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扎實推動共同富裕”部分提出的任務目標指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深化教育改革,實施教育提質擴容工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 關于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現就農村的教師隊伍建設現狀來看,要想如期實現上述目標還需各級黨委政府下大力度綜合統籌落實各項涉及農村教師的各種軟硬件建設,動真勁,重實效,保障農村教師崗位的吸引力。
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龐麗娟指出:當前我國農村教師數量短缺,特別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合格教師缺乏,農村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問題仍然突出。龐教授提出的問題很現實,農村教師待遇低、社會地位不高,相關的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政策制度特別是主要的薪酬、社會保障、住房、職稱、子女教育等政策制度還存在一些明顯的短板與不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入職門檻一降再降,很難保障農村教師隊伍的高素質和專業化。
生活環境、薪資待遇、社會地位都是制約某個職業發展的客觀因素,一些人不斷跳槽,扎堆于央企、國企都屬于正常現象,講奉獻是必須的,但是與最大限度的滿足個體需求并不矛盾。我們不能將教師,尤其是農村教師視為“不食人間煙火”的活神仙。他們作為社會個體也需要面對吃穿住行,下大力度提升農村教師義務教育績效工資水平,明顯體現對鄉村教師的傾斜,進一步提升鄉村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和崗位特殊津貼,就會減少部分農村青年教師的“跳槽”現象,有利于農村教師隊伍的長期穩定和年輕化;完善城鄉一體化的教師住房公積金制度和購房補貼制度,確保實現國家“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納入當地政府住房保障體系”,優先安排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在縣城或鄉鎮購買經濟適用房和承租公租房。加大力度推進農村教師周轉房建設,有利于保障教師居住安全,增強職業幸福感;合理調整簡化農村教師職稱評定的非必要條件,進一步加大農村教師職稱評聘比例,讓本來因師資不足而教學任務繁重的農村教師不再疲憊于論文、證書等等,而能踏下心來教書育人;出臺支持農村教師子女入托入學的優待政策,對在鄉村學校特別是小規模學校長期從教教師,其子女在入園、入學時可享有在縣城和鄉鎮學校就讀的政策保障,并提供補償性的優惠政策,這樣便可以解決大部分農村青年教師的后顧之憂,促進他們在子女教育問題上的心理平衡。
相信通過各級黨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制約高素質專業化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短板與不足會及時消除,一支業務素質強、專業水平高的農村教師隊伍會扎根農村教育,奉獻農村教育,譜寫農村教育的新篇章。
作者:邱福勝 單位:河北南皮縣劉八里中心校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