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在日本侵略者于南京城內(nèi)進行慘絕人寰的獸行時,遠在東北的黑土地上的中國人民,也同樣被野蠻屠殺,宛如人間地獄。
“歸屯并戶”,建“集團部落”
1934年12月,偽民政部第969號訓令《關(guān)于建設集團部落之件》要求加快建造這種集中營式的“集團部落”,以使抗日武裝欲穿無衣、欲食無糧、欲住無屋,陷于孤立無援的絕境。從1935年開始,日偽政權(quán)在抗日武裝活躍的偽奉天、安東、錦州、熱河4省開始強制推行這種“集團部落”制度。
日本侵略者建立“集團部落”,制造“無人區(qū)”,手段極其狠毒,他們強迫小村莊的人民離開世代居住的土地家園,遷到指定的部落之內(nèi)。對原來的村莊一律實行燒光、殺光和搶光的三光政策。1936年6月,哈東地區(qū)帽兒山辦事處的13名偽警察全部出動,到蜜蜂村南大溝“歸屯并戶”,居住在南大溝的農(nóng)民被日偽警察刀槍逼迫趕到蜜蜂村大街上,人們被圈在一起,日本警察揚言:“南大溝里有抗日軍,在溝里住的人都要搬到蜜蜂村街上來住,如果誰再住在溝里,就往溝里放毒瓦斯,把你們統(tǒng)統(tǒng)毒死!”說完,日偽警察手舉火把見房就燒,將南大溝里的房子全部點燃。在并屯過程中,殘忍的日軍端著上了刺刀的大槍,挨家逐戶清查,對拖延和反抗歸屯并戶者實行殘酷的殺害和集體抓捕,一些農(nóng)民不愿離開家園拒絕搬遷,或被抓進縣城,由日軍守備隊施以各種酷刑折磨至死;或被集體扔進井中淹死。
九一八事變后,大規(guī)模群眾性抗日運動遍及東北城鄉(xiāng)各個角落。為維護其統(tǒng)治秩序,日本動員關(guān)東軍和部分混成旅團,對東北各路抗日義勇軍進行了瘋狂“圍剿”,圖為日軍正在抓捕“抗日分子”。(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湯原四合村是一個僅有幾十戶人家百余人的小村落,該村農(nóng)民秘密支援抗日武裝,因此,抗聯(lián)經(jīng)常來往此地。1936年冬,日軍在夜深人靜時,奔赴四合村,點燃了所有房屋,四合村的村民有63人在睡夢中被火燒死;而逃離房屋的47名村民遭到日軍的逮捕,在施以酷刑后,全部被屠殺;另有十幾名村民慌忙逃離火舌吞噬的房屋后,在逃亡他鄉(xiāng)途中因未來得及穿衣服而凍死。四合村的房屋、糧食、家具等全部化為灰燼,家禽、牲畜被日軍搶劫一空,四合村變成了“無人區(qū)”,2160余坰土地也隨之荒蕪。
喀左縣羊角溝南部有21個自然村本來散落在一條長達15公里多的溝內(nèi)。1937年10月25日,日偽軍警來此強制所有農(nóng)戶拆房搬家,限期半個月,牛振伍等12名農(nóng)民因拒遷被槍殺。直至1943年6月,先后從這里驅(qū)趕走485戶、2365人,燒毀房屋1671間,使這條山溝成為無人區(qū)。
1938年,日偽當局在湯原縣正陽鄉(xiāng)西北溝一帶進行“歸屯并戶”,附近各屯都并到劉長永屯,在四周建起高2.7米,寬1米的圍墻,設有東西大門。地下黨組織為確保抗聯(lián)戰(zhàn)士入冬前穿上棉衣,秘密發(fā)動劉長永屯的群眾給戰(zhàn)斗在北山里的抗聯(lián)六軍做棉衣60套。被偽警發(fā)現(xiàn)后,日本守備隊迅速包圍劉長永屯,架起機槍,封鎖所有要道,然后放火燒屯。頓時,濃煙四起,烈焰升騰,僅兩個小時,劉長永屯變成了一片廢墟,百姓流離失所。日軍用刺刀扎死了為抗聯(lián)做15套棉衣的趙裁縫,又將與抗聯(lián)有聯(lián)系的抗日救國會會員高福全等三人繩捆索綁,用汽車拉到松花江上塞進冰窟窿里致死。
被日偽政權(quán)以暴力驅(qū)入“集團部落”中的居民完全喪失了人身自由。在“部落”里居住要有當局發(fā)給的居住證;外出要有偽警察機關(guān)簽發(fā)的通行證,并不得攜帶糧食、食鹽、衣物等;買東西要有購物證;“部落”的耕地被限制在4公里以內(nèi),并且嚴禁栽種馬鈴薯、玉米和豆類等能直接食用的作物;晚上不準插門點燈,更不準互相串門;不準3人以上集聚議論和集群走路,家里來了客人必須先行報告,經(jīng)過允許才能留宿。對于上述統(tǒng)治手段,居民若有違犯,輕者遭毒打,重者以“通匪”的罪名被關(guān)押、殺害。
集團部落里的生存環(huán)境極其惡劣,老百姓稱其為“人圈”。樺南縣九里六屯部落由于不能全部收容附近村屯來的數(shù)百人,有的搭起小草棚;有的露宿在柴草堆旁;有的就地挖了地窨子。該部落因歸屯凍餓而死的達百余人。部落內(nèi)居民不是住房簡陋狹小,四處透風,就是無處容身,遭受風吹雨淋、太陽暴曬之苦,染病死亡者甚多。糧食不夠吃,以樹皮革根充饑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發(fā)生。過著如此悲慘的生活,還要承擔各種勞役和繳納各種苛捐雜稅。“集團部落”中的各項設施都是以部落居民的“義務勞動”進行的。因饑寒交迫,病死、凍死、餓死的人不計其數(shù)。
