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建設天軍,表示要發展和建立太空攻防系統工程,這一戰略具有一箭雙雕之意,既壓制經濟遇到困難但空間軍事能力依然較強的現實對手俄羅斯,同時,也威懾在空間基礎建設不斷進步的潛在對手中國,據守“致命戰略高地”。
賦予天軍更高的戰略地位
3月14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曝出重磅消息: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出現新軍種——天軍。他說:“新國家空間戰略確認可能在太空實現作戰行動,如同在地面、空中和水中一樣。我們甚至可能有天軍。”從特朗普這段話里面的“在太空實現作戰行動”來看,這無疑表明美國是要發展和建立空間攻防系統。
媒體報道稱,特朗普是在加州圣迭戈海軍基地演講時說這番話的。特朗普在解釋其新國家安全戰略時,“承認太空是一個作戰領域,就像陸地、空中和海上一樣”,正在考慮組建一支“太空部隊”,這或許是“勢在必行的好想法”。
在特朗普作這番表態后,美國空間專家霍華德·麥克柯迪分析稱,美國實際已經在做這方面的事情,但是,如今公開承諾成立天軍,是明確表示,美國對天軍“將賦予相關任務更高的軍事戰略地位。”
還有專家分析說,特朗普所說的要讓美國出現“天軍”這個軍種的話,越來越像美國于上個世紀80年代所奉行的“星球大戰”計劃。當時,正是美國與前蘇聯兩個全球超級大國進行軍備競賽最激烈的時期,兩國的各種軍事裝備乃至核武器,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對比都處于勢均力敵的態勢。
當時,美國為打破這一戰略平衡,制定了所謂星球大戰計劃。這一計劃是企圖利用美國的先進空間技術,以空間為基地,加緊實現空間工業化,以便建立先進的空間武器系統,用來防御蘇聯的核戰略導彈威脅。隨后,美蘇兩國展開了一輪大規模的空間軍備競賽。其結果是,星球大戰計劃成為拖垮蘇聯經濟和促成蘇聯解體的重要外因之一。
2018年2月,俄羅斯《祖國武庫》雜志披露,美國一直在研究空間武器,構想將更多的外層空間用于軍事作戰。比如:美國計劃從太空軌道向地球投射一種名為“上帝之杖”的金屬棒,這是由鎢、鈦等固態合金而制成,每根重達幾噸,由衛星搭載的這種動能武器可以從空間發射,速度為39000千米/小時,與在空間墜落的隕石一樣無法被攔截,據悉,2025年之前,美國計劃完成這一研制任務。
自特朗普上任后,美俄兩國的敵對情緒不斷上升。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俄羅斯列為了“長期戰略對手”;之后不久,由美國情報部門出臺一份《核態勢評估報告》,認為必須積極發展核裝備,以充實美國的核武庫。
不僅如此,美國還要促進其盟友也加入到軍備擴張的圈子里來。早在2017年3月,美國前國務卿蒂勒森在布魯塞爾提出,要求北約成員國于2025年之前將軍費預算提高到占比總GDP的2%。
有軍事專家分析說,美國是一個非常注重長期戰略的國家,其戰略計劃通常會在很早之前就開始慢慢布局。從特朗普剛剛表示要增加“天軍”這個軍種的言論,再結合近幾年美國的一系列行為來看,似乎已隱約露出了要效法上個世紀的“星球大戰”計劃,提高天軍戰略地位和在未來星球大戰中的作用勢在必行。
無論是保障常規武器戰略打擊,還是保障核武器戰略打擊,基礎都在空間。在特朗普和他的軍事顧問們看來,天軍事關“致命戰略高地”,這事關美國軍事霸權命脈,空間堪稱是美國霸權最后的也是致命的“最后高地”。
借口俄中太空軍事化走在前面
盡管長期以來,美國在空間領域始終走在世界強國前列,尤其,在空間軍事化方面更是無人可以相提并論,但是,近幾年來,美國媒體和軍方一再驚呼,在空間軍事化領域,俄羅斯、中國已經走在美國的前面。
在空間領域,美國的戰略目標是長期領先俄羅斯,以及歐盟和中國。要保持強大的核戰略優勢,必須保持強大的空間優勢,因為,空間優勢是核戰略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對此,美國十分清楚。
高度重視空間建設,占據軍事制高點,是美國長期的國家戰略,沒有一任美國總統不高度重視。遠的不說,2015年7月,奧巴馬執政時代,美國政府問責局就發布報告稱,在五角大樓成立獨立“太空部隊”,成為美軍內部重點探討和積極探索的改革方向之一。
其實,此前,美國并非沒有實際的天軍,也并非沒有大量的資金和科技投入,恰恰相反,美國在這方面一直有巨大的投入,與俄羅斯有所不同的是,在美國,天軍一直長期隸屬于美國空軍,并未像俄羅斯那樣,成為一個獨立的軍種。
