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8月,中央文獻出版社重新出版了吳冷西同志《憶毛主席》一書。作者該書始撰于1990年12月,完稿于1994年6月,于1995年2月由新華出版社首次出版。此后曾三次加印,每次作者都有修正。這次再版,將作者歷次修正完整收錄。現經作者家屬授權和中央文獻出版社同意,由昆侖策研究院分篇轉載該書有關章節,以饗讀者。該書的“編后語”和第一至七部分“(一)從評價斯大林說起”、“(二)新聞的階級性”、“(三)政治家辦報”及附錄“五不怕及其他”、“(四)批評‘反冒進’”、“(五)鼓足干勁與壓縮空氣”“(六)武仗與文仗”、“(七)冷靜的促進派”已發(見【相關閱讀】)。本篇為第八部分“(八)實事求是”。
【1960年,在最高國務會議召開之前,毛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前審閱新華社消息稿。左為吳冷西?!?/span>【作者簡介】吳冷西(1919.12.14-2002.6.16),廣東新會人。1937年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及馬列學院學習,曾任延安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國際部主任,新華社副總編、總編輯。1952年任新華社社長。1957年兼任人民日報總編輯,1964年兼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直至“文革”開始。1977年后任中共中央毛澤東著作編輯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1980年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1982年任廣播電視部部長。中共第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全國人大第三、四、五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二、三、四屆主席,第五屆名譽主席,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會長。
毛主席在鄭州會議告一段落后(鄭州會議原來是為武昌會議作準備),就在11月13日乘火車繼續南下。我和田家英也跟隨前往。在專列上,毛主席又邀集河南11個縣委書記(信陽、南陽、洛陽、開封、商丘、登封等)座談,當晚又專門同遂平縣委同志談話,對公社供給制詢問得很詳細??h委書記談到現在最苦惱的是全國來參觀的人太多,每天少則500多人,多則3000多人,難以應付。毛主席還找信陽地委談話,特別稱贊他們沒有拆散家庭,又特別關照他們要保證社員有8小時睡眠、4小時吃飯的時間。毛主席14日到達武昌,住東湖賓館。他要我和田家英參加湖北省委書記王任重和張平化同志主持的座談會。這些座談會從14日接連開到20日,實際上是調查會。14日毛主席聽取了王任重同志匯報湖北全省的情況和恩施、孝感、沔陽、襄陽等縣公社化的情況。接著由麻城、鄂城、黃岡、棗陽等縣的縣委書記以及一些公社黨委書記和鋼鐵廠廠長、下放干部先后作了匯報。毛主席沒有到場的,我們事后都向他匯報了。我們著重向他反映了縣委特別是公社書記、鋼鐵廠廠長匯報中提到辦大社中,富隊和貧隊之間的矛盾,群眾對“軍事化”、“食堂化”抵觸甚大,大辦鋼鐵中好鐵只有兩三成,干部作風浮夸、粗暴等問題。后來我和田家英都感到,毛主席要我們參加一系列的調查會,一個重要的用意是要我們上一堂調查研究的課,既了解實際情況,又學習實事求是。武昌會議從11月21日開始,這是政治局擴大會議。除政治局成員外,有中央一部分部長和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參加,毛主席在會議第一天作了長篇講話,談到了許多重大問題:如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還是要劃線加以區別,不要急于過渡到共產主義,新四十條(按:指在鄭州起草的十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根據不足,北戴河會議決議說人民公社在五六年或更多一點時間過渡到全民所有制太快了,1958年吹得太厲害,現在要壓縮空氣,長時期內要發展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明年任務要減輕等等。
