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日,美國網絡司令部副司令、空軍中將蒂莫西·霍正式接替保羅·中曾根,出任美國網絡司令部司令以及國家安全局局長和中央安全局局長。蒂莫西·霍是一名老牌的美國軍事情報官員,在加入網絡司令部前,主要領導美空軍內與監視、偵察和信息活動相關的機構。在美國兩黨林立的背景下,蒂莫西·霍能夠順利當選離不開當前美國政府更趨激進的網絡戰略轉型的需要,這對全球網絡空間安全和穩定將帶來嚴重挑戰。
“進攻性行動”的戰略安排
2023年9月,美國防部發布非機密版《2023年網絡戰略概要》,作為拜登政府首份網絡軍事行動頂層文件,戰略明確將繼續與網絡空間的對手交戰,破壞所謂惡意網絡參與者的活動,增強關鍵基礎設施網絡韌性,為贏得所謂的“決定性十年大國戰略競爭”做好準備。戰略暴露出美加快備戰網絡戰、推動網絡空間軍事化的意圖,建立在美國防部多年的重大網絡空間行動基礎上,并從俄烏沖突中網絡能力的運用中汲取經驗教訓,推動將網絡能力融入到作戰能力中,公然為進攻性網絡行動張目。
“遏制中國”的對手塑造
美軍政各界可謂精準掌握當前美國內“逢中必反”的政治氣氛,將中國視為美在網絡安全領域的首要威脅,不僅老生常談再次搬弄“數字威權主義”“網絡間諜威脅”“黑客攻擊”等陳詞濫調,還特意為中國量身定制打造了新詞,宣稱中國是美在網絡空間“步步緊逼的挑戰”,在中美之間營造緊張氛圍。美軍方甚至鼓吹,若中美發生沖突,中國將對美國本土發動具有破壞性的網絡攻擊,暗示美國要在網絡情報、作戰、輿論、國際規則等方面做好準備。“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網軍正處于關鍵轉型期,持續造謠抹黑中國背后別有用心。斯諾登事件爆發已逾十年,美國防部正是被斯諾登揭發在全世界實施大規模網絡監聽的主體,其推出這輪“賊喊捉賊”的戲碼,通過夸大對手威脅從而轉移國際輿論焦點,可謂為重操舊業做足了準備。
“持續交戰”的思維轉變
以美國防部《2023年網絡戰略概要》為典型的美國網絡政策公然要求實施網絡空間“前置防御”政策,鼓勵網軍滲透對手網絡進行“先發制人”的進攻性網絡行動。網絡行動也被納為美近來推行的“綜合威懾”的核心組成部分。美意圖通過網絡行動與常規軍事行動的融合,特別是大力鼓吹在國際法未規制的“武裝沖突閾值之下的灰色空間”與對手“持續交戰”,加快美國網絡作戰思維的進攻型轉變,加速推動網絡空間軍事化。在這樣的轉變下,美不斷松綁網絡戰發起程序,大力擴充網軍數量,研發進攻性網絡武器,以防御之名公開實施針對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等國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攻擊,嚴重破壞他國網絡主權。
“公私合作”的升級加碼
美軍方還在大力倡導“全國家”“全政府”網絡安全保障模式,加大三方面合作:一是軍民合作,加強國防部與民事部門威脅信息共享、網絡行動協調;二是公私合作,在網絡軍事領域積極引進私營部門技術和能力;三是聯邦和地方合作,利用國民警衛隊促進聯邦政府與州、地方政府的關系。美國防部通過上述合作深度參與到關鍵基礎設施防護甚至是國際規則制定等傳統民事領域,在網絡空間推進“一體化作戰”模式。美國激進的網絡行動政策無疑將推動全球陷入網絡戰陰影,加劇國際網絡空間不信任危機,進而影響國際網絡安全戰略互信與合作發展。不可否認的是,美國已經成為當前網絡空間最不穩定的因素。
“聯合盟伴”的別有用心
美國將盟伴合作視為“力量倍增器”,積極拉攏開展聯合演訓,在國際規則制定上搞“小圈子”,意圖打造以意識形態為基的網絡安全共同體。為更深層次掌控盟伴的核心網絡,美國在全球全力推行“前出狩獵”行動,實際是以能力幫扶為幌子,以共享威脅信息為借口,派駐軍事人員直接監控受援國家網絡。目前,美國已在全球22個國家的70項網絡開展近50次“前出狩獵”行動。拜登政府對盟伴積極拉攏在表面上改變了特朗普政府的一意孤行,實際上重回到奧巴馬時期強調合作的偽善姿態。但今非昔比,各國對于美國的虛偽行徑非常警惕,法國網絡防御司令部指揮官艾米里克·伯尼梅森實就曾公開揭批“前出狩獵”行動實為掩護美國網絡間諜活動的煙霧彈。不難看出,美國在網絡空間推行進攻性行動是著眼贏得大國競爭,信奉零和博弈,企圖打造美國在網絡空間競爭新優勢的舉措。這也再次證明,美式霸權是當今世界和平發展的最大挑戰。
文 | 《中國信息安全》雜志社 桂暢旎;來源:中國信息安全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