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鄉村振興 > 閱讀信息
這個窮村是怎樣實現共同富裕的?
點擊:3928  作者:中共灤南縣委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布時間:2021-02-09 09:47:33

 

1.webp (15).jpg 


鄉村振興的李營模式

李營村坐落在鹽堿地上,是一個沒有任何特別優勢和資源的傳統農業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這里的農民經過30年的探索和實踐,把一個遠近聞名的窮村建設成了共富村、和諧村、生態村,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李營村的發展歷程,既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也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鮮活教材,給農業如何強、農村如何美、農民如何富帶來了寶貴的啟示。盤點李營經驗,三大看點啟迪智慧、點撥思路。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提高新時代黨領導農村工作的水平。鄉村振興是一個龐大系統的工程,基層組織是主導,鄉村農民是主體,必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基層組織建設統攬全局、把航定向,尤其要選出一個實干擔當、敬業奉獻,能夠帶領黨員群眾共同奮斗的好帶頭人。長期以來,灤南歷屆縣委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持續發力把李營打造成農村黨建的一面旗幟,把李志剛培樹成優秀農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剛擔任黨支部書記30年,“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把村黨支部班子建設、黨員隊伍建設牢牢抓在手上,始終堅持講政治、講奉獻,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從不懈怠,從不滿足,探索出一個成熟的“黨建+”和“書記+”模式。好書記帶出了一個紀律嚴明的村“兩委”班子。李志剛上任之初,就和村“兩委”班子成員約法五章,30年來約法五章如鐵律一般雷打不動,村“兩委”干部在群眾中樹立了極高的威望;好書記帶出了一個決策民主的“兩委”班子。村里的大事小情都交給黨員和村民代表研究,村民愿意的不管多難都要辦,村民不愿意的堅決不辦。村“兩委”干部更是把尊重村民的意愿當作法寶,村中大事小情,都讓村民知情,征詢村民意見,尊重村民意愿;好書記帶出了一個團結協作的村“兩委”班子。他們抱成團攥成拳,討好人的事不搶,得罪人的事不躲,艱難困苦不逃避,功勞榮譽不爭搶,喊出去是一個聲音,打出去是一個拳頭,沒有落實不了的工作,沒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好書記帶出了一個作風硬朗的村“兩委”班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從不走回頭路,從不打退堂鼓。李志剛剛上任時村里的事情比較多,基本顧不上家,從沒下過地的妻子不得不擔起農活與家務兩項責任。他在市人民醫院做甲狀腺手術,不等拆線就出院,回家后第三天就走上村民中心建設工地。修路、綠化、改廁、建沼氣池、建活動室、發展設施農業、開展文化活動,無不傾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在李志剛帶領下,村“兩委”干部時時事事以群眾為中心,風險考驗面前遮風擋雨當“保險”,重大決策面前權力還原當公仆,公益事業面前率先垂范當闖將,群眾困難面前悉心關懷當鄉親。他們的辛勤付出黨員群眾看得到,人人能夠享受得到,群眾都從心里佩服。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書。在李營,好帶頭人帶出好班子,好班子帶出好黨員隊伍,好黨員隊伍引領廣大群眾形成了無堅不摧、無往不勝的磅礴力量,從而做成一個正能量梯次傳遞、主旋律大力弘揚的良性閉合鏈條,把黨組織與人民群眾牢牢凝聚在一起,實現了鄉村振興主導與主體的自然融合。李營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選好黨支部,帶動一村富。鄉村振興必須堅持黨領導一切,讓黨的領導在“三農”工作中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特別要培養出一大批像李志剛這樣的優秀黨組織書記,讓戰斗堡壘有一個主心骨,讓人民群眾有一個定心丸,讓鄉村振興有一個“領頭雁”。