第二天(11月22日)晚上,毛主席把我和田家英找去談話,主要是談宣傳上要壓縮空氣、實事求是的問題。他特別提醒我:辦報的、做記者的,凡事要有分析,要采取實事求是的正確態度。毛主席的談話是從當天(11月22日)下午他找各大協作區組長談話說起的(中央1954年撤銷中央局一級組織后,1958年6月又基本上按原各中央局管轄的省、市、自治區劃分為七大協作區,每區設組長和副組長一二人)??磥砻飨瘜ο挛绲臅h很有感觸,他跟我們談話時仍處于亢奮狀態。毛主席原想同各大區組長商量降低1959年的生產指標,首先是鋼的指標。原來的指標是1958年8月北戴河會議確定的。毛主席設想可否把鋼產量的指標從3000萬減為1800萬噸。他原想說服他們,結果反而是各組長力圖說服毛主席維持原來的指標。毛主席說,他們都想打通我的思想,我硬是想不通,因為他們缺乏根據。他們有的大區明年要增加鋼產兩倍,有的省要增加四倍,有的省要增加十幾倍,有的省竟然要增加三十倍。這怎么能叫人相信?毛主席還說,中央已有12個部長寫了報告,指標高得嚇人,似乎要立軍令狀。但我看完不成也不要殺頭。鐵道部長說1959年要修2萬公里鐵路。周總理主持制訂的第二個五年計劃草案,規定5年內才修2萬公里,他夸下??谝荒晖瓿?,怎么完成得了呢?如果真的完成了,我甘愿當機會主義者。毛主席又說,其實1800萬噸鋼的指標不是機會主義,能否完成還是個問題,因為今年(1958年)預計煉出的1000萬噸出頭的鋼產量中,好鋼只有850萬噸,看來鄭州會議讀了幾天書并沒有解決思想問題,大家頭腦還是發熱。1958年鋼鐵翻一番就使得6000萬人上山,鬧得天下大亂。明年再來個翻一番以至翻幾番怎么得了?毛主席說,一定要壓縮空氣??諝膺€是那么多,只不過壓縮得體積小些,不要虛胖子,要結實些。我看明年要減任務,工業這樣,農業也這樣。去冬今春修了500億土方水利工程,今冬明春就不要再搞500億土方了,要減下來。談到這里,毛主席說明他找我們來是為了把壓縮空氣的精神趕快告訴《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記者、編輯。他說,現在宣傳上要壓縮空氣,不要再鼓虛勁,要鼓實勁,自己不要頭腦發熱,更不要鼓動人家頭腦發熱。
【1958年3月下旬,毛主席考察重慶鋼鐵公司,圖為在大型軋鋼車間】毛主席說,做新聞宣傳工作的,記者和編輯,看問題要全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側面。要看到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要看到成績,又要看到缺點。這叫作辯證法,兩點論?,F在有一個不好的風氣,就是不讓講缺點,不讓講怪話,不讓講壞話。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好的事情不是一切都好,也還有壞的一面,反之,壞的事情不是一切都壞,也還有好的一面,只不過主次不同罷了。聽到人家都說好,你就得問一問是否一點壞處也沒有?聽到人家都說壞,你就得問一問是否一點好處也沒有?大躍進當然是好事,但浮夸成風就不好。毛主席問我們,你們看虛報好還是瞞產好?他自己回答:我看瞞產比虛報好。沒有打那么多糧食,你硬是充胖子,虛報了產量,結果國家按報的產量征購,多購了過頭糧,受害的是農民。瞞產少報,當然也不好,但我很同情。糧食豐收,干部要實報,農民想少報一點,無非想多留點,多吃點。多少年來,中國農民不得溫飽,想多吃點不算犯罪。瞞產了糧食還在,虛報了沒有糧食,虛夸危害很大。談到這里,毛主席又講起故事來。他說,天下事有真必有假。虛夸古已有之。赤壁之戰,曹營號稱83萬人馬,其實只有二三十萬,又不熟水性,敗在孫權手下,不單是因為孔明借東風。安徽有個口號,說:“端起巢湖當水瓢,哪里缺水哪里澆”,那是做詩,搞水利工程不能那樣浪漫主義。毛主席還說,大躍進中有些虛報是上面壓任務壓出來的,問題的危險性在于我們竟然完全相信下面的報告。有位縣委書記強迫農民澆麥,下令苦戰三晝夜,結果農民夜里在地頭掛起燈籠,讓小孩子放哨,大人睡覺。那位縣委書記看見點亮了燈籠,就以為已經澆麥了。鑒于虛夸作假成風,我們對下面送來的報表不能全信,要打折扣,恐怕要打它三分虛假,比較穩當。否則,按虛報的數字來訂生產計劃很危險,訂供應計劃更危險。毛主席強調,做新聞工作,無論記者或編輯,都要頭腦冷靜,要實事求是。下去采訪,不要人家說什么你就報道什么。要自己動腦筋想想,是否真實,是否有理。毛主席談到,據一些省委反映,《人民日報》在大躍進中搞各省進度表(如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進度表)、放“衛星”(糧食和鋼鐵的高產“衛星”)等報道方法,對各地壓力很大,結果“你趕我追”,大搞虛夸。這要引以為戒。