大屠殺和細菌武器
除了“集團部落”,日本關(guān)東軍為了清剿抗日武裝,磨滅東北人民的抗日意志,在東北各地制造了多起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1932年9月16日,日本守備隊、憲兵隊和警察署為報復遼寧民眾自衛(wèi)軍的抗日活動,出動幾百人將撫順煤礦附近的居民集中屠殺,制造了“平頂山慘案”。此次屠殺,平頂山3000余名無辜百姓橫遭殺戮,其中2/3是婦女、兒童,400多戶人家?guī)缀醣粴⒔^,800多間民房被燒毀,整個平頂山只有二三十人死里逃生。
1932年11月,日軍對黑龍江拜泉縣進行清剿,日軍支隊長黑田率領(lǐng)一支車隊闖進拜泉縣附近的張景芳屯,把男女老幼趕進一個大院,逼令交出抗日官兵,村民不知,黑田竟親自動手砍下兩名村民的頭顱,見村民還是不作言語,黑田大怒,下令屠殺,105名男女老少倒在血泊之中。
偽滿時期,日軍在東北農(nóng)村“清鄉(xiāng)”后留下尸橫遍野、一片狼藉的場景。(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932年初,遼寧省錦西抗日民眾一舉殲滅了包括第27連隊長古賀傳太郎中佐80余日軍。事后,日軍對事發(fā)地的江家屯、四園子、下五家子等地村民進行了血腥的報復,殺害無辜民眾40余人,燒毀民房200余間,下五家子村民逃進深山才躲過這場災難。后來,日軍放風說“既往不咎”,村民將信將疑,下山3年后的1935年11月16日,一伙日軍突然闖進村子,先把參加錦西作戰(zhàn)的3名抗日民眾挑死,然后把全村召集起來“開會”,待人員集齊,機關(guān)槍突然開火,瞬時,398名無辜村民命喪黃泉,幸存者僅有11人。
1936年夏,日本“討伐隊”在通化縣白家堡子一帶遭到抗日武裝的襲擊,11名日軍士兵被擊斃。7月15日,3個日軍中隊闖進白家堡子村,把全村400余男女老幼捆綁起來,逼問抗日軍的下落,不回答者當場砍死,甚至剖腹挖心。最后,日軍將村民趕到東山角,用機槍掃射,用刺刀捅殺,400余無辜性命就這樣慘死在日軍的屠刀下。僅有3人死里逃生。
1936年,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在東北建立了兩支細菌部隊,專門從事準備細菌戰(zhàn)的研究:一支代號為“100部隊”,對外稱“關(guān)東軍獸疫預防部”,建在長春市郊孟家屯;另一支代號為“731部隊”,對外稱“關(guān)東軍防疫給水部”,建在哈爾濱東南“平房”小鎮(zhèn)。
“100部隊”主要是研制多種殺害牲畜的細菌武器,1943年12月又增設了研制鼠疫細菌武器。在進行毒害牲畜的細菌或化學藥物實驗時,他們?nèi)诵蟛⒂茫瑢⑵湟宦煞Q之為“實驗材料”。在這里用活人做實驗已是公開的秘密,無數(shù)無辜的中國老百姓在這里被殘害。日本投降后,在日軍撤走時炸毀的殘址上,發(fā)現(xiàn)一長寬各四五十米的大坑,里面有未及掩埋的難以計數(shù)的人頭、人手和人腳。
位于哈爾濱的侵華日軍“731”部隊的焚尸爐遺址。日本戰(zhàn)敗投降前夕,對遺址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炸毀破壞,至今尚留有30余處殘跡。(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731部隊”被稱為“黑太陽731”,是專門研制細菌武器,用來毒殺中國人民的細菌部隊。在這里有一座特殊的監(jiān)獄,囚禁著二三百名特殊“囚犯”,有時達到400多人,大多是抗日作戰(zhàn)被俘人員,還有教師、學生、工人、農(nóng)民、平民,其中有男有女。日軍從不把這些人稱“囚犯”或“俘虜”,而叫作“原木”“特殊材料”和“馬魯大”(日語“木材”的意思)。“731部隊”用于細菌實驗被殘害的達3000多人,所有“囚犯”無一生還。在活人身上注射鼠疫、炭疽、傷寒各種烈性病菌進行實驗;用活人進行干燥實驗,將活人送進高溫干燥室直到身體的最后一滴水分被榨干死亡;活人解剖實驗,開腸破肚,觀察了解活人身體各部器官的變化;給活人注射各種物質(zhì),乃至空氣,觀察人體各部器官的變化過程,直至窒息。還把活人倒吊起來,觀察身體各部分有何變化,經(jīng)過多長時間死亡??
