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本研究提出的地下戰略體系,通過“技術創新+系統集成”,為應對核威脅、小行星撞擊等生存危機提供了可行方案。其核心價值不僅在于軍事防御,更在于構建了人類文明的 “備份系統”—— 在極端災變下,地下網絡可成為延續文明的核心載體。
一、研究背景與核心問題
在全球安全格局深刻演變的當下,人類面臨著兩大嚴峻的生存威脅:
1. 核擴散與核恐怖主義:核武器的濫用與失控將對地表生態系統造成毀滅性打擊,直接威脅人類生存空間。
2. 小行星撞擊風險:作為地球生物史上多次大規模滅絕事件的誘因之一,其潛在威脅始終存在。
為規避上述風險,人類生存與發展模式亟待向地下空間轉移。然而,當前對地下領域的開發仍處于初級階段——全球油氣鉆探最大深度僅10公里,對地表以下0-20公里火成巖區域的利用近乎空白。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提出以 “地下花崗巖層管道網絡” 為核心的深地戰略體系,旨在構建兼具安全性、高效性與可持續性的未來生存與作戰系統。
1. 盾構機選型與網絡布局
摒棄傳統10米以上直徑大型盾構機的高成本、低效率模式,采用成熟的2米直徑小型盾構機。該設備具備成本低廉(單臺造價僅為大型設備的1/5~1/3)、機動性強的優勢,可在地下1-5公里花崗巖層中構建網格化管道系統。
管道網絡呈立體分層布局,橫向覆蓋城市及區域間連接,縱向延伸至不同深度功能區(如生存保障層、交通樞紐層、能源儲備層),解決地表空間立體化發展與平面交通的矛盾。
1. 單體智能車與動態編組技術
管道內運行單體智能車,單車載客量1-4人,具備自動導航、能量回收功能,實現100%的設備利用率(傳統交通系統利用率普遍低于30%)。
多人出行時,車輛可通過物聯網技術自動編列為“動車組”,兼顧靈活性與運輸效率。
2. 真空磁懸浮干線與毛細網絡融合
干線管道采用真空磁懸浮技術,時速可達4000公里,實現跨區域超高速運輸;支線毛細管道運行單體智能車,形成“干線高速+支線微循環”的立體交通網絡。
單體車可自動駛入磁懸浮列車“腹艙”,抵達目的地后分離進入終端管道,直達用戶終端,構建“門到門”無縫銜接系統。
1. 抗毀能力:花崗巖層可抵御核爆沖擊、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地表能量傳導,是現有武器無法摧毀的“安全堡壘”。
2. 環境穩定性:地下1-5公里區域恒溫(約15-20℃)、恒濕,無需額外能耗即可維持宜居環境,較地表建筑節能90%以上。
3. 災變適應性:地震波能量主要在地表釋放,地下管道網絡受地震影響可降低90%以上,顯著優于地表與低空設施。
1. 未來戰爭形態適配
構建“地表機器人作戰+地下人類指揮”的分離體系:地表部署無人裝備集群執行作戰任務,地下網絡保障指揮中樞、人員與物資的安全存續,實現“以生存優勢轉化為作戰優勢”。
解決戰時機動難題:低空交通易受電磁干擾、防空火力打擊,而地下管聯網可在全時段、全氣候條件下穩定運行,保障兵力與資源的快速投送。
2. 生態與可持續發展
減少地表開發壓力,保護自然生態系統;地下空間的高效利用可釋放地表空間用于農業、生態修復,實現“人地關系”的再平衡。
四、實施路徑與關鍵挑戰
1. 深地工程材料:研發耐高溫、高壓、抗腐蝕的新型管道材料(如納米復合陶瓷),提升地下設施壽命(目標≥100年)。
2. 智能管控系統:構建基于數字孿生的地下網絡監控平臺,實現設備故障自診斷、交通流量動態優化(響應時間<1秒)。
3. 能源自給技術:集成地熱能、核能小型堆等分布式能源系統,確保地下體系獨立運行72小時以上。
1. 頂層設計:將深地戰略納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設立“地下空間開發專項基金”(建議初始規模500億元)。
2. 產業鏈培育:扶持盾構機智能化改造、真空磁懸浮技術產業化等項目,目標2030年前形成千億級地下裝備產業集群。
3. 國際合作:建立“深地安全聯盟”,共享鉆探數據、災害模擬模型,降低全球生存風險。
建議:
1. 優先開展地下1-5公里花崗巖層鉆探與管道鋪設試點(如西部無人區示范工程);
2. 推動“管聯網” 交通系統與現有城市地鐵、地下管廊的技術對接,實現平戰結合;
3. 加強公眾科普,提升全社會對深地戰略的認知與支持。
未來戰爭與生存競爭的核心戰場,將從地表轉向地下。誰掌握了深地空間開發的主動權,誰就能在極端環境下贏得生存與發展的戰略優勢。本研究構建的地下戰略體系,既是應對危機的“安全盾牌”,也是開啟深地文明的 “鑰匙”,具有深遠的軍事、科技與文明傳承意義。
(作者系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兵棋推演專業委員會首席專家、南征兵推[北京]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北京方圓奇正數碼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兵棋設計總師;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