毛主席講了上面這些話之后,又歸納為三點意見。他說:第一,要實事求是,報道時要弄清事實真相。不是新聞必須真實嗎?一定要查清虛與實,是虛夸、作假還是真實、確實。新聞報道不是做詩寫小說,不能憑想像虛構,不能搞浪漫主義。第二,現在要下明礬,把混亂的思想加以澄清。聽說《人民日報》有一篇社論講到人民公社從集體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時把時間縮短了,說三四年五六年就行了,不要北戴河決議上寫的“或者更長一些時間”那半句話了。毛主席說,那半句話是我特意加上的,當時想法是謹慎一點好?,F在看來還是太急了。你們刪去那半句話就更急了,不知是聽了哪一位政治局委員的意見。毛主席說,這半年大家頭腦都發熱,包括我在內,所以要下明礬,要壓縮空氣,說潑點冷水也可以,但要注意保護干部和群眾的積極性。有錯誤領導上承擔責任就是,不要責怪下面。第三,要考慮國際影響。今年我們宣傳上吹得太厲害,不但在國內搞得大家頭腦發昏,而且國際影響也不利。毛主席說,我在成都會議上就曾經說過,不要務虛名而得實禍,現在就有這個危險。杜勒斯天天罵我們,表明他恐慌,害怕我們很快強大起來。美國人會想到是不是對中國發動預防性戰爭。這對我們不利。何必那樣引人槍打出頭鳥呢?何況我們的成就中還有虛夸成分呢?即使真的有那么多的成績,也不要大吹大擂,還是謙虛一點好。中國是個大國,但是個大窮國。今年大躍進,但即使根據現在匯報的數字,全國農民年平均收入也只有70元上下,全國工人每月平均工資也只有60元左右?,F在有些縣委不知天高地厚,說什么苦戰三年就可以過渡到共產主義。這不是發昏說胡話?說是“窮過渡”,馬、恩、列、斯哪里說過共產主義社會還是很窮的呢?他們都說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的必要條件是產品極為豐富,否則怎么能實行按需分配呢?有些同志要“窮過渡”,這樣的“窮共產主義”有什么優越性和吸引力呢?毛主席說,現在人民公社搞的供給制,不是按需分配,而是平均主義。中國農民很早就有平均主義思想,東漢末年張魯搞的“太平道”,也叫“五斗米道”,農民交五斗米入道,就可以天天吃飽飯。這恐怕是中國最早的農民空想社會主義。我們現在有些同志急于向共產主義過渡,這非常危險。北戴河會議規定了過渡到共產主義的五個條件,哪一條也不能少,缺一條也不能向共產主義過渡。談到這里,毛主席很動感情地說,反正我不準備急急忙忙過渡。我今年65歲,即使將來快要死的時候,也不急急忙忙過渡。毛主席強調,過渡要有物質條件、精神條件,還要有國際條件,不具備條件宣布過渡也沒有用。要劃兩條線:一條線是集體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區別,一條是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的區別。不要輕易宣布向全民所有制過渡,更不要輕易宣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毛主席還說,我們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不僅把杜勒斯嚇了一跳,也把赫魯曉夫嚇了一跳。不過看來赫魯曉夫還比較謹慎,他現在只講12年內準備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條件,并沒有說到時就要過渡。我們有些同志頭腦發熱,想搶在蘇聯前頭過渡,這很不好。蘇聯同志建設社會主義已搞了41年,我們才搞9年,就想當先鋒,還不是頭腦發昏?人有少青中老,水有溪河湖海。事情都有一定的量度,有相對的規定性,從量變到質變要有一個過程,不能隨意想過渡就過渡。
