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毛澤東對十月革命的認識,濃縮了中國先進分子認識、接受十月革命道路和馬克思主義的艱辛歷程,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緣起和發生邏輯。青年毛澤東站在世界歷史發展的高度,高度評價十月革命的偉大歷史意義;分析十月革命對中國的重大影響,初步總結十月革命的經驗,并力圖把這些經驗運用到中國具體實踐當中;立足中國具體實際,指出中國人可以借鑒但不可能照搬十月革命經驗。青年毛澤東的十月革命觀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生時期就已顯示出其核心內涵和本質要求,在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有重大啟發意義:必須堅持開放包容原則,充分借鑒國外經驗并使之中國化;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原則,牢牢立足于不斷發展的中國的具體實際;必須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實現國外先進理論和經驗同本國實際的自主創造性結合。
〔關鍵詞〕青年毛澤東;十月革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獨立自主
毛澤東曾經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1〕“一九一七年的俄國革命喚醒了中國人,中國人學得了一樣新的東西,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從此以后,中國改換了方向。”〔2〕這些話凝煉地概括了十月革命對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影響,道出了十月革命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中國人究竟是如何認識十月革命,又是怎樣通過十月革命接受馬克思主義并開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這個問題實際上關系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緣起和發生邏輯,需要我們做具體的深入的分析。青年毛澤東認識十月革命的進程和特點,恰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分析對象。本文擬從青年毛澤東認識十月革命的曲折進程入手,分析青年毛澤東的十月革命觀及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啟示。
一、青年毛澤東對十月革命的認識過程
青年毛澤東并不是一開始就選擇走十月革命道路的,他對十月革命道路的認識和選擇,經歷了一個比較、鑒別和最終選擇的長期過程,這個過程同他自身的思想轉變是同時進行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濃縮了中國先進分子接受十月革命道路和馬克思主義的艱辛歷程。
(一)五四運動之前,毛澤東初步了解了十月革命的信息,但是沒有明確的選擇意向
十月革命爆發后不久,毛澤東就已經對十月革命的信息有過接觸。1917年11月10、11日的《民國日報》等報刊以“彼得格勒戍軍與勞動社會已推倒克倫斯基政府”為標題,報道了十月革命的消息。1918年元旦,《民國日報》的社論指出:吾人對于近鄰的大改革,不勝其希望也。1918年初,孫中山曾致電蘇維埃政府和列寧:中國革命黨對于俄國革命黨的艱苦卓絕的奮斗,表示極大的敬意;而且更希望中俄兩國革命黨團結一致、共同奮斗。1918年夏,蔡和森先行到達北京,迅速閱讀了一些關于十月革命的資料,對列寧和十月革命大加贊同,表示要認真研究并加以效仿,創造偉大事業。1918年7月21、24日,他致信毛澤東談到要“沖決世界之層層網羅,造出自由之人格,自由之地位,自由之事功”,“加倍放大”列寧之所為并要“則而效之”?!?〕看到這些信息后,毛澤東對十月革命產生了很大興趣并與同學們熱烈討論。但是,當時的毛澤東對十月革命和列寧的了解很不全面,認識也不夠深刻。
1918年8月至1919年春,毛澤東為赴法勤工儉學事宜第一次進京期間,利用在北大圖書館工作之便,閱讀了大量報刊雜志,廣泛了解十月革命的信息,對它的來龍去脈、歷史發展、重大意義等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特別是他同李大釗密切接觸,聆聽了李大釗《庶民的勝利》的演講,閱讀了《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從理論上對十月革命的實質和意義有了更多了解,從中看到了中國發展的前景,成為他分析和探索改造中國的“大本大源”的一個重要參照。但是,此時的毛澤東并沒有確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馬克思主義僅僅是其復雜思想結構中的一個方面且不占主導地位,對于十月革命道路沒有明確的選擇意向。
(二)五四運動時期,毛澤東熱烈討論十月革命問題,但處于既高度贊揚又加以拒絕的矛盾狀態
