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1918年6月,毛澤東從湖南一師畢業,呼喚他的是一片更加廣闊的新天地。8月15日,毛澤東和一批志同道合的學子踏上北上之路,開啟了“北漂”生活。
到了北京,毛澤東便同蕭子升、蔡和森一起,將主要精力投在赴法勤工儉學的組織工作上。
北京鼓樓豆腐池胡同15號(現為9號)“板倉楊寓”是毛澤東在北京的第一個住處。當時,在來京的一群湖南青年中,毛澤東并不富裕:
“北京對我來說開銷太大,我是向朋友們借了錢來首都的,來了以后,非馬上就找工作不可。”
在恩師楊昌濟的推薦下,毛澤東來到北京大學做起圖書館助理員,負責新到報刊和閱覽人姓名的登記工作。
圖:北大紅樓圖書館舊照
正是在這個圖書館里,毛澤東遇到了他一生中重要的領路人,時任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李大釗,并在他的影響下迅速地朝著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展。
后來,在與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時,毛澤東曾動情地說:“李大釗是我真正的老師”。
1919年4月,毛澤東因母親病重回到湖南,結束了第一次北京之行。
1919年12月6日,為驅逐軍閥張敬堯,毛澤東作為湖南驅張請愿團北京分團代表再次前往北京,18日抵京。
毛澤東到達北京后,為驅張運動宣傳造勢,爭取輿論和各界援助。在簡陋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下,毛澤東白天四處奔波呼吁,聯絡湖南在京的學生、學者、議員、名流紳士,宣傳驅張的意義;晚上起草、審讀大量稿件,每天發出上百份文稿。
在毛澤東和在京驅張代表一次次請愿、一張張電文、一聲聲呼吁的攻勢下,各種“保張團”、“賣鄉黨”紛紛土崩瓦解,張敬堯在湖南的反動統治也岌岌可危。
1920年6月,張敬堯最終被逐出湖南。
圖:1920年,毛澤東(左四)與鄧中夏等人在陶然亭合影
毛澤東的兩次北京之行,對他未來的革命生涯有著深遠影響。這也是千萬有志青年苦苦探索,不斷追尋救國、報國之路的一個縮影。
文章綜合來源:“共青團中央”公眾號、“北京參事室文史館”公眾號、湖南日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