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移駐西柏坡紀實
1948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經歷了一年多艱苦轉戰,揮戈東渡黃河,經晉綏解放區來到西柏坡,與先期到達這里的中央工委、中央后委會合,實現了五大書記撤離延安后的大團圓。從此,西柏坡走向歷史前臺,成為“毛主席和黨中央進入北平、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值此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移駐西柏坡75周年之際,我們回眸歷史,從中共中央決定東渡說起,追隨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踏過的足跡,探尋和感受那段崢嶸歲月。
楊家溝:毛澤東審時度勢,為迎接中國革命新高潮,決定東渡黃河向西柏坡轉移
1947年3月,中共中央為適應形勢的變化在陜北清澗縣棗林溝決定:由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組成中央前敵委員會,繼續留在陜北,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由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前往華北進行中央委托的工作;由葉劍英、楊尚昆等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員會到晉西北統籌后方工作。經過一年的艱苦征戰,全國的軍事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1948年3月,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發起了宜川戰役,繼而又挺進黃龍山區,連克10城,完成了對洛川、延安的戰略包圍,延安變成了一座孤城。在此形勢下,黨中央走出黃土高原,向華北轉移走向全國的條件已經成熟。據時任中央后委副書記楊尚昆回憶,中共中央前往西柏坡與中央工委會合的事,黨中央早在1947年12月于陜北米脂縣楊家溝召開的工作會議上就已經決定。為了順利實現轉移,中央后委、中央工委和中央前委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1948年1月4日,葉劍英、楊尚昆就中央機關向西柏坡轉移的問題致電中央工委朱德、劉少奇、董必武:“三交機關經中央批準將于3月初出發,搬到平山與工委會合。”為此,中央后委派時任軍委三局局長的王諍于1月10日前后前來工委請示,并布置通訊工作。劉少奇、朱德和董必武接到電報后,立即于1月5日致電中共中央:“三交機關搬到平山與工委會合甚好。陜北中央機關是否亦搬來,搬到平山后,是否應長期打算,請即復示,以便做各種準備。”1月20日,周恩來和任弼時正式通電中央后委葉劍英、楊尚昆,明確了中共中央核心向東轉移的決定。同時指示后委的轉移按照原定計劃行動。據汪東興回憶,3月9日下午,毛澤東召集他和葉子龍說:“中央前委商議,準備東渡黃河。自從蔣介石指揮胡宗南進攻陜甘寧邊區,我們中央前委在陜北轉戰一年了。目前全國各戰區的形勢對我們越來越有利,我們在大范圍內由被動轉為主動了。去年,蔣介石趕我們過黃河,我們偏不過,在陜北拉著你的隊伍轉圈子。一年后的今天,我看過黃河的時機到了,把你們兩位找來就是商量一下,咱們什么時候過黃河?準備怎么過法?具體由誰組織指揮?”周恩來說:“現在黃河上游正在化冰,我的意見是不是3月下旬東渡黃河較為適宜。”