毛澤東在大學期間就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思想,但是采用什么樣的方法、走什么樣的道路卻并不明確。五四運動期間,他創辦了《湘江評論》,撰寫了大量文章,廣泛討論十月革命問題。
一方面,熱情贊頌十月革命及其偉大意義,認為十月革命是民眾聯合起來推翻統治者、實現自身解放的人民大革命,具有廣泛而深遠的世界歷史意義,開辟了人類解放的新紀元,掀起了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大潮,對中國也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國人民在它的影響下掀起了五四愛國運動,中國革命的新時代即將到來。(這個方面的內容,下文將詳細闡述。)
另一方面,他又極力主張“呼聲革命”“無血革命”,不贊同十月革命式的無產階級暴力革命。他提出,對抗強權的根本主張是民主主義,根本途徑是“呼聲革命”:“向強權者為持續的‘忠告運動’。實行‘呼聲革命’——面包的呼聲,自由的呼聲,平等的呼聲——‘無血革命’。不至張起大擾亂,行那沒效果的‘炸彈革命’‘有血革命’。”〔4〕面對拿槍的統治階級,只要人民大聲齊呼,士兵就不僅會放下武器,而且會掉轉槍頭去打擊統治者,統治階級就會嚇得發抖而投降:“陸榮廷的子彈,永世打不到曹汝霖等一班奸人,我們起而一呼,奸人就要站起身來發抖,就要舍命的飛跑。”〔5〕打倒強權不應該采用馬克思的“激烈的”暴力革命方式,而應該采用克魯泡特金的“溫和的”呼聲革命方法。他寫道:“聯合以后的行動,有一派很激烈的,就用‘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辦法,同他拼命的倒擔(搗蛋)。這一派的音(首)領,是一個生在德國的,叫做馬克斯。一派是較為溫和的,不想急于見效,先從平民的了解入手。人人要有互助的道德和自愿工作。貴族、資本家,只要他回心向善能夠工作,能夠助人而不害人,也不必殺他。這一派人的意思,更廣、更深遠。他們要聯合地球做一國,聯合人類做一家,和樂親善——不是日本的親善——共臻盛世。這派的首領,為一個生于俄國的,叫做克魯泡特金。”〔6〕也就是說,他認為馬克思主義砸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新政權的無產階級革命是“拼命的搗蛋”,而無政府主義的溫和革命“更廣、更深遠”,能夠實現地球大同“共臻盛世”。兩相比較,已經表明了他的選擇。
(三)第二次進京期間,毛澤東大量閱讀有關俄國的資料,對十月革命的認識不斷加深,開始動搖改良主義思想而傾向走十月革命道路,但并沒有做出最后選擇
五四運動后,中國思想界對十月革命及蘇俄政權建設的介紹逐漸深入。除了李大釗及早期共產主義者的介紹外,其他報刊也相繼發表一系列文獻。1920年后,列寧著作開始在中國各類刊物上發表,“散見各報刊的計有:《民族自決》、《過渡時代的經濟》、《俄羅斯的新問題》、《舊制更新》、《全俄經濟委員會第三次大會列寧之演說》等”〔7〕。同時,一些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也陸續在中國報刊上發表。這些文獻對毛澤東進一步理解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提供了有利條件。
1919年底,毛澤東為領導驅逐湘督張敬堯的請愿活動二次進京。隨著驅張請愿活動受挫,他對零星改良、合法請愿的改良主義感到失望,開始尋找改造中國的新出路,大量搜集和閱讀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的資料,“讀了許多關于蘇聯的事情”〔8〕,對于俄國新政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對他在道路選擇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1920年2月,在給陶毅的信中,他提出了留學俄國的想法:“彭璜君和我,都不想往法,安頓往俄。何叔衡想留法,我勸他不必留法,不如留俄。”他還考慮組織一個留俄隊到俄國勤工儉學,“腦子里裝滿了愉快和希望。”〔9〕3月14日,在給周世釗的信中,他對俄國革命和新政府建設做出了高度評價,再次談到組織留俄隊的事情,“我覺得俄國是世界第一個文明國。我想兩三年后,我們要組織一個游俄隊。”〔10〕6月7日,在給黎錦熙的信中又一次談到,當時一些新民學會會員都有意赴俄留學,“我也決去,暫且自習,一年半或二年后,俄路通行即往”〔11〕??梢姡呀涢_始把俄國道路看作是一個可能性選擇,傾向于走十月革命道路來改造中國。當然,此時他尚未做出最后選擇。
(四)1920年秋,毛澤東創辦文化書社和俄羅斯研究會,深入研究和大力宣傳十月革命經驗和俄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基本上選擇了十月革命道路。
大學畢業后,毛澤東除領導湖南的五四運動外,相繼進行了空想社會主義、新村主義、實驗主義、工讀主義等實驗,特別是從1919年下半年開始領導驅張運動,試圖走改良主義的溫和的革命道路,但這些嘗試都沒有成功。于是,他逐漸把目光集中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十月革命道路上。