美國專家認為,俄羅斯于2015年8月組建空天軍,明確擔負抵御空天進攻、保護國土免受空天武器打擊的任務。而中國在軍事改革中,新成立的戰略支援部隊是將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性極強的各類保障力量,進行功能整合后組建而成,但實際上,其中卻執行類似美國天軍的作戰任務。此外,中國軍隊早已公開將空天一體作為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這些都令美國有莫名其妙的落伍之感。
美國蘭德公司于2017年12月發布的報告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承擔太空作戰任務,主要是發射和遙控衛星,為解放軍其他軍種提供C4ISR支撐,還有可能通過定向能武器致盲、在軌衛星撞擊等手段干擾和摧毀敵方衛星。在蘭德公司看來,中國的戰略支援部隊已具有美國天軍部分的作戰任務。
在空間領域,只許美國特立獨行,不許其他國家染指期間,是美國長期以來的空間戰略宗旨。面對俄羅斯的獨立天軍,面對中國不斷加強空間建設,2017年6月,美國眾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提出盡快組建獨立的“太空部隊”的提案。這一提案建議,未來的太空部隊將歸屬美國空軍部和空軍部長管轄,但是,這支部隊將享有獨立的作戰指揮、軍種管理和預算分配(預算仍在空軍部立項)權限,并成為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常設成員。
如果談到美國天軍建設,其實,早在1962年,已經具有了天軍雛形,當時,這一部隊隸屬于北美防空司令部,只是那時不稱作天軍,而稱作空天防御部隊,任務是時實執行高空和地球軌道的偵察和預警任務。
1985年,美軍組建全美航天司令部。有專家認為,其實,這已經標志美國天軍正式誕生,至今算來,已有33年歷史。1993年,美軍天軍更加完善,先后組建了太空戰爭研究中心、太空戰研究室、太空戰學院、第527太空進攻中隊。
資料表明,多年來,美國天軍不斷進行大規模的太空軍事演習。當時,美國假想中的太空戰在2017年爆發,主要是圍繞如何讓對方的衛星失去作用。演習使用的主要武器是激光炮和微型衛星。至本世紀初,美國的這支空天防御部隊已具有較強的全球空間進攻能力。
當年,美國退出反導條約,不過是為了實施國家導彈防御系統掃清障礙,以搶占空間新的制高點,以繼續美國稱霸世界的夢想。然而,長期以來,美國的所做所為,加快了空間軍備競賽,迫使空間大國俄羅斯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加快天軍建設步伐。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俄羅斯才決定,將軍事航天部隊和太空導彈防御部隊,從戰略火箭軍中分離出來,組建一支大約9萬人的航天部隊。
被專家稱為“世界首支獨立的俄羅斯天軍”具有三個大型航天試驗與發射場、一個航天器試驗與控制中心,負責發射各種軍用航天器,完成打擊敵人空間武器系統的任務。俄羅斯的這支航天軍的發展規劃是:將大多數航天設施和系統,以及地面航天設施,由航天軍和國家航空航天局共同管理,建成平戰結合、軍民通用的先進設施。
多年來,美國對俄羅斯的空間建設時時感到不安,曾經提出不惜花費重金研制更加先進的空間武器系統,其中,包括:紅外成像衛星新一代空間雷達網絡;更加靈活質輕的微型衛星、載重能量更大可釋放衛星、為衛星加添燃料、能更換軟硬件的無人駕駛空天飛機;建設跨信息通信體系,用多波束無線電寬帶通信衛星,實現美軍在全球范圍內的信息共享;用激光束可選擇技術,替代現有的無線電信號技術和新一代太空激光攔截技術等。
美國在天軍司令部的指揮下,建有航天發射部隊、航天測量跟蹤管理部隊、防天監視作戰部隊和軍事航天員部隊,賦予這支部隊在空間偵察、資源管理、作戰和隊伍方面的主導權,基本包攬了美軍現有的全部空間軍事力量。
多年前,美國提出組建新的天軍提案,遭到國防部和美國空軍的聯合反對,并非有人反對建設天軍,而主要是出于軍種部門間的利益之爭。盡管美國在建設天軍方面,國防部和空軍否決了美國眾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的建議,但是,美國空間軍事化的步伐不但沒有停息,而且一直在加快。
