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周刊1月30日一期發表題為《誰是下一個?核擴散并不快,但很嚇人》的文章稱,近年來各方越來越有意超越NPT對現狀的維持,推動建立一個認定核武器非法的世界。這是《禁止核武器條約》的目標,該條約要求締約方承諾不制造、使用或持有核武器,于今年1月22日生效。然而,核擴散的勢頭并未停止,雖然沒有人們曾經擔心的那樣快,但很可能會加速。全文摘編如下:
1963年3月,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為未能通過談判達成一項禁止核試驗的條約而感到痛惜。他警告說:“就我個人而言,讓我擔憂不已的感覺是,除非我們取得成功,否則到1970年,可能會有10個核大國而不是4個——到1975年,會有15或20個。”
肯尼迪錯了。雖然許多國家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都在研究核武器的概念,但相對而言很少有國家采取下一步行動,真正嘗試發展制造核武器的能力。
在這少數做出嘗試的國家中,有的因國家解體而停止發展這種能力(南斯拉夫),有的是因為國內政治變化(巴西),有的是因為來自盟友的壓力(韓國),還有的是因為受到武力逼迫(伊拉克)。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締約方目前包括5個核武國家——美國、英國、中國、法國和俄羅斯。NPT以外的4個核武國家要么從未簽署該條約(印度、以色列和巴基斯坦),要么退出了(朝鮮)。
現如今,9個核武國家的現實與肯尼迪的噩夢相去甚遠。此外,近年來各方越來越有意超越NPT對現狀的維持,推動建立一個認定核武器非法的世界。這是《禁止核武器條約》的目標,該條約要求締約方承諾不制造、使用或持有核武器,于今年1月22日生效。
只要想,它們就可以
盡管日本20世紀60年代對跟隨中國的步伐加入核俱樂部漫不經心,但出于顯而易見的原因,日本是一個各國應該在核武器問題上保持謹慎的理由。同時,日本是唯一運行著主要鈾濃縮設施和钚再處理設施的非核武國家,這兩種活動均可能生產制造核彈所需的裂變材料。
2017年,朝鮮試射了一些能夠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這些導彈越過日本上空,墜入太平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日本問題專家理查德·塞繆爾斯說,日本人討論核武器的聲音曾經“很微弱”,僅限于一小部分“非常保守的思考者”?,F在,塞繆爾斯與同事埃里克·赫金博瑟姆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曾經近乎禁忌的事……(如今)明顯出現在日本的安全話語體系中。”
韓國缺乏核材料提純和再處理能力。與日本相比,韓國在研發核武器方面處于劣勢。但是,韓國更靠近朝鮮,也更為擔心。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專家托比·多爾頓和首爾大學的艾茵·韓(音)說:“(韓國)政客正試圖消除對在公開話語中討論核武器的負面看法,使這種討論正?;?rdquo;
在技術層面上,韓國謀求獲得核動力潛艇,其使用的核燃料比核電站燃料更接近武器級。1月13日,韓國宣布已經試射一枚潛射彈道導彈。還沒有其他哪個非核武國家認為有必要擁有這種能力。
曾在美國國務院負責核不擴散政策的馬克·菲茨帕特里克說,朝鮮不斷壯大的核武庫所帶來的恐懼以及日本、韓國均可能“在大概兩年內制造出核武器——或者就日本而言時間可能更短”——的事實令東亞成為一個危險地區。
頭號擔憂對象在中東
但是,東亞并非唯一危險地區??▋然鶉H和平研究院的喬治·佩爾科維奇把潛在核擴散者分為兩類:手段充足但野心較小的核擴散者和野心較大但手段較少的核擴散者。東亞屬于第一類。至于第二類,看看中東,那里的不安全局勢比亞洲更為明顯,“自由民主”產生的約束以及相關聯盟的強制力都沒那么大。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已經開始發表傾向擁有核彈的言論。2019年9月,他向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成員抱怨說:“一些國家擁有能夠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但(我們被告知)我們不能擁有它們。對此,我不能接受。”
