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法國旅游業打擊巨大,圖為封城后空蕩蕩的盧浮宮。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早上發現外出的人更多了,還都不戴口罩。購物、遛狗、鍛煉,相互之間還交流。倒是距離隔的比較遠了。
周六鄭若麟老師的一篇文章提到了法國五臺的一個辯論節目:“中國:真的好一點了嗎?”(La Chine: ça va mieux, vraiment?)”,其中有一位號稱漢學家的嘉賓尼凱對中國很不公正,結果這個節目上了油管后,跟帖數以千計,大多數都是批判尼凱觀點的,幾乎沒有人相信她。批判的聲音是如此之強烈,以至于油管在幾天后不得不關閉了跟帖欄。
出于好奇,我上網搜了一下,結果嚇了一跳:不僅油管已經刪除了,其他網站包括法國五臺都已經刪掉了!另一位嘉賓是來自法國國際關系和戰略研究所所長Pascal BONIFACE先生,它的網站上也只存目,視頻完全消失了,而他在5臺做的其他節目仍在。
這就不得不贊揚一下法國媒體的精細化管理了,一旦發現出擊的效果不好,就立即清除掉,避免豬隊友現象。
今天震動世界的消息都來自美國。最大的新聞是媒體曝光美國共和黨參議院委員會給黨內各競選陣營發送了一份長達57頁的備忘錄,建議共和黨候選人應該通過積極攻擊中國,來應對本地的新冠疫情。從如何將民主黨候選人與中國官方聯系起來,到怎么對付種族主義指控,內容可謂詳盡。
Politico披露的備忘錄截圖
作者給他們提供了三條主要攻擊路線,包括污蔑中國“掩蓋”病毒導致疫情爆發,民主黨人“對中國太溫和”,以及共和黨人將“推動制裁中國的計劃,理由是后者涉及傳播病毒”。共和黨高層則通過這份文件指導候選人:在回答任何有關病毒的問題時,堅持不懈地傳達出反對中國的意思;當被問及美國當前疫情是否是特朗普的錯時,候選人也被建議把話題轉移到中國上去。
應該說我對這份備忘錄一點都不感到奇怪,西方就是要甩鍋中國轉移內部矛盾和視線,推卸自已防疫不力的責任。美國出版社這么急著出版《武漢日記》也是同一邏輯。如果說過去只是分析,這份備忘錄就提供了確鑿的證據。但關鍵的問題是為什么這份備忘錄竟然被泄露出來了?我的日記里不是一直贊揚西方媒體有國家利益底線嗎?
問題出在共和黨本身。如果共和黨僅僅是通過污蔑和歪曲來打擊中國,媒體絕不會聲張。但共和黨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它把國際問題用于國內政治斗爭了。它想一石二鳥:既打擊中國,又打擊競爭對手。違反游戲規則在西方是嚴重的政治問題,就如同水門事件和通俄門、烏克蘭電話門一樣,因為這直接威脅到體制的運作。這就引出了西方政治體制的另一個問題:政黨利益高于國家利益。
西方的政黨都是短期輪流執政,有很強的過客心態。為了連任,政黨往往注重短期見效的措施,忽視長遠戰略規劃。即使做了長遠規劃,一旦換人換黨就會被廢掉。比如小布什重啟登月計劃,但奧巴馬上臺以后就廢掉了。當時已經投入80多億美元,還是打了水漂。再就是假如長遠規劃可行,受益者也是后來人,共和黨怎么會干它栽樹民主黨乘涼的事呢?所以在西方,政黨利益高于國家利益是常態。
只不過今天西方的政治日益極端化,過去美國不同政黨的國會議員私下里還可以一起喝咖啡,現在則幾乎不可能。去年我去歐洲議會談“一帶一路”,談完他們送我出議會時,我問了一個問題:“議員之間可否休會時一起喝個咖啡?法國國會議員可以嗎?”回答是:“歐洲議會還可以,法國國會不行”。
奧巴馬上任以來第一次國情咨文中有著明確的評論:
“我知道,兩黨的分歧是根深蒂固的,……但是,令國民沮喪的是如今在華盛頓,好像每天都是選舉日。我們不能每天只想著讓對手成為媒體嘲弄的對象,不能永遠抱著分出勝負一決高下的心態。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因為有權反對就拖延或阻撓所有法案的通過。在華盛頓,人們可能會認為和對方唱反調是游戲規則,無論自己的觀點是多么虛偽和惡毒。但是,正是這種做法使得兩黨都無法對民眾有所幫助,更糟的是,這還會使民眾對政府更加不信任。”
