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毛主席是有理由大大地高興的,但是他卻高興不起來。
1958年2月28日他在會見蘇聯駐中國大使尤金時說:“以前我對你講過,解放以來我沒有一天是快樂的,直到一九五五年當我看到有那么多的農民參加了合作社,我才快樂了。”
毛主席的這段話是很值得細細品味的。從個人來講,他一個農民的孩子,到省城求學,做過北漂、滬漂,在黨內被留洋派排擠,在黨外被蔣介石踢到大西北窩了13年,好不容易當上主席,一統江山,應該是志得意滿啊?
可見,毛主席的“志”,不是當主席,不是當“一把手”,不是“一統江山”!
據逢先知《毛澤東傳》的記載,毛主席對他的秘書田家英也說過,對于農業合作化的勝利,他很高興,一九四九年全國解放時都沒有這樣高興。
毛主席清醒地認為:“單干勢必引起兩極分化。兩年都不要,一年多就會出現階級分化。其中有的還是共產黨的支部書記,貪污多占,討小老婆,放高利貸買地;另一方面是貧困農民破產,這恰恰是我們的社會基礎,是我們的依靠。”
他堅定地認為:“包產到戶,短期內可能會增加一些糧食,時間長了,就會兩極分化,資產階級就會重新起來,剝削勞動人民。”
看看今天現狀,是不是這樣的呢?
在他的心目中,一個公平公正社會的實現比什么都更值得為之奮斗。奪取政權只是手段,社會的改造和進步才是他奮斗的目標。
新中國建立了,他說:奪取全國勝利,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面對“革命勝利了,老子該享受享受啦”之類的聲音,他說:“部分黨員不想繼續革命了,有些人后退了,反對革命了,為什么呢?做了大官了,要保護大官們的利益。他們有了好房子,有汽車,薪水高,還有服務員,比資本家還厲害!”
大家日子似乎過得好好的,他卻預言“衛星上天,紅旗落地”,說:“我不想哪一天,在中國的大地上再出現人剝削人的現象,再出現資本家、企業主、雇工、妓女和吸食鴉片煙。如果那樣,許多烈士的血就白流了……”
1955年,他不當大元帥;困難時期,他主動給自己降薪;
1965年,他重上井岡山,哭著說:“我一想到咱們的紅色政權是用那么多的好青年、好同志的生命換來的,我就特別擔心現在和未來黨的路線問題。”
1974年10月,他在會見丹麥首相保羅·哈特林時竟然否定自己的成績:“現在還實行八級工資制,按勞分配,貨幣交換,這些跟舊社會沒有多少差別。”
他的一生,不是為自己而活的一生。
1994年,89歲的雷潔瓊前往湖南韶山,參觀毛主席故居,她親筆寫下了八個大字“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的題詞。
誰的權力最大?毛主席。可是他的一生最大限度地行使了自己的權力 — 奉獻。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這是對毛主席一生的崇高評價,也是毛主席一生的真實寫照。
如果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每一個黨的領導干部,都能以毛主席這一點為明鏡,國家幸甚,我黨幸甚!
謹以此文,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來源:“星火公社網”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