土耳其智庫經濟和外交政策研究中心負責人錫南·于爾根對埃爾多安會按照自己的說法采取行動表示懷疑。他說:“對像土耳其這樣的開放經濟體來說,為擁有核武器所付出的代價太大而且是長期的。沒有哪個政府能在舉行民主選舉的條件下承受這種代價。”
并非該地區所有領導人都飽受此類約束之苦。美國得克薩斯農業與機械大學的格雷戈里·高斯說:“在沙特國內的討論中,公開談論核擴散之可能性的意愿更大。”
顯而易見的原因是伊朗的核計劃。在特朗普2018年讓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后,伊朗不再遵守相關約束。今年1月4日,伊朗開始將鈾濃縮提純至20%的豐度——這相當于獲得武器級核材料所需工作的90%,并于9天后開始研制可用于制造核彈彈芯的鈾金屬。
2018年,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對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說,沙特“不想獲得任何核彈,但毫無疑問,如果伊朗研制出核彈,我們將盡快效仿”。菲茨帕特里克認為,就核擴散而言,沙特是全世界的頭號擔憂對象。
秘密行動愈發困難
但是,核擴散者也面臨新挑戰。2011至2017年擔任美國負責核不擴散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的湯姆·康特里曼說:“全世界獲知誰正在做什么的能力比薩達姆·侯賽因尋求制造相關武器的時候增強了許多,這給予有關方面更多時間作出反應。”
非政府組織定期利用“公開”信息源披露和公布秘密設施。在這些信息源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衛星拍攝的照片,例如美國米德爾伯里國際研究學院研究人員用來發現朝鮮導彈試射和沙特導彈工廠的衛星照片。
國際原子能機構近年來在伊朗增強了遠程監督能力,使用防篡改攝像頭和放射性檢測裝置傳回穩定的數據流。美國海軍研究生院的特里斯坦·沃爾普指出,越來越多的制造技術有望由其創造者遠程監控。他設想了一種“核設施互聯網”,在該網絡中供給方可以監督他們出售的機器所用于的任務。
這一切給人們帶來的希望是追求核武器的秘密行動已經變得更加困難。但是,公開追求核武器的行動呢?某個國家退出NPT毫無疑問會引發一場危機。但是,印度的經歷表明,一個真正有分量的國家能夠經受住外界這種反對。
正如維也納“裁軍與不擴散核武器”中心的高哈爾·穆哈特扎諾娃所說:“在經濟和政治上非常重要的國家可能期望它們在擁核后被接納入相關體系中。”例如,嘗試將公然進行核擴散的韓國排除在世界經濟之外以促其重返NPT體系將是一項艱巨任務。
“核擴散”可能加速
對包括伊朗在內的大多數對核武器感興趣的國家來說,它們更感興趣的是采取“模糊”策略,而非真正構建核武器計劃。不過,多個對手同時采取“模糊”策略會產生讓一連串核擴散容易得不可想象的局面。
例如,以色列對伊朗的一場軍事打擊可能會讓伊方相信有必要擁有核威懾手段,從而引發沙特作出反應,而這可能又會加強安卡拉(土耳其)或開羅(埃及)的核野心。
全世界過去本可以期待美國的外交、接觸和勸導能夠控制這些風險,未來幾年全世界也許還會這樣期待。
但是,美國的中心地位正在衰落。正如格雷戈里·高斯所指出的,“一種美國正在離開該地區的……普遍感覺”強化了沙特對核擴散議題的討論。提供核保護傘所牽涉的風險顯然正在增加。盡管美國總統拜登一直堅定倡導軍控,但他的前任卻并非如此,他的繼任者很可能也不是這樣。
核擴散的速度根本沒有人們曾經擔心的那樣快。但它并未停止,而且很可能會加速。
(來源:“參考消息”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