另一件大事的發生也和西方政治的這一特點有關。重災區(已經超過20%的紐約人感染)紐約州的州長、來自民主黨的科莫援引美國東北大學研究結果,宣布紐約州的疫情不是中國傳入美國的,而是歐洲的意大利。盡管美國及時頒布針對中國的旅行禁令,但特朗普卻忽視了歐洲。這期間多達220萬人乘坐1.3萬次航班從歐洲飛往紐約和新澤西機場,其中許多人可能攜帶新冠病毒。
考慮到科莫是民主黨,他披露這個消息的目的并不是為中國辯護,而是矛頭直指特朗普的失職和無能。不過在西方竭力抹黑中國的大環境下,這已經非常難得。否則,這樣的研究成果未必能報道出來。
應該說新冠疫情發生在美國大選年,大大減輕了兩黨聯手一致抹黑中國的能力和意愿。相反它們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而大打出手,互相拆臺,無所不用其極。
另一個美國的重大新聞是在最新一天死亡1200多人、確診總數很快突破百萬、死亡超過五萬的情況下——十天翻了一倍,美國很多州已經解禁了。如果和中國不惜一切代價對抗疫情、并慎重解禁的過程相比,美國實在是太冒險了。
實際上早在4月17日,美國得克薩斯州州長阿伯特就已經宣布逐步開始解除因新冠疫情而實施的限制措施,這個南部傳統的共和黨大本營,成為美國“解禁”的第一個州。
解禁最激進的是在佐治亞州,官方周五開始放寬有關限制,計劃恢復理發店、保齡球館和健身房的運營;周末可以舉辦現場宗教活動;下周一餐館和電影院也將獲準重開。這一次連很著急解禁的特朗普總統都受不了了:對媒體稱自己“強烈反對”。
在俄克拉何馬州,只要遵守社交距離和衛生指引,理發店、寵物美容店和美甲店周五即可營業。
解禁的理由是經濟。但問題在于美國檢測不足、又沒有追蹤接觸者的能力,輕癥和無癥狀者也不隔離收治,那么放寬限制必然會導致第二波致命的新冠疫情。
如果說到目前為止只是美國政府對抗疫情的第一波表現,那么爭相開禁標志著美國“不同尋常”的抗疫進入第二波。我猜測第三波應該是疫情下堅持選舉照常進行吧。總之不是經濟大于生命,就是民主大于生命。
別說美國,就是德國這樣一般認為自律性很強的國家都發生游行抗議隔離令。在這次疫情中,世界才發現,西方的公民社會原來是一個神話,一個笑話。看看他們在疫情中都干過什么:宗教聚會引發社區傳染、聚眾抗議隔離令、疫情期間發動罷工、強烈要求解禁。很多國家比如法國都需要出動警察去維持一個號稱擁有良好公民社會的國家實行的隔離令。他們哪怕給社區送送菜,給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點服務,幫著監督大家遵守隔離令,或者捐捐款也行啊。西方的公民社會哪有什么自我管理能力?哪有什么社會擔當和責任感?這些優點倒是在中國非常鮮明的存在著。鬧了半天,原來是中國才有西方概念里的公民社會啊。
昨天特朗普總統關于注射消毒液的建議仍在全球波濤蕩漾,英國政府不得不出面警告。我只是很驚嘆,這么大一件事關生命安全的丑聞,而且是來自號稱最強大最發達民主國家的美國最高領導人,也就被全球當作花絮過去了。從明天起也不會再有人談起了。假如是中國呢?這個世界會輕輕放過嗎?
今天世衛組織發布警告,沒有證據表明曾感染新冠病毒者會獲得免疫力并可避免再次被感染。不由得令人后怕:英國政府實在是太膽大妄為了,在對病毒特性一無所知、毫無科學依據的情況下竟然敢建議群體免疫。而且直到現在,全球總還不斷有人附議。還是中國的底線思維好,在面對未知的事物時,還是把情況想的更壞才好。不過世衛的這個警告西方能否聽得進去呢?恐怕要和疫情之初一樣了,直到再撞南墻才回頭。
美國和歐洲很多國家已經部分或者全部解禁。比利時和法國都是5月11日至少會部分解禁,到時120萬離開巴黎的人將返回。特別是5月11日,許多學校將重開。法國國立醫學科學院給出的衛生建議我是沒看懂:師生在課外和校外活動中佩戴口罩,但無需在密閉的教室戴口罩。
另外一個建議非常好:進教室前要量體溫,以便迅速發現任何可疑病例。可是1月21日時任衛生部長布贊女士向全國宣布在機場不進行任何檢測,因為有潛伏者,測體溫沒有用,現在就又改了?戴口罩和測體溫有沒有用是很復雜的醫學問題嗎?比病毒是否有傳染性更難做出醫學判斷嗎?
