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臺海論壇 > 閱讀信息
施洋:“密制”30年的巡航導彈,臺灣當局做不醒的源頭打擊夢
點擊:  作者:施洋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3-08-21 09:14:46

 

1.jpg 

【據臺“聯合新聞網”報道,臺軍今天在屏東“九鵬基地”實施“精確制導彈藥設計測試考核”,此次考核也是“雄升”(即“雄2E”)導彈外形的首度曝光。圖為發射升空后,助推器剛剛脫離的“雄風2E”導彈。(圖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導讀】8月16日凌晨,臺軍在屏東“九鵬基地”發射了“雄風2E”巡航導彈,這是“雄2E”巡航導彈外形的首次曝光。多年來,臺媒、臺當局圍繞“雄2E”導彈頌歌起舞、乃至祭祀求雨,是因其作為臺軍“非對稱戰力”里,事關“源頭打擊”為數不多的幾根“救命稻草”……


本周,俄羅斯一年一度的“軍隊”論壇在莫斯科召開。相比2022年俄烏戰爭開打半年左右時的軍隊論壇,此次論壇是俄羅斯軍事工業向戰時狀態全面轉軌一年半之后舉行的。無論是針對戰爭急需的武器裝備,還是根據戰爭發展對未來裝備的設計修正,都有了更加明顯的針對性。

與此同時,本周臺灣媒體曝光了臺軍保密近30年的“雄2E”巡航導彈,讓這款早已被各界“信其有”的裝備第一次得到了直接審視。

應急與遠景并存的“軍隊”論壇

8月14日開始,俄羅斯“軍隊-2023”國際軍事技術論壇在莫斯科正式舉行,約有1500家俄羅斯和外國企業參加活動,并有60多個國家確認派出官方軍事代表團參加論壇活動。據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此前介紹,參展商將展示約28000件軍民兩用產品,俄國防部則計劃簽訂價值超過4330億盧布的合同。

 

2.jpg

 

作為實質上的俄羅斯年度軍事愛國主義教育嘉年華與大型軍事防務展,此次論壇自然與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有著緊密聯系。在本屆“軍隊-2023”論壇上,俄羅斯展示了一系列在俄烏戰場上繳獲的北約援烏重裝備,包括法制AMX-10RC輪式偵察車、瑞典CV-90步兵戰車、英國“薩克遜人”步兵戰車、美國M113裝甲車等一系列北約裝甲裝備,展示了俄軍在過去兩個多月中面對烏克蘭軍隊波次式的大規模進攻情況下獲得的一系列戰果。

3.jpg

【北約先進裝備以這樣的形式參展,無疑對俄羅斯的士氣是一種鼓舞】

不過,北約援烏裝備中折損的兩種核心裝備——德國豹-2主戰坦克和美國M2步兵戰車此次沒有在愛國者公園露面,某種程度上也表明俄軍雖然在戰場上擊毀了不少這兩種武器,但在回收方面遇到不小困難。

一方面在過去兩個月中,雖然烏軍損失不小,但在扎波羅熱方向整體上處于烏攻俄守的戰爭狀態,烏軍不少裝備損毀的區域后續因為被烏軍控制,使得俄軍很難從容將敵軍損毀裝備繳獲和后送;另一方面,由于豹2坦克和M2步兵戰車分別代表了德國和美國這兩個“援烏大戶”在現役地面裝備上較高的水平,因此烏軍也會被要求以更加謹慎的方式處理這些裝備損失,至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阻止俄軍繳獲這兩樣裝備。

4.jpg

【畢竟繳獲豹2坦克的象征性意義過于強烈了】

俄軍在本次“軍隊”論壇上展出的繳獲裝備,也從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眼下俄烏戰爭的許多特色:相較于去年烏軍獲得的援助還是與其原有裝備統一體系的蘇制裝備,眼下烏軍大量投入反攻的幾個機械化旅的裝備已經高度西方化乃至北約現役化。加上北約多國頻繁傳出的本國彈藥庫存告急、產能不足等壞消息,如今的俄烏戰爭已實打實地從俄烏之間的消耗戰,轉變為俄羅斯與烏克蘭加上北約國家之間的消耗戰。而在俄軍放棄大規模進攻和攻占烏克蘭領土、烏軍又急于全面反擊的戰略態勢下,俄軍通過各類低成本技術裝備,以相對較小的代價消耗烏軍兵力和技術裝備的仗,雖然打得難看,卻實實在在消耗了去年年底到今年烏克蘭在西方多國編練出來的預備攻擊力量,并且沒有對俄軍現有的防線產生根本性動搖。

正如近日西方媒體所報道的,烏軍已經將其最后的兩個相對完整的機械化旅——第82旅和第46旅,其中的第82旅還因為同時裝備英制“挑戰者2”主戰坦克、德制“黃鼠狼”步兵戰車和美制“斯崔克”輪式裝甲輸送車而被外界寄予厚望。盡管烏軍目前的進攻勢頭依然沒有抵達此前俄軍設置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外界對于這一輪反擊能夠取得決定性進展并不抱太大的期望,但對于俄羅斯而言,依然不可以在防線上有任何疏忽大意。

