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為,如果不變革土地制度,國家、民族就沒有未來!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可能是史上最無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一代知識分子,是極度自私、短視的一代知識分子。他們只考慮自己的職稱、虛榮、收入、欲望、地位、權利等等,他們對國家、民族當下的困境視而不見、對未來的前途漠不關心。他們所倡導及設計的教改、醫改、房改、土改、金改等等,無一成功,多是禍國殃民的!農村土地制度,是國家最根本制度,關系到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及生死存亡。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幾乎都是主張“分田單干”長久不變的,說穿了就是主張土地私有化的。這是由他們自私、短視的本性決定的。小崗村在二十年前就多次前往集體經濟搞得好的村莊學習,堅決拋棄了“分田單干”,重新走上了合作化道路和集體化道路,而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卻選擇性的視而不見,幾十年如一日的歌唱“一分就靈”,鼓吹“分田單干”救中國。中國有幾千年土地私有化的歷史,如果土地私有化好,歷史會選擇共產黨嗎?如果“分田單干”長久不變好,首創“分田單干”的小崗村會拋棄“分田單干”嗎?如果“分田單干”長久不變好,中國會從2003年前的主要農產品凈出口大國變成現在的凈進口大國嗎?如果“分田單干”長久不變好,中國農村會只剩下老人搞農業嗎?如果“分田單干”長久不變好,中央財政每年要拿幾千億搞農田水利整治嗎?如果“分田單干”長久不變好,中國農村會有數億畝土地閑置或半閑置嗎?如果“分田單干”長久不變好,老板下鄉搞農業會開寶馬車進村坐三輪車逃跑嗎?40多年前搞“分田單干”,一人一畝三分地就是解決溫飽;40年后的今天依然搞“分田單干”,一人三畝三分地也解決不了溫飽了。40多年前搞“分田單干”,一人只能種一畝三分地;40多年后的今天搞“分田單干”,一人不種百畝地,就沒法以農業為生計。堅持“分田單干”長久不變,還有什么意義嗎?多少年了,土地在哭泣、留守老人在哭泣、職業農民在哭泣、鄉村干部在哭泣、下鄉的老板也在哭泣,高高在上的知識分子們,他們既看不見、也聽不見。關于土地制度的變革,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只會說“分田單干”長久不變好、永久不變好!事關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土地制度變革,太在意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自私自利的知識分子們的胡說八道,是一定會出大亂子的!二、如果再堅持“分田單干”30年不變,中國不僅會發生嚴重的糧食危機,而且一定會發生不可逆轉的人口危機,農村還會因土地矛盾引發嚴重的治理危機!從1997年二輪土地承包開始,中國農業在持續增加投入(肥料、科技、農機、裝備、資金等投入增加了一倍多)的情況下,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產量卻是持續下降的,所謂的糧食產量20幾年連增的輝煌成果,是騙人的!所謂的糧食20幾年連增,是以種大豆和種棉花的10億畝土地改種糧食取得的(大豆一年進口9900萬噸,90%靠進口),這樣的20幾年糧食連增不覺得可恥嗎?況且,糧食20幾年連增,為什么糧食由2002年前的凈出口千萬噸變成了2023年的凈進口13000萬噸?最近20年,平均每年增加糧食凈進口600萬噸,我國的糧食真的20幾年連增了嗎?按照這樣的趨勢下去,中國再搞10年“分田單干”長久不變,一定會發生嚴重的糧食危機!此外,“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曾經是約束農村人口增長的重要舉措。現在人口都負增長了,死人有地權、活人無地權,斷子絕孫的土地制度還要順延30年嗎?這是想干什么呀?最近二十多年來,農村的矛盾和沖突70%以上都是土地制度不公引起的,且沖突越來越多,基層治理成本越來越高。長久維持極不公平的“生不增、死不減”的土地制度,既不利于糧食安全、又不利于人口生產、更不利于基層穩定,為什么不變革?20多年前,美國人發問:誰來養活中國?當時,張家墩之問只是個笑話。隨著我國由農產品凈出口國變成了凈進口大國,且對進口依賴越來越嚴重,“誰來養活中國?”變成了一個實實在在的真問題!是中國沒有生產能力嗎?不是。是南方各省堅持“分田單干”長久不變,才由主要農產品調出省變成了調進省;如果沒有北方各省自發實行合作制農業、或集體產銷專班農業(如達拉特旗),由主要農產品調進省變成了調出省,中國缺糧會更加嚴重。