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日前,一個剛畢業的基層朋友對我說,他在準備遴選,這讓我不由大吃一驚。我說你才剛考錄公務員就開始準備“二次擇優”?他說沒辦法,時間緊、任務重,不得不早點下手,不然錯過了“有效期”,就只剩“徒有羨魚情”了。
他所說的“有效期”,其實就是不少地方把“35歲以下”作為參加遴選的“敲門磚”,也就是說,過了35歲便失去了遴選的機會,這也是讓不少參加“二次擇優”的“有志者”頭疼的問題。說到這,筆者認為,遴選設“35歲以下”的硬杠杠于公于私都不甚合理。
于公而言,遴選的出發點本是上級機關選拔基層優秀人才的方式,是著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的有效舉措。但好像年輕和優秀二者之間并沒有什么直接聯系,年輕不一定優秀,反而是年齡限制把一些優秀的基層人員排除在外,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損失。尤其對參加遴選的人員更是一種不公平,要知道,在領導職數有限的現實中,遴選被視為提拔升遷的互補品,如今因為年齡限制堵上了這條“晉升”通道,造成“有意愿的去不了”,怕是會讓不少基層干部的干事熱情大大減弱。
更何況,遴選年齡的限制也不利于年輕干部的成長,更不利于基層工作的開展。年輕干部本應該多在基層“墩墩苗”,但由于時間有限,為了能趕上遴選這趟車,又有多少年輕干部能沉得住氣扎根基層呢?怎么能在基層鍛煉中茁壯成長呢?同時,這些年輕干部要是把關注點放在遴選上,那還有幾分心思去推動基層工作呢?就算有心思,又能踏實的干幾年呢?最終還不是會面臨“剛培養的留不住”的人才流失現象,仍是不利于基層工作的開展。如此看來,遴選設“35歲以下”的門檻,對基層人才、基層干部、基層工作來說都是一種不公平和不合理。
從私來說,遴選又是一些在異地工作的基層干部的回家通道、重逢通道,如果因為年齡而被封住,難免顯得不夠人性化,也不利于異地基層干部的情緒穩定性和干事積極性。總之,不少地方在遴選招考公告中把“35歲以下”作為規定條件“一刀切”的現象不甚合理,亟待各地調查研究、思考衡量、調整改進,從而讓更多的干部在遴選中受益,讓更多的人才通過遴選涌現。
作者:韓朝輝 作者單位:河北省任丘市委組織部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