俄國是一個同中國有很大相似性的國家,十月革命使這個國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獲得了徹底的勝利,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這對于正在探索改造中國道路的毛澤東來說,無疑具有強烈的吸引力。特別是多次改良主義實踐的失敗,促使毛澤東更加深入仔細地研究俄國革命勝利的成功經驗和新政府建設的實踐狀況。1920年9月,他同湖南知識界的知名人士共同發起成立了“湖南俄羅斯研究會”,決定“研究俄國學術精神及其事情”,探討十月革命勝利的經驗,宣傳介紹俄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擴大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影響。在創辦和領導俄羅斯研究會的過程中,毛澤東閱讀了大量有關俄國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書刊資料,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分析十月革命勝利的意義和經驗,進一步深化了對俄國革命道路的認識,越來越傾向于選擇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五)1920年9-10月間,毛澤東在領導湖南人民自治運動的實踐中,大力宣傳和實踐十月革命道路,但依然有一些猶豫不決
毛澤東盡管已經基本上選擇了十月革命道路,但是俄國革命畢竟是發生在中國以外,它的基本經驗是否可以在中國推行,俄國革命的模式是否可以轉化成為中國革命的實踐,這些都不是僅僅可以在理論上說得清楚的,必須要在實踐中才能夠有所證明。1920年9-10月間,毛澤東領導了一場帶有新民主主義革命色彩的湖南人民自治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他結合世界大局和中國實際,進一步深刻理解十月革命的意義,從黨的領導、指導思想、客觀條件、黨員先進性、工農階級支持等幾個方面,初步總結十月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力求以俄國工農民主專政的實踐為榜樣,教育和激發廣大人民群眾,把俄國革命的成功經驗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治實踐運用推廣到中國實踐當中。當然,領導湖南自治運動時期,毛澤東的思想深處仍然殘留著一些非馬克思主義要素,特別是社會改良主義思想依然影響著他的思想和行動,對是否走俄國道路的選擇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猶豫:在湖南自治的設計中還有空想社會主義色彩,提出要建設一個封閉的、世外桃源式的“湖南共和國”;在湖南自治的方法上依然抱有無血革命、呼聲革命的幻想,希望采用勸說、請愿的方式使軍閥遵循民意進行社會改良。
(六)1920年12月,經過深刻的自我清算完成了思想轉變,毛澤東最終選擇走十月革命道路,成為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湖南人民自治運動受挫后,從1920年10月下旬到11月底的一個多月時間內,毛澤東進行了深刻的理論反思和思想清算。10月底到11月初,他現場聽取羅素、杜威、蔡元培等人的演講,結合自己剛剛經歷的自治運動失敗,更深刻地認清了這些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主張及其不足:“我于羅素演講后,曾和蔭柏、禮容等有極詳之辯論,我對于羅素的主張,有兩句評語:就是‘理論上說得通,事實上做不到’。”〔12〕
11月底,他在短時間內連續給新民學會會員向警予、羅章龍、李思安等人寫信,對自己多年來的實踐和思想做了一次總體性的徹底清算,對改良主義、無政府主義、溫和革命等思想表示了徹底絕望和最終放棄,主張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開辟新的道路,創造新的環境,推動中國和世界的大改造。在給向警予的信中講道:“政治界暮氣已深,腐敗已甚,政治改良一涂,可謂絕無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環境一法。”〔13〕在給羅章龍的信中,明確表示不贊同改良主義的思想,“我雖然不反對零碎解決,但我不贊成沒有主義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解決”;提出了“主義”的至關重要性,“尤其要有一種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義’,沒有主義,是造不成空氣的。……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提出要通過徹底改造世界革命來解放全人類,“與世界有覺悟的民族直接攜手,共為世界的大改造。”〔14〕在給李思安的信中,特別強調“實際改造”〔15〕即革命行動的重要性,放棄了溫和革命、呼聲革命、無血革命的思想。