任弼時說:“東渡黃河要準備船,要找有經驗的船工,與他們商量看什么時間過黃河合適,一定要保證安全渡河。”葉子龍說:爭取用10天時間準備,我提議讓汪東興同志具體組織東渡黃河的準備工作。”毛澤東隨即表示同意,并特別提醒大家說:“準備工作一定要注意保密,時刻提高警惕,防止敵人偵察到我們的動向。要馬上發報給陜甘寧邊區的林伯渠,請他派得力的地方干部協助。同時也給賀龍發報,請他通知晉綏邊區政府派人在黃河東岸接應。東渡時間暫定為3月下旬。”周恩來對汪東興說:“東興同志,你明天召集有關同志開會布置,爭取11日出發,中央前委東渡黃河是一次大的戰略行動,任務很艱巨,就拜托給你了。”汪東興接受任務后,經過認真考慮,說:“東渡黃河的工作需要仔細策劃,渡船、技術船工、木材,還有糧食、草料、當地治安工作等等都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幫助和支援。”3月10日,中共中央公布了東渡黃河轉移華北的決定。周恩來在楊家溝向中直機關做了形勢報告和轉移動員報告,指出:一年來,敵我力量對比已經起了根本變化,中央堅持在陜北的任務已經勝利完成。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全國范圍內的勝利,黨中央決定東渡黃河轉移到華北。
黃河渡口:毛澤東望著滾滾的黃河慨嘆“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
3月11日,周恩來派中央前委第九支隊司令部警衛科科長慕豐韻去選渡口。慕豐韻接受命令后,帶領一個班的人馬,跑遍了延安附近的幾個渡口。返回后,把各個渡口的情況一一向周恩來報告。周恩來仔細了解各渡口的情況后,經過綜合考慮,最后決定從吳堡縣川口渡河。據慕豐韻回憶,中央確定川口后,他跑到川口了解有多少船工、多少船等問題。為確保安全,還組織人馬進行了三四天的試渡。之后,又到對岸去了解群眾基礎。直到完完全全放下心來才向周恩來匯報。周恩來則要求更細,甚至考慮到渡河要多少分多少秒,敵人在黃河沿岸空襲怎么辦等等。為預防萬一,中央還決定,中央領導人不乘同一條船渡河。1948年3月21日早上,天氣晴朗,毛澤東從有“小延安”之稱的楊家溝出發。臨走時,他囑咐綏德專區和米脂縣政府的干部領導人民渡過困難,保證中央機關住過的楊家溝以及梁家岔、王家灣等村莊不許餓死一個人。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來到了川口,在這里毛澤東接見了20名民兵船手。民兵們介紹了船的性能、黃河的水性特點、乘船等知識。23日早晨,毛澤東來到黃河岸邊的渡口,此時大部隊已經開始渡河,民兵渡船小分隊也早已在這里待命。毛澤東坐在一塊灰白色的石頭上,對船工說;“勞累你們了,陜北是個好地方,陜北的小米吃了13年,實在不愿離開呀。”臨登船時,依照陜北的風俗習慣,工作人員拿出一瓶早已準備好的酒,讓毛澤東喝酒御寒。毛澤東高興地喝了兩口又遞給任弼時,他與其他中央領導誰也不肯喝,把酒遞給了民兵,并吩咐每人一定要喝一口。毛澤東大步走到黃河邊上,看著混濁的黃河水,說:“我馬上就要過黃河了,來不及向陜北老鄉告別,請你們轉達我對他們的問候,謝謝他們對我們的大力支持。告訴陜北人民,我們不會忘記他們的一片心意。”第一條船上是毛澤東;第二條船上是周恩來;第三條船上是任弼時和陸定一。黃河,是孕育中華民族的一條母親河。“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古人留下了詠頌黃河的無數優美的詩句。而此刻,中共中央就要離開陜北渡黃河了,面對洶涌激蕩的黃河,毛澤東想了很多,無限感慨。望著漸漸遠離的渡口和岸邊聚集的人群,毛澤東雙眼變得濕潤了……忽然朝著葉子龍說:“腳踏黃河,背靠陜北。怎么樣,子龍,給我照張相吧!”
