖欠工人工資從潛規則變成了合法的規則了。雖然我們的生產能力大發展,大部分工業產品都占世界一半以上,人均產值高達上萬美元,但去年我國人均收入僅4000多美元,消費僅3000多美元,占產出比例分別僅有40%和30%,都比西方國家低一半以上,大部分產出都免費送給美國和西方。我們如此低的消費,卻仍然不時出現嚴重通貨膨脹,例如,去年我國有4個月消費物價指數增長率超過3%標準,最高達5.4%,后依靠發行央票,借債回收基礎貨幣才得到控制。今年4月我國生產者物價更是上漲6.8%。央行發行貨幣不購買國債,交給自己的政府,是重要原因。自1995年以來,央行一直錯誤理解我國央行法第28和29條禁止財政赤字貨幣化的要求,將該條款理解為禁止央行購買國債,由此造成現代人類社會最荒謬的現象,一個國家的央行,增發貨幣不能購買本國國債,借給本國政府;反而能購買戰略對手的國債,借給自己的戰略敵人,甚至將發行的貨幣都免費交給戰略敵人。難怪張庭賓先生稱我國的央行是美國央行的分部。央行必須更正錯誤的貨幣發行辦法,人大應監督央行正確理解和執行央行法,還應修訂澄清央行法的條款,消除誤解。央行發行貨幣的主要依據,必須更正為國債。銀行應將外匯儲備移交政府,用于進口物資,緩解國內市場因物資不足貨幣過多帶來的物價上漲問題,而且將為政府財政提供多達20萬億元的資金,如果大都用做失業救濟,可大幅度提高勞動者收入,從而提高國內市場需求,解決當前面臨的嚴重生產過剩問題,相反,如果用來救助資本家,建設生產能力,只會加重生產過剩問題。The Fed - Factors Affecting Reserve Balances - H.4.1 - Release Dates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41/
對“現代貨幣理論”的批判[J]. 孫國峰. 中國金融. 2019(15)
https://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19-08-01/zl-ihytcitm6165890.shtml
央行孫國峰:現代貨幣理論的邏輯錯誤_新浪財經_新浪網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bank_hydt/2020-06-15/doc-iirczymk7124850.shtml
現代貨幣理論的缺陷——基于財政視角[J]. 孫國峰. 國際經濟評論. 2020(05)
https://xueqiu.com/7539894803/159775763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