經過這種深刻的自我清算,毛澤東徹底解決了道路選擇問題,堅決選擇了十月革命的道路。在1920年12月1日給蔡和森等人的信中,他旗幟鮮明地反對改良主義的溫和革命,“我對于絕對的自由主義,無政府的主義,以及德謨克拉西主義,依我現在的看法,都只認為于理論上說得好聽,事實上是做不到的”〔16〕。在此基礎上,他做出了鄭重選擇:走俄國的道路,實行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對十月革命的方法“表示深切的贊同”。他指出,走俄國革命的道路是在其他道路都走不通的情況下唯一正確的選擇,“俄國式的革命,是無可如何的山窮水盡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個變計”。1921年元旦,在新民學會會員大會上,他再次明確提出,中國社會大規模改造的方法就是俄國革命的方法,這是最具有實效性的“諸路皆走不通了新發明的一條路”,“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即所謂勞農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采用”〔17〕。把目光轉向俄國,選擇十月革命的道路,是當時中國先進分子的集體選擇,是中國革命歷史上的一次質的飛躍,當然也是毛澤東個人思想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
二、青年毛澤東十月革命觀的內容及其特點
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給苦苦尋求的中國人帶來了希望和生機,并提供了一條嶄新道路。十月革命后不久,李大釗就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闡述了十月革命的本質和意義,把十月革命同中國的發展前景聯系起來,認為十月革命的曙光給中國帶來了光明。青年毛澤東同李大釗一樣,是當時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對于十月革命熱情關注、認真研究,特別是結合中國具體實際提出了一系列獨到的看法。青年毛澤東的十月革命觀,概括起來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站在世界歷史發展高度,結合世界格局變化趨勢,高度評價十月革命的偉大意義
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廣大民眾聯合起來推翻貴族和資本家反動統治、實現人民解放的大革命,革命的結果是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俄)羅斯打倒貴族,驅逐富人,勞農兩界合立了委辦政府,紅旗軍東馳西突,掃蕩了多少敵人,協約國為之改容,全世界為之震動。” 〔18〕十月革命后,“俄國的政治全是俄國的工人、農人在那里辦理。……大戰而后,政治易位,法律改觀。從前的政治法律,現在一點都不中用。以后的政治法律,不裝在穿長衣的先生們的腦子里,而裝在工人們農人們的腦子里。他們對于政治,要怎么辦就怎么辦。他們對于法律,要怎么定就怎么定。”〔19〕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要像俄國那樣,積極行動起來實行人民民主。
十月革命具有廣泛而深遠的世界意義,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反應,帶動整個世界格局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匈牙利崛起,布達佩斯又出現了嶄新的勞農政府。德人奧人捷克人和之,出死力以與其國內的敵黨搏戰。怒濤西邁,轉而東行,英法意美既演了多少的大罷工,印度朝鮮又起了若干的大革命。”〔20〕在十月革命鼓舞下,各國人民開始覺醒,民族解放運動風起云涌,出現了世界性的革命高潮。“俄國的旗子變成紅【了】色,完全是世界主義的平民天下。德國也染成了半紅。波蘭獨立,截克獨立,匈牙利獨立,尤太、阿剌(拉)伯、亞美尼亞,都重新建國。愛爾蘭狂欲脫離英吉利,朝鮮狂欲脫離日本。在我們東北的西伯利亞遠東片土,亦建了三個政府。全世界風起云涌,‘民族自決’高唱入云。打破大國迷夢,知道是野心家欺人的鬼話。摧(推)翻帝國主義,不許他再來作祟,全世界蓋有好些人民業己(已)醒覺了。”〔21〕
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掀起了社會主義革命大潮,這個大潮必將普及向全世界。“自去年俄羅斯以民眾的大聯合,和貴族的大聯合資本家的大聯合相抗,收了‘社會的改革’的勝利以來,各國如匈、如奧、如捷,如德,亦隨之而起了許多的社會改革。雖其勝利尚未至于完滿的程度,要必可以完滿,并且可以普及于世界,是想得到的。”〔22〕以十月革命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革命將成為未來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一千九百一十九年以后設有戰爭,就是階級戰爭。階級戰爭的結果,就是東歐諸國主義的成功,即是社會黨人的成功。”在西方帝國主義逼迫下,德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必將會以十月革命為榜樣,拋棄對帝國主義的幻想,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同俄國一樣的共產主義的共和國。“我從外交方面的趨勢去考慮,斷定德國必和俄奧匈截連合,而變為共產主義的共和國。又從內治方面的趨勢去考慮,也可作同樣的斷定。”〔23〕