葉子龍匆匆拿出了照相機。當鏡頭對準毛澤東的時候,他站穩了身體,斂去了笑容,臉上露出了一副嚴肅的神情。葉子龍抓準時機按下了快門。
當船行至河中心時,風越刮越猛,一塊塊大小不等的浮冰隨著像粥一樣濃稠的河水互相碰撞,發出巨大的聲響。船隨著洪流時而躍上波峰,時而被摜向濤谷,濁浪如墻似壁般地遮住了船上人們的視線。為了安全,任弼時建議在河心停一下,但毛澤東卻鼓勵民兵們說:“不要緊,用力劃,越快靠岸越安全。”民兵握緊手中的槳板,使足勁,憑著豐富的經驗,乘風破浪飛速向對岸劃去。此時,毛澤東面對滔滔洪峰,望著那隨漩而下的浮冰,望著那奔騰咆哮的濁浪,早已陷入了沉思。忽然,他回頭對大家說:“你們可以藐視一切,但是不能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登岸后毛澤東再次回望黃河,深情地說:黃河真是一大天險啊!如果不是黃河,我們在延安就住不了那么長時間,日本軍隊打過來,我們可能又到什么地方打游擊去了。過去黃河沒有很好地得到利用,今后應當整體規劃和治理,利用黃河灌溉、發電、船運,讓黃河為人民造福。
雙塔村:毛澤東縱論戰局,決戰的后30個月中國革命將“傳檄而定”
3月23日中午,毛澤東等在山西臨縣高塔村的下灘里登岸,騎馬沿黃河東岸而下,當晚住在寨則山村。24日中午,又沿崎嶇的山路,溯揪水河而上,到達臨縣三交鎮的雙塔村,與住在這里的中央后委會合。中央后委書記葉劍英已先期趕往西柏坡,由副書記楊尚昆主持工作。當天晚上,楊尚昆陪同毛澤東一行到三交看望后委的同志們。回到住處后,中央研究決定: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同志等一行帶一架電臺和部分警衛人員共100多人,經晉綏軍區所在地興縣蔡家崖,走北線前往西柏坡;楊尚昆率領前委的其他人員和后委的最后一批人員徒步向西柏坡開進。據楊尚昆回憶,在這里給他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一件是批評晉西北的土地改革搞得很“左”。這件事雖然是康生和陳伯達在那里搞的,但主席說:“你們后委就住在這里,這些事情都知道,可是你們根本不反映,你們讀的馬列主義到哪里去了?!”另一件事是毛澤東高瞻遠矚地對戰爭發展形勢作了估計。他認為:同蔣介石的這場戰爭,可能要打六十個月。六十個月者,五年也。這六十個月又可分為兩個三十個月。前三十個月是我們“爬坡到頂”,也就是打到我們占優勢;后三十個月,叫做“傳檄而定”,那時候,我們是“下坡”,有的時候不用打仗,喊一聲,敵人就投降了!毛澤東一行在雙塔村住了兩個晚上。3月25日在向西柏坡轉移的動員大會上,周恩來傳達了關于這次行動的路線和注意事項,并且分析了全國的形勢。毛澤東也激情做了講話:“到華北平山一帶,那里的條件要好一些,對指導全國工作有利,所以行軍是艱苦的,前途是光明的!翻過太行山這個最高的山坳,也將是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以后就越來越好了。全國的勝利很快就要到來,同志們,努力吧!”任弼時也指出:“大家都是經過戰爭鍛煉的,10多天路程不算什么。我們是跟毛主席一步步走向勝利,沿途要齊心協力,互相幫助。”聽了中央領導的講話,大家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會場里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蔡家崖:毛澤東關注土改運動的健康發展,完整提出土地改革總路線
3月26日上午,中央機關離開雙塔村,取道白文、康寧,當天下午到達晉綏軍區司令部的駐地興縣蔡家崖。軍區首長們都早已把自己住的房子騰出來了,全部讓給中央領導居住。毛澤東等在蔡家崖停留的一周時間里,連續三天聽取了賀龍等晉綏分局和軍區負責人關于晉綏解放區戰爭情況及土改整黨、工農業生產、工商業政策、農民互助合作、支前等情況的匯報。4月1日,在晉綏干部會議上,毛澤東給到會的晉綏分局和軍區黨政軍干部200多人作了著名的《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明確提出了黨的新民主主義的總路線、土地改革總路線和總政策,并強調指出:“如果真正忘記了我黨的總路線和總政策,就是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執行具體工作路線和具體政策的時候,就會迷失方向,就會左搖右擺,就會貽誤我們的工作。”