731部隊留下的細菌炸彈,據(jù) 731部隊首任部隊長石井四郎的供述,截至1942年,731部隊共研制生產(chǎn)了2470枚細菌炸彈。(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蘇軍將要攻進哈爾濱時,日軍“731部隊”害怕留下罪證,倉皇把活著的“馬魯大”全部殺害,銷毀了所有設備和文字材料,炸毀了細菌工廠的主要建筑物。
“人肉開采”政策
東北抗日武裝活動比較集中、激烈的地區(qū),有較大煤礦和干過較大工程的地方,幾乎都有日偽時期留下的“萬人坑”。“萬人坑”可能是幾十人、幾百人,或者千把人,乃至更多。從遼寧到黑龍江,一座座萬人坑記錄了日本瘋狂掠奪資源、殘酷迫害勞工的罪惡,同時,它們也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見證。
隨著日本侵略軍對東北的占領(lǐng),開始瘋狂掠奪東北的礦產(chǎn)資源。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礦產(chǎn)資源的掠奪采取的是“要礦不要人”的人肉開采政策,造成了中國工人的大量死亡。當時即有流傳的歌謠:“當上礦工苦處多,礦工血淚流成河,只要礦車天天滿,哪管工人死與活。”
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礦產(chǎn)資源的掠奪采取的是“要礦不要人”的人肉開采政策,造成了中國工人的大量死亡,圖為偽滿時期阜新煤礦的礦工背負沉重的煤筐,在礦井中來往運煤。(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據(jù)撫順煤礦的一份統(tǒng)計資料,從1935年到1944年,撫順煤礦共發(fā)生瓦斯爆炸、透水、火災等重大事故92起,傷亡礦工 851人,其中死亡300人。1942年4月26日發(fā)生在本溪煤礦的瓦斯大爆炸,一次事故即死亡礦工1527人。鶴崗新一礦1943年1月6日發(fā)生了近百名工人慘死井下的重大事故。這一天,日本人強迫礦工在瓦斯聚集區(qū)干活,南山三坑瓦斯爆炸后,日方為了保住井口,竟在工人沒有出來的情況下,硬將井口堵死,造成94名工人死亡。在遼源煤礦方家柜礦區(qū),1941年5月5日的一次瓦斯爆炸,有300多人當場被活活燒死;日方立即將井口用紅磚封住,致使20多位尚未被燒死的礦工,在掙扎爬到井口封閉墻時,因無法出來,而慘死井口。據(jù)統(tǒng)計,在日本侵略者占領(lǐng)撫順煤礦的頭13年中,該礦即發(fā)生各類事故3萬多起,僅1939年,全礦事故傷亡10190人,平均每7名工人就有1名傷亡;本溪煤礦1943年礦井發(fā)生大爆炸,一次就死亡礦工1800多人。
為了強迫中國勞工俯首聽命,進行超強勞動,日偽統(tǒng)治者制造了種種嚴酷的刑罰,以殘害勞工。大批勞工為野蠻的刑罰折磨致死,被扔進了“萬人坑”。雞西煤礦的日偽統(tǒng)治者對礦工施以十大刑罰:鎬把打、皮鞭抽、坐老虎凳、上大掛、綁凳子、烙鐵烙、凍冰棍、灌涼水、送狼狗圈、過電等。從這里的“萬人坑”中挖出的尸骨可見,有的太陽穴被利器擊穿、軟骨上遺留著刺刀類兇器明顯擊穿的縫隙,有的頭骨有被擊穿的痕跡、顱骨中釘著鐵釘,有的軀體被鐵絲捆綁、戴著鐐銬或脖套等。日本侵略者在鶴崗煤礦還設立了“矯正輔導院”,將所謂的“危險分子”關(guān)押服役。“矯正輔導院”設有特制的刑房,刑房內(nèi)有皮鞭、老虎凳、火爐、棍棒等刑具。刑房里充滿了血腥味,墻上到處是血跡。每晚刑房內(nèi)都會有人被嚴刑拷打,所用酷刑有灌涼水、吊刑、夾手指、跪磚頭、舉板凳等。
勞工吃得極差。黑龍江省鶴崗煤礦的老工人揭露,在日本侵略者的統(tǒng)治下,這里的礦工吃的是橡麥面和發(fā)霉的苞米面,喝的是臭水溝里的水,“水溝里經(jīng)常漂著綠苔和馬糞,有時還漂著死尸”,許多礦工因此而得了傳染病,病死后便被扔進“萬人坑”。1942年日偽從黃河邊強招400名工人來鶴崗,經(jīng)歷病、餓而死,最后只剩下了30多人。1941年,通化七道溝鐵礦招來了500多名工人,適逢瘟疫病流行,根本得不到治療,不到10天便死了400 多名。