1.webp (16).jpg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以實干擔當創造基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說一千,道一萬,真抓實干是關鍵。實現鄉村振興,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須臾離不開黨員干部的實干擔當。李營人實干擔當在于想干事。李志剛常說的一句話是,“群眾滿意是真本事,實干擔當是硬道理”。日子貧窮,他們改種水稻,發展大棚,拔掉窮根;環境不好,他們規劃民居,綠化美化,靚麗村容;風氣不正,他們正風樹德,成風化俗,轉變村風;民富村窮,他們“以綠養綠”,滾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30年李營巨變,體現的是一種膽識、氣魄,詮釋的是一種責任、擔當。李營人實干擔當在于會干事。種水稻、搞大棚沒有經驗,他們到外地取經探秘,摸著石頭過河,盯著目標邁步,一點一點讓自己變成農業土專家,讓村子變成蔬菜專業村;村子家底薄,他們摸著兜里的錢辦事,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精打細算,量入為出,家業變得越來越大;土地有限,他們眼睛向外,開啟“借海揚帆”模式,利用鄰村道路種植樹木,流轉鄰村土地建成苗圃,拓展了發展空間,也放大了李營效應;門前衛生、鄰里關系、教育孩子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從來都是小事當大事做,易事當難事做,公事當家事做。就這樣一年接著一年干,成就了今天的大美李營。李營人實干擔當在于敢干事。修繕原村“兩室”,五個人全部從塌陷的房頂上掉下來,他們撣撣滿身的泥灰接著干;幾噸重的水泥管子從馬車上傾斜下來,七個人硬是喊著號子、冒著生命危險用肩膀死死扛住躲過一劫;修剪人工湖旁的柳樹,幾百斤的樹冠突然折斷擦著李志剛前胸砸下,孫志春從樹上摔下筋骨疼痛半月不能動彈,傷好之后挺起身子接著干。修村中道路敢晝夜奮戰,建農業示范園敢高空作業,建人工湖敢自己設計自己施工。最具實干特征的是多年一貫的義務工制,30年來,全村出義務工達到9萬多個。他們從來不怕沒錢,有的是眾人添柴的火焰。一有大宗開銷,黨員群眾總是踴躍捐款,修建人工湖、現代農業示范園,都是黨員群眾主動墊付,不計利息、不計日期。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鄉村振興不是空喊一句口號,更不是一日之功。李營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黨員干部群眾只有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實干擔當,久久為功,鄉村振興才會夢想成真。

1.webp (17).jpg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以改革創新激發活力。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改革開放40年,培育了廣大農村生生不息的創新精神,激發了廣大農村健康發展的生機與活力,也成就了更多的農村從貧窮落后一步一步走向繁榮富強。李營村就是這樣一個鮮活典型。30年來,李營始終走在改革創新的前列,每項工作都堅持走一步、想兩步、看三步,年年都有新動作,年年都有新起色。可以說,改革創新成就了李營的振興。結構調整帶來了生活富裕。生產生活進入困頓之際,村黨支部帶領群眾先后進行了8次產業結構調整,每一次調整都走在了全縣、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蹚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旱改稻在周邊村民的觀望、懷疑中獲得成功,稻菜雙茬成為河北省科技推廣項目,棚菜種植一直走的是豬沼菜一體化生態溫室模式,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土地價值不斷放大,人民生活不斷改善,2017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萬多元,是1987年的200倍。“綠色銀行”壯大了集體經濟。鄉村振興不能民富村窮,在推進綠化美化、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李營人發現了觀賞林替代經濟林、栽小樹賣大樹滾動發展等商機。整合村內零散邊角地建成高檔綠化苗木基地,流轉鄰村閑散土地栽植高檔綠化苗木,村中廢棄的育苗室轉身經營鮮花養植,探索出“騰籠換鳥”綠色發展模式。綠化苗木基地成了李營的“綠色銀行”,蹚出了一條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多元服務釋放了農村活力。家庭承包經營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營方式,也是我們黨農村政策的重要基石。但是,隨著傳統種植效益趨近極限、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等多重因素疊加,家庭經營導致土地升值潛力越來越小、土地流轉難導致規模經營難以實現、流轉土地后一些農民閑置起來沒有事干、農村留不住人導致“空心村”現象嚴重、“精英移民”后農民整體素質跟不上現代農業步伐等一連串問題逐漸顯現。李營人拿出了一把鑰匙開多把鎖的“李營方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水、電、路通到蔬菜大棚,統一管理,優化服務,變一家一戶粗放經營為模式化集約經營,在不改變土地屬性和承包經營關系的情況下,繞過了土地流轉,實現了規模經營,提升了農業效益,銜接了現代農業,留住了農村人口,培育了職業農民,解決了制約鄉村振興的多重障礙。升級版的農業就像一塊磁鐵,不僅把農民留在村里,還把周邊村民吸附到這里,形成了一支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激發出一種鄉村振興的無窮活力。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李營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向改革要活力,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清除阻礙農業農村發展的各種障礙,激發農村各類要素的潛能和各類主體的活力,不斷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鮮活動能。只有革故鼎新、自強不息,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科學路徑,才能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

李營30年的生動實踐提供了一個成熟的鄉村振興“李營模式”,深入挖掘其成功經驗,核心就是基層組織堅強有力。它啟示我們,只有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鄉村振興才有堅強領導和鮮明旗幟。鄉村振興還須加滿油、把穩舵、鼓足勁,鍥而不舍、日拱一卒,保持務實作風和堅強定力;還須勇于創新、大膽實踐,探索科學規律和嶄新路徑。
   
(作者:中共灤南縣委;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紅色文化網”)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這個窮村是怎樣實現共同富裕的?

    2021-02-09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