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元日》。這首詩描寫了春節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揭示出新陳代謝的歷史發展規律。春節,又稱中國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是全球最大的節日之一,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節日。從漢語詞義看,“春節”這個名詞由“春”和“節”兩部分組成。“春”代表的是春天,象征著一年的開始,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節”則意味著節日,即特定的、有重要意義的日子,人們會進行特殊的慶祝活動。因此,“春節”是慶祝春天到來的節日。這反映了春節在中國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它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節日,更是一個象征著新生、希望和團圓的特殊時刻。從自然氣候看,“春節”是從農歷新年的開始,且這個時節正值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之際,因此人們將其命名為“春節”,以此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以及大自然的重生和更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時間和自然的敬畏與尊重。
春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年節習俗。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在古代,人們會在新年春天之際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表達對大自然和祖先的敬仰,對未來的祈愿。甲骨文中的“年”字,是人背禾的象形字,指收成。《說文解字》中稱:“年,谷熟也。”在農作物豐收之后,人們要舉行慶祝活動,祭祀神靈、感謝賜予,并祈求來年豐收。除了祭祀活動,春節還與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緊密相連。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做“年”的怪獸每年此時會出來嚇唬人們。后來人們發現,“年”怪獸害怕紅色和噪音。于是人們開始在門口掛上紅色的對聯,放鞭炮敲鑼打鼓,成功將“年”怪獸趕走。這就是春節放花炮、貼對聯的由來。表達了人們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精神。在古代,農業為立國基礎,豐收是王朝大事。據史書記載:立春日,周朝天子穿著青色的衣服,乘青色的車馬,率領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東郊迎春。然后在本月選擇一個吉利日,舉行郊祀祭天,祈谷于上帝。還選擇一吉利日,舉行農耕儀式。這就是史書上常說的“躬耕帝籍”,即周王親自到祭田勞動,兼之為本年農事豐收祈禱。這種正月立春后,郊祀祈求豐年的儀式不斷發展,成為歷代王朝的政治大事和遵循的新年典禮。為了郊外祭祀的方便,帝王還要修筑郊天的圜丘。當時,春節雖然還沒有作為正式名稱出現,但其歲時年節的意義已經形成,人們將春節所在的歲末年初作為具有特殊神性意義的時段,通過虔誠的祭儀,實現與天地萬物的溝通與交流。以正月初一為新年是從漢代開始的。漢武帝太初元年正式確定以夏歷正月為歲首,此后晉、隋、唐、元、明、清等朝代,經千年歷法雖不斷修正變化,但正月歲首時間沒有改變;大年的名稱屢有變化,但大年節的習俗模式依然傳承。《史記·天官書》中說:“正月旦,王者歲首。”新年時間從正月初一開始,官方必須舉行盛大朝會,民間則要清潔環境,祭祀祖先,拜賀宗親鄉黨。“春節”這一概念,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國之后逐漸被提起。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后,正式通電各省,中華民國改用陽歷,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袁世凱當大總統后,繼續推行新歷。這樣在中國就出現了兩種歷法體系,一種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陽歷體系,作為公共行政、執法、國際交往的時間標準;一種是傳統社會的陰陽合歷體系,人們習慣沿用,服務于農時與日常社會生活。在民國初年,政府雖然強力推行新的歷法,但也考慮到民眾生活的需要,采取了調和折中的方式。1914年1月,北京政府內務部在致袁世凱的呈文中提出:擬請定陰歷(農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凡我國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員亦準給假一日。袁世凱批準了該呈文。由此,傳統農歷新年歲首在官方意義上正式被易名為“春節”,傳統的元旦、新年名稱被安置在公歷1月1日的頭上。而一般百姓并不理會公歷元旦,仍將農歷正月初一稱為新年。
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于1949年9月27日作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采用公元”。1949年12月23日,政務院會議通過了《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其中分別規定了春節和元旦等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春節作為農歷新年的名稱更廣泛地在全國使用,于是一年之中出現了兩個新年:公歷新年元旦和農歷新年春節。但廣大人民群眾看重的是春節。隨著歷史的發展,春節成為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形成了相對固定的風俗習慣,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信仰、愿望和文化,展示了人們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這些傳統風俗有:
——買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采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祭灶。源于古人拜火習俗。灶神的職責就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后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灶神信仰是中國百姓對“衣食有余”夢想追求的反映。
——掃塵。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年前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新。——貼年紅。臘月二十八、二十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貼年紅”(即春聯、門神、年畫、福字、橫批、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為“年紅”)。增添喜慶的節日氣氛,并寄予著人們對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年夜飯。又稱團年飯,是歲末除夕的闔家聚餐。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后才開飯。由于南北各地不同,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寓意團圓),南方習慣十大菜席(寓意十全十美)。這與地理氣候有關,春節期間,北方還處于萬物閉藏的寒冬,選用的食材不多。而南方地區,蔬果等食材豐富,飲食會多樣一些。——守歲。