(二)結合中國的時代環境和現實實踐,分析十月革命對中國的重大影響,初步總結了十月革命成功的經驗
十月革命在中國引起了強烈震動,對中國思想界產生了重大影響,給中華民族的解放指明了前進方向。中國人民在歡迎十月革命的同時,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中國革命的新時代正在到來。
五四運動爆發后不久,毛澤東就看到了五四運動與十月革命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在十月革命的啟發下思考中國人民解放的道路。“歐洲的大戰,激起了俄國的革命,潮流侵卷,自西向東,國立北京大學的學者首歡迎之,全國各埠各學校的青年大響應之,怒濤澎湃。”〔24〕中國大地上“異軍特起,更有中華長城渤海之間,發生了‘五四’運動。旌旗南向,過黃河而到長江、黃浦漢皋,屢演話劇,洞庭閩水,更起高潮。天地為之昭蘇,奸邪為之辟易”〔25〕。正因為高度贊揚十月革命的偉大意義,他對那些攻擊十月革命的錯誤言論大力批判,號召人們一定要對十月革命、對俄國的布爾什維克認真研究,弄清楚它究竟是什么,究竟有怎么樣的意義,“切不可閉著眼睛,只管瞎說,‘等于洪水猛獸’‘抵制’‘拒絕’等等的空話”〔26〕。
毛澤東對十月革命的關注和研究,目的是為了探索救亡圖存的方法、改造中國的革命道路。為此,他沒有停留在一般性的現象描述或簡單贊頌,而是著力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對十月革命勝利的成功經驗作了初步概括。他指出,十月革命之所以能夠獲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有科學理論的指導,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進性和革命斗爭性,抓住了有利的歷史條件,進行充分的主客觀條件的準備,充分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等:“列寧之以百萬黨員,建平民革命的空前大業,掃蕩反革命黨,洗刷上中階級,有主義(布爾失委克斯姆),有時機(俄國戰?。蓄A備,有真正可靠的黨眾,一呼而起,下令于流水之原,不崇朝而占全國人數十分之八九的勞農階級,如響斯應。俄國革命的成功,全在這些處所。”〔27〕這個分析雖然文字很簡短,但是抓住了問題的實質,從黨的領導、指導思想、客觀條件、黨員先進性、工農階級支持等幾個方面,找到了十月革命勝利的深層原因和基本經驗,這在當時是不多見的。
(三)立足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實踐,研究中國人借鑒十月革命經驗的方式方法,明確提出中國不應該也不可能照搬十月革命經驗
十月革命之后,世界革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世界格局和時代特征發生了重大變化,切實把握時代特征并選擇中國革命道路成為一個緊迫問題,同時也成為毛澤東思想轉變中一個不可逾越的問題,毛澤東就是在比較鑒別之后堅定地選擇了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但是,他并不是盲目地機械地照搬俄國道路,而是強調要把俄國經驗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總結分析十月革命成功的基本經驗后,他比較分析了中國同俄國的具體情況,對于如何采用十月革命經驗,做出了獨立性的結論。他指出:“中國如有澈底的總革命,我也贊成,但是不行(原因暫不說)。所以中國的事,不能由總處下手,只能由分處下手……因此現在唯一的辦法,是‘打破沒有基礎的大中國,建設許多的小中國’。”也就是說,中國如果能夠像十月革命那樣,通過一次總體性的革命運動,徹底推翻封建專制統治,實現根本性的社會改造,當然是好事;但是,中國不可能做到,因此必須走同俄國革命不一樣的路子。
青年毛澤東在這里提出的結論雖然并不完全正確,他對十月革命道路的選擇尚有一些猶豫不定,但是他分析問題的方法,對待十月革命經驗采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教條主義的態度,無疑是非常正確的。在日后領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他對于共產國際指示和蘇聯經驗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說就是年輕時期的這種方法和態度的深化發展。
(四)結合他親自領導的湖南自治運動實踐,力圖把俄國革命經驗運用到中國革命實踐當中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早期共產主義者領導的真正意義上的工農革命運動鮮有出現,毛澤東領導的湖南人民自治運動可以說是僅有的一次。這個運動的阻力非常大:一方面,譚延闿、趙恒惕等軍閥竭力阻止人民自治,聲稱下層民眾缺乏知識,不懂法律,沒有能力從事自治運動,必須由統治階級及所謂法律家們來代替人民制訂自治法,實行官辦自治,以達到借自治之名行軍閥統治之實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長期受封建專制的統治,廣大人民群眾也認為“政治是一個特殊階級的事”,“是腦子里裝了政治學法律學身上穿了長褂子一類人的專門職業”,自己沒有文化知識,缺乏自治能力,不敢對自治問題發表意見,把本屬于自己的民主權力交給統治階級。
