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民以食為天,糧食生產,關乎民生,那么,我國農業生產方面存在什么問題呢?下面我們不妨看看陜西關中地區某農村的現狀描述,以便追根溯源,破解問題。
在某個農村,有老兩口子,三畝地,老兩口子有一個兒子,兒子生有一子,由在農村的父母照管。
為了生存,兒子與兒媳外出打工,但收入也僅夠維持生存。在家的老父母,為了給孩子減輕經濟負擔,自已經營三畝地。
種麥前,老漢去縣城買種子,賣種子的說這個種子好,你種上不用打藥,蟲子都不吃,而且產量穩定,老漢說:你們是行家,說好肯定好,就買了,結果買了轉基因種子。
下來又要買肥料了,好在有人將肥料拉到村子里,雖然貴點,但卻方便。
要種地了,當天晚上,老漢到村里有播種機的小王家進行了聯系。第二天,老漢與老伴早早起床,將結塊的6袋(每袋100斤)肥料打碎,兩人吃力的抬上架子車,分兩次拉到3塊不在一處的地邊,撒好肥料,又叫了一遍小王,這才種好了地。
第二年春天,麥的長勢還不錯,但雜草也長出來了,拔草有些費事,聽說用除草劑很方便,死了的草還能變為肥料。于是,老漢又去縣城買了除草劑,賣除草劑的說:老哥,這除草需用噴霧器,您不能老借用別人的吧?老漢說:行,買一個。除蟲劑打過幾天后,效果果然不錯,草死了,但麥子依然長勢喜人。
過了一段時間,麥子該澆水了,但天一直不雨,老倆口心里真是發急,澆地吧,水費貴,而且有兩塊地由于水渠損壞了澆不上,老伴天天念“阿彌陀佛,老天快快下雨吧”!還真靈,老天真的下雨了。
收割的時候到了,老漢與老伴商量,趁咱們身體還硬朗,今年還是咱們自己收割吧,地也不多,收割機割太貴。也別叫兒子回來了,路費貴,也打攪娃的時間少掙錢。老伴同意,于是老兩口自已收割、碾麥、揚場、晾曬、裝袋,并仔細的保存好??粗S收的成果,老漢心里很高興,對老伴說:咱們兩年可以不挨餓了,還能賣些錢,也省得問孩子要錢,他也不容易。老伴說:光你知道心疼兒子,我也心疼。剛說完,老漢說:我怎么頭暈的歷害,說完,就倒在地上。老伴一看急了,拉也拉不動,叫人也不應,情急之下叫來鄰居,鄰居叫了車,趕緊拉到縣醫院搶救,經住院治療,老漢總算脫離危險。出院時,醫生對老漢說:你本身血壓有點高,也上了年紀,以后可不能連續干吃力的活?;仡^又對老漢的兒子說:收割機收割也花不了幾個錢,以后對你老爸好點。老漢說:不怪娃,是我自己覺得自已閑著沒事,還能干,就自已干了。
出院后,兒子在鄰村磨了幾袋面,然后對父親說:爸,我上班忙,您好好養病,面夠您吃幾個月了,別再想著省錢了,吃力活別再干了。老漢說:行,但我還想種玉米,地閑著太可惜了。兒子說:堅決不能種,買種子、買肥料、種地、澆地、挖玉米、包棒棒、曬干、包粿粿,自已再賣,人吃力不說,若遇天旱,錢就打水漂了。況且現在玉米價低,又賣不了幾個錢,你圖啥嗎?再弄個病,你說咱以后的日子咋過嘛?老漢說:你說的對,但我一輩子愛吃玉米珍,要不,咱種半畝,夠咱吃就行。兒子說:我離的遠,工作也忙,到時候挖玉米回不來,給你錢,買點就行了,何必自己要種,真是想不通。老漢說:咱這村子,買個菜都不方便,咱村子種玉米的就不多,老買人家的,人家還吃不吃?兒子說:那你自已看,千萬別太累。
來年春天的一天,天氣晴朗,老漢心情很好,就去看自已存放的麥子,一看不好,有點發霉了,于是和老伴趕緊晾曬,晾曬之后,老漢對老伴說:去年剛打下麥子的時候,你說麥價低,要等等,現在我看不賣也不行了。咱留點好的,夠咱們吃,剩下的全部賣掉,你看行嗎?老伴說:行,你說咱這是啥命,又要賤賣了。
從以上的描述中我們能看出什么問題呢?