 

5.jpg

【第82旅裝備的挑戰者2坦克,其裝甲防護已經“俄烏戰場化”】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軍既需要加強的各類防御戰中需要的武器,也要為預備隊提供更多適合戰場環境的作戰裝備。從技術可靠性的角度來說,這兩類裝備最好都是由俄羅斯軍工現有的貨架技術所組織起來的產品,以縮短其生產、訓練和使用的周期。也正因如此,此次“軍隊”論壇中俄羅斯展出了很多對俄軍現有設計進行重新組合,或者根據俄烏戰場環境進行各類細小改進的“新裝備”。

例如,此次展出的T-72B3、T-90M、BMP-3等俄軍主力機械化裝備都配備了包括偽裝網和防無人機攻頂防護組件等防護設備,而類似虎式輕型裝甲車和一些戰術軍卡也力所能及地通過加裝防彈鋼板等形式增強了其防護能力。與此同時,在成熟的BMD-4空降戰車底盤和BT-3F兩棲裝甲車(基于BMP-3步兵戰車底盤發展而來)上搭載反坦克導彈,以增強防御精確打擊火力系統的機動性和防護性做法,與實戰經驗間的關系也一目了然。

 

6.jpg

 

7.jpg

【“軍隊”論壇上展示的俄軍現役裝備也在經歷類似的變化】


同樣毫不奇怪的,是來自各家外國展商帶來的各種巡飛彈和無人機展品,以及俄羅斯自己推出的各類無人裝備。作為俄羅斯在戰爭爆發前相對不重視的一個領域,俄軍在戰爭初期一度吃到了來自本國無人機數量性能不足和土耳其TB-2察打一體無人機的苦頭,戰爭中期又依靠從伊朗大量進口的無人機和巡飛彈開展對烏全境的空襲打擊,并通過巡飛彈對烏軍技術裝備的點名,有效遏制了烏軍反攻,狠狠地吃到了新技術的甜頭。

因此,在本屆論壇上,俄羅斯對于各種無人裝備都表現出了很強的興趣,而許多外來參展商也很合時宜地拿出了眾多無人機和巡飛彈的產品方案——相比各類導彈武器,無人機和巡飛彈技術難度上并不算高,且大量元件可以使用民用技術或者直接使用民品。如果俄羅斯能夠自行負責無人機和巡飛彈上的戰斗部的制造,這些外國廠商甚至可以完全規避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的“罪名”,單純以民品的名義向俄羅斯提供相關裝備。

 

8.jpg

【它既可以是射程2000公里的巡飛彈,也可以是人畜無害的無人機】


除此之外,“軍隊”論壇上依然對近年來的很多俄羅斯新一代技術產品進行了展示。例如,以外貿為核心的單發五代機蘇-75不僅再次展示了全尺寸模型,還展示了概念性更強的蘇-75無人機;包括T-14“阿瑪塔”主戰坦克在內的俄軍新一代陸戰兵器也登臺亮相,甚至有幾款裝備還進行了動態演示;俄羅斯甚至展示了下一代空間站的相關計劃和艙段模型,克雷洛夫局還拿出好幾個不同的航空母艦和兩棲艦設計方案……

然而對于這些高科技裝備而言,不言自明的道理在于俄羅斯只有首先穩住并結束眼下的俄烏戰爭,才可能有足夠的資金和精力去推進新項目的研制和落地。而眼下這場戰爭如何結束,主動權并不完全掌握在俄羅斯手中……

落地的“雄2E”與“不對稱戰力”

8月16日凌晨,臺軍在屏東“九鵬基地”實施“精確制導彈藥設計測試考核”,發射了“雄風2E”巡航導彈。導彈發射后拋掉助推器瞬間的照片被臺灣媒體拍到,也成為了“雄2E”巡航導彈外形的首次曝光。

盡管凌晨環境下獲得的畫面不夠清晰,僅能清楚看到發射時助推器尾焰及助推器分離的動作,導彈主發動機啟動動作也不夠明顯。但基于這些影像仍可以確認該彈的主要特征,借助固體火箭助推器離架起飛,將導彈送達指定高度和速度時拋棄助推器啟動巡航渦扇發動機(如有折疊式彈翼的話還需展開彈翼),屬于較典型的亞音速巡航導彈。

 

9.jpg

【雖然是首次公開,但清晰度也就這么回事】


趁著這輪“雄2E”外形曝光,臺灣的軍事愛好者順藤摸瓜,將“雄2E”導彈的發射車也給識別了出來。從外觀看,“雄風2E”導彈的發射車與臺軍此前裝備的“雄風2”、“雄風3”兩款岸艦導彈的發射車一脈相承,采用民標重型卡車牽引的3軸半掛車,每輛車上攜帶4枚“雄2E”導彈。