在這里,晉綏的有關領導還提出想請毛澤東去《晉綏日報》講講如何辦報紙的請求,毛澤東當即表示同意。4月2日,毛澤東接見了《晉綏日報》社的編輯人員,了解了《晉綏日報》的工作情況,系統地對辦報等問題作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講話。講話中,毛澤東以黃河船上的老艄公為比喻來說明報紙要掌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說:“你們注意了嗎?黃河渡船上掌舵的老艄公,在急流險灘、驚濤駭浪中,眼睛總是盯著對岸,端正航向,把舵掌穩當。如果老艄公只看腳下的浪花,就會手忙腳亂,把船弄翻了。”在講到團結問題的時候,說:“你們看過《三打祝家莊》的戲吧!頭兩次打敗了,后來研究了為什么失敗,大家心一齊,采用里應外合的方法,結果第三次打勝了。”他很贊賞用編者按的形式對報紙上發表的材料作批注,說:“金圣嘆批注《三國志》,有人說不好,我看是好的,這樣做使人看時有個頭緒,當然,批注得不完全對。”談到宣傳經驗中要選擇能說明問題的典型素材時,他說:“天下烏鴉一般黑。性質相同的,只要研究一個典型材料,能說明問題就夠了。你硬要分出大烏鴉、小烏鴉、肥烏鴉、瘦烏鴉、中國烏鴉、外國烏鴉,把一鋪攤材料都搞上,被材料埋住,還是總結不出經驗。”毛澤東在講話中還告訴大家:“我們的政策,不僅要使領導者知道,干部知道,還要使廣大的群眾知道。有關政策應當在黨的報紙上或者刊物上進行宣傳。我們正在進行土地制度的改革,有關土地改革的各項政策,都應當在報上刊登,在電臺廣播,使廣大群眾都能知道。群眾認識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標,就會齊心來做。這和打仗一樣,要打好仗,不光要干部齊心,還要戰士齊心……”毛主席的講話激起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講話后,毛澤東為《晉綏日報》寫了兩副題詞。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土地改革的總路線是:依靠貧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
神池:毛澤東看到“為人民服務”,露出滿意的微笑
1948年4月4日,毛澤東一行離開蔡家崖,經岢嵐、五寨,于4月5日下午到達神池,住進了當時的縣委大院。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是一位瑞士傳教士早年間在神池縣修建的。據神池縣文史資料的記載,當年迎送黨中央的是中共雁門區黨委宣傳部長、神池縣土改工作團團長鄭林。據鄭林回憶:前一天,他接到中共中央晉綏分局通知,毛澤東和周恩來、任弼時要在神池宿營。于是,他把自己居住的房子騰了出來,木地板被擦拭一新,新糊了窗戶紙,在長條幾案上擺好紙墨筆硯,正墻上特意掛上一個木邊玻璃鏡框,框內是毛體“為人民服務”5個大字。毛澤東剛下了車,屋還沒進,煙還沒抽一支,茶沒喝一口,連身上的塵土還沒掃凈,就關心地詢問群眾生活情況。可以看出,在毛澤東的心中,只有人民群眾。邁進溫暖的小屋,毛澤東抬頭看到了“為人民服務”5個字時,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當天,鄭林向毛澤東、任弼時匯報了神池土改、整黨和組織群眾生產自救情況,毛澤東聽后要求神池縣一定要結合土改工作,努力發展生產,組織好群眾生產自救。傍晚時分,鄭林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在縣委門口來回踱步,心中充滿了幾分渴望、幾分期待。深夜,鄭林看到毛澤東的屋里還亮著燈光,想到患病感冒后的主席一定是在閱讀報告或是起草文件,他的心頭一熱,定定地站在寒冷的春夜里守候著。那夜的燈光一直點亮了曙光。4月6日,毛澤東一行從神池出發,沿途所經村莊,幾乎看不到強壯的男人,只有赤身裸體的孩子,甚至連十六七歲的姑娘也衣不遮體。