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題記:毛主席有“農業的根本出路在于機械化”的戰略考量,同時老人家還有具體的步驟措施來落實。在抓農業比較通用的機械——拖拉機的時候,毛主席的工作抓得非常有特色,并且十分有效。
一、毛主席對第一拖拉機制造廠的選址決策,頗有意味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是我國發展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由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工程中的大型項目之一。
1953年2月,第一機械工業部汽車工業管理局就成立新廠籌備處,開始搜集可能建廠地區的初步資料。聽說要建設中國第一個拖拉機制造廠,西安、石家莊、哈爾濱等紛紛要求把廠址建到自己的城市,但黨和政府從工業布局和國防安全考慮,于同年8月指示在中原地區的河南省內選擇廠址。當時國家計劃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富春帶著12位蘇聯專家,在河南省境內的鄭州、洛陽、偃師、新安、陜州等五個地區進行踏勘,搜集資料。
李富春帶著專家的意見回到中南海。毛主席聽了匯報后,沉思良久,最后大手一揮:“洛陽九個朝代皇帝都住下了,難道還放不下一個拖拉機廠?”
新中國第一個拖拉機廠,就這樣建在了洛陽。
實際上,從國防上考慮,一拖建在洛陽,地理形勢利于備戰;從工業布局上考慮,利于全國均衡發展。
1954年1月,一拖廠址最終定在了澗河以西邙山以南。
二、毛主席為拖拉機名稱型號作出批示
1958年3月,毛主席在《第一拖拉機廠躍進規劃》報告上批示:
拖拉機型號、名稱不可用洋字。各種拖拉機的樣式和性能一定要適合我國的氣候和地形;并且一定要是可綜合利用的;其成本一定要盡可能降低。
原先按蘇聯產品名稱音譯的“德特54”就不用了,,人們從陜北民歌《東方紅》中找到了靈感,“東方紅”獲得了大家一致好評,這個名字很快也得到了第一機械工業部的批準。
據一拖老工人回憶,1958年7月20日,工人們在第一輛東方紅拖拉機車頭上掛上毛主席頭像,把這輛拖拉機像打扮新娘子一樣,戴上大紅花,車身上掛滿彩綢。敲著鑼舞著旗,歡天喜地地跟在拖拉機的后面“隆隆隆……”地開出廠區大門。
從此以后,中國第一拖拉機廠生產的拖拉機上,都有了醒目的毛體“東方紅”3個字。
“東方紅”品牌,就成為中國農業機械化的一個響亮的代名詞。
第三套人民幣一元錢上女拖拉機手的原型之一,叫金茂芳,是新中國第一代女拖拉機手,也是是聞名全國的勞動模范。畫面上的拖拉機就是東方紅號。
李克勤后記:毛主席對第一拖拉機廠無微不至的關懷,無疑是具有戰略考量的,老人家不僅準確地提出來做什么,而且鮮明指出了不做什么。搞工業肯定是不能老是跟著別人后里面爬行的,那樣是搞不出自己的核心技術,也就難以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的。
進一步感悟,毛主席對農業機械的重視,涉及到農業與工業的結合,工農聯盟的大問題。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本身就含有自主創新的意思在里面。毛主席道器變通之變——他反反復復強調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在今天其意義不僅沒有絲毫減小,反而更強——更需要強調了——因為我們有了更多實踐經驗教訓——毛主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更令人感到想得通,說得通,行得通——道器變通。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