盡管這種發射車布局并不緊湊,整套系統顯然也需要單獨的指揮控制車、發電車等裝備的配合,平時和戰時的機動部署都容易暴露自身位置,但依靠其與“雄風2”、“雄風3”導彈發射車的高度相似性,及其使用民用卡車牽引式與各類集裝箱半掛車的相似性,對它們的識別依然是個不簡單的課題。

 

0jpg.jpg

【盡管“雄2E”的發射車設計不夠緊湊,但過于“民用”的外觀確實有利于其隱蔽】


作為臺軍唯一一款可以確認完成研制定型、批量投產、列裝部隊且組建有專門發射部隊的遠程巡航導彈,“雄2E”本身在臺軍中的戰略意義是毋庸置疑的。相比20年前臺灣叫囂“決戰境外”時臺軍的航空兵部隊還有能力對大陸淺近縱深目標發動空襲的情況,現在兩岸軍事力量的完全失衡,加上解放軍在對臺一線已經顯著增強的制空兵力和防空武器配置,已經讓傳統意義上的“臺軍空襲”變得幾乎不可能。

目前臺空軍僅剩F-CK-1戰機掛載萬劍彈的組合,依靠其超過200公里的射程,能夠實施某種程度上的“防區外打擊”。相比之下,“雄2E”射程超過1000公里,能夠打擊的范圍更大,且低空突防的效能理論上比萬劍彈需要的高空投射高出不少,實戰中很可能成為臺軍唯一一款能夠威脅到大陸內地的打擊武器。

也正因此,盡管“雄2E”的研制在1996年臺海危機時就已經開始,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就以“戟隼專案”的代號編列340多億新臺幣投產245枚導彈,2013年就有臺灣網民根據公開的谷歌地球衛星照片確定了“雄2E”導彈部隊的部署位置,臺灣各界名嘴們在討論所謂“反制大陸”的武器時也都將該彈服役當做既成事實。

但長期以來臺當局對于這款武器始終緘口不言,也沒有在歷次所謂“軍力展示”中將其解密公布。甚至2017年臺軍在“飛彈指揮部”改編進入空軍序列時不慎公開了臺軍791旅的部隊徽章,并讓外界從徽章上的導彈外形推測出該部即是臺軍使用“雄2E”導彈的部隊,臺軍也只是刪除相關圖片,并未對此做進一步說明。畢竟臺灣本島地幅有限,一款武器只要對島內媒體公開,其部署位置等關鍵信息就只能昭告天下。而憑借解放軍眼下的精確打擊和攻堅能力,“雄2E”的發射陣地再怎么折騰也不可能安然無恙。

 

11.jpg

【早在2017年,就有臺灣網民通過衛星圖片找到了“雄2E”導彈部隊的駐地】


但縱然如此,“雄2E”導彈本身并沒有能夠達成類似東風-17對當時美軍形成的“技術奇襲”的實力。盡管從臺灣本島的技術實力來看,在研制成功“雄風2”亞音速反艦導彈之后啟動研制“雄2E”,并隨后陸續攻克包括導彈氣動布局、彈載低油耗渦扇發動機等一系列技術,并將導彈研制成功投入量產屬實不易,但該彈的技術水平整體上甚至沒有完全達到上世紀80年代美軍經典的“戰斧”巡航導彈的水平。

考慮到解放軍從世紀之交的“新三打三防”中就將打巡航導彈作為防空作戰的重頭戲認真應對,以陸基雷達和預警機配套的預警系統也早已能對各類低空超低空目標進行有效探測。“雄2E”導彈作為一款沒有進行任何隱身化設計的亞音速巡航導彈,僅憑低空飛行一招是無法有效突防的。加上臺灣島的地幅問題,更多的可能是“雄2E”導彈在發射之前,其發射陣地和隱蔽所就被解放軍牢牢掌握,并在戰斗開始的打擊中湮滅了。

饒是如此,臺灣方面對于“雄2E”導彈的熱情,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不可能下降太多。考慮到臺灣導彈的總體產能有限,在臺軍眼下大規模擴充岸艦導彈部隊的情況下,“雄2E”導彈也很難在短時間內進一步增產。而2021年臺當局還聲稱研發“還在努力中”、2022年就盛傳“已經量產”的所謂射程1200公里、飛行速度達到6馬赫,甚至被一些島內“專家”建言應該搭載“核彈頭”的“云峰飛彈”,由于其狀態難測,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可靠的戰斗力。

在此情況下,作為臺軍“非對稱戰力”里事關“源頭打擊”為數不多的幾根救命稻草,臺媒、臺當局圍繞著“雄2E”導彈頌歌起舞、乃至祭祀求雨,自然是不難理解的情況了。

 

作者系外交與軍事觀察者、獨立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觀察者網-底線思維”)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