為此,毛澤東專門發表了《“湘人治湘”與“湘人自治”》《釋疑》《“全自治”與“半自治”》等文章,批判封建軍閥對人民自治的壓制,消除廣大工人農民的疑慮和不正確認識。他先以中國古代和西方國家為例教育工人農民,政治是人民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少數統治階級的事情,人民群眾完全有資格、有能力從事自治。特別是,他以俄國十月革命后的無產階級專政為例,以事實為依據告訴廣大群眾,自治應該由勞動人民自己當家作主,而不應該由少數統治階級來包辦,湖南自治應該像俄國那樣實施人民自己的民主自治。他指出:十月革命后,“俄國的政治全是俄國的工人農人在那里辦理。俄國的工人農人都是學過政治法律的嗎?大戰而后,政治易位,法律改觀。從前的政治法律,現在一點都不中用。以后的政治法律,不裝在穿長衣的先生們的腦子里,而裝在工人們農人們的腦子里。他們對于政治,要怎么辦就怎么辦。他們對于法律,要怎么定就怎么定。”他號召湖南人民要像俄國民眾那樣,積極行動起來從事人民自己的自治運動,“不論你是農人也罷,工人也罷,商人也罷,學生也罷,教員也罷,兵士也罷,警察也罷,乞丐也罷,女人也罷,你總有權發言,并且你一定應該發言,并且你一定能夠發言。只要你將你那不應該自疑的疑點祛去,你便立刻發現你自己的重大本領和重大責任。這本領發現在你的心坎里,這責任便立刻落在你的雙肩上。”〔28〕毛澤東在這里力求用俄國工農民主專政的事實作為榜樣,教育和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在增強他們從事自治運動自覺性和信心的同時,把俄國革命的成功經驗和新型的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治實踐運用推廣到中國革命的實踐當中。
三、青年毛澤東十月革命觀的歷史意義及其當代啟示
青年毛澤東的十月革命觀,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生時期就已經顯示出了它的核心內涵和本質要求,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也有重大的啟發價值。最主要的啟發就是要科學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總體性內涵,正確看待和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把先進科學理論和國外成功經驗運用到本國發展的實踐當中,把握好結合的主體(誰來結合)、對象(結合什么)、方式(怎樣結合)、目標(為什么結合)等一系列問題,實現先進經驗同本國實際的自主創造性的結合。
(一)必須堅持開放包容原則,充分借鑒國外經驗并使之中國化
人類文明發展是一個差異融合過程,近代以來的中國先進分子探索救亡圖存道路,就是自覺或不自覺地不斷借鑒國外先進理論和經驗的過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同樣是不斷借鑒外來的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和俄國革命經驗的過程。在革命時期,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人充分吸收俄國革命和政黨建設經驗并使之中國化,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最后勝利。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高度重視學習外國經驗特別是蘇聯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提出了“向外國學習”的口號,明確了對外開放的方法和原則。他說道:“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29〕1956年8月,毛澤東在同音樂工作者談話時,多次談到要學習國外先進理論和經驗,要把普遍原理同具體特點結合起來,實現普遍原理的中國化。他說道:“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在實踐中的表現形式,各國應有所不同。在中國,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國的革命實際相結合。十月革命就是俄國革命的民族形式。社會主義的內容,民族的形式,在政治方面是如此,在藝術方面也是如此。”“要把學的東西中國化。”“應該越搞越中國化,而不是越搞越洋化。……學外國不等于一切照搬。向古人學習是為了現在的活人,向外國人學習是為了今天的中國人。”“應該學習外國的長處,來整理中國的,創造出中國自己的、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的東西。”〔30〕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就是改革開放,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開放性原則,必須面向世界吸收一切優秀文明;必須按照世界歷史發展大勢,依據人類歷史發展規律,廣泛地比較、吸收、借鑒外來文化和經驗,在吸收世界先進文明的基礎上,實現差異融合,創新發展。