據媒體透露,美國空軍擁有的太空無人機X-37B,已經完成多項秘密任務。原屬于美國空軍的“航天司令部”,并入美軍戰略司令部,目前至少已有2萬多軍人,主要擔負的作戰任務包括:操縱衛星、組織指揮空間演習;監測、攻擊、抓捕、破壞目標國家的衛星;監測、破壞、擊毀目標國家的軍事通訊、戰略打擊系統等。
有媒體披露,在美國太空武器的設想中,其研制的加載核彈,類似科幻電影《特種部隊2》中,足可以毀滅一座大城市的鎢彈。
在世界軍事強國中,伴隨世界新軍事變革而誕生的天軍,與陸軍、海軍、空軍相對應的獨立軍種,依靠衛星信息偵察、跟蹤監察、制導導航及航天兵器在外太空進行作戰的天疆部隊。在天軍司令部的指揮下有航天發射部隊、航天測量跟蹤管理部隊、防天監視作戰部隊和軍事航天員部隊。未來,美國的天軍構成也離不開這一組織框架。
空間和網絡是美國一直長期保持的優勢領域,面對其他軍事強國、軍事大國在常規武器領域里與美國不斷縮小差距,為保持美國軍事霸權地位,美國只能在傳統的優勢領域里,進一步拉大差距,對美國來說,在強大的空空領域顯示實力和威懾他國當然是一條事半功倍的捷徑。
空間“最后高地”爭奪戰將越加激烈
特朗普公開提出美國加速建設天軍的消息后,許多專家認為,美國組建天軍,勢必大大加快空間軍事化步伐,軍事強國和軍事大國在這一領域的爭奪將越來越激烈,對于美國來說,這是維持和繼續軍事霸權的極為致命一戰。
美國由于長期努力和實力雄厚,一直走在前面。早在肯尼迪時代,美國就開始高度重視太空軍事化。當時,肯尼迪曾說:“誰控制了太空誰就控制了地球”。長期以來,不論哪個人就任美國總統,加強太空建設都是既定的戰略目標,從未更改過,說到差別,只是重視的程度有所不同。
當年,美國實施“阿波羅登月工程”,給美國航天事業發展帶來歷史性的機遇,不僅帶動了社會和經濟發展,而且,還推動了軍事航天快速進步,在空間基礎建設方面,美國始終走在全世界前例。
作為軍事強國的俄羅斯十分清楚,要保住強國地位,必須保住軍事強國地位;要保住軍事軍事地位,必須在空間領域里追趕美國。為此,2015年8月1日,俄羅斯國防部宣布合并空軍和空天防御兵,組建新軍種空天軍,下設空中力量、太空兵和防空反導兵3個兵種。2015年8月,根據這一決定,俄羅斯將此前的空軍和空天防御軍合并,組建俄羅斯空天軍。
盡管如此,美國長期建設的天軍,在規模、能力和綜合水平上,都高于或強于俄羅斯。比如:美國早已具有在地球軌道上進行全程的跟蹤和探測的能力。多年前,美國有一個所謂地球軌道上的“籬笆系統”,可以像網眼很細的籬笆一樣,能把尺寸10公分左右的全部物體進行詳盡而準確的編碼,對其實施長期和時實的跟蹤監測。
這意味著,包括所有國家發射所有航天物體,不僅都在美國的連續的跟蹤和監視之下,而且,隨時隨地可以威脅其空間安全為名,采取各種措施,其中,包括擊傷、擊毀的硬打擊和破壞、毀壞的軟打擊。這也就意味著,美國隨時可以把地球軌道變成新戰場。
不久前,美國防部副部長羅伯特·沃克向媒體透露,為應對俄羅斯和中國對美國太空資產構成的日益嚴重的威脅,五角大樓將與情報界合作,設立太空聯合作戰中心。
長期以來,美國的太空作戰力量主要由戰略司令部和空軍航天司令部直接管轄。雖然,有機構建議把這支力量從美國空軍剝離出來,組建專門和獨立的太空戰部隊,但是,多次遭到美國空軍的激烈反對。如今,特朗普決定突出建設天軍,如果如愿以嘗,一旦美國對其他軍事強國形成不對稱的優勢,包括歐洲在內的盟友國家,都將加快各自的空間軍事化進程,屆時,空間軍事化將進一步公開化。
更加危險的是,空間軍種競賽必然不斷促使空間裝備武器化,今后,作為地球軌道的公共空間將無和平與安全可言,因為,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規定,距地球92.6公里以上叫做“天”,即:空間。在這一領域,其他國家原本可以自由在這個公共空間里運行的航天器,均在美國的監測和打擊范圍之內,美國可以隨時對其采取硬打擊或軟打擊措施。
當然,當今世界具有空間打擊能力的國家不止美國一家,如果美國在軌道上部署越來越多的殺傷性武器,其他國當然不會坐勢不動,隨之而來,空間激光武器、高能量武器、定向能武器、高超音速武器必然加快發展。
由此,星球大戰真有可能在某一天爆發,而當星球大戰一開,世界各國時時刻刻依賴的空間系統如果癱瘓,金融、能源、電力、交通、通信等公用設施,以及人們日常生活將一片混亂,這一災難不比在地球的某一地方投下原子彈危害小。
楊民青: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新華社高級記者。歷任新華社解放軍分社副社長、新華社《世界軍事》雜志總編輯、中國軍事科學學會會員、新華社新聞研究所特邀研究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