礦工的勞動時間長,強度大,超出了正常勞動者所能承受的限度,一般都在10個小時以上。并且,在勞動中稍稍休息一下,就可能遭到監(jiān)工的毒打。許多勞工由于過度勞累而死。在非人的待遇下,勞工傷病率極高。據(jù)撫順炭礦的一份資料統(tǒng)計,1939年撫順炭礦工人患瘧疾9876人次,皮膚病12933人次,流感7305人次,眼病14093人次,創(chuàng)傷5718人次。全年患病達57269人次,接近工人的總數(shù)。1939年,日本侵略者為了搶修鶴崗煤礦南東鐵路線,加快掠奪煤炭的速度,從天津招來了600名外包工,不顧工人死活,強迫加快施工進度。工人們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日夜不停地超強勞動,結(jié)果鐵路尚未修完,已累死500多人。
1936年,偽間島省北岔子(今吉林琿春)采金場的挖掘現(xiàn)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shù)V工們實在無法忍受惡劣的生活、繁重的勞動而逃亡或反抗時,日本侵略者則予以殘酷的鎮(zhèn)壓。在北票煤礦,建有半武裝的“防止班”“勞務系”和全副武裝的憲兵隊、礦警隊等10課、8所、39個系。礦工們的言行,稍有“出格”,就要受到嚴懲,甚至是殺身之禍。通化七道溝鐵礦的“勞務系”,專門負責迫害礦工,被礦工們稱為“老虎系”。礦工姜大成因母親病重,請假不準,便偷著回家;抓回后,當著400名工人的面,被活活打死。鶴崗煤礦老工人盧本忠揭露稱:“1944年7月,有數(shù)十人逃跑,被抓回來20多個,當場就打死3人,其中7人被送到佳木斯警察廳。1945年2月,企圖逃跑的7名‘游民’,逃跑時被電網(wǎng)電死一人,其余6人被抓住,毒打了十幾次,一人被打死。1945年3月,又有4人逃跑,被抓住兩人,雖然他們手腳被凍壞,但仍被遭到毒打,幾天之后就死了。”
偽滿期間,礦工的勞動時間長,強度大,超出了正常勞動者所能承受的限度,但其生活條件非常簡陋,圖為勞工居住的草席窩棚。(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迫害致死的勞工人數(shù)日益增多,日本人對死難勞工的埋葬方式也愈來愈簡陋。以雞西煤礦為例,開始日偽統(tǒng)治者還給死難工人一人一棺,以裝潢門面,欺騙勞工;后來便改為一棺二尸;再后是采用“無底棺”,抽底后反復使用;到尸體集中時,連“無底棺”也不再采用,而改用馬車運尸,集中焚燒或埋坑。又如阜新煤礦的死難礦工,開始有固定墳場埋葬,到1939年時,礦區(qū)內(nèi)墳頭爆滿,遂于是年8月新設興隆溝8萬平方米墓地;至1940年又設孫家灣南山墓地17萬余平方米;1941再設4.5萬平方米的城南墓地。天長日久,這些墓地都成了尸骨累累的“萬人坑”。
(參考資料:張憲文、張玉法主編《中華民國專題史》;李淑娟,車霽虹等《日本殖民統(tǒng)治與東北農(nóng)民生活(1931-1945年);劉麗麗《樺甸地區(qū)“集團部落”實態(tài)的歷史考察》;張輔麟等著《史證:中國教育改造日本戰(zhàn)犯實錄》;趙曉光《日本侵華時期“萬人坑”的形成及其原因》;孫宅巍《日本軍國主義與中國勞工“萬人坑”》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quán)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內(nèi)容 相關(guān)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diào)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