1、以家庭為單元的生產模式還未根本改變。
2、農民固守產業鏈初端(生產原料)的地位還未改變。
3、農民分享產業鏈利潤(只獲取原料生產收入)的愿望尚未實現。
4、農產品質量(轉基因,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令人堪憂,食品安全(他生產,你消費)現狀還未根本扭轉。
5、農業生產成本偏高(農資與服務,農民只能獲取零售價)的現狀還未改變。
6、農民在市場經濟中受剝奪(糧食價格不升返降),承擔市場風險(形成原料前,已貨幣化支付種子、肥料、農藥、種植等費用,若遇天災,則損失由農民自已承擔)的地位沒有改變。
7、種地投入大,風險大,雖有國家補貼,但生產資料漲價,糧食不漲價還降價,種地成了無利可圖的事情,于是料荒成為普遍現象。
8、保障農民、留守老人及兒童利益的長效機制(如何保障穩定收入)還未建立,農村留守老人、兒童要生存,要吃飯,要米面油菜等生活必須品,為了維持其基本的生存,他們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但他們的商品需求又成為商家贏利對象,于是其生活成本在不斷提高。
9、以公司+農戶的土地規?;\營的模式現在各地推廣和實施,但其將造成的惡果尚未使大多數人們覺醒(農業資本化改造的結果將是最終的兩極分化,農產品價格大幅上升,失地農民生活無保而引發社會動蕩)。
以上就是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危局之所在,那么,問題怎么解決呢?這就是下面所談的以農產品為基礎有效實施共享經濟模式:
1、通過土地共享(土地作價,入以農產品為基礎原料整個深加工完整產業鏈的股),以解決土地的規?;洜I與農民利益的長久保障;
2、通過以農產品為基礎的產業鏈利潤共享,降低生產成本,抵抗農業生產風險,同時使各產業鏈主體(含農民)分享產業鏈利潤;
3、通過產品共享(你生產,你消費)根除食品安全隱患,同時降低市場風險(產品優先賣給食品產業鏈各經營主體);
4、通過資金共享的方式籌集整個產業鏈發展所需資金,為投資人尋求穩定的投資渠道,同時拓展外部市場(外部投資者消費產業鏈產品),優化財富導向(國家各項涉農資金若投資于土地,則農民分享的利潤就高,若投資于整個產業鏈,則各個產業鏈主體利益均沾),實現財富共贏(通過投資均等化);
5、通過利潤共享的方式強化整個產業鏈產品市場,確保市場的穩定性(以農產品為基礎所形成的整個產業鏈產品按市場價銷售,其所得收益由產業鏈各主體來分享,此可極大的降低他們的消費成本。例如,一個面包,成本1元,賣價3元,若您為產業鏈主體成員,則你的實際買價會遠低于3元(因為您有利潤返還),若您是非主體會員,那您取得1個面包,肯定會付出3元)。
以上共享經濟的模式怎么理解呢?