如果南方各省放棄“分田單干”長久不變的做法,走合作制或集體產銷專班制農業道路,我國的主要農產品產量短期內恢復性增產40%(如淮河以南各省)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堅持“分田單干”長久不變,“誰來養活中國?”就是一個緊迫的真問題。土地制度是國家的根本制度,事關國家民族興衰存亡。必須面向未來,嚴肅認真思考未來數十年的土地制度安排。第一,必須把土地制度與人口生產掛鉤。未來中國比糧食危機更大的危機,是人口生產危機。不生產人口,一是斷子絕孫,二是無數的產業將斷崖式潰敗。人口增長,主要靠農村。未來中國數十年的土地制度安排,要把激勵人口生育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第二,必須把國家糧食安全和土地制度掛鉤。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吃飯是天大的事。國家作為主權人必須對土地所有者及生產經營者有硬約束——必須保證生產足夠的食物。讓會種地的、且愛種地的人有更多的地可種,堅決杜絕地租寄生階層!第三,必須把土地制度與鄉村服務及治理掛鉤。土地是財富之母,土地的租金是鄉村治理的財政,土地的經營收益是集體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經濟基礎。種地靠國家補貼,鄉村治理靠財政撥款,肯定是土地制度大錯特錯了。基于上述三點,未來數十年,我國的土地制度應該這樣安排:1. 堅持土地集體所有制,實行責任制生產經營。未來依然要堅持“交足國家的(糧食任務)、留足集體的(經濟任務)、剩下才是自己的”的生產經營制度不動搖;2. 增人增地權,減人減地權。確權確利不確地,動賬動利不動地。會種地的集體成員多種責任地,鼓勵集體成員自愿組合成產銷專班規模化耕種責任地,不種責任地的集體成員要多出力。既不種責任地、又不出力的集體成員,強制其退出集體;3. 堅決實行集體土地集體成員所有制。集體成員權,生有死滅;集體正式成員,一人一份權、一人一票權、人人都有平等的權責利。允許集體成員有償退出集體,也允許外部人有條件加入集體;4. 鼓勵集體成員多生多育,小孩出生即享有集體正式成員權的同等經濟待遇,三孩及三孩以上子女18歲前享受集體成員雙份經濟待遇。集體非正式成員年滿18歲后,自主決定是否申請成為集體正式成員,不申請集體正式成員的,視為自愿離開集體。五、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大無畏精神變革土地制度土地制度的變革,必須有前瞻性;必須面向未來,為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變革土地制度。要變革土地制度,就一定會遇到許多尖銳的矛盾,就得做許多艱苦的工作、甚至是斗爭。利國利民的土地制度,一定是斗爭出來的!怕字當頭,不敢實事求是,不主動變革土地制度,這不是共產黨人的作為!當代中國知識分子,沒有一點兒繼續革命的斗爭精神,沒有一點兒“抬石頭上山”的勇氣和吃苦精神,總是做著“一鋤頭刨出個金娃娃”的改革創新夢,甚至腦殘地相信“一分就靈”是真理,他們不知道“推石頭下山越滾越快”的所謂改革是消耗前人積累的勢能的懶人作為,石頭從山上滾到了山溝里就沒能量了,他們就沒招了。什么“分田單干”長久不變、永久都不變,不變能繼續前進?能長治久安?迂腐!短視!自私!無能?怕字當頭,拖拖拖,永遠都不解決任何實際問題和矛盾,是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基本特性。當代中國知識分子,是史上最沒有斗爭精神、最無能的一代窩囊廢。不能指望他們搞出真正有價值的土地制度之頂層設計!
面向未來變革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要有“唯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青天”的大無畏精神。基層干部群眾是值得相信的,是有這種大無畏精神的。為了國家民族的未來,讓鄉村基層干部群眾放開手腳干,一定能探索出既保障糧食安全可持續、又保障人口增長可持續、還能保障鄉村善治可持續的土地制度!讓“分田單干”長久不變、永久都不變的陳詞濫調見鬼去吧!讓“重新分地”和“再延包30年”土地福利化思路都見鬼去吧!新時代呼喚“集體所有、責任制經營;按勞分配為主、兼顧老小福利”的新土地制度!高手在民間,堅持三個有利于(有利于人口生產、有利于主要農產品增產、有利于鄉村治理),放手讓基層干部群眾去探索實踐吧!辦法在基層,收回愚蠢的“長久不變”“永久都不變”吧!為了國家民族的未來,請允許變革土地制度、承包經營制度吧!【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