中午到達寧武,看到這座歷史名城重鎮已是殘垣斷壁、彈痕累累,人煙稀少,空空蕩蕩了。毛澤東感慨地對身邊人員說:“我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車過古雁門關,已是黃昏時分,毛澤東招呼周恩來和任弼時等一起登上長城去看雁門關。毛澤東手拄著柳木棍,站在雁門關上,放眼長城內外,遠處群山迷霧,霞走云飛;近處重巒疊嶂,峭壑陰森。兩座大山對峙,形狀猶如天造的兩扇大門,護衛著山間一條盤旋幽曲的穿城之路。毛澤東慨嘆到:“這里是古往今來兵家必爭之地,有三關之首之稱。”任弼時說:“雁門關、寧武、偏關合稱三關,相傳是宋代著名將領楊六郎鎮守。”周恩來說:“相傳楊六郎鎮守的三關在河北徐水、唐縣一帶,不是這里。”毛澤東笑著說:“歷史上的許多事情,如果沒有史書記載,經后人七傳八傳,時間久了,也就說不清楚了。但是可以確信,這里是李牧大敗匈奴的地方。”周恩來應道:“三關要沖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毛澤東若有所思,將手中的木棍向長城遠處指一指說:“中國這么大,長城萬里長,凡有關的地方,人們都說自己這里是第一關。”
五臺山:毛澤東與周恩來一起撞響千年萬斤古鐘
過了雁門關繼續南下,很快就到了代縣。代縣是晉綏和晉察冀兩大解放區的交界處,晉察冀軍區已派保衛部長許建國前來迎接。4月7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及陸定一、胡喬木、汪東興等一行人乘車向著名佛教圣地五臺山進發。原計劃當天晚上趕到五臺山,不料山路崎嶇難行,車開得較慢,行至五臺山北麓山區時天已漸黑。天不湊巧,又下起大雪,毛澤東一行只好夜宿在繁峙縣伯強村。拂曉時分,天上仍飄著雪花,毛澤東來到院子里,對身邊警衛員說:“昨天,晉察冀軍區已經派部隊清掃了山路上的積雪,這一下又要有多少戰士為我們的行軍清掃道路呀,戰士們又得受累受苦了。”為探明路況,周恩來一大早便和許建國上山了。毛主席則利用這段時間,召集村干部和群眾代表進行座談。毛澤東了解了五臺山的情況后,風趣地說:“人民大眾才是真正的佛爺!我們不要迷信佛爺,要團結起來,做天下的主人。”午后,周恩來等人從山上回來,說:“主席,今天不能走了,現在部隊正在二次清掃道路。今晚不下雪,明天天氣好的話,我們就可以出發了。”恰在這一天,前線傳來我軍攻克洛陽的喜訊,毛澤東就在這個小山村寫下了《再克洛陽后給洛陽前線指揮部的電報》,提出了我黨城市工作的政策和原則。4月9日,瑞雪初霽,旭日東升。五臺山群峰銀妝素裹,分外妖嬈。當到達五臺山區海拔2800多米的鴻門巖時,風大雪厚,坡陡路滑,行車十分危險。為保證安全,周恩來迎著刺骨的寒風,站在冰天雪地里,一直等候毛澤東的汽車到達后,才一起相互攙扶著越過高峰雪坡。一直抱病行軍的任弼時也以頑強的毅力,拉著馬尾巴,一點點攀過了鴻門巖。傍晚時分毛澤東一行抵達臺懷鎮,就宿于塔院寺方丈院。次日,毛澤東等在地方干部的陪同下游覽了臺懷鎮寺廟。在寺門口,毛澤東看到一副對聯“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頗為賞識,便說:“是呀,大家要知道自然界中的三春鳥捕捉害蟲,是保護農作物和樹木的益鳥。”在顯通寺有一座上萬斤重的銅鐘。毛澤東風趣地告訴周恩來,“今日我們不當和尚,也要去撞撞鐘去。”在代縣縣長的陪同下,毛澤東和周恩來兩位戰友一起動手,用力撞響了銅鐘。渾厚的鐘聲傳出寺外,傳遍了整個五臺山。當日下午,毛澤東、周恩來等一起鑒賞了康熙御衣、吳道子繪畫真跡等珍貴文物,并作了“很有價值,好好保存”的指示。之后,離開五臺山繼續東進,走射虎川,過鐵鋪、石咀,登上長城嶺,后經龍泉關終于進入河北省阜平縣境內,當晚居住在下不落水村。
城南莊:毛澤東面對轟炸說“沒什么了不起!無非是投下一點鋼鐵”
