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2019年11月6日晚8點,美劇《切爾諾貝利》正式在騰訊視頻首播,頓時引發了國內美劇愛好者的瘋狂追捧和輿論場的一片嘩然。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這個俄羅斯和烏克蘭人民心頭永遠的傷痛為何會被美國人拍成電視???這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2019年5月,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33周年紀念日剛剛過去不久,時代華納旗下的知名有線電視網絡媒體公司,曾經推出過《兄弟連》《太平洋戰爭》《殺戮一代》等迷你劇的HBO電視網,推出了他們的迷你劇新作——《切爾諾貝利》。
這部迷你劇很快憑借其精良的制作、扣人心弦的劇情席卷整個北美并風靡東歐、東亞諸國,IMBD評分高達9.6分,豆瓣評分甚至一度高達9.7分。
在國內互聯網上,《切爾諾貝利》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豆瓣上建立了專門的影評小組,成員接近兩萬人。
諸多豆瓣網友紛紛就該片對體制和人性深邃的反思進行熱烈地討論。
有網友提到,“看完這部劇,讓我想起了2003年”,
還有網友說,“建議把我國核電站的城市都圈出來,恐怖……”,
更有網友質疑,“能不能科普下,女科學家(烏拉娜·霍繆克,劇中虛構人物)為什么被捕?”
而HBO的電視劇里沒提也不愿意提到的一個細節是,列加索夫留下的5卷磁帶中曾經提到,切爾諾貝利專項工作組的成員們在前往目的地的路途上不安地談論起了1979年發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三里島核事故。
注:錄音內容的俄文文本下載地址:http://www.pseudology.org/razbory/Legasov/00.htm
電視劇里,時任蘇聯副總理的鮑里斯·謝爾賓納對疏散居民一事不置可否,直到瑞典檢測到了異常,蘇聯方面才下令疏散普里皮亞特居民,這一劇情安排給人造成了一種錯覺,即蘇聯政府是在西方國家壓力下才開展居民疏散工作的。
果真如此嗎?
事實上,瑞典人檢測到核輻射已經是4月28日,而美國偵察衛星獲取到相關資料則要更遲一些。而蘇聯方面實際上在4月26日就已經決定疏散居民,為此調集了1000多輛汽車,3列火車,僅用了一天,也就是到了27日下午2點就開始疏散,遠早于西方國家就核事故質詢蘇聯的時間。
列加索夫也在其留下的磁帶錄音中提到,4月27日上午,鮑里斯·謝爾賓納在看到工作組對核事故狀況的報告后就下達了撤離居民的命令。
關于軍隊救援
高級將領和軍官帶頭,主動參加救援的蘇聯軍隊,在劇里變成了不懂真相的可憐蟲。
而事實上,時任基輔軍區空軍參謀長的少將尼古拉·季莫費耶維奇·安托什金親自組織駕機完成了穿越反應堆上空的偵察飛行,并因此遭受了大劑量輻射。他在事故后的頭十天中連續指揮空中作業,并因此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第11552號)。
列加索夫在其留下的磁帶錄音中提到,基輔軍區航空兵的直升機在事件發生后不久就運來了大批防化兵部隊,航空兵部隊由安托什金指揮,而親自帶領防化兵的則是蘇聯防化兵司令弗拉基米爾·皮卡洛夫上將。皮卡洛夫上將也在之后的救援工作中身先士卒,與防化部隊士兵一起完成了檢測和清理工作。
而與一般的想象不同,長期以來一直為核打擊環境下的世界大戰進行準備,載具和單兵防護都極端注重防核防生化性能,甚至不惜為此犧牲其他方面的蘇聯軍隊,在參與切爾諾貝利事故救援的過程中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裝備了從BRDM-2輻射偵察裝甲車到OZK防護服系統、L1防護服、OKZK防護服、DSP-I-1重型防護背心在內的全套防輻射裝備。
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的大部分裝備至今仍在俄聯邦軍隊中服役。
比如離奇“失蹤”的雷日科夫。
在整個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應對處理中,坐鎮莫斯科指揮的是尼古拉·雷日科夫,是當時的蘇聯總理(部長會議主席),但他并沒有出現。
雷日科夫曾經強烈反對戈爾巴喬夫激進的“新思維”改革,并因此遭到排擠。
蘇聯解體后,雷日科夫更是在多個問題上,把戈爾巴喬夫批得體無完膚。他曾經提到,戈爾巴喬夫不打算授予列加索夫“勞動英雄”稱號,反而打算將并未參與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設計建造及日常運營的列加索夫列為事故責任人。
這么重要的人物為何被HBO的編劇們遺漏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再比如,如果說蘇聯的官僚系統需要為切爾諾貝利的悲劇承擔一部分責任的話,那作為蘇聯官僚系統頂端的戈爾巴喬夫應該是首當其沖吧?
但劇中的戈爾巴喬夫睿智而堅定,這一形象符合西方媒體自1985年他上任以來的一貫評價。
戈爾巴喬夫后來嬉皮笑臉地在西方紀錄片中接受了采訪,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
正如騰訊視頻為美劇《切爾諾貝利》制作海報上的那句話:“我們聽多了謊言,便不能分辨真相”。
那么,誰聽多了謊言?什么又是真相?
最后,讓我們再來重溫一遍,HBO的這部《切爾諾貝利》里,恐怕是最真實,也最有深意的一段話吧——
“謊言的代價是什么?
并不是我們會錯把謊言當作真實
真正的危險是
如果我們聽了太多的謊言
我們就再也認不清事實了
到時我們還能做什么?
除了放棄了解真理的希望,并且說服自己相信編造的故事
我們還剩什么?”
(來源:“中國歷史研究院”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