(二)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原則,牢牢立足于并不斷創新中國的具體實際
青年毛澤東牢牢地立足中國具體實際來分析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啟示。以根本性地改造中國為明確目標,以解決中國的突出問題為重點,牢牢立足于中國具體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地借鑒和運用國外經驗,是毛澤東研究分析十月革命經驗的方法特征。這個方法論在毛澤東開拓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繼承和發揚??谷諔馉帟r期,他明確指出:“只有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才能認清中國革命的對象、中國革命的任務、中國革命的動力、中國革命的性質、中國革命的前途和轉變。所以,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就是說,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31〕為此,他深入分析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新中國成立后,為了建設適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他又對國情實際做出了艱辛探索:“中國是一個大國,但是現在還很窮,要使中國富起來,需要幾十年時間”〔32〕;“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但又是一個經濟落后的窮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33〕;帝國主義列強“實際上統治了中國一百多年,使中國變得很貧窮,變成一窮二白。窮就是貧困,白就是文盲多”〔34〕;“我們的基本情況就是一窮二白。所謂窮就是生活水平低。……所謂‘白’,就是文盲還沒有完全消滅,不但是識字的問題,還有提高科學水平的問題”〔35〕;“中國的人口多,底子薄,經濟落后,要使生產力很大地發展起來,要趕上和超過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沒有一百多年的時間,我看是不行的。”〔36〕在此基礎上,他提出我國處于社會主義不發達階段的判斷。以此為依據,他明確提出要實現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當然,立足實際并不是要局限于實際,而是一定要立足實際又突破實際,在開拓創新中不斷把實際提升到新的高度,實現新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就是牢牢抓住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大力推進改革開放,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當前,我們也必須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三)必須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實現國外先進理論和經驗同本國實際的自主創造性結合
任何國家的革命建設都必須依靠本國人獨立自主地進行。與此同時,任何外來的理論和經驗,即便是在發生地已經獲得了完全成功,也不可能原原本本地、生吞活剝地引入到我們的實踐當中,而必須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獨立自主地加以借鑒和運用。毛澤東從一開始接觸并希望借鑒俄國革命經驗之時,就已經顯示出了這樣的理論特色和思考方式。中共成立之后的相當長時間內,因為政治上、組織上、理論上的不成熟,在重大問題甚至具體決策上都嚴重依賴于共產國際。特別是土地革命前期,教條主義者深陷依附思維,把自己的事業交給了共產國際及其派來的代表,最后遭到嚴重失敗。為此,毛澤東大聲疾呼:“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37〕?;跉v史上的沉痛教訓,毛澤東在遵義會議上被確定為領導核心之后,一直牢牢堅持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反對照搬照抄國外經驗,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新中國成立之際,他領導全黨獨立自主地創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及其政體實現形式;新中國成立后,他又根據中國國情創造了一條和平方式的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造道路。