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曰“燃燈照歲”或“點歲火”,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遍燃燈燭,謂之“照虛耗”,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歲到來。據說如此照過之后,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壓歲錢。在新年倒計時由長輩派發給晚輩,表示壓祟,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種就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拜歲。在歲首早上迎新歲,拜祭“歲神”。歲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一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兇禍福。在新年初一辭舊迎新之際,迎新歲、拜祭歲神、接福。——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新年好等話。拜年的意義所在是親朋好友之間走訪聯絡感情、互賀新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燒炮竹。亦稱“爆仗”、“爆竹”、“炮仗”、“鞭炮”。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燒炮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燒炮竹的原始目的是迎神與驅邪。后來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征符號。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游神。是指人們在新年期間,到神廟里將行身神像請進神轎里,然后抬出廟宇游境,接受民眾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間,巡視鄉里,保佑合境平安。主旨是酬神、消災、祈福等。游神沿途伴隨有鑼鼓、嗩吶、神偶、舞獅、舞龍、飄色、標旗、游燈、八音、雜技及樂隊演奏等豐富多彩表演。
——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閑文化等豐富的內容。——生旺火。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院子里點燃火把,火堆,民間稱為“生旺火”、或“點發寶柴”。現代民間生旺火常常是點燃禾桿堆或炮紙堆,火勢越旺越好,象征燎去舊災晦,迎來新氣象。
——元宵燈會。正月十五月亮圓,人們吃元宵、賞明月、放煙花,觀花燈、猜燈謎,為祈求風調雨順、家庭美滿和天下太平。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古代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中國是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國家,各地方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春節的習俗內容帶有濃郁的各民族各地域特色。但是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闔家團圓、辭舊迎新”,這是中華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現在,中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社會變化,春節的內容和形式隨之變化,傳承了優秀的傳統習俗,注入了時代的新風尚。——團圓。“落葉歸根”是中國人骨髓里的精神。“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家庭成員無論身在何處,哪怕千山萬水,只要有可能,每個人都會回家過年,與家人團聚吃年飯拉家常,共享天倫之樂。哪怕是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回家,也會向家中的父母親人說明原因,人沒回去,但心早已與家人在一起。有位外國網友問中國的朋友:為什么風雪下這么大,還要回家過年呢?中國朋友回答:因為我們在家待7天,父母卻要盼上一整年。因為那里有我們的鄉愁,父母的牽掛,孩子的期盼。為什么要回老家過年?因為地里埋著我們的祖先,路上埋著我們的童年。那是祖宗靈魂纏繞的地方,也是自己未來落葉歸根的地方。他鄉縱有當頭月,不及家鄉一盞燈。我們過的不僅僅是年,更是團圓。
——拜年。人們互相拜年,送上祝福。祭祀祖先和逝去的親人;向長輩拜年,給晚輩發紅包;走親串友,互相拜年,相隔較遠、身體不便的就打電話、發短信祝福;一些單位召開茶花會、團拜會;一些單位的領導、一些社會公益組織,慰問基層群眾和生活困難的人們,帶上錢和物品,送去組織的關愛和社會的溫暖。增進了家族的情親,同事朋友的友情,民族的凝聚力。——歡慶。貼春聯、掛燈籠、剪窗花、放鞭炮、舞龍獅、劃悍船、扭秧歌、逛廟會、看花燈,演大戲……這些傳統的文化娛樂活動賦予了新的元素。有些地方禁止放鞭炮,人們制作了電子鞭炮替代。哈爾濱的冰雕燈光展、湛江的軍艦影像秀等各地用高科技制作的千姿百態、美輪美奐的雕塑燈光;從國家大劇院到各地的影劇場上演精彩紛呈的戲劇、電影;從中央廣播電視臺、各省市廣播電視臺、到社區鄉村舉辦各具特色的春節晚會。這些活動,展現了神州大地喜樂紅火的景象。
——旅游。一些家人親友結伴,自駕車、坐高鐵、乘飛機,到祖國的東西南北,到世界的各州大洋,游覽神州的美麗山河,領略異國的風土人情,增進了與世界人民的友誼。
為了億萬人民過好春節,人民解放軍在萬里邊防海疆站崗放哨,武警、公安、消防在崗位執勤,公汽、鐵路、飛機、輪船、水電、燃氣、醫院等工作人員忠于職守,小店、商場的業主,快遞的小哥大姐,為群眾提供生活保障,環衛工人的清掃,文藝工作者的演出,新聞工作者的報道……他們的奉獻給祖國帶來了和平,社會帶來了安寧,讓老百姓享受到春節溫暖的陽光。春節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從古代的“絲綢之路”,到現代的“一帶一路”,春節走遍了世界。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將近20個國家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約有1/5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慶祝農歷新年。東南亞一些國家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在春節期間實行公共假期。美國、歐洲、澳洲、日本等國家的華社,都會舉辦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春節民俗活動已經走進近20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給各國人民帶去了歡樂的體驗,中國春節已然成為世界性的節日符號。一些國家政要、國際機構領導人在農歷新年發表祝詞,已成為春節期間的“固定節目”。2023年12月22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推動了春節文化的廣泛傳播,促進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
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蘊涵著愛家、愛國、愛民,和平、和睦、和諧,創新等理念和家庭和睦、社會包容、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價值觀。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增強民族凝聚力的強大動力。春節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紐帶,是展示中華民族優秀精神的平臺,是連接世界文明的橋梁。2024年2月10日是甲辰龍年春節。我們擁抱春節,闔家團圓、辭舊迎新。我們祝福龍年,祖國龍騰虎躍,人民幸福安康,世界和平吉祥。(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