當然,我能理解在封城兩個月后,再不逐漸恢復正常生產,一個國家可能真的承受不起。法航需要政府提供70億歐元的貸款,但政府拒絕國有化,雷諾汽車也要接受50億歐元的貸款。現在法航的業務只是平常的2%到3%,足見危機之嚴重。6500萬人的法國,失業人口已經超過1000萬,超過全部私營企業用工的一半。
但解禁是有條件的,需要人人有口罩、輕癥和無癥狀者也能收治,密切接觸者也能追蹤,還是有可能避免再次發生悲劇。只是放眼全球,歐美現在都做不到啊。意大利疫情這么嚴重,也才宣布5月4日起要戴口罩。法國衛生部長維蘭就宣布:“不可能對每個人都檢測,檢測是一種不能強制執行的醫學檢查”。中國則強調應檢盡檢,愿檢盡檢。至少對于需要外出工作或者群體場所(比如護理、老師)工作的人進行強制檢測還是必須的吧。原來說中國打上半場,西方打下半場,現在西方還要打加時賽甚至附加賽。
昨天在一個華人微信群參與了一場論戰。有一位群友是美國的鐵粉,哪怕是特朗普治下的美國也要捍衛到底。甚至當法國、德國、加拿大披露美國截胡口罩的時候,這位群友也堅定認為這是假消息,美國不可能干這樣的事情。
這場論戰,我就問了他三個問題:
第一,中國還是西方抗擊疫情表現更好?很簡單,回答中國或者西方就可以。
他回答“數據不明確不能比較”。我立即肯定他:“?你還有點底線,你好歹沒說出西方更好。我遇到過很多說西方更好的人。你比他們強,比法國總統馬克龍強,馬克龍說西方民主國家比中國表現更好”。而且馬克龍還強調:“不同意在此次歐洲抗擊病毒暴露其西方民主國家的弱點”。難道這場疫情體現了西方民主國家的優勢和強項嗎?
第二個問題,中國問責無數官員,西方一個官員都沒有被問責,你贊同哪一方?
他回答說北歐的芬蘭就有一名官員辭職了。
只是芬蘭代表不了西方,更何況所有西方國家只有一個官員辭職只能算例外,和中國這樣大規模問責根本無法比。
第三個問題,中國輕癥、無癥狀和密切接觸者都檢測、追蹤、收治、隔離;西方一律不管。你贊同哪個國家的做法?
這個時候他就在群里消失了。后來再遇到他,依然回避。雖然我未必能夠改變他的理念,但面對這樣的不同意見者,我想分享一下如何為中國辯護。中國的媒體、智庫和學者完全可以在對外交流時把這三個問題拋出來,質疑他們,回擊他們。
今天歐洲的死亡人數超過象征意義的十二萬,法國馬上就要趕超西班牙,英國超過兩萬,意大利則創造了2.6萬的新紀錄。全球死亡人數突破二十萬,其中歐美占90%。
不管西方如何打輿論戰、甩鍋戰、法律戰、抹黑戰,決定一切的還是打贏病毒。西方過不了這一關,一切都白費心機。中國要想贏得所有西方發起的挑戰,還必須打贏經濟復蘇戰和疫苗戰。經濟復蘇戰我很有信心:前幾天媒體報道上海浦東機場停滿了準備運送醫療物資的各國貨機,這含義太豐富了:
首先是中國已經戰勝了疫情,否則不可能出口。現在全球都在禁止醫療資源出口,有不少國家連糧食都禁止出口了。
其次,中國強大的制造業,可以滿足全世界的需求。
第三,西方制造業實力在這次疫情中露了底。
第四,經濟復蘇,中國大概又要搶到頭香了。口罩、防護服、呼吸機、檢測試劑,即有高科技產業,也有勞動密集型產業,從就業到高附加值的產業鏈都有。
第五,即使疫情后西方想要醫療產業遷回國,也絕不是中國產品的競爭對手,還不如提高儲備成本更低。
總之,現階段的中國肯定說不過西方,那就必須“打”的過。軟實力不夠就靠過硬的表現。競賽仍然沒有結束,中國還要努力。
(作者系旅法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載“觀察者網”【授權編發】)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