在開始大規模建設社會主義之際,他突出地強調了必須要處理好依靠自己和借鑒外國經驗的關系,提出了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基本方針,強調必須破除迷信,埋葬教條主義,獨立自主地搞好自己的建設。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也明確指出,必須要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我們仍然要堅持自主創造性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獨立自主地借鑒和吸收國外先進經驗,既要反對用教條主義的方法對待馬克思主義,更要反對那些全盤西化的錯誤思想,打破依附發展思維,抵御各種外來干預,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參考文獻〕
〔1〕〔2〕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1514.
〔3〕蔡林彬.蔡林彬給毛澤東(1918年7月21日)〔A〕//新民學會資料〔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8.
〔4〕〔5〕〔6〕〔11〕〔18〕〔19〕〔20〕〔21〕〔22〕〔23〕〔24〕〔25〕〔26〕〔27〕〔28〕毛澤東早期文稿〔M〕.長沙:湖南出版社,2008.271,314,314,431,356,466,356,454,313,324,335,356,287,456,467.
〔7〕彭明.五四運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61.
〔8〕〔美〕斯諾.毛澤東自傳〔M〕.汪衡譯.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1.35.
〔9〕毛澤東.毛澤東給陶毅(1920年2月)〔A〕//新民學會資料〔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1-62.
〔10〕周世釗.周世釗給毛澤東(1920年6月28日)〔A〕//新民學會資料〔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65.
〔12〕〔16〕毛澤東.毛澤東給蕭旭東蔡林彬并在法諸會友(1920年12月1日)〔A〕//新民學會資料〔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48,144-152.
〔13〕毛澤東.毛澤東給向警予(1920年11月25日)〔A〕//新民學會資料〔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75-76.
〔14〕毛澤東.毛澤東給羅璈階(1920年11月25日)〔A〕//新民學會資料〔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96-98.
〔15〕毛澤東.毛澤東給李思安(1920年11月25日)〔A〕//新民學會資料〔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4-105.
〔17〕新民學會會務報告(第一號)〔A〕//新民學會資料〔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3.
〔29〕〔30〕〔33〕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1,76-83,240.
〔31〕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
〔32〕毛澤東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7.
〔34〕〔35〕〔36〕毛澤東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9,216,302.
〔37〕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5.
〔作者簡介〕金民卿(1967-),男,河南洛陽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主任,“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智庫”秘書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毛澤東思想、哲學與文化意識形態問題研究。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經驗教訓 ?
? 他山之石 ?
? 讀史明智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