4月11日,毛澤東從阜平縣不落水村出發,當晚到達西下關村,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和晉察冀中央局書記劉瀾濤早已在此迎候。12日下午,毛澤東的車隊隨著聶榮臻、劉瀾濤乘坐的汽車離開西下關,沿著胭脂河經阜平鎮的東化村、阜平村,于傍晚到達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所在地城南莊。任弼時在城南莊主持召開了有阜平、定縣、曲陽三縣縣委書記和部分區委書記參加的座談會,探討土改和整黨工作試點的經驗和問題。毛澤東將他起草的《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和整黨工作》草稿發給大家征求意見。正在阜平參加土改和整黨試點的鄧穎超出席了座談會,毛澤東握著她的手說:“你堅持在第一線工作,取得了成績,又有了經驗,很好啊。可你這個后勤部長沒有當好。這么久,你連到前委來慰問也沒有啊。可苦了恩來呀。”鄧穎超笑著說:“恩來的身體很好,又有警衛員照顧,又有主席的關心,我不去也很放心呀。”毛澤東開玩笑說:“那可不行。我們都代替不了你這個后勤部長啊。”周恩來也笑著說:“通信聯系,也等于見面了。”4月23日,根據在西下關村的決定,周恩來、任弼時先去西柏坡與劉少奇、朱德會合,毛澤東暫留城南莊作去蘇聯的準備。在城南莊,毛澤東一如既往,抽出一切可能抽出的時間,深入到群眾中去調查,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有一次毛澤東對聶榮臻說,一進入河北,車一下子就被群眾包圍了,使他對河北的群眾留下頗為深刻的印象:“就好像當年在江西到了興國一樣,群眾都是笑逐顏開。”4月30日到5月7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在城南莊召開了擴大會議,除中央5位書記外,出席會議的還有陳毅、粟裕、李先念、聶榮臻、薄一波、張際春等。會議主要研究了怎樣促使中國革命全面勝利的到來和怎樣迎接這一勝利的問題。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了把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后方發展生產、反對無政府狀態等三點戰略性意見。毛澤東的這些意見后來被歸納為“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的16字行動方針。在軍事方面,會議還研究了采納粟裕提出的暫不渡江南下進攻的戰略部署。5月16日,國民黨特務上演了一幕驚險轟炸的鬧劇。聶榮臻在他的回憶錄中詳細敘述:“那天早晨,我正在吃早飯,聽到有機群的轟鳴聲。急忙走到院里,敵機的轟鳴聲越來越大了。于是我快步向毛澤東同志的房間走去。我走到他屋內的時候,他身穿藍條毛巾睡衣,正躺在床上休息。我以很輕而又急切的聲音說:主席,敵人飛機來轟炸,請你快到防空洞去。毛澤東坐起來,若無其事,非常鎮靜,很風趣地對我說:不要緊,沒什么了不起!無非是投下一點鋼鐵,正好打幾把鋤頭開荒。我想,不能再延遲了,就當機立斷,讓警衛人員去取擔架。取來擔架以后,我向趙爾陸同志遞了個眼色,便把毛澤東同志扶上了擔架。我們兩人抬起擔架就走,在場的秘書和警衛人員,七手八腳地接過了擔架,一溜小跑奔向房后的防空洞。剛進防空洞,敵人的飛機就投下了炸彈,只聽轟轟幾聲巨響,毛澤東居住的小院附近升起了一團團濃煙。”城南莊被轟炸后,毛澤東離開住了35天的城南莊,移居花山村。5月26日,毛澤東離開花山村,經靈壽于當天午夜到達西柏坡。至此,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完成了決定中國命運的戰略轉移,西柏坡成為當時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
在西柏坡,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指點江山,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完成了中國革命史上最輝煌、最壯麗的篇章。75年過去了,西柏坡也因其鑄就的輝煌,載入民族史冊,成為最耀眼、最璀璨的明珠。(作者:康彥新;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黨史博采”,原載“河北黨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