假如1個農民原來種了一畝地,打了1000斤麥,賣了1000元,除去生產成本800元,得利200元。面粉廠加工成面粉銷售之后,得利潤800元。面包廠將面粉做成面包銷售之后,得利潤1000元。整個產業鏈利潤合計2000元。
假如整個產業鏈運營所需資金為1000元,其中土地占200元,農資及服務商資金占200元,面粉生產商占200元,面包生產商200元,國家補貼100元,投資人投100元。
若實施共享經濟模式,將產生的如下變化:
1、農民土地入股(土地共享)后,其所得收益(產業鏈利潤共享)為400元,每畝增加收益200元。
2、投資人投資(資金共享)100元,得收益200元。
3、國家若將100元投資投于土地,則農民的股份占比增加為30%,其所得收益達600元,每畝增加收益400元。
4、產業鏈所形成的產品(產品共享)可賣給土地入股的農民、農資供貨商及服務商員工、面粉與面包生產商員工、投資人等產業鏈運營主體,此一方面使產業鏈產品銷售有了穩定的市場,同時由于奉行"你生產,你消費"的原到,無形之中必將強化食品安全在整體產業鏈中的行為。
5、以良好的產品品質為保障,謀求外部市場的拓展也便有了基礎。
6、那么,這種模式對誰不利呢?那肯定是農資供貨商、服務商、面粉廠、面包廠等供貨商,他們以前各自生產,各自銷售,為了自已的利益最大化,壓低農產品價格,有些在生產銷售過程中進行食品欺詐,由于奉行“我生產,你消費”的模式,使得食品安全事故層出不窮。剝奪他們的暴利,監管他們的行為,應是此種模式的優勢之所在,這種模式是什么呢?那就是產業鏈企業的共享機制-----企業共享,企業由產業鏈各經營主體與銷費主體所共享,一方面可確保企業獲取穩定的市場與利潤,另外,因其利潤來源于整個產業鏈的整體收益,因此,其可解脫出狹隘利益的束縛,而更多關注大眾利益。
以下是以關中地區2017-12-31的數據為基礎,根據“農業測算表”,農業項目在不同運營情況下的利潤測算情況:
1、農民自營:保持現在的經營情況不變,農民種一畝小麥,產糧800斤,國家補貼100元,800元承包費(按現在市場價算),每畝生產成本500元,小麥收購價1元計算,不種玉米,每畝每年虧損300元;
2、公司運營,生產原料:一年種兩料,只種小麥與玉米,收割后直接賣掉,每畝每盈利16元;
3、公司運營,形成初級產品:一年種兩料,只種小麥與玉米,將小麥加工成面粉,將玉米加工成玉米珍,每畝每盈利1296元;
4、公司運營,形成深加工產品:一年種兩料,只種小麥與玉米,將小麥加工成面粉,面粉做成面包。將玉米珍加工成玉米餅干,每畝每盈利22840元;
由此可見,以農產品為基礎所形成的全產業鏈共享經濟模式,可有效破解我國農業生產之危局。
當然,在這個破局的過程中,應以政府為主導,以農產品為基礎的整體產業鏈謀劃為基礎,以市場經濟為載體,構建集團化的供銷與監管平臺,以共享經濟為模式,整合產業鏈,構建利益共同體,以土地共享實現土地的規?;洕?,以資金共享提供產業鏈運營所需資金,以利潤共享的方式降低產業鏈整體運營成本及風險,同時拓展農民穩定增收的渠道,以產品共享確保食品安全,同時穩定市場,以企業共享保障整體產業鏈財富的穩定增長。
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其運作應以縣為單元,政府組建縣全民性質的集團公司,集團公司應以10-30人為宜,并通過構建供銷平臺來實施供銷、產業鏈整合及企業監管事宜,集團公司應嚴格實施公司化運營,并將利潤的80%返還產業鏈產品的投資、生產與消費主體,這樣,公司才能穩定而持久的運營下去,并使縣域人民受益。
這樣運作的好處是什么呢?
1、為留守老人、兒童提供便利。
2、實現土地綜合利用,杜絕土地撂荒現象。
3、可保障農民長遠利益,為農民分享農產品全產業鏈利潤提供了通道。
4、通過土地規?;?、集約化經營,可提升產品品質,保障食品安全,同時可降低全產業鏈運營成本。
5、為投資者獲取穩定利益提供了平臺,同時解決產業鏈運作所需的資金問題。
6、通過資金共享、利潤共享的模式,形成了穩定的消費市場,同時實現了產品共享之目的。
相信此模式的實施,會為中央關于美麗鄉村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戰略奠定良好的基礎。
?。▉碓矗豪霾呔W【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