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日本經濟新聞刊文《中國偵察艦抵近美航母》。
上一次是055南昌艦單刀赴會,與美航母纏斗20天,一戰成名。
這一次中國海軍偵察艦,抵美航母窺察,又有什么表現?
先看看外媒的視角。
這個日本記者是1月31日在沖繩縣乘坐灰狗運輸機,經過一個半小時飛行,登上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
當天,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和“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舉行演習,日本海上自衛隊“伊勢”號直升機護衛艦也參加了演習。 實際上相當于兩艘航母加上一個準航母,演習明確針對中國和朝鮮。 演習情況暫且不提,很熱鬧。這位記者描述,在卡爾文森號航母上,“可以看到中國海軍的AGI。”AGI指的是情報搜集艦。 據稱,這艘偵察艦當時正在搜集日美艦船和飛機發送的電子數據和通信數據。雙方距離近至10公里左右。 美國兩個航母戰斗群的指揮官都表示,“演習期間中國艦船與美國艦船同樣遵守了國際法”。 根據各方面消息,我們可以看出: 一是,美日軍演針對性非常強,盡顯主戰裝備。 如果將停泊于橫須賀基地的“羅納德·里根”號航空母艦包括在內,則在亞洲前線開展活動的美國航母達到三艘。 據美國海軍協會介紹,這是時隔兩年出現三艘美國航母齊現亞洲的情景。演習兵力也都是主戰裝備。 二是,中國海軍給予了必要且專業的回應,電子情報收獲頗豐。 據外媒分析,這艘船很可能是不久前通過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地區的791和795電子偵察船中的一艘,成功突破了美航母護航艦艇所組成的防御圈,這展示了在戰術規劃和實施方面的智慧。 通過精確判斷和行動,靠近美航母對其進行了全方位“觀摩”。 包括對日美艦船和戰機發送的大量的雷達、導彈、通信、電子戰等系統的電磁頻譜參數和特征,進行電子偵測、搜集、攔截、識別、取證、定位等。這是一次重要的電子偵察行動,肯定將會使我海軍獲得有價值的電磁情報。 三是,中國海軍各方面作戰能力都有大幅提升,且得到了實戰檢驗。 從南昌艦單刀赴會,到電子偵查艦抵近偵察,中國海軍無論是主力戰艦還是保障艦船,都是針對航母戰斗群這種強大對手的有效行動。 且航程遠,持續時間長,戰術行動復雜,能夠做到持續、專業、有效、震懾,增強了復雜電磁環境下作戰主動權。 這一切,反映出中國海軍全方位的進步和能力決心。
作者:言兵;來源: 華山穹劍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