毛主席說,他在鄭州批評了陳伯達主張取消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還批評起草新四十條(按:指十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的同志想入非非,要生產2億噸到4億噸鋼?,F在有些同志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實際上把科學也破除了。毛主席說,凡是迷信一定要破,凡是科學、真理一定要堅持。資產階級法權,一部分要破除,如官僚主義、脫離群眾、等級森嚴、嬌驕二氣,非破不可。但還有相當一部分不能破除,如工資制度、國家強制、上下級關系等等,還得保持。如果把這些必要的、有用的部分也破得體無完膚,就會天下大亂,總有一天要承認錯誤,還要賠禮道歉。毛主席說,新華社和《人民日報》,記者和編輯,頭腦都要冷靜,多開動自己的腦筋,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隨聲附和。要調查,追根問底。要比較,同周圍比較,同前后左右比較,同古今中外比較。唐朝有位太守,他審理案件,先不問原告和被告,而先要了解原告和被告周圍的人和環境,調查好了才去審問原告和被告。這叫作勾推法,也就是比較法。記者和編輯要學會這種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其實這也是思想方法,實事求是的方法。記者,特別是記者頭子,——這時毛主席指著我說,像你這樣的人,頭腦要清醒,要實事求是。毛主席同我和田家英這次談話談得很直率,有時甚至相當激動??磥砜赡苁墙涍^下午同各大區組長的談話,思想相當活躍,滔滔不絕,一直談到深夜。最后,毛主席要我盡快把這個精神告訴記者,并問我用什么方法可以快些。我告訴他:新華社正在北京召開全國分社會議,主席的意見可以向會議傳達。毛主席先提出可否把會議搬到武漢來開,接著又考慮到臨時安排不便,而且中央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之后接著要開六中全會,要來很多人。田家英提出,中央辦公廳每天有專機來往京漢之間,可以明天回去傳達,后天回來開會。我看可行,毛主席也同意這么辦。這樣,我23日飛回北京,當天向參加國內分社會議的同志和新華社、人民日報部主任以上干部作了傳達。當時我考慮到毛主席談話中涉及一些重大決策與具體的人和事,沒有全部向大家傳達,而且傳達時要求大家只記總的精神和要點,不要作詳細記錄。所以后來新華社和《人民日報》檔案中都沒有完整的記錄。幸好毛主席22日深夜談話的要點,有些在21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中已講過,有些在23日會議中也講了。毛主席這次談話,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中“左”的指導思想問題。以后召開的八屆六中全會仍然表現了要求過急、過高的“左”的思想傾向。例如全會通過的1959年計劃,規定鋼產為1800—2000萬噸,雖然比北戴河會議減少了900—1000萬噸,但仍然太高(1959年6月頤年堂會議才根據陳云同志的建議降為1300萬噸);糧食產量指標仍為10500億斤,并未比北戴河會議規定的減少。關于人民公社的決議只批評了兩個急于過渡的思想傾向,仍然沒有解決人民公社的根本問題。但是,歷史地看問題,毛主席從1958年11月初鄭州會議起就開始注意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中他認為是“左”的偏向,這次談話比較鮮明地反映了他當時的思想。無論如何,毛主席的這次談話,對于我國新聞工作,實際上也關系其他工作,仍然具有重大意義。
【1958秋毛主席視察合肥,同合肥鋼鐵廠工人交談】
武昌會議后,毛主席回到北京。1959年1月間,我向主席匯報《人民日報》和新華社都按照他11月22日談話精神作了檢查,并采取改進的措施。毛主席說,最近暴露了去年工作中的許多缺點,壞事可以變成好事。今年的工作有可能比去年做得好。我們工作中不可能不犯錯誤,有些錯誤別人犯過了,自己還會犯,這樣才能取得教訓。你們記者檢討了錯誤,改了就好,但不要泄氣,得到教訓就行。
【相關閱讀】
吳冷西憶毛主席:從評價斯大林說起
吳冷西憶毛主席:新聞的階級性
吳冷西憶毛主席:批評“反冒進”、鼓足干勁與壓縮空氣
吳冷西憶毛主席:武仗與文仗
吳冷西憶毛主席:冷靜的促進派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